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威德天尊
作者:普小通      更新:2020-03-30 04:56      字數:2476
  斬龍絕壁的土地龜裂出道道溝壑,樹木幾乎群都枯死,隻剩枯枝無力的指向天空,還好是被蓮花山諸峰環抱,否則憑這幅鬼氣森森的樣子早就傳言四起了。

  山腹洞中彌漫著寒冷的怨氣,吸滿怨氣的山壁已經變成了晶瑩的黑曜石,給整個空間添了一片華麗又妖異的色彩。巨大空曠的祭壇上,無數人俑仍然圍繞著神祇安靜跪拜,但是他們眼裏的痛苦已消失,終於在痛苦中得以解脫。沒有了悱優這個陣眼,失去生命的人俑,終於不堪負荷,兩儀法陣已然壓製不住升騰的怨氣,整個山腹裏盡是死亡和壓抑的味道,隻有那大威德天尊像依舊栩栩如生,漠然的看著一切的發生。

  祭壇下盤膝坐著一個人,如老僧入定,正是許久不見的鬱觀瀾。他緩緩睜開眼睛,看著被一眾道士簇擁著走進來的玉虛子,微微點頭招呼:“姬臨冰走了?”

  方岩和張有馳的誤打誤撞居然猜對了,這兩人果然是同謀。

  玉虛子揚了揚手,眾道士順從的四下散開,各自開始忙碌,玉虛子也不講究,撩起衣襟坐在鬱觀瀾對麵,“嗯,他已然起疑。不知我們如何漏了馬腳。”

  “無妨,隻是這幾日正是緊要關頭,出不得差錯。”鬱觀瀾一幅衝淡平和的神情。

  “說來慚愧,貧道委實不知姬臨冰來到長安,還突然到鬱先生府上出手傷人……唉,無論如何我都算是他師兄,當真是對不住鬱先生了。”以玉虛子的身份自然不必對鬱觀瀾道歉,這不過是一種姿態而已。

  “真人言重了,你我如今共進退,彼此信任是應有之義。”鬱觀瀾已然多年不需對人假以顏色,不過此時就算再恨姬臨冰也不能遷發作,還要故作從容,“那姬冰臨來此作甚?”

  “表麵上他是來拜會我這個師兄,寒暄一番便匆匆離去。其實這來意不難猜測,自然是來打聽貴主上下落的。如今道門震怒,天師傳下除魔法諭,全天下修道者都在尋找貴主上的蹤跡。”玉虛子抬頭仰望那大威德天尊像,眼中盡是驚奇歎服之色,他知道燃骨仙就在神像之中,靠蓮花山信眾積攢多年的信仰之力休養生息,“沒人會想到貴主上仍在蓮花山中,這瞞天過海之計果然妙極。”

  腹誹著這廝當真是個好戲子,鬱觀瀾臉上的笑容不變,“還不是多虧玉虛真人相助,此恩鬱某沒齒難忘。”

  “鬱先生言重了。隻是斬龍絕壁之事已然通天,陛下甚是關注,說風水之事關乎人心國運,正是道門大有為之時。”玉虛子一聲長歎,“陛下的口氣雖是勉勵,可道門上下怎敢不效全力?隻是這怨氣日漸濃重,風水也是越發險惡。鬱先生,當初貴主上曾擔保能改換風水,如今我也隻得仰仗了。”

  你先說天師法諭,再說皇帝關注,話雖說得巧妙,不就是在威脅我嗎?鬱觀瀾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絲嘲諷,“龍脈被斬自然怨氣衝天,若是這絕壁消失、龍脈重續,怨氣自然就消解了。真人有所不知,這絕壁並非天成,而是人為!”

