第67章 決定成敗的一戰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1      字數:3121
  二月初,韋扶風一直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楊複恭在巴蜀的勢力,發動了進襲川南的戰事。

  龍劍節度使楊守厚,統帥五萬軍力南下,兵鋒直指涪州。

  可以說,川南戰事的發生,比韋扶風預料的晚了數月。

  遲延進襲川南的主因有三個,一個是農時收獲,二是楊守亮需要進一步加深屬地歸治,三是龍劍節度使的置立。

  發動戰爭需要備戰,楊守亮成為山南節度使之後,他想要長久占據下去。

  長久占據就得正常的治理屬地,不能耽擱了種地,漢中近年的收成一般,楊守亮想要擴軍,缺乏養軍的糧食底蘊。

  楊守亮入主山南西道未久,對於興元府附近的州域能夠掌控,距離興元府遠的州域,隻是獲得名義歸附。

  名義歸附的州域宛如諸侯國,刺史獨攬軍政大權,隻向節度使俯首上供,例如渝州。

  龍劍節度使的置立,主要是針對東川節度使,節度使收管龍州和劍州(劍門關),必然需要一段時間過渡易主。

  五萬南下的大軍,兩萬是龍劍節度使治下四州征發的青壯,操練了兩個月,一萬軍原是楊守亮屬下,被楊複恭劃給了龍劍節度使。

  另外兩萬軍力是楊守亮出動的軍力,興元府還有六萬軍力,洋州武定節度使還有兩萬軍力。

  可以說,楊複恭的巴蜀勢力很強,超過了長安城的軍力,而長安城的軍力,有很多是楊複恭的羽翼。

  川南一直在關注北方外敵,獲知了五萬敵軍南下,一麵通告東川節度使和武泰節度使,一麵調動豹韜營和鳳離營去往涪州支援.

