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0      字數:2779
  韋扶風三人,艱難的在褒斜道行進,遇上老馮不能走的險地,韋扶風就背過去。

  雖然走走停停的不快,但勝在休息時能夠安然。

  走到了褒水,韋扶風學著其他流民,製作了一個竹木筏。

  老馮坐在木筏上順水漂流,韋扶風在岸上用藤製繩索牽係,行進的速度大增。

  五日後,抵達褒斜道的出口褒城,總算走出了艱險的褒斜道。

  褒城是鎮守漢中的要塞,駐紮了五百鎮軍,隸屬興元府治下縣域。

  興元府,治下有勉縣,南鄭縣,西縣,城固縣,褒城縣。

  興元府古稱梁州,漢朝更名為漢中郡。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朱泚造反軍亂,皇帝驚恐逃離長安避禍漢中。

  叛亂被鎮壓之後,皇帝回去長安,詔改漢中為"興元府",位同京都長安。

  抵達褒城,韋扶風三人坐了商船,順褒水抵達了興元府治南鄭縣。

  南鄭縣城是山南西道節度使治所,位於漢水之南,遠遠望去,城池巍峨廣大,城外還有軍營。

  韋扶風三人入城,看見一片雜亂的景象,滿街的流民,比上洛縣還顯多。

  但上洛縣城比南鄭縣城小的多,人口的容納量差別很大。

  韋扶風三人在府城內走遊,打聽消息。

  一番細致的走問,韋扶風臉色陰霾,內心的期望遭到了嚴重打擊,獲得的信息很不好。

  “老馮,你認為王建真的能夠獨霸西川?是不是誇大了?”韋扶風輕語問道。

  “應該是事實,王建是一個如狼似虎的梟匪,行事能夠肆無忌憚,韋相爺是文官,遇上王建那種無賴梟匪,必然處處被動。”老馮回答。

  韋扶風點頭,輕語:“王建被逐離長安的神策軍,任職壁州刺史,卻是膽敢妄為的進奪閬州,自任閬州防禦使,閬州是山南西道節度使下轄,楊使君竟然縱容其妄為坐大。”

  “王建善戰,又有神策軍出身的東川節度使顧彥朗支持,楊使君入主山南西道不久,或許是不想內鬥的折損實力。”老馮說道。

  “王建僅僅三千軍力,攻入西川的大占優勢,確實是驍勇善戰。”韋扶風肯定道。

  “若是消息為真,韋相爺在西川的處境,隻怕就是一個名義上的主帥,西川亂戰的結果,似乎是韋相爺幫助王建壯大了軍力。”老馮說道。

  韋扶風苦笑,輕語:“身為朝廷任用的西川節度使,竟然不知道收取西川諸州的勢力為己用,隻知道盯著成都死磕。”

  “也不能那麽說,成都之外的諸州勢力,韋相爺沒有實力去奪取。”老馮說道。

  “身任西川節度使和兩川製置使的官職,完全可以便宜行事的封官許願招安,兩川之地的官民人心,對於朝廷的存在,比之中原要認可,不然黃巢之亂,先帝也不會避難於西川成都。”韋扶風輕語。

  “韋相爺若是那般做了,卻會引起朝廷的詬病猜忌,後患很多。”老馮輕語。

  “一塊肉擺在那裏,守規矩的隻能吃不到。”韋扶風輕語。

  老馮點頭,問道:“公子打算如何?”

  韋扶風輕語:“伯祖的劣勢處境出乎我的想象,我這麽去了西川,沒有什麽意義。”

  “公子想回去?”老馮平靜問道。

  “讓我思慮一下。”韋扶風輕語,扭身望向遠空,若有所思的抉擇。

  回去?來時艱難多危,歸去能不能平安難說,他的私財也不多了,買不了足夠幹糧,回去也會受到長輩的斥責,他不甘心灰溜溜,抬不起頭。

  繼續去往西川?伯祖的情況太過糟糕,他去了或許免不了參與攻城戰,那是他不願接受的後果。

  盤算良久,韋扶風輕語:“老馮,我去見楊使君。”

