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扶風軍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1      字數:3289
  回去的途中,韋扶風告訴隨行將士,皇帝陛下見了他很是愉悅,賜封他為扶風侯,統領的一千將士成為扶風軍,算得長安城的神策軍之一。

  屬下紛紛向韋扶風道賀,韋扶風也是歡喜,得到名正言順的軍號,統領的軍力就有了大義凝聚力,有了一種無形的合法底氣。

  至於向皇帝說的黔州叛投南詔,用意一是提醒皇帝川南節度使的置立意義,二是轉移皇帝的關注點。

  三是韋扶風有心進取黔州,為日後的行事打下伏筆。

  黔州在廣義上是指黔中道(貴州省),狹義上是指黔中道的治所黔州。

  黔中道的大半地域屬於僚人,其內的大半州域隻是名義上屬於大唐。

  事實上都是僚人族群自治,僚人族的頭領是刺史(土官)。

  韋扶風擔心川南節度能否長存,但也展望過川南日後的發展。

  如果川南能夠立足長久,那就不能滿足於現狀,而是繼續開拓更多的疆域,獲得更多的人力和財力。

  有了更多的人力財力,才能與強大敵人爭鋒自保。

  川南的頭號敵人是楊守亮,事實上是大太監楊複恭,楊守亮隻是楊複恭在巴蜀的勢力之一。

  二號敵人是王建,王建驍勇善戰,聲名赫赫,擅長結勢壯大。

  據韋扶風了解,王建的軍力組成,羌人和僚人很多,一旦王建攻陷成都,下一步或許進攻川南。

  三號敵人是東川節度使,川南節度使的置立,吃大虧的就是東川節度使,可謂與川南結下大仇,一旦有機會,東川節度使必然再次征戰川南。

  四號敵人是荊南節度使成納,據說成納占據荊南之後,實施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荊南沒有了戰亂,必然使得瀘州的荊南人心思歸故鄉。

  所以,韋扶風的擴張展望,盯向黔州和涪州(涪陵)。

  涪州位於渝州的大江下遊,介於渝州與忠州之間,擁有大江和烏江水道資源,原隸屬於山南西道,後來劃歸了黔中道。

  涪州很有名,巴蜀荔枝道(洋巴道)的起點,杜牧有一句詩句描述,一騎絕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講的就是涪州的荔枝,用快馬沿著荔枝道抵達漢中,由漢中走子午道抵達長安,整個路程三日,基本是跑死馬的速度。

  涪州的東南方向就是黔州,兩州之間有涪陵江水道(烏江)通達大江。

  涪州和黔州在商業和農業上,都有值得開發的巨大潛力,缺的是人力,沒有人願意與僚人族接近。

  韋扶風卻是覺得僚人可用,涇南兵府和蜀南兵府吸納數千僚人。

  開拓占據黔州一帶,建立兵府震懾僚人族,收納願意務農的僚人。

  進取涪州和黔州,隻是韋扶風閑暇時的展望。

  黔州歸治大唐很久,並非僚人族做主的自治州域,朝廷也置立了黔州觀察使統治。

  不過黔州觀察使幾易其人,早已不在向朝廷上供。

  假如韋扶風發兵奪取黔州,隻需要向皇帝上供,就能夠被皇帝認可為黔州觀察使。

  例如占據荊南的成納,自詡節度使留後之名義,向皇帝上書貢賦之後,就被承認是荊南節度使。

  ......

  回到東市貨棧,韋扶風命令隨他進宮的十個屬下,離開長安城去往子午鎮,告訴在子午鎮的四百將士,日後要自稱扶風軍。

  韋扶風又召集熟悉北方地域的將士,讓將士們研究進軍河東的方略。

  韋扶風明確了進軍目的,一是不能死拚作戰,盡量抉擇有利於陸戰的地域行軍。

  二是避強襲弱,扶風軍要鑽空子,進襲河東的薄弱地帶。

  一句話,扶風軍要獨立行事,盡量避免傷亡,但又不能躲著不參戰。

  韋扶風當然不願為皇帝折損軍力,也擔心將士們抵觸參與河東戰事。

  安排了將士為參謀,韋扶風甩手回屋休息,今日達成了心頭所願,歡喜中難免疲累,主要是覲見皇帝的過程,過於的勞心盤算。

  入屋,小雪服侍韋扶風解脫衣甲,看著嬌俏美麗的小娘,韋扶風下意識動情,忽伸手捉握了小雪手兒。

  小雪一驚,羞澀的低了頭。

  “小雪,我是扶風侯,皇帝賜封了我。”韋扶風溫柔輕語,願與佳人分享喜悅。

  “奴恭喜大人,日後奴應改稱侯爺。”小雪抬頭,溫柔回應。

  韋扶風一笑,道:“還是大人中聽,不過你是我的房裏人,應該喊我公子,或者老爺。”

  小雪玉頰胭暈,羞澀細語:“大人年少,奴稱公子吧,日後再喊老爺。”

  韋扶風愉悅點頭,眼睛愛憐的看著小雪,過了一會兒,說道:“小雪,過幾日我送你去娘親那裏,你先陪伴娘親。”

  小雪一驚抬眼,細語:“大人,公子為何送奴離開?”