  黔州兵府也奉命出軍八千趕往涪州。

  一時間,有近三萬兵力集結涪州,趙一鬥身為涪州兵府指揮使,當仁不讓的掌控全局,而奉命來援的指揮使可以提出見解,但必須服從趙一鬥的戰略指揮。

  三萬對五萬,在數量上涪州處於劣勢,就算南下敵軍新募士兵居多,涪州軍力也是烏合之眾居多,新造的弓弩隻有三千多,還分發了各軍,很多士兵依舊是竹矛竹盾。

  隻是世事難料,強弱之勢,有時候偏偏意想不到的出現巨大轉機。

  趙一鬥緊張咬牙的準備死戰之時,前方的兵馬使王澤,突然送回了重大軍情。

  五萬敵軍行至涪州北邊的渠州,竟然兵分兩路,一路兩萬軍力沿著渠江斜奔去往渝州,隻有三萬敵軍繼續進襲涪州。

  王澤的軍情意思,山南西道的兩萬敵軍,與龍劍節度使的三萬軍出現了分離。

  王澤建議主動出擊,乘著敵兵分軍勢弱先發製人,不能被動的等候渝州敵軍,沿著大江上遊進襲涪州。

  趙一鬥為之激動,當機立斷的下令全軍開拔。

  雖然敵軍可能存在誘伏策略,但王澤說的不錯,一旦兩萬敵軍自渝州順江而下來攻,加上北來的三萬敵軍,涪州根本守不住。

  三萬川南軍傾巢出動,隻留下刺史李驥和二百團練兵鎮守涪陵縣城。

  事實上川南軍若敗,李驥隻有棄城逃走或者投降,他畢竟是朝廷下任的刺史,一般不會遭到殺害。

  開拔時,趙一鬥使人趕去忠州送信,請武泰節度使出兵。使人去瀘州稟告白虎堂和都督府。

  開拔後,趙一鬥也展開了軍心攻勢,讓屬下傳告諸軍,進襲涪州的五萬敵軍,突然在渠州分軍。

  有三萬軍力沿著渠江奔襲了渝州,如今隻有兩萬團練兵,正向涪州緩慢行進。

  所謂兵貴神速,軍心受到勝利希望鼓舞的川南軍,萬眾一心的加快步伐,大半日走出六十多裏,午後趕到了敵軍紮營之地。

  三萬龍劍節度使軍紮營不久,節度使楊守厚還在生著悶氣。

  原因是楊守亮的兩萬軍力,執意要去進奪渝州,領軍的楊守亮義子楊子實,說渝州本就是山南西道治下,還說是楊守亮的軍令。

  楊守厚豈能不明白楊守亮想吃獨食。

  渝州自古就是人文和商業匯集之地,曾經是巴國都城,在巴蜀論繁華僅次於成都,而在商業地利上比成都還重要。

  生氣歸生氣,楊守厚自知不能得罪楊守亮,也懂得不宜冒進,所以在渠州與涪州的邊界駐紮,等候渝州被拿下再合兵進攻涪州。

  楊守厚雖然懂得謹慎,但他並非軍事大才,也沒有領軍打過仗。

  說白了就是比文官多了機變,擅長阿諛奉承,紙上談兵,否則怎麽能夠被楊複恭重用成為節度使。

  楊守厚根據軍情,知道涪州在外圍大修軍堡,明顯的采取守禦態勢,而他擁有三萬軍力,因此認為涪州軍力不會主動遠襲。

  心情不好,大意之下懶的過問紮營之事,甚至於斥候都沒有督促使出。

  直至川南軍距離營盤僅有一百米,懶散休息的士兵聽見了動靜,有的士兵好奇的張望一下,發現了遠處大片軍力在跑步衝來。

  “敵襲!”看見的士兵驚恐大叫,立時營盤一片慌亂。

  “殺!”一身重甲的王大虎厲吼,手提鐵槊衝鋒在最前麵。

  王大虎是騎馬來的,在千米之外下馬,與豹韜營屬下成為先鋒軍,他不可能騎馬獨自衝鋒,而且馬匹遠來,已然承受不了激烈衝鋒。

  王大虎第一個衝到營門,營門簡陋的根本就是個木框,沒有門。

  十幾個長槍兵排陣守禦營門,但看見鐵塔一般的盔甲猛將衝來,一個個眼神流露了畏懼。

  “開!”王大虎單臂一掄鐵槊,大吼聲中掃飛了七八個長槍兵,他本就喜歡使用大鐵棒,營門防禦立刻被破開。

  王大虎殺入營盤,後麵的豹韜營將士雖然疲憊,但鬥誌昂然,魚貫追隨指揮使殺入。

  繼而其他川南軍力陸續趕到,不顧疲憊勇猛向前,踏破簡陋的營牆,潮水一般撲湧向前。

  “弓箭手,阻殺那個甲士。”一名武官厲聲喝令,十幾個弓箭手應令射向王大虎。

  王大虎厲吼低頭前衝,手中大鐵槊隻管來回揮舞,射中的五隻箭落在他身,紛紛彈開。

  王大虎大步衝去,鐵槊橫掃向下令的武官,一片慘叫,那個武官和三個近衛被掃飛。

  “放下兵器,不殺。”一身血腥的王大虎橫槊厲吼,仿佛地獄血修羅。

  一聲吼,喪敵膽,附近很多敵軍嚇的拋下了軍弓和兵器,抱頭跪伏在地,隨後被川南軍走過的不予殺戮,王大虎繼續衝去。

  兵敗如山倒,措不及防的三萬龍劍軍,在一部分軍力潰敗的情況下,造成整個軍力的混亂驚恐,潰逃。

  楊守厚的軍令難以約束兵力,無法組織起有效反擊,不得不也撤退,結果被川南軍追殺了十幾裏,僅帶走近萬軍力擺脫了川南軍追殺。

  一戰殺敵三千,自損近千,俘虜有一萬四千,有數千俘虜被趕來的‘盟軍’俘獲。

  武泰節度使還是及時響應了出軍,率軍五千參與了戰事,隻是乘勝追擊一下。

  ......

  勝利了,川南軍疲憊的繳械,看押了俘虜才敢休息,趙一鬥下令紮營,他寧可涪州丟了,也不能疲軍回歸。

  紮營後開始收降俘虜,隻要投降就能夠分得田地,在很多川南軍士兵的鼓動誘惑下,一萬多的俘虜成為川南軍。

  很多投降者是盲從,一看投降的多了,害怕被殺。

  獲勝的信息,趙一鬥第一時間讓信使快馬回報涪州,繼而其他所在,瀘州獲得大捷戰報之後,立刻三司合議,決策了進軍渝州。

  ......

  渝州,兩萬山南西道軍力抵達之後,渝州刺史開城歸降。

  事實上,楊守亮在之前,已然通過監軍楊輝與渝州刺史達成條件,渝州刺史兼任川南節度副使。

  ......

  趙一鬥這裏,報捷信使離開半時之後,兵馬使王澤來見,建議趙一鬥乘勝發兵渝州,繼續奇襲另外兩萬敵軍,順勢奪取渝州。

  趙一鬥覺得渝州能夠先知川南軍獲勝,難有奇襲效果,也擔心俘虜陣前反水。

  但王澤的建議不好反駁,趙一鬥請來了另外兩位指揮使,甘鳳池和王大虎。

  聚首一商議,甘鳳池認為渝州屬於川南節度,敵軍去襲應該救援,但隻憑著如今的軍力不成,建議可以發兵去往渝州,同時上稟都督府。

  如果都督府能夠發兵渝州,那就兩下進奪渝州,如果都督府否決,那可以途中回師涪州。

  王大虎附議甘鳳池的見解,趙一鬥去了擔責顧慮,再次派出信使。

  次日一早,待得俘虜散編完成,兵發渝州。

  瀘州那裏,合議定策之後,又接到了三位指揮使的發兵建議,卻是不謀而合,於是瀘州聚兵三萬,兵發渝州。

  ......

  渝州刺史府,潛伏在涪州的眼線,獲知川南軍大敗三萬敵軍之後,連夜乘船趕往渝州報信,隻是逆流而上快不得,淩晨方才抵達渝州。

  渝州刺史得報立時驚呆,又急問了眼線一番,確定之後親自乘車急去南城門外的軍營,向楊守亮義子告知軍情。

  楊守亮的義子楊子實為之驚愕,思索之後,讓渝州刺史回去準備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