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初到根據地5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5058
  “總理,能不能安排我跟主席見見麵?”總理和尅農同時搖頭。

  作為一個自趕五,在見到總理之後,想要去見一下主席,合個影,吃個飯,簽個名什麽的,就是完全能理解的要求了。

  “這個恐怕不行。”

  “為什麽?據我所知,現在主席雖然失去了紅軍的指揮權,但依然是中共的領導人之一,他應該可以接觸外人吧?”魏承恭不解。

  “小魏,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個人的頭像之所以能印在鈔票上,就是因為在某個時候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對吧?”總理苦笑。

  “嗯!長征到貴州遵義的時候,召開了遵義會議,在那次會議上,確定了主席的軍事指揮權。這之後,紅軍不說順風順水,起碼是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最後建立了人民共和國。”

  “換言之,想辦法把紅軍的指揮權交回給他,這才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總理沉聲道:“用一個新的領導組織取代舊的領導組織,這可不是簡單的事,特別是在舊的領導組織不願意消失的情況下。說得不客氣點,這就是一次政變;而要搞政變,前期保密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個人出現在根據地已經夠紮眼了。現在坐實了你‘進步音樂家’的身份問題還不大;可要是專門去跟那個人見麵,這就容易出問題了。”

  魏承恭似懂不懂的。總理也隻能無奈地搖搖頭——這孩子,以後還是不能讓他牽涉到政治鬥爭中來啊。

  ————

  我們不可能把日子一天一天地交代清楚,那樣要從34年寫到39年40年,估計本文都能跟《柯南》比賽馬拉鬆了。(我寫了這麽幾天,文中的時間才從4月1日到了4月2日^_^)

  所以讓我們把時間快進,這就到了4月7日,魏承恭離去的日子。

  總理,鄧發,李尅農一起來送行。除了這三個人之外,另外還有三個人,一看就不簡單,魏承恭猜測,可能是中央某些領導人。

  “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總理說著話,拉過魏承恭:“這是魏承恭,小魏同誌,這幾天在根據地傳唱的幾首歌,就是出自他之手(半點不假,出他之手並不等於他是作詞作曲^_^)。”

  在根據地這幾天,魏承恭基本都在總理身邊打轉,一來是給總理當谘詢,二來也是為了保護。萬一這家夥大嘴巴說錯什麽,總理能給他打圓場。

  不過他畢竟不是黨員,甚至也不是紅軍戰士,僅僅是一個“進步青年”,按照黨的規章製度,他沒有參加黨內軍內各種會議的資格,所以總理也不能一直帶著他——總理是很忙的,各種會議時常是一個接著一個,更別說他還是軍事三人領導小組的成員,時常還要去各支部隊檢查工作。

  不過無論什麽時候,李尅農和鄧發兩人中,總有一人在魏承恭身邊。一方麵是為了保護他,另一方麵當然也含有監視之意——能夠勞動這兩個人(某種意義上還要加上總理)親自執行這樣的任務,魏承恭倒是足以自豪了。

  但這也導致,魏承恭沒有見過幾個領導人——誰也不喜歡跟從事秘密工作的人處得太近;再說,戰事這麽緊張,大家都忙得跟那啥一樣,誰有閑心去專門看一個“進步音樂青年”啊?

  雖然如此,因為幾首優秀的進步歌曲,再加上敢於在蘇區風雨飄搖之際潛入蘇區的勇氣(李尅農他們對外的說法),中央蘇區的這些領導人倒是都知道有這麽個人。一聽說就是眼前這人,幾個人在有些疑惑的同時(就為了這麽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在眼下時局瞬息萬變的時候把自己叫來,恩來這是鬧哪出?),倒也顯出熱情。

  “來,小魏,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中央書記處書記洛甫(張聞天)。”

  “洛書記好!”魏承恭伸出手去。

  洛甫(張聞天)笑:“小魏同誌,我可不姓洛,你叫我洛甫就好。”

  “這是人民教育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部長瞿秋白。”

  “瞿……同誌,你好!”魏承恭想了好一會兒,這才給出了一個自以為合適的稱呼。

  “小魏同誌你的幾首新歌,可是給根據地帶來了不少新氣象,特別是《我們是馬列主義接班人》,孩子們很喜歡啊。”瞿秋白也伸出了手,“還請多給根據地的孩子們,多寫幾首好歌。”

  “這位是蘇維埃共和國副主席,中央政治局書記處項英同誌(注:好像跟洛甫的職務重疊了,不知道怎麽回事)。”

  “項……”魏承恭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起來。

  要說中共領導人之中在後世形象不好的人,項英絕對位列三甲(原因就不用多說了)。一聽說是這位,魏承恭心裏頓時就打了個突:總理怎麽把這位叫過來了。

  注意到魏承恭的神情,總理有些納悶,急忙問道:“小魏同誌,有什麽不對嗎?”

