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軍事指揮權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5054
  (昨天頭痛,惡心,吐,夜裏早早就休息了,沒有碼字,所以今天的更新遲了。

  話說,地效另一本書這個月的全勤是徹底泡湯了。到目前已經欠了近四萬字。說什麽都補不上了。

  有朋友問能否轉發,說實話地效巴不得,一個碼字的,肯定巴不得更多的人來看自己的文字,所以地效這裏回答,想要轉發的,盡管轉發,地效這裏多謝了。)

  一下子過來這麽多人,總理的辦公室就嫌小了,不得不搬到了大禮堂。

  “今天請大家來呢,是因為某個人,某些事,某些東西。我覺得,我們的黨,我們的紅軍,應該為了這個人,這些東西,這些事情做出一些改變了。而項英同誌,秋白同誌,洛甫同誌也跟我持一樣的看法。”總理開始主持會議。說著話,把剛剛因為徹夜不眠,去用冷水洗漱了一番,振作了精神回來的魏承恭介紹給大家,“這位是魏承恭小同誌,相信大家這些天也稍稍有些了解了……”

  “周,現在前方戰勢緊張,你不去前線,反而拉著我們這些人來見一個音樂家,是什麽意思?”李德問道,博古翻譯,“再說,現在召開的是政治局會議,就算是擴大會議,也不應該讓黨外人士參與進來吧——雖然我承認,小魏同誌的歌曲很進步,很正確,很好。”

  “顧問同誌請稍安勿躁——好吧,我們還是來請小魏同誌自己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相信我,我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這件事,確實非同小可,別說是我們中國馬列黨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是放到蘇聯,放到馬列國際,也足以召開全體會議來商量了。”

  聽總理說得如此嚴重,李德倒也消停下來。

  魏承恭走上前台,看著麵前一個個熟悉(事實上除了毛周朱劉彭等人,其他人他都不熟悉,隻不過回去這一個星期,在網上尋找各種長征的影視資料,沒少看到眼前這些人,不熟也熟了)的先驅者,實在是難掩心中的激動,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覺得喉嚨發幹,什麽都說不出來,端起桌子上的水喝了兩口,但還是說不出什麽來。對於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來說,無論是什麽樣的言語,都難以表達他此時的心情。

  最後,魏承恭隻能是深深地給大家鞠了一躬——好吧,我們不能苛責於他,但是必須要說,這家夥頭埋下去的時間太長,搞得好像追悼會跟遺體告別一樣……

  “各位首長,我的來曆還是先不說了,我說了估計大家也不相信,我還是先給大家看看我帶來的東西吧。有什麽話,等看完了這些東西再說。”

  2009,建國60周年閱兵式。

  閱兵式向來是少不了煽情的解說的,隻是稍微聽了一段,大家就不由得轉頭看向一邊的小魏,意思表達得很清楚:這些,都是真的嗎?

  性急的總司令就要過來問話,魏承恭急忙把食指豎起在嘴邊,輕輕“噓”了一口氣。

  於是總司令隻好先壓下滿肚子的疑問,專心看視頻。

  航拍鏡頭下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宏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身著盛裝的普通群眾,威武雄壯的國旗護衛隊,還有驚鴻一蹩的人民解放軍……這一切,都是那麽不真實,卻又是那麽的鼓舞人心。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台下的觀眾們,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跟著站了起來。嚴格說起來,這些人現在還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民,影片中的國旗國歌和升旗儀式什麽的,與他們“暫時”沒有關係,但是已經隱約聽出片中的這個共和國與自身淵源的人們,還是忍不住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有軍職的——比如總司令——就敬一個莊重的軍禮,而沒有軍職的,也學著魏承恭的樣子,致以注目禮。

  接下來是老胡預檢受閱部隊,這一段沒什麽解說詞,於是台下開始竊竊私議,讚美和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嘛,人民解放軍軍歌的伴奏響起的時候,也有不少人向小魏投去古怪的眼神。

  總司令離開座位,來到小魏身邊,悄聲問道:“這就是你們那哈兒的軍隊?”

  “是啊,總司令您覺得怎麽樣?”魏承恭小聲答道。

  “要得!要得!硬是要得!有弄個樣子的部隊,你們那哈兒,該沒得人敢打我們了吧?”

  小魏笑起來:“我們那會兒,可是被人稱為‘中xiu帝國主義’呢。據說還有日本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打倒中華帝國主義。”

  總司令愣了一下,失笑:“這個……我們侵略人家了?”

