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府反應3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333
  (1935那邊寫到一、四方麵軍會師了,這方麵地效了解不多,暫時不敢入手,目前正在惡補這方麵的知識。所以拿下卷來應付幾天,有從龍空來的新朋友【我沒有在龍空發過下卷,所以新朋友可能不知道】,可以在群文件裏下載下卷)

  “是辭修和敬之到了嗎?”

  房間裏,響起常凱申那濃重的江浙腔。

  “是,校長。”雖然常凱申在門的那一邊,陳誠還是“啪”地一個立正,大聲報告。

  “去會議室等我,我馬上到。”

  三個“黨國棟梁”互相看了看,最後到來的何應欽有些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

  “估計是房間裏太亂,不想讓我們看笑話。”戴笠一邊走,一邊向何應欽小聲解說,“我聽了足有一個小時,房間裏應該已經沒有完整的瓷器了。”

  “哦……”何應欽恍然大悟,“難怪。”

  常凱申是個很要麵子的人——實際上,中國人都很要麵子——斷不會允許這種失態的場麵出現在旁人麵前。

  哪怕是戴笠這樣的學生,陳誠這樣的死忠,何應欽這樣的……好吧,何應欽這樣政治上的對手,當然不能讓他看笑話。

  三人進入會議室,不久以後,常凱申一身戎裝走了進來。戴笠愣了一下:他帶著材料過來的時候,常凱申是穿著睡衣的,眼下他換上軍服,是要表示自己的強硬嗎?

  不過無論如何,這是中華民國最高軍事長官步入會場,於是在座的三個軍人“噌”地一下站了起來,立正,敬禮。

  “黨國安危係於一線之際,大家就不要繁文縟節了,”常凱申板著一張臉,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坐下。當然,他不坐是沒有人坐下來的。所以他先坐了下來,何、陳、戴三人也跟著坐了下來。

  “雨農,你把目前所知的情況跟辭修和敬之說一下吧。”

  “是!”戴笠答應了一聲,不過心下腹誹:校長誒,你既然叫我介紹情況,就應該把我帶來的材料都帶來才對啊,眼下我又不好去您的書房(材料都在書房裏)。現在隻靠嘴說,怎麽能說得清楚?

  沒辦法,隻能趕鴨子上架了:“據我觀察,我認為,這個什麽‘人民解放軍’,確實是從80年後來的軍隊。他們展現出來的武器裝備,遠遠超過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水平。比如坦克,據他們介紹,他們的99式坦克正麵裝甲,防護力相當於平均厚度800毫米的鋼製裝甲……”

  “800毫米?”陳誠吃驚道,“這是坦克?如果沒記錯的話,戰列艦的裝甲厚度也就在300毫米左右吧。”

  陳誠也好,何應欽也好,身居高位的他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人民解放軍到來的消息雖然堪稱本世紀最勁爆的消息,但他們還來不及去詳細了解——如果不是《新華日報》出了號外,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消息呢。

  而小小一張報紙上的新聞,能有多少消息?所以他們隻是知道中國出現了這麽一支很強悍的力量,但是對於這支力量究竟有多強,還沒有具體的印象。

  當然,他們一旦有了解這方麵消息的需要,就能知道的很詳細,很係統,還包括很多平常民眾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信息。

  比如現在,就有專門的情報收集專家給他們具體分析這些信息。

  另一個不得不說兩句的是,現代各國主戰坦克的裝甲,其防禦力確實要遠遠超過二戰時的戰列艦裝甲,比如大名鼎鼎的大和號,其裝甲平均厚度隻有400毫米左右,最厚處也隻有560毫米,這跟現代坦克至少等同於600毫米均質鋼裝甲的防禦力當然相去甚遠。

  不過這不等於現代坦克能夠跟戰艦對抗,原因很簡單,裝甲能扛得住,但是結構扛不住了。如果讓99正麵硬杠俾斯麥(不用大和,衣阿華,蒙大拿之類的),最後結果大約就是99在俾斯麥裝甲上鑽一個直徑幾公分的洞——這對於俾斯麥來說,當然沒什麽問題,分分鍾堵好,甚至都不用堵——然後就被俾斯麥八百公斤一發的炮彈遠遠炸飛出去(哪怕是沒有直接命中)。

  何應欽冷笑了一聲,“他們怎麽不說1000毫米呢?湊個整兒。”

  戴笠看了何應欽一眼:“好吧,裝甲不好說,這個隨便他們吹;但是大炮的口徑總是擺在那裏,做不了假,這種99坦克的主炮口徑是125的——我們全國才有多少門125口徑的炮?”

  何應欽不說話了,戴笠雖然是間諜頭子,但畢竟也是行伍出身。對於他們這些軍人來說,一門大炮有多大口徑,基本上瞄一眼就知道了。

  “還有飛機,他們展示了一種代號殲6的飛機,這種飛機采用跟時下飛機完全不同的,他們稱為噴氣式的方式推進,時速超過音速,高達1400公裏,載彈量達到500公斤——順便一說,我軍的霍克三型飛機,時速不到400公裏,載彈量不到300公斤。”

  (這時候的空軍戰鬥機最在意的技術參數就是速度,而國府的空軍之前都是用來欺負步兵的,所以還比較注意載彈量)

  “……”

  “雨農,你到隔壁,把你帶的那些材料拿過來。”

  看到何應欽如此表現,麵無表情的常凱申緩緩開口道。

  “校長……”戴笠吃驚,校長這是徹底放棄了驕傲?

  “我說過,黨國安危,係於一線!”常凱申的話還是很平穩。

  “是!”

  戴笠答應了一聲,轉身離開會議室,向書房走去。

  “校長還是放不開麵子啊。”

  如果常凱申確實放開了麵子,大可以把陳誠和何應欽帶到書房開這個會,但是他並沒有這麽做,這就說明一切了。至於說把一片狼藉的書房展示給戴笠看……常凱申知道,戴笠肯定一直守在書房外,自己做了些什麽,這個特攻之王肯定一清二楚。

  思緒之間,戴笠已經來到了書房外,稍微停頓了一下,還是推門進入。

  果然,整個書房裏,已經沒有一件完整的瓷器——確切地說,應該是沒有一件完整的器具。遍地的碎瓷片,遍地的書頁卷宗。所有的木器上都由砍劃痕跡,顯然是由一直掛在書房裏的那把寶劍弄出來的。而那把寶劍也折成了兩截,前半截砍在書架上,後半截則砍在書桌上。

  放映機(不知道那個時代放幻燈片用什麽機器,大家不用較真了)倒在地上,已經被砸得變了形,看樣子是被旁邊那把已經摔碎的太師椅砸出來的。戴笠輕輕歎息一聲,把放映機上的膠片卸了下來。

  “每臨大事有靜氣……校長,你這個樣子,可怎麽對付這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局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