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衝出地獄(2)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1      字數:3441
  利比亞恩德 首都裝甲團調車場

  夜風從天而降,無數的沙粒糾纏包裹在一塊兒,互相碰撞摩擦,發出“沙沙”的響聲,半明半暗的天空如同拉上了一麵又厚又重的簾幕,不但彎彎的新月消失不見,就連稀疏的朗星也不知躲藏到了哪兒,整個世界隻剩下黃色與黑色。

  “轟,轟”

  震撼人心的爆炸聲和機槍尖銳的射擊爆音,然後是鋪天蓋地的衝擊波和凶狠氣浪,即使是深藏在裝甲保護的VN12步兵戰車內,引導小組的三名戰士也感覺自己正暴露在血與火交織的地獄裏。20多噸重的戰車被爆炸的氣浪左右搖晃,不時發出“吱吱,吱吱”的響聲,如同被巨手按住,反複不停地搖晃著,搓揉著。

  “是M1坦克,M1坦克,活見鬼了,怎麽會有這玩意冒出來,我靠。”

  窩在右側戰車觀察手席位上的戰士突然叫出聲來,麵前的戰場偵察終端上正在顯示模糊不清的畫麵,這些影像是通過放飛不久的無人機拍攝到的,此刻,小巧無聲的飛行器正穿行在沙暴裏,用自己的熱感應鏡頭窺視戰車的視覺盲點。

  “老盧,老盧,有大家夥,是M1坦克,大概有八輛,或者更多,注意接火,注意接火。”

  引導小組的頭兒,那位富有戰地偵查經驗的軍士長馬上用戰車上的電台呼叫盧博,因為情況危急,他來不及等到無人機測定坐標通過數據鏈回傳數據,就急急地發出警告。

  土黃色的M1坦克確實有八輛之多,他們正鬆散的排列在調車場附近,引擎和相關設備都處在低功率運轉狀態。

  其實,隻要楊鬆多在他隱藏的小土包那兒待上十幾分鍾,他就會看到這些巨大的坦克裝在平板越野拖車上,以醫療救護方艙的名義,從鄰近埃及的邊境公路秘密地潛入。

  這批M1A1主戰坦克都是位於開羅附近工業區內的阿瑪迪特兒重型車輛廠組裝的,他們使用了來自美國的產品組件,除了沒有貧鈾裝甲和相同材質的穿甲彈之外,基本性能都與在當年在海灣戰場上投入的“T72”克星一模一樣,毫無二致。

  就在幾天前,馬蒂森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安德魯與沙特王國首席國防大臣通了電話,又在國王與幾十位後宮佳麗狂歡的時候達成了一份秘密協定。

  協定規定,沙特王國政府以差不多相當於新車一倍的價格,購買這批組裝驗收後很快被封存的老M1坦克,再將他們全部贈送給新的利比亞恩德臨時政府,用來更新裝備,壯大新政府軍威。

  作為回報,美國允許沙特王國在建立新秩序之後的利比亞恩德設立專項基金會,用於成立各種各樣,覆蓋整個國家的教育體係。至於,教育什麽內容,由何人來上課,美國是不會在乎的。

  這個提議完全滿足了石油王國的野心,後者始終夢想成為中東地區的王者,用自己的石油財富,建立起統一的哈裏發王國。

  至於,這筆交易被坑了多少美元,富足得連水杯都用純金打造,再以貓眼寶石裝飾的國王和眾大臣們,當然是既不在意,也不會去浪費時間思考的。

  現在,盧博和風暴VT4坦克所麵對的,正是這批軍事援助的首批裝備,八輛狀態完好,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M1A1主戰坦克,盡管它沒有貧鈾裝甲,穿甲彈也是德國DM43的出口仿製品,但他依然是M1,曾經的沙漠王者。

  自從幾小時前到達裝甲團調車場後,路易就命令負責駕駛和維護,並擔任教官的美國雇傭公司職員命令,立刻把坦克恢複到作戰狀態,然後去與大巴車隊所遭遇的沙漠公路附近,用真槍實彈和僑民的血肉之軀進行“現場測試”。

  負責駕駛的都是來自阿拉巴馬州亨特維爾“希望與仁慈援助事務所”的平民雇員。這些人從身份上來講都是貨真價實的平民百姓,所持有的也隻是普通護照,但他們卻又都是久經沙場的職業軍人,其中擔任車長和指揮角色的都參與過實戰考驗。

  領頭的麥克維爾上尉綽號“響尾蛇”,他曾經於1991年海灣戰爭著名的“東73之戰”裏打出了第一發穿甲彈,取得首個擊毀伊拉克T72M的輝煌戰果,被戲稱為“專門毒死坦克的響尾蛇”。

  這些年,上尉和自己的部下,以及後來加入的職業坦克專家被中情局下屬的各種掩護企業雇傭,不斷來往於五大洲,活躍在一個個秘密戰場上,雖然九死一生,但也換來了身家百萬,香車美女兔女郎環繞。

  今天,利比亞恩德郊外,對於這幫職業雇傭兵來說,不過也是平常的工作罷了,至少他們自己是如此認為的。

  麥克維爾和他手下的兄弟不愧是坦克老鳥,他們在燃料桶煙幕開始散發的那一刻起,就發覺戰場環境發生了變化,某種危險正如同真正的眼鏡蛇那樣,盤起身軀,露出脖頸上的皺紋,隨時準備發起攻擊。

