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死亡預言的秘密(4)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4      字數:3724
  肖教授不愧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隨著他口中講述,手指在電腦屏幕上點觸,這間用作宿舍兼辦公間的野戰方艙裏空氣漸漸充滿了曆史氣息,仿佛一條漫長的千年書卷在眾人眼前悄無聲息地展開。

  根據肖教授的研究和推論,屏幕上那個經過電腦數字修複的黑陶雙耳瓶內壁和外表上刻寫的符號和文字,都是沙康國的手筆。

  黑陶雙耳瓶融合了埃及恩德本地特色,還加入了大量古代希臘文化元素。很顯然,這是因為亞曆山大東征之後,埃及恩德被其手下將軍占領,變成了一個希臘化的托勒密王朝的緣故。

  身為大唐“承事郎”的沙康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個遠去海外執行秘密使命的外勤特工。他遠赴海外絕險之地,曆經生死之危,僥幸生還重新返回人間。他為了不讓自己的曆險經曆因為各種未知的意外因素而湮滅,就按學習當地富商旅行者的樣子,把要記錄的內容手寫下來,又雇請工匠製作城雙耳陶瓶,把要寫的文字刻寫燒錄在陶瓷瓶的外表和內壁之中。

  至於那卷色彩斑駁,依稀可辨的莎草紙卷曆史更是久遠,碳14元素測定,這些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張和上麵以極其古老的象形文字書寫的內容,其曆史絕對可以追溯到5500-6000年之前。

  “為什麽要製作城雙耳陶瓷瓶呢?”

  莫文曦覺得不能理解,他問教授。

  “哦,古代航海可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難度絕對比得上火星探險,甚至星際遠征。書寫在紙張,或者動物皮革,各種絲綢上的記錄是非常脆弱的。長時間航海的高鹽分,高濕度,以及海上高溫,足夠對這些脆弱的早期紙張材質形成致命破壞性。”

  插口回答莫文曦的是正是盧博。這位勇敢的軍隊基層指揮官雖然是出色的職業軍人,可也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尤其喜歡研究軍事和航海曆史的業餘愛好者。

  “沒錯,紙張會損壞,但雙耳陶瓶這種東西可以耐受住海上旅程,實際上,早期海上貿易線路,陶瓷占據了其中絕大部分份額。”

  看到自己的回答受到肖教授鼓勵,盧博端正了一下姿勢,繼續給大家講述。

  “所以,這個黑陶瓶子,還有這些莎草紙卷都是沙康國帶回大唐,然後,他死的時候,又把這些東西跟隨自己下葬,直到被你找到?”

  政委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神色。作為多年的職業軍人,他對這些小說和電影中才有的情節並不是太感興趣。他甚至以一種檢查騙子的眼光再次掃視肖教授。

  “教授,另一把黑陶雙耳瓶怎麽會出現在圓明園裏?”

  莫文曦想了一會兒,問了個讓大家側目注視,讓教授也不由點頭稱讚的關鍵問題。

  “另一把陶瓶,之所以能知道蹤跡,是因為偶然間發現的一本書。”

  肖教授在屏幕上指點了幾下,一張數字化采集製作的手寫版線裝書頁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是,這文字?”

  “哦,這是滿洲字”

  司令員顯然也不是個曆史愛好者,但他還是準確識別出這這冊線裝書的書寫語言,用的正是清康熙中期之後的新滿洲文。

  “是的,這是一本私人日記,他的作者是一個叫那爾蘇的清代官員,他在內務府任職筆帖式,一直在會計司服務。”

  教授點擊開書頁,很快找到幾行字,其上都用紅色符號標記,但很明顯是後期數字製作時疊加上去的。

  “那爾蘇是生活在乾隆中後期的滿洲官員,隸屬正白旗,從小在宗學裏接受正統教育,因而學會了一手還算是合格的滿洲國語國字。”

  肖教授給大家解釋,他又點擊了幾下,很快彎曲的滿洲文字變化成經過轉寫的現代楷書簡體字。

  “這是我一個老同學的朋友翻譯的,他曾經在故宮文獻檔案館擔任研究員,對這種文字係統是很熟悉的,這些現代簡體字就是他書寫的。”

  很快,大家都讀懂了這位叫那爾蘇的正白旗內務府筆帖式在日記裏都記錄了什麽內容。

  隻見,工整的楷書是這樣寫的

  “十二日,餘今日奉差當值,入圓明園伺候。餘以下職司隸員等十二人接上諭,為容妃娘娘壽誕籌備等細務瑣事之責。

  午後,有旨意到,命餘等往新建之“海晏樓“,清點,記錄樓中所藏之物,並造冊為記。

  未幾,容妃又有慈諭下,命大學士阿爾泰等人入樓,挑選其中所藏之珍品,速送星月樓,以供主上賞玩。

  所餘未入選之藏品,全部登記造冊後封於海晏樓中,永為內府珍藏。“

  再往下看,除了描寫如何清點,海晏樓如何外表壯觀,內飾華美等文字之外,這一天日記的大部分內容,竟然是對一隻黑色陶瓶外觀和其中所藏的一卷古老紙卷的詳細描寫。

  原來,這那爾蘇不同於一般旗人的不學無術,他除了能書寫滿洲文字之外,還對金石書畫多有研究。

  其中,又因為他的朋友中頗有幾位西域人士,加之讀了不少理藩院等處所收藏的各種文字圖書,對於西域文物,又比同時代的讀書人更多了幾分興趣。

  在日記中,他不但詳細描述了黑陶雙耳瓶的外觀,以及內部外表文字符號等細節,更詳細記錄了那卷古代莎草紙卷的奇特圖案。

  又因為那爾蘇在會計司任職,他在監督審核圓明園工程的日常事務中,與擔任西洋風格建築和圓明園大型機械噴水池和報時鍾的外國傳教士接觸很多,這位對文字有幾分特殊才能的旗人內務府筆帖式竟然認出這陶瓶上的文字是古代希臘字母。

