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死亡預言的秘密(3)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4      字數:4592
  非洲 “中華一號”補給基地

  “藍色產品一號”的威力是不容置疑的。肖教授從接觸到病毒分子開始,到現在,整個幹擾周期還不到12小時,但已經表現出強烈而無法抑製的臨床症狀。

  盡管睡在“恒溫床”上,但他的溫度仍然突破了攝氏40度,皮膚上更是布滿了類似烏龜殼一般的裂紋。這些裂紋不斷擴大,從他的手指開始,短短數個小時功夫,已經擴展到腹部,腰部,腿部已經身體背部,現在直逼脖頸處而來。

  應急對抗的措施差不多都用上了,但並沒有太明確的效果。

  穿戴著防護衣的醫護人員按照值班順序進入隔離間給教授治療,並且抽取血樣標本。

  這種隔離間的外觀與老式蚊帳有幾分相似,隻是外表不是用紗,而是高密度複合材料製作。隔離間的內部空氣依賴自動平衡裝置進行精密處理,讓其保持比外界壓力稍低一些的“負壓”狀態。這樣病人呼出的空氣分子就無法滲透出隔離間可能出現的任何漏洞,排出到外界。

  距離隔離間不遠的是專用實驗室,肖教授助手和研究團隊的科學家緊張忙碌,希望找出拯救自己老師的醫療方案。

  “哦,狡猾的東西,終於找到你的狐狸尾巴了”

  教授的學生,也是他的首席助手徐望舒研究員望著屏幕上的電子隧道顯微鏡分子成像,興奮地冒出一句話,打破了實驗室沉寂已久的滯澀空氣。

  莫文曦抬起頭,之前她一直在觀察肖教授的臨床監控數據,聽見這興奮的聲音,內心也不由地一顫。

  化合物228號開始立功了,表現出設計時製定的目標。

  這種無色透明的混合懸浮液是一種特殊結構的小分子,它們與注射進去的納米球形診斷機器人相互配合,可以主動結合在機器人標記,找出的任何可以細胞上,並進行動態化驗。

  也就是說,除了控製病毒擴散的屏障作用之外,228號化合物還是幾百億名升入細胞內部的“醫生”。

  每間隔五分鍾抽取的教授血樣通過全自動生化儀篩選,然後被編碼,送入安置在另外一處裝甲嚴密保護的氣密方艙之內。在那個方艙內,幾條光纖經過交換機轉接,連接到昨天才調試完畢的“超級計算機”組裏。

  海量的信息被處理成數據,海量的數據又被超級計算機不斷運算,獲得結果。

  緊接著,這些化驗分析結果又被輸入超級計算機,透過一個強大的計算模型進行模擬,以獲取分子結構上的病毒構造,從而尋找缺點和可能的治療方案。

  “你們看,這病毒就像一把帶鉤子的彎刀,這鉤子與B膽堿相互結合,然後進入神經叢,最後一路衝上,突破血腦屏障屏障,在大腦中生根開花,無可救藥。”

  研究員都戴上了“虛擬眼鏡”,他們在徐望舒的解說下,如同漂浮在宇宙空間裏的宇航員一般,直接注視著病毒海洋的無盡世界。

  “確實,無可救藥”

  莫文曦倒吸一口冷氣。B膽堿是人體神經叢工作的主要動力,也就是神經細胞的“汽油”。依靠他這種複雜的化學物質,神經信號才得以傳導,大腦也才能感知這個世界的喜怒哀樂。

  抗病毒藥物無法消滅B膽堿,因為一旦如此,作為宿主的人類也無法存活下去。

  不過,這無法難得住肖教授的研究團隊,他們在一陣沉默之後,相互之間對望了幾下,眼睛裏都閃亮了起來。

  “甲基化!”

  莫文曦興奮地叫出聲來,她也想到了這點。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不管是人類還是動植物,構成一切生靈的密碼就是基因,也就是DNA。

  基因編碼蛋白,蛋白產生了各類物質,包括神經細胞係統的B膽堿。

  人類的外表多樣,有的善良,有的作惡,但從本質上來說,構成的細胞DNA是完全一致的。

  造成分別的,主要就是一種被成為“表觀遺傳”的生物現象。這可以理解成盡管買來的食材是一樣的,但大廚做出來的菜與死宅搞出來的飲食,味道絕對不會一模一樣。

  現在,研究小組決定,用一種特殊的生物酶,在228號化合物的引導之下,與“藍色一號”病毒的主要結構體產生反應。

  這樣一來,盡管B膽堿依然正常產生,但在藍色一號病毒的識別蛋白眼中,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副樣子了。