  “啊?去見楊使君?”老馮意外道,眼睛不理解的看著韋扶風。

  “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你們候著。”韋扶風解下書架放在地上,轉身走去。

  老馮默然目送韋扶風,以前,他曾經是鎮守潼關的隊正,在與黃巢亂軍戰鬥中受了重創,斷了腿的他被軍隊拋棄,流落上洛縣城等死,是韋扶風救助了他。

  韋扶風默然走在興元府街頭,臉色木然,眼神流露了複雜,他是一個恍惚有著前世的人。

  前世生存在一個和平的時代,雖然平凡,但卻不愁吃穿。

  所謂的前世,更像是一場不真實的幻夢,對於韋扶風而言模模糊糊記憶不清。

  嗯,那是一個衣食無憂的美好人生夢境,而現實中的他,卻是地位卑下,整日為吃食發愁,還要擔心會不會遭了兵禍。

  一炷香,韋扶風立身在了高大府門的階下,飛簷高翹的門樓,宛如凶獸的巨口,守門的十個威武甲士,猶如巨獸之利齒。

  “你是什麽人?”一名甲士瞪眼威喝。

  韋扶風心一橫,拾階而上,走到那名甲士近前,恭敬的拱禮,輕語:“西川成都來的,韋氏,奉命請見楊使君。”

  甲士臉色微變,盯了韋扶風一下,道:“進來。”

  甲士轉身去了府門裏,韋扶風跟進後,被勒令在府門裏等候,看著大步而去的甲士,韋扶風神情木然,實則內心很是緊張。

  之前在城中走問,韋扶風知道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是長安城權監楊複恭的義子。

  楊複恭執掌神策軍權,當今大唐昭宗皇帝就是楊複恭擁立。

  權監掌軍,造成了大唐帝國的日薄西山,那個進攻西川的王建就是先帝僖宗時代,權監田令孜的義子。

  田令孜在朝廷失勢之後,跑到西川做了監軍,如今卻被義子王建反咬。

  皇帝換了,權監也跟著長江後浪推前浪,殘酷的將前浪權監拍死。

  楊守亮身為權監楊複恭的義子,自然成為了權監的外勢力,而與曾經的權監義子王建,水火不容。

  另外,昭宗皇帝下旨讓韋昭度為西川節度使,取代陳敬暄接掌西川。

  陳敬暄抗旨不從,昭宗下旨討伐,讓韋昭度為行營招討使。

  王建為諸軍都指揮使,還割西川的邛、蜀、黎、雅等州置立永平軍。以王建為節度使。

  東川節度使顧彥朗為行軍司馬,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為副帥,所以楊守亮雖然身在興元府,卻是與西川戰事有關聯。

  韋扶風來見楊守亮,是為不甘之心作祟,開弓沒有回頭箭,他下定決心的私離了上洛縣,若是回去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他不願去麵對責難,恥笑,更不願去麵對迫近的兵禍危機。

  很快,那個甲士就大步轉回,擺手道:“來。”

  韋扶風邁步跟隨,走動中默然調解緊張心態,這是去見牧守一方的大人物,而他是誆騙進見,說不害怕怎麽可能。

  一路走去,韋扶風無心觀景,走了約莫百米到了一座屋前。

  屋門開啟,門外威立著十名扶刀甲士,一個個殺氣騰騰,眼睛盯著韋扶風,韋扶風被看的強自鎮定。

  “進去吧。”甲士轉身淡然道。

  韋扶風作揖拱禮,邁步走入了屋門,門內的景象讓韋扶風微怔。

  一座雅致的書房,紫檀文案,人高的大瓷瓶,文案後坐著一名圓領紫袍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方麵大耳,劍眉虎目,相貌堂堂,文案旁還威立著兩名彪悍甲士,一齊斜眼看著韋扶風。

  韋扶風走前三步跪下,恭敬道:“韋崢奉命來見使君大人,大人千秋。”

  “哦,西川來的?”案後中年人淡然道。

  “韋崢不是自西川而來,而是自商州上洛縣而來。”韋扶風恭敬回答,他有意隱瞞了真名。

  “上洛縣?”中年人皺眉道。

  “上洛縣,韋崢奉祖父之命來見大人,家祖商州長史,是伯祖韋昭度的親兄弟。”韋扶風恭敬解說。

  “你來有何事?”中年人問道。

  “家祖說,王建善戰驍勇,在西川已然擁兵數萬,家伯祖不能遏製,來問大人借兵。”韋扶風回答。

  “借兵?本軍已然大力支持,還要借兵?”中年人冷道。

  “回大人,家伯祖隻需借用二百精兵,伺機斬殺王建。”韋扶風恭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