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血與火(15)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0      字數:3582
  南中國海 中國海軍“長城218”核動力攻擊潛艇

  “艇長,聲呐接觸警報解除,重複,聲呐接觸警報已經解除”

  在跟隨出港的中型貨輪,保持在其龍骨之下三十米深度航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之後,聲呐技師長終於確定耳機中再也沒有絲毫聲呐浮標發出的高頻聲呐噪音,換句話說,偶然之間遭遇的危機已然消失無蹤。

  “導航員,再次確定本艇位置”

  張北原掃了一眼電子海圖,他們已經偏離原定的航線,但是計劃不是固定不變的,長城號具有很大的主動性,可以隨機應變的調整航線,隻要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好主要任務就行。

  一個拖著光纖的浮標快速地從發射口脫離潛艇,它無聲地穿過浮遊的魚群和五彩斑斕的海蝦,快速地接近海麵,然後又悄無聲息地伸出天線,將自己的接受位置對準太空中的“北鬥”導航衛星。

  “接收北鬥坐標完畢,開始計算”

  隨著導航軍官確認收到數據,細細的光纖立刻被切斷,通訊浮標像是灌進了水一般,努力掙紮了幾下,就此沉入大海深處。

  長城號上有兩套高精密度的慣性導航平台組合,它們從出航開始,就依據絕對參考坐標係工作,獨立的得出導航數據。每航行一段時間,或者在潛艇進行大幅度機動轉向之後,再釋放衛星浮標與太空中的北鬥衛星鏈接,獲得自身的實時坐標,配合慣性平台輸出,兩組數據在一台獨立運行的計算機中運算,最後得出的坐標可以精確到地球表麵1平方米之內。

  “艇長,水溫變化,鹽度起伏劇烈”

  就在張北塬仔細注意電子海圖校準的時候,一直監控周圍環境指標變化的副艇長,大聲發出報告。

  “下潛,升降舵3度,深度260,注意艇尾保護”

  現在是脫離淺海的時候了,劇烈變化的鹽度和溫度參數,往往預言海水“收斂區”的形成,這是一個橢圓形的,眼睛看不到的漏鬥。漏鬥的一端可能在潛艇附近海域,長長的瓶頸可以將長城號細微的噪音進行包裹,透過水聲折射,一直通向很遠的海區。

  可以說,這就相當於大自然的“聽診器”,隻要被它貼住,套上,另一端的聲呐設備很容易定位潛艇噪音,哪怕它再靜不可聞。

  張北塬必須讓長城號遠離“收斂區”,這樣的區域,是每一個核潛艇艇長的夢魘之地。

  長城號安靜而高效地向著海底進發,指揮中心艙室的數字時鍾顯示,還有兩分三十秒,他們就可以達到預定的260米深度。

  突然,桌子上擺放的計算器,圓規向著一側大角度傾斜,互相撞擊著,發出不安的聲響。

  “艇首30度角,還在繼續增加”

  副艇長的聲音很沉著,他依舊保持站立姿勢,但手已經牢牢握住垂下來的吊環扶手。

  這是一道肉眼看不見,因為浮力變化而形成的“海水斜坡”,有的時候,這道斜坡的角度過於陡峭,形成了所謂的“海底懸崖”。

  避開斜坡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慢慢的調整艇首位置,你會發覺,有一條平坦的道路最終會出現在眼前,但這條道路就是“收斂區”的入口,並非天堂大道。

  “保持角度,升降舵5度,增大反應堆輸出功率”張北塬並不理會越來越傾斜的角度,他大聲下達命令。

  “嘎吱吱,嘎吱吱”

  無處不在的怪聲提示艇員危險的存在,這說明潛艇深度下降過快,角度過陡。

  “主推進電機情況如何?”張北塬想起上次電機過熱出現故障,他透過通話係統問輪機組。

  “電機一切正常,新的降溫係統工作的好極了”

  輪機長“老上海”的聲音透著股欣喜的勁頭,新的強製冷卻係統是滬江市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研究成果,他本人也參與了最後階段的工程驗收,對製冷係統穩定高效的發揮,一貫追求完美的“處女座”輪機長覺得很自豪。

  反應堆的功率問題提升,隻要保持充沛的動力輸出,任何“懸崖”在長城號麵前,都沒什麽可怕的。

  “角度穩定,深度255,速度8節,持續增加”大約三分半鍾之後,副艇長給大家送來了福音。

  “繼續增加航速,保持在12節,放出漁網”張北原暗自鬆了口氣。

  “是,深度保持260,12節航速,放出托弋陣聲呐”副艇長大聲複述命令。

  現在,長城218號狀態穩定,12節的航速非常適宜,低噪音確保了別的聲呐係統無法對自己有效監聽,但他垂著的兩道“漁網”,卻可以在遠離艇身大約1海裏的地方,安靜地探查周邊情形。

  “注意地形起伏”

  張北塬提醒自己的副艇長。南中國海是世界上最凶險,也最神秘莫測的海域之一,不斷有突兀的高山峭壁從海底某處突出,巨大柱子似的火山不時噴發熔漿,形成難以預測的海底渦流。

  有人曾經這樣形容在海底駕駛潛艇的感受

  “這簡直就是蒙住車窗玻璃,在捂住駕駛員的雙眼,在南非德班的貧民區內,以時速120公裏,上演玩命駕駛。”

  長城號強大的聲呐係統不斷輸出由被動和主動聲呐獲得的接觸地形,經過“火麒麟”計算機組的運算,把獲得的地形與海圖標識相重合,一旦有不一致的地方,立刻發出警示。

  “艇長,聲呐有接觸,方位0130”

  剛剛經過一處轉彎點,聲呐獲得了新情況。這時候他們已經通過一片海底峽穀地形,周邊是一大塊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有點類似海底的科爾沁大草原。

  “什麽情況?”