  說白了,這就是生物分子領域的“電子欺騙”,隻是尺度更加微觀,必須依賴最高精度的隧道式電子顯微鏡進行引導。

  依賴嫻熟的操作,依靠高精度的設備,不到兩小時,第一針混合注射液已經完成了純化作業。

  說來也神奇,注射液輸入肖教授體內還不到五分鍾,剛才還高燒不退,不斷胡言亂語的他,已經大為好轉了。

  又過了十多分鍾,皮膚上的裂紋消失,就仿佛從未出現過一樣。

  “哦,這一覺,睡得真香”

  肖教授睜開雙眼,他的表情平和,帶著通常的那種幽默感。

  很快,新一輪生化檢驗指標出來了,教授體內一切正常,藍色一號在失去與B膽堿的結合之後,蛋白球立刻自我溶解,消失在宿主血液裏。

  “讓我起來,時間緊迫,敵人在進攻,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反擊”

  肖教授沒有理會大家多休息一天的勸告,而是喝了點高能量補充劑之後,從隔離間走出來,重新回答另一個方艙裏的辦公室。

  他一個人待在方艙裏來回踱步,過了半小時左右,才招呼莫文曦和徐望舒研究員進去。

  “教授,您感覺如何?”

  作為主要助手,徐望舒研究員實際承擔了教授團隊的日常工作。這個因為母親具有外族血統,而五官顯得頗為立體的女科學家已經是中年人了,但她長期呆在實驗室中,一直保持單身狀態。

  肖海鷹擺擺手,示意自己無礙。

  正在徐研究員感到奇怪的時候,方艙外裏的響起“滴滴滴滴“的電子警告聲。

  他看了看牆角邊的監控屏幕,按動了開鎖按鈕。

  莫文曦抬眼去看,卻見進來的是兩位身穿海軍陸戰隊數碼迷彩服的中年軍人,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身著全副戰鬥裝具的盧博。

  “司令員,政委,我就長話短說了,時間很有限“

  肖教授首先開口了。

  進來的兩位中年軍人分別是中華一號基地的最高指揮員,基地司令員和政委。

  “你說吧,我們得到了最高指揮部命令,全力配合你,不問理由,隻配合。“

  政委首先說話了,他被當地太陽曬得黑紅的臉膛露出一絲笑容,海軍陸戰隊迷彩戰鬥服下的肌肉虯節,隨著他說話的姿勢,戰鬥裝具槍套中的迷你短突擊步槍和戰鬥手槍微微晃動,顯示出無聲的力量感。

  可以看得出,基地的戰鬥等級已經悄然升高,所有人,包括指揮員在內,全部攜帶戰鬥武器,隨時準備開火。

  “基地外圍的情況怎麽樣,搜索過了嗎?“

  肖教授打開屏幕,手指滑動,一副副電子地圖,地形圖顯示了出來。

  這次,司令員和政委的目光向後移動,盧博敬了個禮,開口回答。

  “按照要求,幾路偵查小隊,在無人機和海軍隱形快艇的配合下,將整個地區按照責任劃分,仔細梳理過了。“

  盧博說話的時候聲音沙啞,他取出一個平板電腦,將無線投影與方艙內的投影機相互鏈接。

  這樣,大家都可以看見地圖,看見無人機和偵查分隊拍攝的視頻畫麵,靜態照片。

  “沒有,那些話屍體,都蒸發了,即使是交戰中倒在沙漠裏的,現在也都消失了,就像是沒存在過似的。“

  盧博在回答的時候,黝黑的臉膛顯示出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看得出,他對這些自己無法理解的怪物,帶著深深的恐懼和後怕。

  莫文曦立刻想到了“藍色產品一號“。在無法產生作用之後,那些病毒球也自我溶解,徹底消失了。

  隻是,活屍體是放大上億倍之後的結果,他們的消失,比藍色病毒無疑要可怕得多。

  “是不是?暫時結束了?“

  一直沒開口說話的司令員望著盧博,又將期望的眼神投向了肖海鷹。

  “你們見過海嘯嗎?“

  肖教授沒有正麵回答。

  “我在東南亞遇見過超級海嘯。印象深刻啊。“

  “海嘯來的時候,先是掀起一陣浪頭,然後後退,仿佛徹底平靜下來一樣,再然後,才是驚濤駭浪的大爆發。“

  肖教授接著說。

  眾人都是一陣沉默,活屍體就好比超級海嘯。在爆發了一陣之後,消失得幹淨徹底,然後才是驚天大爆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留給大家應對的時間確實不多了!

