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作者:姀錫      更新:2022-05-09 15:32      字數:3064
  秦玉樓是南方人, 她曆來是吃不慣這樣硬邦邦的饅頭的, 她往日裏喜歡吃皮兒薄薄的蝦魚或蟹肉水晶包, 一咬開便鮮味四溢, 口感極佳。

  也不愛吃煎餃, 喜歡軟糯的水晶餃子, 鹹菜這類鹹苦之物, 袁氏是如論如何也不會讓上她的飯桌的。

  至於這稀飯嘛,好吧,秦玉樓往日裏一般用的都是熬得爛爛的雞肉粥, 粥稠鮮醇,雞肉酥香。

  且往日她身邊有個專門侍奉吃食的湘菱,每日總會盯著廚房換著法子給她弄出些個美味佳肴, 她的胃早就被養刁了。

  現如今湘菱嫁人留在了元陵, 此時此刻,秦玉樓才無比懷念有湘菱在身邊的日子。

  縱使秦玉樓心裏苦悶, 然而見老太太這般尊貴之人竟毫無顧忌的用著這般寒磣之物, 心裏倒也敬佩, 便也學著老夫人一言不發的用了起來。

  沒想到, 味道出乎意料的清淡爽口, 許是大魚大肉,美食佳肴慣來用多了, 偶爾這些粗茶淡飯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秦玉樓下意識的瞧了老夫人一眼,老夫人夾了個煎餃, 過了會兒, 秦玉樓也跟著夾了個,老夫人夾一筷子鹹菜,秦玉樓照樣跟隨,老夫人添碗稀飯,不多時,秦玉樓也默默地添了碗

  舉手投足間的動作基本能夠做到與那老夫人的如出一撤。

  老夫人見狀,嘴角微抽,最後,放下筷子,又拿了個碩大無比的饅頭

  好吧,這一下,換作秦玉樓麵部頓住,終究沒得勇氣效仿跟隨了

  這一頓,秦玉樓肚裏微撐,翠柳吩咐下人們進來收拾,丫鬟婆子們見桌上所剩無幾的早膳,不由麵露詫異,但也僅僅是微微瞪大了眼,不多時早已恢複如初。

  翠柳見狀,隻笑著道:“今兒個得虧有少奶奶陪著,老夫人用飯都比平日裏香了不少,可見這一切都是少奶奶的功勞”

  秦玉樓微窘,麵上倒是不好意思的笑著道:“那我往後便常來陪著祖母便是,隻要祖母不嫌棄”

  頓了頓,又溜須拍馬的道了句:“其實我也用了不少,往日裏吃慣了魚肉葷腥,祖母今日這兒的膳食清清淡淡的,胃裏可要比往日舒服多了,可見往後還是要適當的葷素搭配才是最合適宜”

  老夫人聞言,隻抬眼看了她一眼,仿佛意有所指的說了句:“知道便好”

  秦玉樓一愣,隨即麵上隻不明就裏的笑了笑,心中卻納悶,老夫人這意思是她往日裏用的過於鋪張浪費,魚肉葷腥了麽?可是她們霽修堂的膳食曆來皆是廚房配好了送來的啊?

  縱使這北方的口味菜係多少還有些用不慣,暗中正琢磨著該不該讓陪房掌勺的私底下去露兩手,給她打打牙祭,到底忍著沒敢。

  總覺得這老太太話裏有話似的。

  丫鬟們端來洗漱物件伺候主子們洗漱,老夫人全程一言不發,好像這洗手擦嘴是多麽莊嚴要緊的事兒似的,起先沒怎麽注意,但細細觀察,卻發覺那老太太舉手投足間好似頗有些章法似的。

  隻見口含漱口水緊閉著嘴內裏輕輕鼓動,丫鬟端來痰盂,老夫人伸著手臂用袖口當著將漱口水輕輕吐出,隨即,另有丫鬟端上銀盆,隻見老夫人將雙手相互交握著輕輕置於銀盆中,動作輕緩的搓揉、清潔手心手麵,隨即,將雙手緩緩提起,輕輕抖擻兩下,再接過丫鬟遞上來的巾子細細擦拭。

  一整個過程動作形如流水,姿勢端正周重,未曾發出丁點聲音。

  瞧得秦玉樓心中微微咋舌。

  其實原先秦老夫人跟前原也有位禮教嚴苛的教養嬤嬤金嬤嬤,據說原是由宮中放出來的,雖不是宮中貴人跟前的大紅人,到底也是宮裏頭出來的,後回了元陵老家嫁人生子後便一直留在了秦家,秦玉樓幾姐妹的規矩都是由這位金嬤嬤所教。

  是以,秦家家世雖早已不比當年,但那言行舉止間的禮儀做派在元陵一眾世家家族跟前,那也是個絕無僅有的好。

  可此刻,見了這老夫人的舉止做派,秦玉樓恍然發現,原來由宮裏出來的卻不一定是最好的,眼下這位老太太,舉手投足間姿態做派姑且不說,更為要緊的是,那一張一弛間無意中透出的雍容華貴的大家風範,更令人由衷讚歎。

  秦玉樓將老夫人一舉一動皆瞧在了眼裏,心裏忽而一陣微妙,隻不知這老太太往日做派便是如此,還是今日有意為之。

  心中這般盤算著,麵上卻並未顯,隻自個亦是不漏痕跡的學著老夫人的姿態,秦玉樓本就是個聰慧玲瓏之人,正經起來,還是蠻呃正經的,雖舉止間尚且還做不到老夫人如那般爐火純青,但也頗有些神似,能夠上的了台麵了。

  老夫人似若有所思的瞧了她一眼,待丫鬟們都收拾好,下去後,老夫人這才微微抬眼瞅了她一眼,神色淡淡道著:“你母親那裏往後隔三差五去問候一二便是了,無須日日前去,你往後就暫且留在壽延堂伺候罷!”

