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吳中四姓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2020-03-02 08:22      字數:4571
  入目的,是陸機陸雲兄弟,隻是在陸機陸雲身後,還站著幾個人。

  看起來,陸機是要介紹人給他了。

  王生帳下能用的人本來就不多,陸機既然要介紹人過來,王生當然是歡迎的。

  看這些人的衣服穿著,想來應該是江東那邊的人。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陸機與陸雲就是江東那邊的人,介紹人,當然是介紹他們那裏的人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後麵這幾位是?”

  見到王生臉上並非是十分厭煩,陸機臉上露出興奮之色,趕忙介紹起今天要介紹的人來。

  “這位張韜,乃是王吳中有名俊彥,雖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差之不多。”

  隨著陸機的步伐,王生把目光定格在來人身上。

  這張韜,看起來已經是人到中年了,被陸機如此介紹,臉上也沒有羞愧之色。

  一般這種人不是真有本事,那就是臉皮太厚。

  但王生心中猜想,還是後者的可能性要大上一些。

  這個人姓張,又來自於吳中,想來就是吳中張家的了。

  “張韜,拜見君侯。”

  這張韜一來,行的便是大禮。

  王生重重點頭,連忙將張韜扶起。

  當然是不會讓他把這個禮節做完的。

  “這位是戴淵戴若思,論起文治武功,便是在下,也是不如若思。”

  “士衡兄莫要折煞在下了,若思有哪方麵是比得上士衡兄的。”

  戴淵...

  相比較前麵這個張韜,王生沒有什麽印象,這個戴淵,王生心中是有印象的。

  戴淵投劍,說的便是陸機與他的故事。

  這個典故說的是戴淵年輕時,很俠義,不注意品行,曾在長江、淮河間襲擊、搶劫商人和旅客。

  陸機度假後回洛陽,行李很多,戴淵便指使一班年輕人去搶劫。

  他在岸上,坐在折疊椅上指揮手下的人,安排得頭頭是道。

  戴淵原本風度儀態挺拔不凡,雖然是處理搶劫這種卑劣的事,神彩仍舊與眾不同。

  陸機在船艙裏遠遠地對他說:“你有這樣的才能,還要做強盜嗎?“

  戴淵感悟流淚,便扔掉劍投靠了陸機。

  他的談吐非同一般,陸機更加看重他,和他確定交友,並寫信推薦他。

  有陸機的引薦,加之戴淵的才能,日後戴淵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戴淵任征西將軍,都督六州軍事、假節,加散騎常侍,出鎮合肥。

  可謂是朝廷巨佬。

  可惜彼時站在他對麵的,是王敦,戴淵在朝中威望過甚,便被王敦找了個借口害死了。

  當然,這都是後事了。

  “戴淵,拜見君侯。”

  王生輕輕的把戴淵扶起來,臉上露出笑容。

  別人不說,但今天有這個戴淵跟隨,王生便是有巨大收獲了。

  與陸機一般,戴淵也是那種能文能武的人。

  介紹完戴淵,陸機的步伐並沒有停止。

  很快,他走到第三個人,也是他介紹給王生的最後一個人身前。

  “這位朱源,吳郡人士,好詩賦,有謀斷,君侯有天下第一謀士在側,再來一個天下第二謀士,如何?”

  天下第二謀士?

  王生輕輕的看著朱源,點頭道:“本侯海納百川,既然是有實力的人,本侯自然都歡迎。”

  朱源被稱作是天下第二謀士,臉倒是微紅了一下,趕忙搖頭道:“區區薄才,稱不上天下第二謀士,倒是君侯府上有自稱天下第一謀士的,在下心向往之。”

  與戴淵張韜不同,前兩者跟王生,是為了權勢,但這家夥對權勢好似不那麽熱衷。

  “閣下要將,日後自然是有機會見的。”

