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討封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1      字數:3262
  官員恭敬低頭一禮,直腰抬頭道:“陛下,川南的貢米停留在東市貨棧,據臣估算,確實有兩千石。”

  錦衣青年點頭,問道:“川南來的軍力如何?軍器可盛?”

  “回稟陛下,臣觀川南軍力,幾乎都是麻衣長矛,也就是團練兵力。”官員回答。

  錦衣青年點頭,道:“意料之中。”

  “川南地處蠻夷,自然不及北方的底蘊深厚。”官員接話道。

  錦衣青年搖頭,道:“膏腴之地盡禍於賊手,朕欲以武功定天下,軍器糧食俱缺。”

  官員恭敬道:“陛下如今擁兵十萬,此次討逆旗開得勝之時,自然能夠獲得軍器糧食的長久給養。”

  錦衣青年淡笑,道:“讓川南來使進見。”

  “是。”官員恭敬回應,轉身出去告知韋扶風。

  ......

  韋扶風站在延英殿外等候,眼睛似乎好奇的左右觀望,實則內心在盤算該如何行事。

  十個川南屬下也是在東張西望,他們都是身穿束腰麻衣,頭戴竹製的遮陽帽,身在壯觀的宮闕內顯得格格不入,仿佛一群山裏人進城。

  韋扶風的一千將士,披甲的百名,弓弩手三百,精銳全數留在了子午鎮。

  韋扶風的想法就是低調,隻帶著六百麻衣長矛的將士押糧。

  眼見官員出來,韋扶風挑眉鎮定一下心神,官員走來起禮:“陛下召見,請韋大人隨本官進見。”

  韋扶風點頭起禮:“有勞。”

  隨官員走進了殿門,韋扶風一眼看見了正麵端坐的明黃錦衣青年。

  第一印象,覺得錦衣青年身材魁梧,神態頗具英姿,韋扶風感受到了所謂的帝王威儀。

  韋扶風目不斜視的跟隨官員走前,見官員移步側身之後,他止步撩戰袍跪下,恭敬拜道:“川南節度使留後韋扶風,奉叔父之命覲見皇帝陛下,恭請聖安。”

  龍椅上端坐的昭宗皇帝,看見進來的韋扶風時,神情微見訝異。

  沒想到,川南節度來使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但聽得韋扶風的叩見言語,他的眉頭隨之微皺,韋扶風自稱留後讓他心生反感。

  所謂節度使留後,大多數未獲朝廷認可的節度使繼承人。

  節度使本是大唐帝國的官員,偏偏如同戰國諸侯那般子孫繼承,造成事實上的大逆不道。

  韋扶風的身份不好定位,隻有自詡節度使留後,才能夠即顯得地位重要,又能夠含糊了官位。

  昭宗壓下不悅,溫和道:“卿家遠道覲見,朕心甚慰,請起,賜座。”

  “謝陛下。”韋扶風恭敬回應,起身坐在了太監送來的胡凳上。

  昭宗溫和問道:“卿家名韋扶風?”

  “是,臣自小出生在鳳翔扶風縣,家父取名韋扶風。”韋扶風恭敬回答。

  “出生在鳳翔,你是長安口音,莫非與長安韋氏有關?”昭宗聯想問道。

  “也算與長安韋氏有關,家叔父是韋皋的後人。”韋扶風半真半假道。

  “韋皋?”昭宗若有所思,隨即訝道:“莫非是百年前,任職西川節度使的韋太師?”

  “是,家叔父說是韋皋後人。”韋扶風有些心虛的回答。

  不怪他心虛,原因是韋皋的名聲太大,百年前任職西川節度使二十一年,與吐蕃作戰連連獲勝,打的吐蕃損失慘重,響當當的大唐名臣。

  韋皋出身長安韋氏,韋扶風冒充是韋皋後人也不算亂認祖宗,韋皋本就是長安韋氏的榮耀,牌位世代受到韋氏的祭拜。

  昭宗點點頭,貌似隨意的又問道:“既然是韋太師的後人,那與韋昭度卿家是相識的。”

  “回稟陛下,家叔父不認識韋昭度相爺,也從未聯係過,家叔父是韋皋後人的旁支。”韋扶風鬆口氣的解釋道。

  “哦。”昭宗輕哦點頭,卻是信了,原因是韋氏族群龐大,庶出流外的很多。

  略一頓,韋扶風又起禮恭敬道:“家叔父身為韋氏子孫,秉承祖宗意誌,願意為大唐皇帝陛下效忠,故遣使臣來覲見皇帝陛下。”

  昭宗皇帝嘴角牽現了淺笑,淡然道:“川南節度使的置立,出於樞密使向朕請置,朕還以為川南節度使與樞密使親近。”

  “陛下是大唐皇帝,身為韋氏後人,自然應當與樞密使大人一樣,為皇帝陛下分憂盡忠。”韋扶風恭敬回應。

  昭宗微怔,想了一下,道:“川南節度使能夠為朕分憂,朕心甚慰。”

  “臣代叔父謝陛下肯定,臣有事奏請。”韋扶風忙起身說話,繼而跪在了地上。

  昭宗看向跪下的韋扶風,皺眉道:“你有何事?”

