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墨者”無敵(1)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2      字數:3585
  安達曼群島東北80千米 高度10657米

  朝陽已經完全越過海平麵,雲層被染成了奪目的金黃和耀眼的橘紅色,更遠的地方,陽光透過重雲拉開的縫隙,給造型各異的印度洋積雨雲層鑲嵌了一道道醒目的亮色花邊。

  四道凝結水霧在明亮的高空襯托下緩緩拉開,不斷向著東北方向延伸開去,在凝結尾上部,位於機背頂端的圓形雷達罩各位引人注目。

  這是一架印度空軍的A50EI空中預警與指揮機,它從淩晨時分天色還沉浸在暗夜裏的時候,就悄悄從安達曼群島北半部的另一條加長跑道上起飛了,因為間隔了兩道山嶺,巴基斯坦“賽義德”號潛艇沒有觀察到預警機的起飛,潛艇隻注意到一個多小時後的蘇30MKI的戰鬥升空。

  預警機的呼號是“羅摩耶那”,這是一首廣為人知的印度古代詩歌,他所代表的是偉大的,無堅不摧的宇宙神力。

  “羅摩耶那”飛的是一條八字形航線,位於頂端的EL/M-2075雷達不斷掃視,相控陣天線把周邊400千米範圍內的空域情況一覽無遺的收入眼底。

  此刻,舒適寬敞的座艙內,操作雷達係統的高種姓軍官們神色緊張,他們有的在確認雷達空情,有的在計算航道,通信工程軍官則頗為緊張地在調試通信係統。

  這裏是印度洋,遠離發生核爆炸的勘察加半島空域。但是核爆炸後的電磁脈衝是不斷輻射流動的,受到這種強大幹擾的影響,預警機上的以色列產高頻和超高頻通信電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糟糕的是衛星通信也斷斷續續,“羅摩耶那”和前方飛行的蘇30MKI交流不暢,通信軍官不得不中斷數據鏈傳輸,改為使用發出“嘶嘶”噪音,但好歹仍然可以通話的語音信號係統。

  今天不是印度空軍的好日子,“羅摩耶那”上的雷達軍官剛剛確認了一件糟糕的戰績。他們最好的飛行員,綽號“白色眼鏡蛇”的阿卡什可汗駕駛他的王牌蘇30MKI消失在了雷達屏幕上,通過糟糕的語音通話重複確認了三次,擔任本次空中任務的管製員終於確認,“白色眼鏡蛇”在與中國空軍的貓鼠遊戲中,不知是出於何種緣故,竟然一頭栽入了印度洋的藍色波濤裏。

  當然,印度人並不打算就此收手,因為就在一分半鍾前,他們在雷達屏幕上看到了三架似乎毫無戒備的高速飛行目標,根據預警機數據庫和管製員的判斷,這三個目標無疑是中國空軍的另一隊戰鬥機,他們此刻應該是趕往剛才的格鬥空域,準備支援己方戰機。

  “羅摩耶那”上一陣忙碌,管製員開始呼叫“白色眼鏡蛇”可汗中校的僚機和另外兩架蘇30MKI,讓他們繼續在原地進行盤旋飛行,不必與中國戰鬥機接觸,隻要糾纏住他們就行。

  同時,預警機“羅摩耶那”開始呼叫安達曼群島空軍基地,讓他們把駐守在基地機庫內的另外四架蘇30MKI放飛升空,采用切線航跡,用最快的速度咬住中國人的六點位置,用他們裝備的印度產“阿庫拉”中程導彈和俄國原廠貨挽回今天失去的麵子。

  印度人對這個臨時調整的作戰計劃很有把握,因為預警機在附近空域沒有發現另外的電磁信號,這也就是說,他們是唯一的空中預警和管製平台。

  “孩子們別擔心,勇敢的婆羅門是不可戰勝的,我們現在擁有千裏眼,而中國人嘛,他們看不到任何東西。”

  預警機上,坐鎮指揮的將軍滿懷信心,邊用手在盤子裏搓起咖喱米飯送入嘴巴,邊麵帶微笑的說。

  將軍很自信,半小時後,他將和自己的婆羅門貴族子弟滿懷驕傲的降落在安達曼空軍基地的跑道上,迎接他們的將是代表勝利的花環。

  安達曼群島西南 特種機“西南烽火”

  李思七大口喝著杯子裏的熱檸檬茶,不同於前輩們艱苦的工作環境,由C929鳳凰客機改造而來的“西南烽火”高新特種機可謂舒適安逸。在十幾小時的飛行任務中,機組人員不但可以吃到多種口味的航空食品,甚至還可以喝到十多種不同風味的飲料。要知道,在過去的歲月裏,前輩們不但吃不到熱食,連上廁所這個現實問題都要依靠航空衛生用品加以尷尬解決。

  檸檬茶的味道有點淡,配套的調味料沒有使用新鮮蜂蜜,而是濃縮的蜂膠乳糖。

  李思七原來是不喝檸檬茶的,隻是在認識歐陽飛雪之後,才愛上了這種帶著酸味,又有股蜂蜜清香的茶味飲品。

  在萬米高空喝檸檬熱茶,不由地讓他想起了分別已久的未婚妻。

  放下茶杯,頭頂的電子任務牌已經熄滅,這說明通過Y係統從“文天祥”號上得到的俄國宇宙係統控製代碼發送成功,現在就等待“西南烽火”專機上的大型多光譜紅外成像望遠鏡加以觀察確認。