  今日陸機介紹的這幾個人,除了戴淵之外,其他兩個都是吳郡人士。

  加上戴淵,三人都是江東人士。

  江東當然不是出不了有才華的人的。

  譬如周瑜,顧雍等人,皆是江東俊才,而且是當世英才。

  吳四姓,舊目雲: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不僅列四姓之目,且分四姓所盛之類。

  蓋四姓自東漢以迄三國,即已成吳門望族,至東吳而崛起,盛於數代。

  故梁張勃《吳錄士林》雲:“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

  事實上,四姓之盛,遠不止三國之間,而是一直延續至陳,貫穿六朝三世。

  所以有《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殘卷雲:“吳郡四姓,朱張顧陸。蓋自東吳以來,即此四姓也。“自東吳以迄梁陳,三百多年間,顧陸朱張四姓,不僅屢朝簪纓,門第顯赫,所謂“朝有世官,家有世業“。

  當然,此時的吳中四姓,因為在吳國的原因,一直想著融入北方士族裏麵,想要進入晉朝的權利中心,是故才有二陸入洛。

  當世很顯然,北方世家要接納吳中四姓,是很難的。

  是故到了後來衣冠南渡之後,吳中四姓也逐漸顯赫,並且成為天下有數的大世家。

  在這個時間點,吳中四姓雖然已經有了世家的基本盤,奈何與最重要的權勢失之交臂,隻能是在本地作威作福,是為土皇帝。

  但再遠一些,他們的名聲,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便莫要在此處逗留了,庭院之中,早已備下酒席,諸位還是快快入座罷。”

  不得不說...

  金穀園是有一整套貴族體係的。

  前腳客人到來,後腳一局頗有場麵的宴會便布下了,美酒佳釀,美姬翩翩,更有庖廚之人將可人酒菜一一奉上。

  席間,王生坐主位,其下依次是陸機陸雲張韜戴淵朱源。

  “如今天下雖然平靜,然則大雪封天,不少地方都除了災荒。餓死了不少百姓,也凍死了不少百姓,在弘農郡一邊,異族人齊萬年氣焰囂張,禍害了我大晉數十萬百姓。”

  在這裏王生特意提起齊萬年,果不其然,陸機戴淵等人的眼神都發亮了幾分。

  這幾日,便是西征的時候了。

  洛陽城外糾集的大軍,整裝待發。

  西征,恐怕便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雖然在冬日行軍是大忌,但隻要措施得當的話,對付一個齊萬年,還是輕輕鬆鬆的。

  王師所到之處,異族人自然是沒有活路的。

  是故...

  在很多人看來,這西征之旅,就是鍍金之旅。

  在這段時間內,王生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

  甚至與東海王司馬越,平原王司馬幹琅琊王司馬睿也來找過王生。

  這些人都是王侯,王生便給了他們麵子,但是其他人,王生可就沒有給麵子了。

  收獲了一些人的友誼的同時,也得罪了一些人。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諸位願意到金穀園,想來是要建功立業的,如今便是有一個機會。”

  那便是西征。

  當然,這後麵的話王生沒有說出來。

  “君侯所言之,恐怕便是西征罷?”

  王生直奔主題,陸機亦是直奔在主題。

  “便是如此。”

  聽到王生肯定之後,陸機從坐塌上起來,對著王生行了一禮,說道:“我吳郡陸氏,乃媯姓田敬仲之後,本身尊貴,奈何在今朝,不被陛下所喜,闔族叔伯,皆為之痛心,如今陸機遇到君侯,便如千裏馬之遇伯樂...”

  說起來,吳郡陸氏,卻是是有淵源的。

  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一般,家譜都是可以追溯到始祖的。

  當然,比之春秋戰國的那些貴族來說,這些世家顯然不夠看。

  在春秋戰國,貴族,便是真的貴族。

  但後來,貴族,不一定是貴族。

  吳郡陸氏,乃媯姓田敬仲之後,見於《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田齊十一世至齊宣王,其少子通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之故地,因以鄉為氏。

  陸通諡元侯,生恭侯陸發,為齊上大夫,發生二子:陸萬、陸皋,孫陸賈為漢大中大夫。陸萬生烈,為吳令,子孫遂為吳縣人。

  陸烈十世孫有陸閎,東漢時為穎川太守。閎生威,威生續,為揚州別駕。續生稠,為廣陵太守。稠生康,漢獻帝時官至忠義將軍,秩中二千石。

  子儁為郎中,次子陸績為鬱林太守,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陸康從子陸駿,官九江都尉,太學博士,生陸遜,為東吳大將,官至丞相。此後,陸氏家族遍布朝野。