  “怎麽,總司令您有意見?”魏承恭反問道。

  “隻是有些不習慣,還有,侵略人家總是不好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司令是很寬厚的。

  “嘛,侵略不侵略的,我一個小青年也不知道。反正,每次看到那樣的帖子,說實話,心裏挺爽的。”

  正說著話,老胡的預檢結束,返回觀禮台,開始致辭。這引起了一點小小騷動,因為致辭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某人——事實上,當看到天安門城樓上掛著的某人頭像的時候,博古和李德就有些坐不住了,想要說什麽,不過被總理和鄧發製止了:“有什麽話,看完再說。”

  致辭結束,接下來就是受閱部隊陸續開過天安門廣場,先是各個徒步隊列,這個沒什麽好說的,總司令還有些納悶:“他們拿的槍那麽短,刺刀也那麽短,怎麽拚刺刀啊?”

  魏承恭失笑:“在我們那會兒,刺刀應該不是什麽必要的裝備了,非要近身戰的話,估計會每個人發一把手槍,再發一件防彈衣之類的吧。”

  這時候片子播放到各個機場開始有飛機起飛,台下的人坐不住了;而總司令也是看得兩眼放光,“這些,都是我們的?我們的飛機?”

  “嗯,我們的飛機。”

  “我剛才聽說,這次的裝備100%自產,也就是說,這些飛機都是我們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的?”

  魏承恭苦笑:“就像張愛萍將軍說,我們這麽大的國家,不可能靠買裝備過日子。所以我們的裝備,大部分都是自製的。”

  “嘿,要得!要得!”總司令興奮地搓著手,“看到這些家夥,提氣。”

  正說著話,畫麵又轉回天安門廣場,開始了裝備方隊展示。

  “坦克,坦克,謔,這麽粗的炮筒子?這得是多少口徑啊?”

  “嘖,嘖,看看那炮,都不用車子拉的。”

  “導彈,那是什麽?”

  ……

  隨著一隊隊的坦克裝甲車輛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整個閱兵式逐漸進入了高潮。看著各種稀奇古怪的,認識的不認識的軍車,聽著兩個解說員熱情洋溢的解說詞,而頻幕前的這些觀眾們,也是忍不住開始了小小騷動。有幾個腦洞比較大,恨不得革命明天就成功的;還有受了國民黨軍“優勢裝備”的氣的,開始忍不住幻想:如果能把這樣一支軍隊搬過來,或者哪怕就是視頻上出現的這些軍隊搬過來,那得是多帶勁兒?革命該會很快就成功吧。

  不過聽起來,似乎革命成功還要等到……不對,該說是幹到1949年。好吧,這沒什麽,15年而已,從21年中國馬列黨成立,到如今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了……不也是一眨眼就過去了麽?

  ————

  接下來是建國以來的成就展示,以及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花車遊行,這裏稍微出了點小波動。

  首先是博古和李德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隻因為前麵的成就展示中,明確說明了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是毛某人。

  其次則是總理注意到,省級行政區中,沒有外蒙古……

  好吧,那個時候的行政區劃跟現在有不同,比如熱河,察哈爾,綏遠,西康這些地名在今天是聽不到了,但在那個時候,則是省級行政區。

  可是外蒙古是不同的。首先,作為全中國首屈一指的將與大省,外蒙古幾乎不可能撤銷行政區劃,其次,既然有“內”蒙古,當然應該有“外”蒙古。總理頭一天晚上看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如何糾正紅軍的錯誤領導,沒有注意這一細節;現在注意到了,不由得憂心起來。

  閱兵式至此結束,會場裏一時間沒有了聲息。

  片刻後,總理走上了前台:“大家,對於小魏同誌的來曆,都有所了解了吧?”

  王稼祥問道:“恩來,你是要說,這位小魏同誌是來自於75年後的未來(閱兵式是2009年),對嗎?”

  “稍微糾正一下,小魏同誌是來自於80年後——有沒有人懷疑這一點?”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頭,就連博古和李德都沒說什麽——這一點實在是難以否認。

  “那麽,大家也就是相信,小魏同誌剛剛播放的紀錄片的內容(那時候已經有紀錄片了,蔣介石在叛變革命之前,去往上海,當時上海就播映過有關他的紀錄片)了?”

  說著話,總理看向博古——會議開到這裏,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大家都看得出來,總理是衝著博古李德去的。

  博古看向李德,李德想了好一會兒,這才道:“我不否認魏的來曆,但是我想問他一句,既然那時候的中國都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那麽蘇聯呢?蘇聯的成就是不是更大,是不是社會主義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勝利?”

  聽完博古的翻譯——翻譯的時候博古眼睛都放著光,大約,他也在為李德的推論而鼓舞——魏承恭剛要說什麽,總理急忙製止了他:“現在先不談這個問題——李德同誌,也就是說,你也不懷疑小魏同誌的來曆,以及他帶來的資料的真實性,對麽?”