  “回稟陛下,臣聽說陛下欲發天兵討伐河東逆臣,臣身為韋氏子孫,願秉承先祖忠心,率領一千將士附屬神策軍討逆。”韋扶風恭敬回答。

  昭宗若有所思不語,韋扶風又恭敬道:“討逆將士之所需,皆由川南節度給養,臣請求陛下賜予臣為扶風軍使,勳封扶風侯,臣出身卑微,望陛下賜予尊貴。”

  韋扶風的直白討封,隱然目無君上,昭宗皇帝心生不喜,但是討伐李克用在即,需要各方的支持,尤其是糧食的籌備。

  至於韋扶風的請戰,皇帝並不在意,他已然擁兵十萬。

  拒絕韋扶風的討封,韋扶風帶來的糧食還未交付戶部,一旦不肯給予戶部,昭宗皇帝豈能強行扣收。

  一旦鬧僵,造成很不好的負麵影響,川南節度使的進貢,具有尊崇朝廷的重大象征。

  “卿家願意為國出力,朕心甚慰,準卿家所請。”昭宗皇帝抱著大局為重的心態,被迫答應了討封。

  “臣謝陛下賜封。”韋扶風恭敬回應,頭叩地的砰砰磕頭。

  昭宗微怔,心裏舒暢了一些,溫和道:“卿家請起。”

  “謝陛下。”韋扶風心頭舒暢回應,起身坐回。

  韋扶風坐下,昭宗皇帝忽而察覺不妥,扶風軍有著扶風縣駐軍的意思。

  扶風縣是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的治下,李茂貞擁兵自重,飛揚跋扈,是為昭宗皇帝的咽喉大患。

  昭宗顧忌扶風軍的封號,會不會引起李茂貞的發飆。

  遲疑中,昭宗皇帝轉念一想,隻是名字賜予的軍號,川南節度使不能長久,待得征討李克用之後,朕要征討李茂貞和力圖巴蜀歸治。

  韋扶風看見皇帝遲疑,不由心頭一緊,以為皇帝有了反悔之心。

  但很快,皇帝的神情趨於平靜,看向他問道:“西川的戰事,卿家可知?”

  “臣不清楚,川南節度使初置,臣與叔父隻能忙於川南歸管,不過也有所耳聞,聽說叛逆困守成都,隻有西北方向的彭州還在附逆。”

  韋扶風謹慎的做了回答,他不想皇帝猜疑韋昭度與川南有關。

  昭宗皇帝點頭,道:“隻剩孤城困守,岐國公破城之日應該不遠。”

  韋扶風猶豫一下,道:“陛下,臣聽說成都城被前任西川節度使高駢擴修過,城牆高大,護城河寬闊,非常的難以攻陷。”

  昭宗點頭,又問道:“蜀地還有什麽事情發生嗎?”

  “有,臣來時,山南西道節度使攻陷了夔州,途中聽說龍州,利州,閬州和劍州歸屬置立了龍劍節度使。”韋扶風回答。

  昭宗神情微變,道:“山南西道節度使攻陷了夔州?”

  “是,臣聽說夔州屬於荊南節度使治下,巴蜀的大江門戶。”韋扶風回答。

  昭宗皇帝皺眉默然,韋扶風偷眼觀望,發現昭宗眼神之中流露著忿怒,一眼之後心下了然,估摸昭宗皇帝惱怒了大太監楊複恭。

  韋扶風知道昭宗能夠即位,出於大太監楊複恭力挺的結果。

  據說朝廷大臣的意見是擁立吉王李保,但楊複恭掌握神策軍兵權,力排眾議,帶兵迎壽王即位為唐昭宗。

  昭宗即位之後,楊複恭自詡定策國老,大肆安插親信奪權,幹預朝政治國。

  昭宗所流露的忿怒,或許忿怒楊複恭在外麵布局勢力,視皇帝如傀儡。

  過了一會兒,昭宗壓製了自己的失態,看向韋扶風,溫和道:“卿家回去吧。”

  韋扶風起身恭敬禮道:“臣告退。”

  韋扶風行禮後,轉身欲走,忽又回身禮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告。”

  “卿說。”昭宗回應。

  “陛下,川南節度使的置立是鎮守邊境,據探得的軍情顯示,黔州(貴州省)的僚夷有叛投南詔國的動向,一旦叛投發生,必然造成重大邊患,臣請陛下發兵黔州鎮壓。”韋扶風稟告道,事實上是憑空杜撰。

  昭宗微怔,想一下,說道:“此事需朝議,卿家去吧。”

  韋扶風辭禮告退,離開了延英殿。

  出了延英殿,韋扶風沒有離開的繼續等候,很快,等到了禮部郎中出來。

  韋扶風迎前數步,起禮道:“顏大人,陛下的賜封您聽到了,請大人幫我一下,盡快獲得聖旨,印信和官衣,我記顏大人的恩惠。”

  顏大人臉皮一緊,遲疑一下,道:“聖旨不慢。印信,下官找人通融一下加急,盡快給大人送去。”

  “好,吾在長安東市等候顏大人親臨。”韋扶風微笑透了話,意思你來送印,我有好處給你。

  “哦,大人的送來的貢米,應該交給戶部了。”顏大人為國盡責的提醒道。

  “好說,大人去往東市,煩請戶部的大人一起取糧。”韋扶風微笑回應,隱晦的告訴沒有聖旨和印信,糧食不能給。

  顏大人點頭,沒有說什麽,肅手請行,一路無話的送韋扶風一行離開了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