  韋扶風微笑道:“皇帝任職我為扶風軍使,我會率軍出征河東。”

  “公子要去征戰?”小雪震驚失聲,臉兒瞬間變向蒼白。

  “不要怕,我隻是去應付一下,不會參與凶險戰事。”韋扶風和聲安撫,內心裏甚感溫馨。

  小雪欲言又止,默然點點頭,忽的傾身撲入韋扶風胸懷。

  韋扶風手臂環抱了嬌軟身子,低頭輕嗅佳人秀發。

  良久,韋扶風輕語:“等我回來,我們一起去武當山。”

  小雪輕嗯,細語:“奴知道公子能夠平安歸來。”

  韋扶風一笑,右手輕撫小雪秀發,小雪又細語:“奴願乖順的服侍夫人。”

  “我娘親脾氣溫和,善待你,你與娘親一起,不能泄露川南與出征之事。”韋扶風囑咐道。

  “奴謹記。”小雪細語回答。

  韋扶風點頭,道:“小雪,川南是我的基業,而我隻是韋氏宗族的庶子,我娘親是大娘的陪嫁婢女,如果讓韋氏知道川南之事,橫生很多的內訌。”

  小雪輕嗯,細語:“奴不懂,奴謹記公子的囑咐。”

  韋扶風一笑,輕語:“川南四麵皆敵,能不能久存很難說,你隻需知道,就算我失去了川南基業,我也能夠給予你富裕的生活。”

  “公子之言,奴理會,既然能夠有了富裕生活,公子何必率軍冒險征戰。”小雪勸阻道。

  韋扶風搖頭,道:“我是個男人,需要尊嚴的活著,所以我努力爭得了封侯。另外,如今是亂世,沒有武力的保護,富戶隻能是一隻隻待宰牛羊,我需要率軍出征,出征才能夠牢握兵權。”

  小雪點頭,細語:“奴明白,奴的親人就是沒有護衛,才被亂民劫奪了財物。”

  韋扶風點頭,道:“不能掌控的護衛,比亂民還要可怕。”

  小雪輕嗯,韋扶風輕撫佳人秀發,溫和道:“我需要時間,等我有了信心掌控軍力,我方能不懼韋氏長者奪權,那時候,我娘親和你,都能夠獲得誥命的榮耀。”

  “奴謝公子垂憐。”小雪細語。

  “你我有緣相伴,彼此的福氣。”韋扶風喃喃輕語。

  ......

  次日過午,禮部郎中顏大人,與戶部官吏來到了西市貨棧,讓韋扶風接聖旨。

  韋扶風率領在場的將士跪伏聽宣,之後恭敬的接旨,然後是兩顆印信交接,一顆是扶風軍印,一顆是扶風侯的勳印。

  接下來,戶部官吏離開清點糧車,韋扶風與顏大人在一起,他微笑的遞去一隻布袋,裏麵是備好的五兩金錠。

  亂世之中,金銀的價值很高,糧食雖然貴,卻是一種商品。

  顏大人看著遞來的布袋,搖頭道:“軍侯不必如此,下官隻是盡責,無需犒勞。”

  韋扶風微怔,對於這位顏大人心生好感,他收回布袋,微笑道:“本侯獲封喜事,故願意有所付出,既然大人不收,那等幾日,本侯讓人送些糧食薄禮去府上。”

  顏大人微怔,欲言又止,遲疑一下點頭起禮道:“多謝軍侯。”

  韋扶風微笑道:“不謝,本侯還有事求上大人。”

  顏大人臉色微變,客氣道:“軍侯請說。”

  “本侯參與討伐河東,需要兵部的地圖,請大人弄來一份贗圖為用。”韋扶風說道。

  顏大人輕哦,點頭道:“贗圖是可以,隻是不能完全如真。”

  “多謝顏大人。”韋扶風起禮道謝。

  “此是國事,不謝。”顏大人客氣回應,繼而又道:“若是軍侯急用,下官這就去兵部一行。”

  “有勞。”韋扶風客氣道。

  顏大人辭禮走了,韋扶風望著背影,他明白顏大人是故意走避,擔心韋扶風再給他找了難題。

  韋扶風自然不會參與糧食清點交接,他也回轉了屋內,讓小雪收好聖旨和扶風侯印,扶風軍印隨身帶著,以備不時之用。

  接下來韋扶風開始靜思,他考慮該不該更換了扶風軍將士。

  也就是用下一批運糧將士,替代如今這批將士成為扶風軍,讓這批將士回去瀘州。

  這批將士一路走來,同甘共苦之下,基本與韋扶風建立了熟悉,若是留下來參與河東戰事,肯定能夠令行禁止。

  不過對於韋扶風而言,河東征戰的實質傾向應付,他不想為皇帝損兵折將,隻想虛張聲勢的敲著邊鼓。

  請戰的初衷,是為了換取封侯和軍號。

  不換將士,則有利於戰事的指揮,換了有利於加強川南的統治。

  這一批將士回去瀘州,能夠宣告有利於韋扶風的信息,也有利於減少川南的不穩定因素。

  但是,新來的將士一旦參與河東之戰,或許發生嘩變的禍事,畢竟一路辛苦的運糧,抵達後又要去送死,在心理上就會怨恨。

  韋扶風在有利和不利之間深思,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