  “哦,何人竟有此等手筆?莫不是移山填海的神通!”玉虛子神色凝重起來,他隱隱感覺到此人可能與道門大有關係。

  “是道門師叔祖,袁守城真人。”看著玉虛子難以置信的表情,鬱觀瀾很滿意這句話的效果,“這絕壁和齊山神符就是鎮壓我主上的,天長日久竟改變了風水地勢,所以道門才是造就斬龍絕壁的罪魁,幸好陛下不知道。”一個道士威脅一個混黑道的,你腦子莫非不靈光?

  殺人滅口!這個念頭隻在心中一閃,玉虛子馬上告誡自己不能因小失大,強自笑道,“身為天師親傳弟子,我竟不知這道門機密,實是汗顏啊。幸好貴主上能破解斬龍絕壁,如此貧道也能為道門立一大功。”

  親傳弟子?鬱觀瀾暗自嗤笑。所謂天師親傳弟子這世上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可是能得道門真傳的不過十人,都是袁守城自小帶大的,天下修行者習慣稱他們為小天師。這些小天師隻在深山苦修,從不理會塵世間的俗務,更不可能像玉虛子一樣拋頭露麵來當什麽玄都觀住持,整日裏像個官僚一般蠅營狗苟。小天師是一些隻知修行的天才,世俗中的名聲、權利、女色、金錢都被視作夢幻泡影,沒有絲毫吸引力,他們在意的是與天地同壽的大道,是跳出三界的大自在。原因很簡單,衡量一個人在道門中的地位非常簡單,隻看他道法修為如何。

  姬臨冰是小天師裏最年青的一個,也是塵世名聲最大的一個,但道法修為卻是最差的,就算在塵世中掙得再大的名聲,也隻能證明他心性浮躁,道心不穩,因此始終入不得袁守城法眼。說到底,道門其實是個強者為尊的世界,玉虛子也好、姬冰臨也好,品性天賦雖不相同,但都是聰明人,絕對不會看不透這一點。

  想到此處,一絲疑惑在鬱觀瀾心頭閃過,玉虛子已經是玄都觀和蓮花山的雙料住持,修複了龍脈他能得到什麽?以凡俗眼光來看,他的名聲、權勢、地位是僅次於天師的存在,他完全沒有理由冒著風險幫助自己。鬱觀瀾突然覺得看不透了,玉虛子姬臨冰必有所圖,那麽他們圖什麽呢?想到此處,他不禁眉頭緊鎖,“你方才說姬臨冰匆匆而去,難道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無意中說了一句,獨孤青鸞已然離開,如今長安是一座空城,守護長安之責他責無旁貸。”玉虛子淡淡一笑,略帶嘲諷,“就算他是道門天才,也能憑一己之力守護天下第一城嗎?哈哈,未免自視過高了些。”

  玉虛子這話出口的同時,山腹中那些紅色的光芒緩緩匯聚,隨即猛然崩裂,化為無數形狀不規則的血色碎片,整個祭壇開始振動轟鳴!

  大威德天尊像仿佛有了生命,三張麵孔的表情同時有了變化,口中獠牙如鋸,頭頂彎角上挑,四隻手臂各持法器,兩隻手在胸前托舉著玄冥寶珠,氤醺紅光閃爍中,如同魔神降臨!

  三界生處有漏盡,不共殊勝持壽明。息、增、懷、誅,天神護法!

  宏大莊嚴的《大威德不共護法咒》自玉虛子心底響起,自幼習得的知識在腦海中一一流過:大威德天尊是文殊菩薩的憤怒相,文殊本是道門十二金仙中的天道聖人,是元始天尊的第七位弟子,後由道入佛,成為文殊菩薩。有伏惡之勢,懾伏一切惡鬼魔障,謂之大威;有扶善之力,破除一切業障煩惱,謂之大德,因此稱大威德。

  數十丈高的大威德天尊像仰天發出無聲狂吼,眼睛驀然張開,刹那間玉虛子感覺那眼睛正盯著自己,他不自覺五體投地。作為道法精深的修行者,他完全可以斷定這絕非是凡俗所有的神威,而是接近根源的大道意誌的顯化。

  大威德天尊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