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軍事指揮權3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2553
  (p.s:有朋友提到來回往返會帶來細菌感染問題。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問題真不大。原因我暫時不解釋,等這一周小魏返回現代的時候,會給出說明。總之,地效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

  另外,明天的更新放到下午,我想試一下,把上午的時間用來完成另一部書,效果會不會好一些。上午腦袋比較清醒)

  下達了第一道命令之後,總司令卻又向總理問道:“現在算是政治局會議吧,怎麽不見老毛?(主席當時是政治局委員,政治局會議他不單有資格參加,而且必須要參加——除非得病,或者去外地工作,無法前來等原因)”

  “暫時不敢跟他聯係,怕出意外。”總理嘴裏在回答總司令的問話,眼睛卻向博古和李德掃了一下。說罷,示意小魏繼續播放紀錄片。

  隻是剝奪了錯誤的領導,不等於就此就有了正確的領導——也許是從錯誤的路線轉進到另一條錯誤路線上呢?雖然大家對於李德的瞎指揮不滿意,一致同意把他擼下去,但這不等於一定要把主席換上來。

  主席的脾氣差,因此在高層中人緣兒並不好。中共高層中,他的死忠說實話隻有一兩個,即使是總理,總司令這樣的人,也隻是因為他在軍事上一貫正確,這才力挺他。就像總司令說的:“我們知道老毛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但即使是正確的,你的糟糕態度也讓你的正確意見難以被人接受。”

  現在推翻了李德的錯誤領導,那麽紅軍的領導權要交到誰的手裏,這就成了一個問題。雖然看過紀錄片第一集之後,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都有了一個隱約的答案,但是說實話,大家多少都有些不願意去揭開那個答案。如果現在就討論紅軍領導權的問題,說不定會有什麽奇葩的結論。所以總理的提議才是,把指揮權先“暫時”交到總司令手裏,先穩住再說。同時讓魏承恭繼續播放影片,想要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讓大家對某人的軍事指揮能力有個更明晰的認識。

  這部紀錄片中,中央紅軍的長征經曆講了五集。等過了兩個小時,到吃午飯的時候。基本上,大家已經對紅軍指揮權的問題有了明晰的答案了。

  “這樣的軍事指揮,太厲害了,簡直稱得上是藝術,世界近代戰爭史上,恐怕還沒有哪個人能把軍隊指揮到這種程度。”看到四渡赤水的時候,總司令喃喃道,“至少我是沒有聽說過了。”

  “那個人……有這麽厲害嗎?”博古一臉的震驚。

  (私底下,地效以為,四渡赤水真的是堪稱世界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三萬紅軍麵對四十萬的敵人的圍追堵截,無論怎麽看都是必死無疑的局麵,卻竟然還能逃出升天,這在世界軍事近現代戰爭史上(勇氣能起到巨大作用的冷兵器戰爭時代不算,否則三萬人反打四十萬人都是有可能的,比如秦楚巨鹿之戰(五萬楚君對四十萬秦軍),新漢昆陽之戰(1.7萬綠林軍對43萬新軍)之戰等)可謂絕無僅有。這一點西方國家也都承認,比如美國作家哈裏森·索爾茲伯裏就寫到過: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隻會打正規陣地戰,奉行集中對集中,堡壘對堡壘戰術的軍事顧問李德看得目瞪口呆,連話都說不出來。他畢竟曾是軍人,很清楚這樣精彩的運動戰,別說讓他來指揮,他連想都無法想象得到。

  恐怕,整個德國軍事界,都沒有人能指揮出這樣的戰役。

  (從一戰到二戰,德國人的戰役指揮可謂一以貫之,都是一線平推。即使是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指揮的北非戰役,在一線擊敗英軍進攻後,也是一路推到阿拉曼。如果當時換成是某個東方將領來指揮,估計戰術就會是這樣:推進三百公裏之後,假作後力不濟,讓敵人誤以為戰線會穩定在這裏,然後集中全軍的汽油,供給一支偏師,用幾天時間包抄迂回到敵後,設置防線,然後再發動全力猛攻,讓敵人往後撤退——一頭撞在已方的堅固防線上,最後包圍全殲。

  這或許與兩邊的指導思想和國情不同有關。西方國家國土疆域不大,缺乏戰爭回旋餘地,所以他們的戰爭指導思想一般是在前線盡可能集中能壓倒敵人的力量,一路推過去,推到敵人退無可退,再進行主力決戰,這樣的戰爭注重不出錯,隻有不出錯才能發揮出能壓倒對手的戰鬥力;東方的戰爭——主要是中國的戰爭——因為回旋餘地巨大,對手在暫時打不過的時候完全可以先行撤退保存實力,等到時機有利再一決勝負。所以一線平推戰術很難達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在東方想要徹底消滅對手,對於不出錯的要求不大,而是更注重巧布局,隻有巧布局才能讓對手無路可逃。)

  ————

  於是,當四渡赤水部分播放完畢的時候,軍事指揮權該交給誰,已經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軍事指揮權不同於政治領導權,政治領導權需要考慮各種因素,軍事領導權則隻考慮一個因素:是否能打,是否能打好(即使是力挺李德的博古,也是因為他相信,李德能打好)。而在座眾人都知道,自己指揮不出那樣精彩的戰鬥。

  “這樣的人是我們的戰友,而不是對手,真是讓人慶幸。”半晌,總司令喃喃道,一方麵,卻又納悶:“那家夥,不是沒有當過兵嗎?”

  “如果能帶你們到我那邊,上上網,你們就知道,後世的人是怎麽評價他的了。”魏承恭笑笑:“讚他的讚到天上去,罵他的把他罵到十八層地獄的地下室。但無論是讚他還是罵他,無論說他是個偉人還是個魔王,誰都不能否認,他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常凱申跟他比起來,既不是開基創業,守成也沒能守好,中國在他手裏除了搞得更糟之際,什麽變化都沒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常凱申屁都不是。”

  “所以,你選擇了我們,而沒有選擇他常凱申?”總司令笑道。

  “是啊……不過我相信,這種選擇是唯一的,即使是果粉——在我們那個時代,這是對捧白黨的人的稱呼——來到這個時代,麵對國統區的現實,估計也會知道,把強國的希望放在白黨身上,那就是水中撈月一般。”魏承恭好不掩飾自己對白黨的不屑:“白黨那些人,實實在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

  接下來對軍事指揮權的討論就沒什麽懸念了:由主席,總理,總司令組成最高三人軍事小組。總理受黨的委托,成為對軍事行動下最後決心的總負責人,主席協助總理製定軍事上的行動計劃,而總司令除了參與製定行動計劃之外,還要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遵義會議的史實基本如此,隻是我用總司令替換了王稼祥,私下以為,讓一個職業軍人來負責軍事行動,比王稼祥一個秀才要靠譜得多)

  “周,既然這裏已經不需要我發揮作用了,我想,我就應該離開了。”會議結束之後,李德上前向總理道,“能不能安排一下,讓我回蘇聯。我想有必要把這裏發生的事情報告給共產國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