  出於對好奇心的滿足,那爾蘇在大家不注意的時候,用紙墨描繪下了一部分陶瓶外表文字和符號,並偷偷帶出了圓明園。

  至於那張埃及恩德莎草紙卷,他沒有看出其中價值,又覺得那上麵的圖案太過於詭異,就沒有加以描摹。

  回來之後,他把臨摹的紙卷又抄寫了幾份,趁著一次酒宴機會,讓和自己熟悉的意大利傳教士辨認。

  至於辨認的結果,他在日記裏也有所記錄

  “其言多阿諛,多稱頌稱禱之語,但又有言,其文及圖所涉,乃絕大機密,善用者動於九天,且脫輪回,得永生。“

  大家看到這裏,都相互望了望,覺得如墜五裏雲霧之中。

  “哦,我給大家說說“

  肖教授仿佛也從沉思中走出來似的,他盯著屏幕上的字跡看了幾秒鍾,這才開口。

  “這日記是從一座老四合院的夾縫牆裏找到的,據說,這座院子原來的主人是清朝內務府的一位侍郎,也就是這位日記的主人那爾蘇。“

  “這裏麵的容妃,就是傳說中的香妃。“

  “為了讓遠離家鄉的香妃覺得高興,解除心中鬱悶之情。乾隆皇帝不但命人在圓明園裏修建了西域風格的星月樓,還廣泛收集具有異國風情的各種文物,書畫,並讓香妃挑選,賞玩。“

  “應該說,這個那爾蘇還是有些國際視野的,可是,其他人並沒有認出這件黑陶雙耳瓶的珍貴之處。“

  肖教授繼續說道

  除了瓶子上的文字之外,那爾蘇還臨摹下了瓶子正麵的各種符號,其中大部分都是後來收藏者打上去的印章。

  根據這些清晰的印章,肖教授給這件寶貴的器物畫了一條時間線。

  沙康國大約又花了兩年時間才回到本土。他隨後返回長安,將其中一隻黑陶瓶和莎草圖案敬獻給了唐玄宗。

  這東西在大明宮裏待了二十多年,卻在安史之亂中被叛軍獲得,不知為何,卻又被專門奉獻給了自稱大燕皇帝的安祿山。

  不過三年時光,大燕帝國土崩瓦解,陶瓷瓶和其中紙卷接著被唐王朝請來助戰的回鶻騎兵奪走,來到了草原之上。

  又度過了百年光陰,再次被打上收藏印章,卻已經是元朝至正初年的五月。

  隨後,元朝皇帝退回草原,隨之帶走的,就包括這黑陶瓶和裏麵的畫卷。

  打敗北元皇帝的明朝大將藍玉奪走了這件古物,並偷偷私藏在府邸中。九族被滅的時候,又再次被搜出,獻給了大明皇帝。

  百年之後,大明煙消雲散,這件當年沙康國帶回來的器物,重新換了一位主人,並收藏在海晏樓的藏寶庫裏。

  最後,在圓明園的大劫難裏,海晏樓被燒成一片白地,黑陶瓶和裏麵的畫卷從此完全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肖教授的手指停止了滑動,大家都沒有出聲,每個人都沉浸在漫長的曆史裏,有種無法自拔的感覺。

  “教授,我猜一猜”

  莫文曦眨了眨眼,調皮式的說道。

  “你說”

  肖教授點點頭

  “沙康國獻給唐朝皇帝的那一套,其中的文字記錄和帶到墓地裏的去的那一把,應該不太一樣。

  還有,那卷莎草紙卷,我敢肯定,獻給皇帝的,是他假造的,帶到墓裏的才是真品。“

  莫文曦的聲音很輕,但也讓方艙裏的眾人都大吃了一驚。

  “你很聰明,說得完全正確”

  肖教授讚許地點點頭,他又把手伸入那個特殊的DNA識別裝置裏,隨著一道藍光閃過,屏幕上出現了新的內容。

  “沙康國的筆記隻是借用了希臘文係統,它的內容是打亂的,也就說說,采用了某種加密手段。”

  “還有,墓地的黑陶瓶被故意打碎,破壞了,他似乎不願意讓後人知道自己在非洲到底經曆了什麽,至少,不願意讓人知道真實的記載。至於皇宮的那一把,肯定被修改了主要信息,但保留了對皇帝和後人都足以構成吸引的那部分文字信息。”

  “哦,是永生的那部分,長生不老,對,肯定是”

  司令員露出笑容,他重重打了一下複合材料製成的工作台。

  “對了,那個莎草紙卷呢?裏麵的內容,是什麽呢?”

  一旁的盧博問

  “這個,莎草紙卷的破譯,是最困難的。“

  肖教授抬起頭,臉上顯出一種痛苦的表情。

  “任何文字,尤其是早期失傳的古代文字,要解讀肯定不容易。“

  政委說

  “不是,這裏麵的象形文字其實記錄的不是任何文字內容“

  肖教授斬釘截鐵地說

  大家都看著他,眼睛裏是求解的神色

  “紙卷上的東西,讓我困惑了很久,直到六年前,基因技術發展到人工裁剪,拚接DNA這個階段,我才知道,紙卷上記錄的是一組經過修剪,重新拚接的基因圖示。“

  大家的眼睛睜得更大了。

  5500年的DNA剪輯技術,這太讓人吃驚了!

  “至於沙康國的真實筆記,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個字“

  “創造者,領導者,毀滅者“

  這九個字,就是沙康國不願意讓世人了解其發現的真正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