  在魏承恭上一次到來的時候,總理是問到了有關蘇聯的未來問題的。魏承恭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時就老老實實地告訴了總理,蘇聯沒有未來,未來沒有蘇聯。

  乍聞“噩耗”,即使以總理的堅韌,當時也忍不住有些崩潰,甚至懷疑魏承恭的立場和用意。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魏承恭說的產業結構,軍備競賽,入侵阿富汗等等事件都整理了一遍之後,這才勉強接受了這個結果。

  自己尚且是這樣的反應,相信自己這些同事和戰友也不會好到那裏去,而如果讓他們知道了蘇聯的未來,這個會議估計也開不下去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是確立紅軍的正確領導,不宜節外生枝。

  “周,你要知道,蘇聯才是世界革命的根本。無論中國取得多大的成就,她都隻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她不可能代替蘇聯的地位。所以,我們可以把中國的問題暫時放到一邊,因為中國的革命就算失敗了也沒什麽;我們隻需要關注蘇聯就行了,隻要蘇聯勝利了,中國的革命自然也會勝利——蘇聯紅軍會來解放中國人民的。”

  這一番話,說得總理和魏承恭的臉都黑下來。魏承恭就不說了,至於總理……就像他自己說的,誠然他是一個布爾什維克,但他首先是一個中國人。

  事實上,黑下臉來的不止是總理和魏承恭,在場諸人,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一種怪怪的,別扭的感覺——某種程度上,就連博古這個李德的死忠都有些不舒服。

  “李德同誌。”總理沉下聲音,緩緩道:“有關蘇聯和全世界馬列主義運動事業的問題,我們可以稍後再談。眼下最急迫的問題,是如何讓紅軍堅持下去的問題,是如何在中國進行革命的問題。”

  總司令恍然——光顧著為未來的成功而興奮了,都有些忘記紅軍眼下的處境了,急忙拉住魏承恭(他一直都站在魏承恭身邊),問道:“快告訴我,我們是怎麽打贏這一仗的?我實在是想不出,能解決眼前困境的辦法。”

  終於涉及到這一問題了,魏承恭長籲一口氣,先是向總司令告罪:“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不過我帶來了資料,司令看了就知道了。”

  ……

  ————

  第一集看完……甚至不需要看完,基本就可以宣布,李德的軍事指揮權,沒了。

  李德能具有紅軍的領導指揮權,在於博古的力挺;博古能力挺李德,在於他是王明指派的,當時的中共中央的實際領導人,他代表著馬列國際。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的領導地位不可撼動——否則也不會有以後的遵義會議了。以前是缺乏能夠推翻博古軍事指揮權的證據——原來的曆史中,這個證據是中央蘇區的丟失,以及紅軍四分之三以上的傷亡,革命幾乎被斷送;麵對如此“有力”的證據,博古不得不檢討自己的錯誤,並交出了軍事指揮權。

  然而現在,魏承恭給中共想要剝奪李德軍事指揮權的領導們帶來了新的證據。

  這個證據是很有力的。博古李德想要繼續維持自己的軍事指揮權,除非能證明這個證據是“偽證”。但這是不可能的,紀錄片中引用的大量資料,在此時仍然是紅軍的絕密,不可能會遺失——好吧,總理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有可能也有能力會把紅軍的絕密資料發給這個小魏,以“製作”出這樣一份證據——可是,這無法解釋四天前才爆發的廣場保衛戰依然被這部紀錄片詳細地記錄在案。

  而紀錄片中那些明顯是中央蘇區內地形的地方,就證明這個就更不是作假了:看得出來這些地方已經經過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比如一條長滿小灌木的戰壕,比如這個時代不可能出現的,漂亮的廣昌城。而那些此時已經有的,標誌性的建築物——比如壕嶺關,比如瑞金沙洲壩毛某人的舊居,比如下肖村,比如博古本人的辦公室——都被很好的修繕保存下來,再加上時任中央紅軍總部第一局作戰參謀的呂黎平、紅3軍團戰地救護隊副隊長朱位漢等人在片中現身說法,這些無不說明,這是後世馬列黨取得了全國政權之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拍攝出來的紀錄片,這些是真實的記錄。

  一句話,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於是,在第一集還沒有播完的時候,總理就臨時暫停了會議,直接提議:暫時中止博古和李德的軍事指揮權,紅軍的指揮權,暫時交由總司令負責。

  無反對票。這一次,連凱豐都沒有站在博古李德一邊,投了棄權票。

  總司令在臨時取得紅軍的指揮權之後一秒鍾,發布了命令:“立刻給前線的彭,林,劉,聶等人發報,讓他們自己決定怎麽打,廣昌那邊要撤出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