  “我需要出遠門“

  肖教授說

  “你要回國?“

  政委有些詫異地望著老頭。

  “不是,深入下去,到蘇丹恩德的西南方去,那裏會找到這一切的答案。當然了,我希望是這樣,否則,我就錯的太徹底了。“

  肖教授聲音很低,有點像自言自語,大家都好奇地望著他。

  “來吧,大家都看看這個,看看死亡預言裏的記載吧“

  肖教授停頓了幾分鍾,他下定決心,走到筆記本電腦前,對著一個摸樣怪異的裝置按動了一下。

  “DNA識別“

  他解釋給跟上來的三位軍人聽。

  教授的科研團隊使用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團隊的數據存儲早就從傳統指紋,臉型,眼睛識別能技術裏走出來,而依靠更加精確安全的DNA技術。

  這方麵,軍隊顯得保守許多。除了部分高級別部門之外,戰鬥單位還沒有普及DNA身份識別技術在計算機領域的應用。

  “對不起了,我很早之前就把這個秘密數字化了,你們知道,總不能帶著東西到處跑,而存在銀行,又不夠安全。“

  肖教授恢複了幽默,他指著屏幕上出現的畫麵說。

  很明顯,確實是徹底數字化了,因為大家看到的,是一個虛擬出來銀質匣子。

  畫麵開始轉動,大家看清這個匣子大約30厘米見方,20厘米高,造型是埃及恩德風格的獅身人麵,周圍刻著奇形怪狀的符號。

  “這是沙康國墓地裏的出土的,他的父母分別是波斯人和希臘人,搭乘船隊逃到了華夏土地,當時是唐朝,大約是唐玄宗在位的開元時期。“

  “這個人,雖然是徹底的外族人血統,但是,當時的大唐風氣領先,不管你是何種出身,隻要學業有成,出身在大唐土地,或者自願歸化大唐,就可以參加各種選拔考試。“

  “這個叫沙康國的人,他被國家考試選撥,在鴻臚寺擔任承事郎的官職,也就是職業情報官。“

  “再後來,也不知道為何原因,他搭乘一條去“黑衣大食”的船,花了一年多時間,回到了當時的埃及恩德。“

  肖教授不愧是好老師,他不但說清了背景,還解釋了所謂“黑衣大食“,就是羅馬,巴格達一帶。

  “這些,你們看吧“

  屏幕上畫麵轉動,銀質匣子打開,裏麵露出一些類似蔬菜纖維的紙張,還有一個亞麻布包裹的東西。

  很明顯,這些都是埃及恩德的東西,至少,它們的產地是那裏。當時的華夏大唐,並沒有類似的物產。

  肖教授點擊屏幕,包裹展開,露出一堆黑黑的碎片。

  “黑陶“

  莫文曦最先認出來。

  “是的,墓地裏出土是殘缺的碎片,不知道為何,當初掩埋的時候就是碎片。“

  肖教授進一步解釋

  接著他又說,經過周密分析,這些黑陶碎片來自一個雙耳陶瓶,估計實物大約30厘米高,瓶膽直徑約20厘米,瓶身厚度0.6厘米。

  畫麵自動放大,顯示出陶瓷碎片上的文字。

  那些是古代的希臘字母,雖然時代久遠,但紋路仍然非常清晰。當時在描繪這些文字的時候,工匠以蘆葦筆加深了紋路,這是典型的埃及恩德工藝。

  “根據記載,陶瓶一共有兩套,這是其中之一,不知道為何被打碎了埋葬,還有一把,我相信,後來流落到了宮廷裏,最後陳列在圓明園的“海晏樓”裏。最終,消失在那場大劫難中。“

  教授的猜測是,另一件陶瓶,如果不是被砸爛,就是被英法聯軍的亂兵搶走了。而被砸爛的可能性又很高,因為這瓶子非金非銀,看不出絲毫尊貴價值來。

  “那個莎草紙卷,年代要久遠得多,大約距今五千五百年左右,上麵的文字,不是傳統埃及象形文字係統,更為古老。“

  “那是,死亡預言?“

  莫文曦問

  “是的,至少,沙康國這麽稱呼它“

  “沙康國留下了記載?“

  司令員好奇地問

  “是的,這個陶瓶,上麵的希臘文,我相信,就是沙康國記錄下的。“

  肖教授回答

  “他的母親是希臘人,還雖然是女仆,但受過教育,他可能是通過母親認識這種文字的。“

  “這碎片上寫的,是什麽?“

  政委問

  “是沙康國的日記,上麵記錄了他深入“海之殿宇”,見識生死輪回之所的故事。“

  肖教授又輸入一段代碼,屏幕上出現了幾份經過處理的文檔,最下麵的,是用現代漢語書寫而成的。

  “生死輪回“

  大家都被這個詞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