  “啊,呃,隻是一下子覺得這個名字有些不同尋常。”魏承恭也很靈的,馬上就遮掩過去。“項同誌好!”

  “不知道我的名字怎麽個不同尋常法?”項英看著魏承恭,心裏也是暗暗納悶。

  “感覺,純粹是感覺。”魏承恭一瞬間邢育森附體,連連賠罪。之後,拉著總理來開兩步:“總理,你怎麽把他叫來了?”

  “怎麽,有什麽不對嗎?”

  “他……”魏承恭回頭看了一眼,搖搖頭:“倒也沒什麽不對。”

  項英雖然沒有做好某些事,但不管怎麽說,他的忠誠還是得到了證實的。

  “恩來,你們說什麽悄悄話呢?”瞿秋白過來問道,“方便的話,能跟我們說一下嗎?”

  “沒什麽不方便的。”總理趕緊道;“今天把三位請來,就是要跟三位說明,小魏同誌的真實身份。同時給他送行”

  “真實身份?送行?”三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總理不語,從手邊的文件袋裏拿出了一份文件,旁邊三個人都覺得不同尋常——總理手裏的文件,肯定都是黨內機密,這沒有給黨外人士看的道理。

  “這是我們需要的物資清單,主要是地圖,手表,指南針,望遠鏡,蓄電池等作戰物資,以及傅院長開具的各類藥物和手術器材,已經按照重要性排列好了——當然,因為我們不清楚你們那邊的具體情況,你可以自己決定該如何調整。你是知道的,我們紅軍什麽都缺,你哪怕是給我們拉一頓鹽來,我們也很感謝你。”

  張瞿項三人越聽越是不對,聽總理這意思,這孩子能夠給紅軍弄東西過來?

  “另外,最需要的,是一些證明你們那邊的情況,以及可以證明你自己身份的東西,這個至關重要,而我們對你們的技術手段不了解,這個就完全靠你自己掌握了。”

  魏承恭看看手裏的清單,不住點頭:“沒問題。這些東西在我們那邊隻要有錢,要多少都沒有問題,另外,我會在論壇上發帖子,請人幫我支招。”

  李尅農上千來,把一個沉甸甸的小藤箱子遞了過去,“這裏是500銀元,是我們政保局的特別經費(接近十五公斤了,很重的),給你購物用。如果不夠,還請你先墊上,回來我們給你報銷。”

  魏承恭倒也沒客氣,接了過來。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失業窮屌絲,他雖然有一點積蓄,但想要憑這點積蓄供給一支軍隊物資,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他本來的打算是,第一次全部由自己墊付,取得信任後,再問紅軍要錢的。

  “總理,沒什麽要交代的了嗎?”收好錢和清單,魏承恭又向兩位中共的大頭目問道。

  “多注意自己的安全。”總理笑笑:“等你的好消息。”

  “那麽,再見了!”魏承恭輕輕搖搖手,然後,“忽”地一下不見了。

  ————

  (昨晚寫了一千多字,今早起來一看,全沒了。鬱悶。

  另外,這幾天一直在聽國際歌,突然發現,英特納雄奈爾已經實現了。如果是寫成“鷹兔那熊牛二,就一定要實現”,怎麽樣?)

  “神仙?”

  總理搖頭。

  “妖怪?”

  總理又搖頭。

  “那恩來你打算怎麽跟我解釋,眼前所發生的,這不可思議的一幕?”理論家張聞天一副“你必須得給一個解釋”的神情。

  “是啊,作為一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本來不該在唯物主義世界觀上有什麽疑問,可是剛才的一幕,太顛覆我們一直以來形成的認知了。”秀才瞿秋白也說道。

  “雖然不可思議,但是這件事確實已經發生了。無論你是否承認,是否相信,他都實實在在的發生了,我們必須承認他是真實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說我們主管不相信,不理解,他就不存在——這才是客觀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說到理論,總理也不弱,“至於說這件事本身,雖然確實有些違反現有的科學理論,但是它並不違反科學,要知道,科學本身,也是在不斷進步的。”

  笑了笑,又道:“你們跟我來一下,讓你們看看科學會進步到什麽程度。”

  說罷總理就當先向屋裏走去,兩個特工頭子緊隨其後,三個革命家互相看了看,也跟了上去。

  三個人(李尅農穿過屋子,去外麵看風去了)進入屋子裏,就看到總理拿出一盤水果和一個古怪的東西。(手機,魏承恭回去的時候,隻拿走了sim卡,把手機留下了;這幾天總理每天晚上都會用這東西看一會兒小說。另外,水果電池這東西已經製作得比較規範,用一個木盤子盛裝起來,不會動不動就掉線了)

  “這個……”

  “別看這東西小,它可是集計算器,手電,照相機,攝影機,留聲機……等等機器的功能於一體。”一邊說,總理一邊給大家做演示。

  把種種自己搞明白了的操作演示了一遍,這花了大約五分鍾時間。

  “有何感想?”

