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28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344
  (p.s:自從寫這個故事以來,不得不想一些“政治問題”,所以偶爾會有一些感悟。這是昨天的感悟:

  感悟一: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統治階級不斷向被統治階級妥協讓步的過程。

  感悟二:中國為什麽不招人待見?因為你幹得好了,就顯得人家“民主”選舉出來的領袖無能了,再加上你又貼了個“社會主義”的標簽,不懟你懟誰?

  感悟三:大家對“戰爭促進社會和技術發展”這個說法有什麽看法,地效有點不同想法了,具體明天再說。

  或許很膚淺,但畢竟是愚者一得,所以還是寫了出來。

  分享一點搞笑新聞:

  一,美國的船又撞了。網友神回複:

  1,我們是誰?美國海軍!

  我們要做什麽?我們要撞船!

  我們為什麽撞船?船長沒學點燈泡!

  2,美軍在練習戰列線戰術,搶t字橫頭呢,

  二,中印對峙,兩邊扔石頭。有網友神回複: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我們正在打第四次世界大戰呢。

  ————

  張國燾把魏承恭逼到了無法回避的牆角,那麽魏承恭的反應是什麽呢?

  “我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沒有實際意義。”魏承恭義正詞嚴地回答。

  張國燾:“……”

  然後知道這樣大約是逃不過去,魏承恭又補充道:“如果真要是中央和馬列國際決裂,那麽哪邊的路線正確我站在哪邊。”

  張國燾:“……”

  還真不能說這家夥耍滑頭,因為張國燾無法否認這話正確——站在正確的一邊不對,難不成還要站在錯誤的一邊?

  隻是,這樣一來問題又回到一開始的樣子了:馬列國際的路線,正確嗎?如何證明?顯然,這樣爭論下去不會有結果的。

  所以張國燾決定不再糾纏馬列國際路線是否不會出錯的問題了——坦白說,這段時間在高層中推銷自己的想法卻處處碰壁,甚至連昌浩同誌都不支持自己,這個事實讓他的決心也有些動搖,覺得也許中央的意見才是正確的。

  之所以還在盤算率軍南下,其實是一種僥幸兼賭氣的心理在作祟:就算北上是正確的,但是南下也未必就是錯誤。隻要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那就證明自己也沒錯。

  好吧,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借此脫離中央的管束,擔驚受怕的日子,自己受夠了。

  “小傅同誌,我也不怕跟你說——恐怕你也看出來了,對於紅軍的下一步走向,目前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中央主張的北上,一種是我,還有斯大林同誌主張的南下。這種分歧很有可能會引發中央和馬列國際的決裂。實際上,眼下兩邊已經是貌合神離了。”

  “我承認,中央想要北上確實有其道理,但是南下也未必就是錯誤。相比貧瘠的陝西,還是富庶的四川更能支撐革命,對不對?”

  ————

  到了這裏,魏承恭才算是真正被張國燾問住了。

  他當然知道南下是死路一條。問題在於,自己知道的那些證據,不能說出來;而沒有證據,僅僅是論證,這就沒有多少說服力了——固然可以認為進軍川中會麵臨巨大的軍事壓力,然而進軍陝西又何嚐不會麵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到頭來無非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不出結果來。

  (稍微多說兩句:確實,現在的紅軍比曆史上強大得多,但是南下依然是昏招,無非就是把百丈關推遲一段時間換一個地方而已。就算人品大爆發,打垮了劉湘,也還是要麵對接踵而至的中央軍以及其它各路川軍,一波連著一波的猛攻,直到把兩邊的其中一邊折騰得徹底沒力氣為止,然後日本入侵,國家再也無力抗衡。最後,說到底這些都隻是推測論證,就像上麵說的,這樣的東西說服力不夠。)

  思慮了一下,魏承恭這才有些艱難地道:“張副主席你說的……有道理。”

  “被迫”承認張國燾的想法也可能正確之後,接下來的話將不得不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然後自己就麵臨選擇了。自己剛剛才說過,哪一邊正確自己就站在哪一邊。眼下中央的思路是正確的,四方麵軍的思路也“可能”是正確的,自己當然應該一視同仁。

  等一等哦,一視同仁……魏承恭的眼睛亮了起來。

  ————

  同一時間張國燾的眼睛也亮了起來——交談了這麽久,總算是從這小子嘴裏聽到一句完全肯定的話了。

  不過這不是主要的原因,他眼睛亮起來的主要原因是忽然發現:自己跟中央——準確地說,是老毛——都錯了。

  這裏的錯不是指下一步進軍方向的錯誤,而是指爭奪紅軍領導權上的錯誤。

  之前無論是自己還是老毛,爭論的時候策略是一樣的,就是努力證明自己一邊是正確的,而對方是錯誤的。

  然後,要求同誌們選邊站隊:要麽站在自己一邊,要麽站在對方一邊,就是所謂“非此即彼”。理由麽?都是一樣的:用小傅同誌的話來說,站在正確的一邊。

  要命的是,這種選邊站邊並不是說站到某一邊就完了。站到某一邊之後,就必須要跟另一邊一刀兩斷,徹底劃清界限。

  對方代表錯誤,作為一個馬列黨員,當然要跟錯誤做堅決的鬥爭。

  可以想見,在未來自己帶領四方麵軍“獨走”之後,自己和老毛之間這種爭奪會擴展到全軍,但是這種爭奪中,在高層的做法在中低層恐怕行不通。

  張國燾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中低層的紅軍將士們限於文化和見識,其實並不具備分辨路線正確與否的能力。他們幹革命,更多的其實是基於感情因素:信任老上級,相信上級說的都是對的。

  總之,對於廣大紅軍戰士們來說,這不是“對不對”的問題,而是“我願意跟誰幹”的問題。

  (從曆史上的情況來看,這個論斷並無錯誤:所以徐帥他們領軍跟中央一同行動,但是中央最後卻未能把這部分軍隊帶到陝北,被主席帶到陝北的,基本是江蘇出發的老班底;而張國燾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行動之所以那麽順利,也是因為四方麵軍的各級領導相信他,支持他)

  顯然,想要讓像魏承恭這樣出身中央紅軍的底層戰士否定一直以來跟隨的老毛,轉而跟隨自己,這個難度非常高。

  現在,自己在堅持自身意見正確的同時,承認對方的意見也是正確的。這就給了基層戰士第二個選擇,即“亦此亦彼”。

  ————

  (以上是22號碼好的,本來想等23號發,結果遇到鴿子了,停水一天,停電兩天,寬帶現在還沒有接通,用手機當貓在上傳——流量嘩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