  上尉推開還在調試的技師,自己湊到剛剛加好電的炮長瞄準鏡旁,老式M1沒有獨立的車長夜視儀通道,上尉必須透過炮長位置,才能看清戰場上的景象。

  不看還好,這一看卻讓他大吃一驚,下巴似乎都要掉下來一般。

  “全體,穿甲彈,坦克夜襲”

  麥克維爾上尉反應迅速,不同於成天醉醺醺的俄羅斯人,也不像愚蠢殘忍的車臣雇傭兵或者誌大才疏,井底之蛙的東瀛右翼戰爭狂人,這幫美國人大小經曆上百場戰鬥,身體的每塊肌肉都形成了自然反射。

  隨著上尉的一聲驚呼,其他幾輛已經或者差不多完成戰鬥準備的M1坦克立刻展開作戰隊形,燃氣輪機咆哮著從低功率待機狀態進入作戰輸出狀態。

  “穿甲彈,攻擊”

  上尉反應最快,這位老鳥踢了一腳個子稍微矮小些的裝填手,後者立刻展露出渾身堅硬似鋼的肌肉,將一枚KEW穿甲彈送進炮膛尾部。

  穿甲彈剛剛裝填好,上尉也不等火控計算機調整到位,就急急地按動紅色發射按鈕。

  “呼“

  M1巨大的身軀向後退了一小步,120毫米炮管中竄出橙紅色的火龍。

  “啪“

  有什麽東西命中了車身,盧博感覺炮塔稍微晃動了兩下,巨大的玻璃破碎聲在自己耳畔響起。

  盧博才收到引導小組的警告,軍士長急促而焦急的警告聲似乎還沒有消失,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被什麽東西命中了,除了穿甲彈,還能有什麽呢?

  風暴坦克依然在衝鋒,甚至連速度都沒有下降。麥克維爾上尉的首發炮彈打得太急了,穿甲彈的入射角度過淺,雖然命中風暴坦克的炮塔投影麵,卻幾乎是擦身而過,甚至沒有擊穿附掛在外麵的附加裝甲模塊。

  “三點鍾位置,穿甲彈,M1坦克“

  盧博不等晃動消失,立刻大聲招呼自己的炮長,一位戴著眼鏡,來自內蒙古第一重型機械廠的助理工程師進行反擊。

  “明白,M1,打他個狗日的“

  眼鏡工程師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鏡玳瑁,立刻按照盧博的指示搜索向他們發起攻擊的M1,激光測距,諸元裝訂,鎖定。

  “嘩啦“

  吊籃下的自動裝彈機快速轉動,將穿甲彈和發射藥筒填進了炮膛。

  “開炮“

  他大吼一聲,按下紅色擊發按鈕。

  麥克維爾眼看自己發射的穿甲彈擦著風暴坦克飛過,馬上意識到對方的反擊即將到來。

  “滴滴,滴滴,危險,危險“

  身旁的揚聲器在鳴叫,這是M1坦克的自動告警係統接受到風暴坦克發射出的測距激光束,炮塔邊的煙霧彈自動拋射,並給出紅色的危險警告標誌燈。

  “倒退,轉向“

  上尉衝著自己的駕駛員大聲吼叫,對方立刻反應,掛上倒檔,車體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向。

  “嗚“

  麥克維爾上尉幾乎聽到了穿甲彈的風聲,這聲音是如此的勁急,好似強弩射出的短箭貼著脖子飛過。

  上尉不覺已經大汗淋漓,他知道自己遇上了旗鼓相當的對手,這次的敵人可不是伊拉克人,也不是M1預先設計的對象,俄國人。

  他有一種1944年西線美國坦克兵第一次在諾曼底鄉間遭遇德國黨衛軍裝甲師的感覺,瞬間,他明白那些老兵回憶錄裏說描寫的恐懼是什麽。

  上尉的感覺背後有什麽東西在閃亮,接著是一股,兩股強勁的氣浪。

  盧博射出的穿甲彈沒有命中上尉的坐車,卻陰差陽錯地命中了反應速度稍慢的另一個M1車組,加入特殊成分鍛造的風暴穿甲彈彈芯,脫開兩片包裹,在尾翼的穩定下穿透M1主裝甲,將裏麵的成員身體撕成碎片,又引燃了尾部的彈藥儲藏艙。

  這輛M1也將俄羅斯坦克炮塔爆炸的煙火秀上演了一次,隻是因為過於沉重,它的炮塔隻飛出幾米遠,就重重地落下來,正好砸在麥克維爾上尉的坐車上。

  “倒退,倒退“

  上尉的吼叫聲撕心裂肺,要不是運動不方便,他幾乎就要自己跳到駕駛艙,取代駕駛員操作坦克。

  “後退,後退”

  盧博的聲音已經嘶啞的幾乎聽不清楚,和他搭檔的駕駛員就是剛才和劉西疆聯手的老寧,這位老司機差不多已經搶先動作,掛上倒檔,以風暴坦克最堅實的首部裝甲和炮塔正麵迎敵,柴油引擎吼叫著,拚命向後倒退。

  這是強者之間的較量,是正在的好手過招,兩者幾乎做出了完全相同的戰術動作。

  他們都要發揮火控係統優勢,在盡可能遠的距離上命中對方。

  風暴坦克的穿甲彈更為銳利,他在沒有裝備貧鈾裝甲的M1埃及版前,到底多占了幾分優勢。

  一道蜿蜒的火龍推著紅色火球從山坡高處飛下來,這是VN12步兵戰車在使用紅箭73C反坦克導彈,引導小組的戰士在盡可能支援正麵進攻的風暴坦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