  不過,李思七看到另外區域的操作台依然在緊張忙碌,他解開安全帶離開藍色座椅,慢慢走到顯控台前。

  這裏是電子對抗與戰術支援的任務區域,李思七看了一會兒,迎上一道熱切友好的目光。

  “看著吧,很快就有好戲開場了”

  這道目光屬於一位濃眉大眼的技術軍官,充滿智慧和活力的目光從那雙清澈幹淨的眼眸中射出,他望著李思七,點頭說道。

  李思七也報以微笑,他知道這裏的同誌在做什麽。

  “西南烽火”絕不僅僅是空中觀察台和通信樞紐機,也具有強大的區域電子作戰和指揮協調能力。

  “看,印度人的飛機起飛了,哦,是開加力飛行,他們要切入航線內”

  眼前屏幕上,幾個標示了數字的光點飛速上升,沿著一條同樣注明數字的航線迅速延伸。

  “羅摩耶那”的以色列產相控陣雷達和俄國產的電子戰設備都沒有發覺中國預警機的蹤跡。

  他們是對的,可同時也是錯的。

  因為,“羅摩耶那”不知道“墨者”的存在。

  孟加拉灣上空

  距離海平麵45000米 “墨者”

  從45000米的高度向下玩去,大地已經完成呈現出完全曲麵,一層淺藍色的,如同薄膜狀的大氣籠罩在曲麵上層。

  向上看去,原本深藍色的天空已經變成徹底的黑色天幕,隻有向著某個側麵觀察,才可以看出黑幕裏似乎還糅合進了一絲半縷的寶石藍。

  一架形同展開飛翼,上表麵鋪滿了太陽能基陣的巨大飛行器仿佛定在了黑藍色的蒼穹裏,它似乎沒有前進,也不在後退,看上去就如同從太空中伸下無形的繩索將飛行器牽掛住,讓它就這麽保持垂直狀態。

  其實它在飛行,依靠從飛翼形機體內安裝的八台螺旋槳引擎,這片又大又薄,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飛行器傳統認知的大家夥,以差不多每小時80千米的極低航速,在廣漠無垠的天幕下緩緩地移動。

  “墨者”在飛行的時候完全聽不到噪音,這是因為安裝的八台引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內燃機”引擎,從萊特兄弟開始,直到功率強大的戰鬥機動力,他們本質上都屬於內燃機動力推進。

  而“墨者”的動力不來源於內燃機,他的動力產生於電力推動引擎。他龐大的飛翼狀機身內也沒有設計安裝任何油箱,驅動引擎的電力來源於鋪裝在表麵的太陽能基陣。

  在這個差不多接近外太空的高度上,沒有氧氣,沒有灰塵,太陽所施展的能量和太空相差無幾。

  引擎不但清潔無汙染,而且不產生任何熱量輻射,從太空背景向上觀測,任何紅外熱能設備都感應不到飛行器的存在。

  還有,構成“墨者“龐大機體的材料裏找不出一公斤鋼和鋁材,他的骨架完全使用複合碳纖維材料製造而成。這就是說,不管是地麵的雷達還是空中的雷達,都不可能發現飛行器本體的存在。

  因為,“墨者“沒有金屬,半公斤也沒有,這就讓以反射電磁波為基本原理的各種雷達毫無用武之地。

  最後,“墨者“隻是飛行器的代號,他的正式名稱,是”外大氣層及近太空“無人智能飛行平台。

  當然,他絕不僅僅是隻專注於低速航行的無人智能飛行器,盡管不發射無線電波,但他依靠龐大的機身,布置了超長的接收天線陣列和光學感應設備,加上飛得高,“墨者”擁有幾乎無限的下視廣角觀察能力。一旦任務需要,廣角視野可以立刻轉換為銳利的“鷹眼”,就是隻盯著一個很小的範圍,用高倍鏡頭盡情俯覽。

  這就是中國空軍“西南烽火”特種機和張螢月等人的蘇35編隊保持雷達靜默狀態,但卻可以對安達曼群島附近空域一覽無遺的技術奧秘。

  現在,已經在印度洋上空沉默,安靜“懸掛”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無人智能飛行器要施展自己除了“鷹眼”之外的另一項的超能力了。

  “墨者”不僅僅有好視力,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戰場”欺騙家或者戰場魔術師。

  任何統帥,任何軍隊,一旦可以在需要的戰場方向製造出人為的“戰爭幻像”,那他們差不多就是戰神,絕對永遠勝利。

  印度預警機“羅摩衍那”看到的那三架毫無戒備,急速趕往戰場進行支援的中國空軍戰鬥機是壓根不存在的,他們都是“墨者”製造出的戰場幻影。

  安達曼群島以西 “飛狼”張螢月

  小張姑娘收回目光,她沒有看到那架衝入海水中的印度空軍蘇30MKI有任何降落傘探出,在這樣的速度下,與海水迎麵相撞,上麵的飛行員都不可能存活下來。

  小張姑娘稍微歎了口氣,她是軍人,是飛行員,但不是冷血殺手,對於對手的死亡,她的心裏也並不感到舒服。

  眼前的頭盔顯示屏出現提醒符號,她低頭在右側大屏幕上觀察,上麵顯示出經過數據鏈傳輸而來的字符和數字。

  她有了新任務,一個四架戰機組成的印軍第二編隊正趕往屏幕數字顯示的空域,這片空域在剛才衝突地區的東南方,距離這兒不遠也不近。

  “紅豹,新菜準備上桌,我們等著開吃吧”

  “飛狼”的聲音聽起來很愉快,他們準備在幾分鍾後上演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