  比之琅琊王氏這些,吳郡陸氏自然是大有不如的。

  吳郡張氏,說起來起源應該是要比吳郡陸氏要尊貴一些的。

  吳郡張氏相傳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製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子孫賜姓張氏。

  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其後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老生走翟,走翟生骼,至三家分晉,張氏仕韓,韓相張開地生平,凡相五君。

  平子即張良,漢封留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馬金,金生陽陵公乘千秋,千秋生嵩。嵩五子,其四子張睦字選公,東漢時為蜀郡太守,始居吳郡。

  與皇帝扯上關係,張良也是家中人。

  吳郡張氏牌麵肯定是有的。

  在一邊,王生聽完陸機的話,心裏也頗有感慨。

  不愧是讀書人,這誇讚的話,都是不帶重複的。

  “士衡之情,本侯知曉了,原本在西征之時,便給士衡兄留了位置的。”

  “陸機,拜謝君侯。”

  說著陸機對著王生行了大禮。

  “不必如此。”

  言畢,王生環視院中諸人。

  “不知三位可願意仕軍旅?”

  戴淵連忙表態。

  “為國效力,自然是我等應該做的事情,若是能殺那些異族人,在下願意聽候君侯差遣。”

  這句話若是再過千年,王生還信一點,但在這個時候,這句話的可信度就不太高了。

  這個時候雖然有家國的概念,但並不深刻。

  西晉更是如此。

  封國,郡縣為單位。

  國家的概念,其實是比較隱喻模糊的。

  另一邊,張韜亦是點頭。

  “在下必定竭盡全力,襄助君侯。”

  倒是一邊的朱源對此好似不熱衷。

  不過再來之前,陸機顯然是和他說好了,因此朱源亦是點頭稱願。

  “好。”

  王生重重點頭。

  “此次西征,本侯身邊有諸位,那定然是馬到功成的。”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宴會到了一般,便有人醉倒了。

  於是王生便讓他們留在客房之中。

  出席。

  陸機卻是跟出來了。

  “士衡,可有事?”

  論起喝酒,王生是不比別人差的,加之此次宴會之後,他還有事情要做,因此喝酒也是淺嚐輒止的,是故臉都不如何紅。

  “君侯,今日我將若思他們帶來,可有給君侯帶來麻煩?”

  西征名額,向來都是緊缺的。

  便是王生負責這件事,但名額也是很難擠出來的。

  皇帝有他的人選,征虜將軍有他的人選,諸王也有他的人選。

  而這些人的要求,王生是不要拒絕的。

  王生大概明白了陸機話中的意思。

  “無妨,名額還是有的,隻是是否是顯要位置的區別而已。”

  王生看著麵前的陸機,決定還是給他多透露一些消息。

  “士衡,此次西征,是有一種很緊要的事情要做的。”

  王生所言之緊要事情,自然是打亂編製,之後重編了。

  這是王生的意思,皇帝也是這個意思。

  將世家的私軍,化作自己手上掌握的力量,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同意。

  皇帝不是傻子,所以他同意了。

  但是...

  王生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有他的私心的。

  這些軍隊自然是皇帝的,但也可以不是皇帝的。

  王生的私心,便是暗中將這些軍隊掌控。

  其中...

  自然是有些難度的。

  但是有張泓,有王彌在。

  想來是可以操作好的。

  現在有了戴淵與陸機。

  似乎...

  更容易操作了?

  “有何事,君侯但說無妨。”

  陸機的態度很讓王生滿意。

  “世家私軍,出了函穀關,便要被重編的。”

  這個消息,陸機顯然不知道。

  他倒吸一口冷氣,但很快便恢複過來了。

  “君侯要我如何做?”

  “具體的章程,之後會給你,現在,隻是給你一個準備的時間罷了,記住,此事十分機密,切記不能告知他人。”

  這個消息當然是機密了。

  但是...

  也不算完全機密。

  用這個消息,試一試這陸機的為人,王生覺得還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