  張北原有點好奇,這次自己是獵人還是獵物呢?

  “螺旋槳噪音,重複,是螺旋槳噪音,七葉螺旋槳,七葉螺旋槳”

  聲呐圖像通過艇內網絡傳輸到張北原麵前的顯示屏上,他看到白色頻譜組成的瀑布之下,一條綠色虛線不斷向下延伸著。

  “判斷接觸是K級潛艇,重複,接觸是一艘基洛級潛艇”

  很快,新的接觸有了個嶄新的編號“K01”,這是火麒麟係統通過人工智能賦予的代號。

  “是越南海軍基諾級,聲紋數據庫顯示,這是”升龍“號潛艇,重複,接觸是越南海軍“升龍”號基洛級潛艇。“

  聲呐班經過兩分鍾識別,給出了最終答案。

  “嗬,好運氣啊,本來還想去軍港守株待兔的,沒想到,這裏冒出來一艘。“

  蔡政委摩拳擦掌,這次他們應該是獵人。

  張北原點點頭,他有充足的信心,獵物對自己的危險仍然一無所知。

  “升龍“號是越南海軍的驕傲,哦,不,他是整個越南的嬌子。這艘俄羅斯生產的潛艇剛剛完成一次升級改造,內部龐大笨重的鉛酸蓄電池組剛剛更換成嶄新的鋰電池,這也是越南和日本加強海軍技術協作的一個重要成果。

  這是“升龍”號改裝後的第一次巡航,它計劃依賴鋰電池提供的長時間電力供應,悄無聲息地摸到中國的南海島礁附近,再出其不意地從海底冒出來,升起國旗,繞著島礁上的機場好好威風一番。

  艇長阮大福上校年輕有為,父親是越南高官,自己精通俄語,曾經在聖彼得堡的海軍潛艇學院學習了兩年半,獲得專業技副博士學位,處於越南海軍金字塔係的絕對頂端。

  剛剛睡了個愜意的長覺,又吃了法棍加西班牙火腿的美餐,阮艇長帶著滿意的笑容,邁著方步走進昏暗的指揮艙。

  “聲呐,有沒有接觸”

  阮艇長威風凜凜地巡視著指揮艙內的部下,他停停肚子,大聲發問。

  “阿成,阿城,聲呐有動靜嗎?”

  副艇長的父親也是阮艇長的老部下,他見少主人發話,立刻抓起送話器,大聲詢問聲呐軍官。

  旁邊的艙室內,被叫做阿城的聲呐軍官,帶著耳機,半閉著眼睛,鳥爪般的手指勾在方位旋鈕上,不時來回轉動。

  “升龍”當然配備了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計算機係統,這就是著名的“葉卡捷琳堡”係統,但俄羅斯電子設備因為采用了法國生產的電子配件,在遭遇西方製裁之後,相關配件斷絕了來源。因為擔心計算機損壞後無法修理,阮大福不允許使用它們,隻允許聲呐軍官動用老舊的模擬裝備執勤。

  暗淡的圓形示波器跳動著鬼火般的影子,因為沒有計算機軟件幫助過濾,大量雜亂的聲紋,無序地來回跳動著。

  “阿城,艇長在問你”見久久沒有回聲,副艇長生氣地追問了一句。

  “哦,哦,沒有,沒有,艇長,聲呐很幹淨,我們周邊沒有任何可疑物體。”

  過了良久,聲呐班長阿城終於結結巴巴地回答。

  “來一次大回旋機動,我們要確保沒有竊賊跟隨”

  阮大福突然想到俄羅斯教授曾經傳授的戰術,那是突然大幅度轉向,以迫使跟蹤的敵方潛艇放棄追蹤。

  西方給這種戰術起了個名字,“瘋狂伊萬”。

  “加速到16節,然後執行轉向機動”

  阮大福沒有去看海圖,他從小喜歡三國演義,尤其崇拜諸葛孔明,常常故意擺出武侯高深莫測的樣子。

  副艇長大吃一驚,加速到16節,這幾乎就是動力係統的極限,在這個速度上轉向,就等於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一百八十度掉頭。

  西方和前蘇聯上演這樣的遊戲,基本都是在大西洋的深海區域,不但是異常熟悉的海區,還有先進的聲呐和高素質的聲呐兵做保障,可惜這幾樣,“升龍號”統統不具備。

  “艇長,動力怕是無法承受?”命令下達之後,輪機長小心地反問了一句。

  “別擔心,日本電池是最可靠的,日本專家不是說了嗎,可以16節連續航速八小時。”

  副艇長大聲訓斥輪機長。

  “這,這”輪機長結巴了,他很想說,日本專家說的指標未必靠譜,因為經費不夠的緣故,他們並沒有購買配套的安全係統,而是請印度馬紮岡船廠的“專家”幫助進行了配套改造,這大大節省的經費,花費還不到日本產品的十分之一。

  “是,全艇一級部署,重複,一級部署”副艇長搖動鈴鐺,大聲命令。

  口令隨著有線廣播立刻傳遍了整個“升龍”號,艇員們跌跌爬爬從床鋪上滾下來,熙攘著進入各自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