  “雖然也很不可思議,不過跟剛才的靈異現象比起來,這個倒是能讓人接受得多。隻是……國外的科技,已經進步到這種程度了嗎?這是哪個國家的產品。”張聞天感歎道。

  “當兩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同時發生的時候,它們之間幾乎有必然的聯係。這個東西,大約是那個孩子帶來的東西吧。”瞿秋白還能有心情總結一下哲學規律。

  “然後呢,周副主席你想要用這東西,和這件事來說明什麽?”實幹家項英對三個秀才的爭論沒什麽興趣——他也相信總理不會這麽無聊,在前線形勢緊張的時候,把三個主要領導人叫到一起來看西洋景。

  好吧,必須承認,這個西洋景很值得一看。

  “想要說明,那個孩子,他來自未來,這小東西,就是未來的產品,聽說,在他們那邊,幾乎做到了人手一隻。”總理笑笑。把手機又小心地收了起來。從文件袋裏又拿出一疊紙來,“你們都看看吧。這是這幾天,我和尅農從那孩子口中探聽來的,有關未來會發生的事件記錄——當然,最急迫的就是,眼下我們的紅軍將要何去何從。”

  紙上有關這一部分的記錄最多,也最詳細——雖然如此,長征部分的記錄也不是很多,事實上,整個記錄都不是很多。畢竟魏承恭本人的曆史水平,也就是個98分的初中生(地效本人的水平^_^),說不了多詳細。

  以張瞿項三人的能力,這些記錄不過花了幾分鍾就看完了。當看到八萬紅軍到達陝北的隻有三萬,減員達三分之二的時候(魏承恭記擰了,他知道有三萬紅軍到達陝北,卻不知這三萬紅軍實際是紅一,紅二,紅四三大主力的合計兵力),怎麽都不可能保持淡定了。

  “恩來,你說該怎麽辦?”

  “首先,我要問,你們相信我說的一切,以及那個孩子說的一切嗎?”

  三人互相看了看,項英道:“總理你說那孩子來自未來,這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我們不信——不過那個孩子說的……”說著話輕輕在記錄上敲了敲,“就不敢百分之百相信了。”

  總理點點頭,看向另外兩個人,

  “恩來你的意思是,為了避免紅軍的慘重損失,想要把這上麵提到的遵義會議提前召開?”瞿秋白斟酌道:“把紅軍的領導權,從眼下的軍事最高三人小組中奪取過來,交給主席?”

  “既然已經知道了眼下的錯誤路線會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甚至差點就斷送了革命,我們作為馬列黨人,還是對黨的走向負實際責任的馬列黨人,當然不能視若無睹。”總理回答得斬釘截鐵。

  “想要搶班奪權,這個怕不是這麽容易……”張聞天沉吟道:“恩來你把我們幾個叫來,大約是想要由我們幾個聯名,提請召開政治局會議,剝奪……”

  他想說軍事三人領導小組,不過看了總理一眼,又轉口道:“博古同誌和顧問同誌的領導指揮權,對吧?”

  總理點頭。

  “用政治局會議來對抗和取消軍事三人小組,這倒是符合組織程序。”項英說到這裏,卻又轉口道:“隻是憑我們現在掌握的這些東西,想要扳倒博古他們,還有些單薄啊。”項英道:“而且,重要的是,馬列國際那邊怎麽交代?”

  “項英同誌你說‘我們’?這麽說,你已經跟我站到一條戰線上囉?”總理先是笑了一下,“證據方麵不用擔心,我已經交代小魏要多加留意了,那孩子很聰明,再加上他們的技術手段,肯定能找到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力的武器。再說,就憑眼前掌握的這些,未必不夠用——要相信我們的同誌們的覺悟。”

  項英掏出一支煙,點燃,抽了一口,又問道:“那麽馬列國際那邊呢?”

  “那邊不問,這邊不提;那邊問起,就實話實說。”總理道:“我相信,他們麵對事實,會了解我們的想法的。”

  項英點點頭,看向一邊的張聞天。

  “如果……”張聞天道:“小魏同誌說的都是真的,我們確實必須要做些什麽。”

  總理點點頭:“也就是說,如果那個孩子能帶來更有力的政局,你就讚成召開政治局會議?”

  “五萬以上的紅軍啊,怎麽都不能視若無睹吧。”

  總理又點了點頭,轉頭看向瞿秋白。

  “我的看法跟洛甫基本一致,”瞿秋白道:“我想,隻要能真正證實那個孩子說的是真的,就算是博古同誌和顧問同誌,也會同意交出領導權的吧。”

  總理點頭,伸出手去:“那麽,一切就等那孩子的消息了。”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也都伸出了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