  說著便由著翠柳扶著起身往裏頭裏屋去了。

  秦玉樓過了好半晌,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忙起身朝著老夫人的背影乖巧的道了聲:“是,祖母。”

  然而心中卻是一陣驚詫,且一時尚且不知老夫人話中的“往後”是從明兒起,還是現在起,也不知那句“留在壽延堂伺候”到底是怎麽個伺候法。

  以往她在榮氏跟前,凡事皆是本著兒媳的本分,事必躬親,婆婆在裏頭照看公公,關於公公的任何事兒那榮氏是一概不許任何人插手的。

  秦玉樓便唯有伺候婆婆一人呢,每日皆事先親自將早膳提前上好了,待婆婆出來,學著芳苓芳菲往日裏伺候她那樣親自侍奉婆婆洗漱,婆婆用飯,她便立在身側親自替婆婆布菜,婆婆眼睛一抬,她便眼明手快的將菜色夾到了婆婆前頭的碟子裏,總之,將媳婦的本分可謂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直至將婆婆伺候好後,這才回院裏開始侍奉丈夫。

  好在,在她強勢、熱情的攻勢下,好不容易便將公公婆婆多年的生活相處習慣給打破了,前兩日榮氏便由先前的隱晦提及轉變為直接奉勸了,奉勸她往後無須這般勞心勞力,要她將所有的精心皆放在丈夫身上,伺候好丈夫便是了,至於這侍奉二老,每日過來請安問禮,心意到了便是了。

  秦玉樓這才暗自竊喜沒多久,卻不想,這冷不丁的,她的勞心勞力沒有轉移到丈夫身上,倒是轉移到了老太太身上呢。

  因著她這會兒的去留,老夫人並沒有發話,秦玉樓不好擅自離去,隻得默默了跟了上去。

  屋子裏燃放著檀香。

  進去時,隻見裏頭屋子簡陋古樸依舊,裏頭的擺件皆是些上了年頭的古物,幹淨、樸素,卻也質樸,古色古香,一抬眼隻見老夫人坐在暖炕上閉著眼,手中捏著一串佛珠,正低聲振振有詞,屋子裏除了翠柳之外,無一下人。

  翠柳忙對秦玉樓做了個噤聲動作,隻輕手輕腳的走過來,對秦玉樓小聲道著:“老夫人下月十五要去廟中祭拜,想要麻煩少奶奶將這份經書謄抄一份,好為侯府爭得一份功德。”

  秦玉樓抬眼往老夫人那邊偷瞄了一眼,自然隻得默默的認真謄抄了起來。

  於是,午膳是在壽延堂用的。

  中午在壽延堂睡了會兒午覺,下午繼續。

  至晚方歸。

  第二日照舊。

  如此,就這般竟一連著過了十日。

  而在這十日裏,與老太太開口說話不超過十句,可謂日日粗茶淡飯、埋頭苦寫,夜夜回屋後便累得到頭便睡,不省人事,可沒少將屋裏的幾個丫頭給心疼壞了,若非因著確實身處在這侯府裏頭,不然,秦玉樓隻以為自個是身處在寺廟裏呢。

  十日過後,經書謄寫終於接近尾聲,秦玉樓隻長長的籲出了一口氣,現如今秦玉樓光是瞧見毛筆,她的手都不自覺發著顫,她不是秦玉卿,向來喜愛文墨,她讀書認字,並非為了陶冶情操,不過是為了辯是非,明事理,及討個趣兒罷了。

  拿給老夫人看時,老夫人一頁一頁翻著,麵上雖並無多少表情,但卻也並無嫌棄之色,想來定也是滿意的,正當秦玉樓心下一鬆之際,卻又見老夫人對著一旁的翠柳使了個眼色,垂柳會意,從身後的櫃子裏抱了厚厚一遝酷似賬本似的冊子來。

  秦玉樓見了,雙腿不由一軟,一時險些沒站穩。

  正在這時,外頭有丫鬟進門恭敬稟告著:“老夫人,世子爺回府了——”

  老夫人與秦玉樓二人俱是一愣。

  丫鬟頓了頓,又補充了句:“世子渾身濕透了,這會兒且先回霽修堂了,說待會兒便過來給老夫人問好”

  老夫人聞言似乎瞧了秦玉樓一眼,隨即又往外窗外瞧了一眼,這會兒外頭暴雨傾盆,頗有些陰冷。

  秦玉樓心裏頭那個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