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進入敵占區22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2      字數:2389
  “還是免了,”魏承恭苦笑,“好吧,我可以跟隨你們行動,不過,我希望能得到起碼的人道待遇。”

  作為一個蜜糖罐兒裏長大的90後,魏承恭雖然不至於一點兒苦都吃不了,但要說像革命前輩一樣麵對老虎凳、辣椒水、烙鐵皮鞭等等東西依然能夠堅定不移地貫徹自己的信仰,不吐露任何機密……魏承恭覺得,還是不要對自己抱太強的信心為好。

  更不用說,當確定無法得到想要的信息之後,所必然會出現的槍決。

  現在要做的,就是拖時間,隻要再拖四五天,就什麽都不用怕了。

  “那是當然。對於德國朋友,我們是很友好的。”

  ————

  於是魏承恭和小梁就無奈地跟國軍這個營踏上了去往長汀的大路。

  肖環山營長沒有再騎馬,而是紆尊降貴,跟大頭兵一樣,邁開了大步。原因麽,他想跟魏承恭聊天兒。

  不知道是不是部隊裏找不到見識足夠廣博、可以說得上話的朋友,還是對魏承恭那一身“武裝到牙齒”的稀奇古怪裝備幹興趣,總之,肖環山營長雖然(暫時)放下了對魏承恭的懷疑,但是卻更加話多起來了。

  而魏承恭貌似也對國軍的人物有了興趣——不用說,跟肖營長聊三民主義社會主義之類的很危險,所以魏承恭決定,把話題限定在即將到來的對日戰爭。

  “肖營長,隻要稍微有點兒戰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來,中日之間在不久之後必有一戰,不知道你對於這一戰是怎麽看的?”

  “這個話題太寬泛了吧,”肖營長略略沉吟,就答道,“國家,軍隊,人民……戰略,戰役,戰術……政治,軍事,經濟……國際援助,國內動員,國之統帥,領軍之將,上陣之兵……”他說到這裏,輕輕搖了搖頭,“要注意的方麵太多,太多了,片刻之間哪裏說得清?”

  魏承恭喃喃地把肖營長剛才說的重複了一遍,肅然起敬——這家夥方方麵麵都說到了,唯獨沒有提到讓很多國人一再提及的武器裝備對比。

  “肖營長為什麽不提武器的比較呢?”

  “武器?”肖營長無奈地苦笑了一聲,“這方麵我們當然遠遠不如日本,然後呢,仗就不打了嗎?”

  “……”

  “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是絕對不能認為武器能決定戰爭的勝負。戰爭這個東西,說簡單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千方百計地搜集力量,然後盡可能好地運用這些力量,去消滅敵人的力量,武器僅僅是力量之一,但絕對不是力量的全部——你知道蘭徹斯特戰鬥方程嗎?”

  “……知道,”魏承恭一臉的懵逼,“我本來準備肖營長你不知道的話,就說給你聽的。順便問一下,肖營長你……上過軍校嗎?”

  眼前這個肖營長,實在是太顛覆魏承恭對於國軍軍官的印象了。營一級的指揮官,一般都是從一線戰鬥員中間提拔,換句話說,基本都是大老粗,沒想到……

  肖營長搖搖頭:“……沒有——原先想要報考黃埔,不過還不等我到南京(黃埔軍校建於廣州,1927年遷武漢,同年遷南京,所以這個肖營長是在27年以後才入役的),就已經入役了。”

  原來是有誌青年自學成才,不過這個話……魏承恭稍微楞了一下,大概猜到了。又是一個“被參軍”的倒黴蛋。

  話說,“被參軍”還能一路爬到營長位置,這家夥,厲害啊。

  ————

  “其實,真想要推測對日作戰,不需要去學洋人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多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就能知道了。”

  感覺這個“華僑”也有著一份拳拳赤子之心,肖營長覺得,還是應該從“專業”角度給他說一下對日作戰。

  鼓舞每一個國人勇敢抗敵的勇氣,這是他作為一個中國軍人義不容辭的任務。

  “哦?”

  “開篇不就說了麽:故經之以五事,較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中學時代,為了在同學麵前裝逼,魏承恭倒也讀過這大名鼎鼎的孫子十三篇。然而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雖然能讀能背,根本就沒用心去體會,再加上這東西在中考高考中毫無作用,所以早就把這些都忘得差不多了。

  此時聽肖營長說起這些古老的箴言,細細一品味,再聯係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魏承恭才赫然發現,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對該如何判斷戰爭勝負,有了定性並且細化的“判斷標準”,相比之下,無論是1935這邊的“中國武器不如人,戰必敗”,還是後世論壇喋喋不休於“中美軍事技術差距”,都顯得太過膚淺,弱爆了。

  這邊,肖營長已經背到了“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背完這開篇之後,肖營長向魏承恭一攤手:“你看,老祖宗早就說過,兩個國家交戰,就要在這些方麵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比較結果,就能知道戰爭勝負了。當然,孫武子畢竟是兩千年前的人了,他不知道武器會發展到今天的程度,但是武器再是怎麽厲害,都需要士兵來使用,說到底不過是士兵力量的增加,可以認為屬於廣義的‘士卒孰練’,而其餘六個方麵的比較,全部都與武器無關。”

  “然後,我們就可以從這‘五事七計’的比較來看中日戰爭了,首先是‘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

  ————

  聽肖環山娓娓道來,魏承恭心悅誠服,說醍醐灌頂都不為過。果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不躬行體會,像《孫子兵法》這樣的經典,也不過是一篇能用來裝逼的古文而已。

  不過……

  “肖營長,假設武器出現了更加巨大的變化,那你說的這些還能成立嗎?”

  “再怎麽巨大的變化,武器始終還是人的附屬——”

  “假設出現這樣一種武器呢?”魏承恭開始裝逼了,“假設有一種炸彈,可以用飛機投放,其爆炸的瞬間,能夠產生相當於兩萬噸梯恩特炸藥爆炸產生的能量,能夠一發就摧毀像日本廣島,長崎這樣的中等城市。您剛才跟我說的這些,還能成立嗎?”

  “哪裏會有這樣的炸彈。”肖環山自然無法想象核武器的威力。

  “實際上,西方差不多開始這種武器的研究了。”魏承恭開始神棍了,“大致上,就是利用相對論質能方程式開發的武器,而且已經有了設計思路。根據計算,這種武器別說是一發毀城,甚至有可能一發滅國。日本那邊,有一個名叫石原莞爾的家夥,貌似也預見了這種武器的出現。”

  “……如果日本真的有這樣的武器……”肖環山沉思起來,許久,才搖了搖頭:“恐怕,我隻能說,我輩軍人,雖無必勝之法,但存必死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