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禰植的考驗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18 14:51      字數:2716
  寧縣是一座小縣城,李壽到來時,這裏已沒有一個官兵。

  但城門緊閉,城樓上有兩三百人,老頭女人這些也在城樓上。

  全是手拿各種武器的百姓,從穿著來看,多數人是普通人,少數是有錢的大戶。

  看到數萬唐軍到來,所有人的嘴巴,大得能吞下鵝蛋。

  李壽搖著腦袋走出來:“你們這是幹什麽?打開城門,讓我們進去。”

  一個高瘦老頭撐著城跺大喊:

  “休想讓我們打開城門,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們一旦進城,就會打土豪、分田地。連許多貧民百姓也搶,弄得當地雞飛狗跳,民不聊生。”

  李壽的打土豪分田地,受到不少人抵觸。

  他現在發現一個問題,這事原本對貧民百姓非常好。

  不知貧民百姓是不是被忽悠,沒遇到一個夾道歡迎的,全是阻止他們的人。

  “大家聽我說,我們現在不打土豪,隻分田地,更不會搶貧民百姓的東西。分田地對普通百姓隻有好處,所以站在上麵等著我們殺的,應該隻是些大戶,不應該是普通百姓。”

  李壽一直在想如何打好仗,沒精力管這些閑事,讓幾萬張嘴去給他們說。

  城樓上的人驚呆,李壽這次帶了三萬百濟兵來。

  此時這三萬人,分在四城門外開喊:

  “各位鄉親聽著,唐軍已不打土豪了,隻分田地。不會動大戶其它任何東西,更不會搶貧民百姓。我叫伍光明,就是安縣王村的人,要是我騙大家,叫我不得好死。”

  李壽這些兵,可以說百濟各地的都有。有些人,被城樓上的人當場認出。

  這麽多張嘴,說服力非常驚人。已成為果毅都尉的許承業說:

  “唐軍要是你們說的那樣,早就開攻城了,你們能承受幾波箭?”

  很快四城門打開,城樓上的人一哄而散。

  城內的軍營已空空如也,還好建築還在。

  進城沒多久,李壽接到李勣那邊送來的信。

  汪萬忠已將扶餘義慈一大家人帶走,那些人很配合。

  走的時候,請求再去拜拜皇陵,李勣沒拒絕。

  李壽並不是讓李勣在京城閑著,京城是他們在百濟的大本營,也是百濟最重要的地方。

  有李勣在那裏鎮守,李壽才能安心在外麵攻城略地。

  李壽現在不用親自去管內政,每到一座城,自有文官負責安排那些,他全心投入到軍事上。

  但有些事務,李壽不得不親自處理。

  士兵帶來三個男子,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說:

  “小人木正隆,我們是寧縣的藥材商。聽仁佑銘說,殿下在大量收購藥材?”

  仁佑銘的家業雖不是很大,現在已成了百濟眾商的頭。

  李壽安排他兩個任務,讓他盤活百濟商業。

  百濟的商業,遭受到致命的打擊。李壽許諾不少優惠政策,讓仁佑銘去興商。

  第二是讓仁佑銘收藥,他們還要打高句麗,從大唐運藥,還不如直接在這裏買,價格高點都可以接受。

  “三位請坐,我們的確在收購藥材。收的藥材非常多,幾乎隻要是成品藥材,我們都收。現銀,絕不拖欠。”

  木正隆說:“寧縣雖小,藥材很多。這裏的藥材,在百濟也很有名。我們大家集了不少藥材,殿下可派人去檢查。全按百濟的市場價,但我們不要銀子,要殿下平安藥坊的藥丸。”

  沒想到打仗也有做生意的時候,李壽笑了笑:

  “我沒帶那些藥來,要是從那裏運,可能你們要先給藥材。如果量大,還得等些時日,我從廣州海運發貨。”

  三人很興奮,一個中年男說:

  “沒問題,我們三人想換兩顆特效救命丸。”

  物以稀為貴,李壽一直沒對外賣,就是這個道理。

  “那東西非常難做,我們藥鋪也沒賣,隻能換其它藥。”

  三人並未失望,中年男拿出兩個長方形木盒:

  “這是兩株血參,參齡在五百年左右,換六顆特效救命丸。”

  李壽打開一看,木盒裏麵兩株通紅的人參。隻看這樣子,就知道參齡不短。

  李壽的特效救命丸,也要加很名貴的參藥在裏麵。

  隻這兩株的參須,就夠他六顆特效救命丸的量了。

  “好吧,我換給你們,但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得到。”

  三人為難了,木正隆說:

  “這種救命藥,殿下沒帶在身邊?”

  李壽帶了不少,結果幾次仗一打,他見不得自己人受傷。

  遇到傷很重的人,就要弄些特效救命丸給他們吃。現在身上隻剩下兩顆。

  “帶身上的已用完,快了,一個月之內,一定給大家送來,我可以寫張欠條給你們。”

  送走三個商人,已在外等候的仲智奎進來。

  “殿下,禰植答應投我軍,但他要讓我們救出他的家人。”

  仲智奎將事情說出,李壽問:

  “解重嶺隻將禰植一家人當人質,還是其它官將也有?”

  仲智奎想了想說:“給禰植報信的人沒說,隻說的是他家。”

  “可能隻有禰植一家,”李壽說:

  “看樣子,他們已懷疑解培林,可能去勸降禰植。你們不能再和解培林有任何接觸,他可能已被監視。另兩個寫投誠信的人,在泗沘城如何?”

  李壽在管理方麵做得不錯,所有人,各有各的職責。

  有些事,他也不一定知道。仲智奎說:

  “因為有解夫子,我們還未和那兩人接觸。樊宏闊在軍中不錯,是個中高層。陳慶次些,是個管一千人的將。我們打聽過,兩人沒有多受解重嶺重用,看不出他們是假投。”

  李壽很小心,怕這些人是假投來陰他們。

  “盡快打聽清楚他們是真是假,最重要的是禰植。隻要他能投過來,我們大事可成。希望這次能一舉解決百濟之事,這次,我去看看。”

  仲智奎一臉驚訝:“殿下,你何必要親自去冒險?”

  李壽相信,解重嶺這一搞,禰植再有忠心也不多了。

  但情況現在對他們並不樂觀,朝天關被沙化打草驚蛇。

  泗沘城那邊,又被解培林將事搞砸。

  這樣的局麵,憑仲智奎這些人,很難應付得來。

  燕梁宇幾人,又被李壽安排在其它地方為官。

  “他們兵分兩邊,無論我軍攻哪邊,都會有很大損失。我們的計劃要是能成功,可以減少許多弟兄的傷亡。為了這些,值得去冒一次險。”

  ……

  解培林也懷疑,是因為他的原因,讓禰植的家人被抓。

  回到泗沘城大鬧一通,鬧得滿城皆知。

  解重嶺一怒之下,將他也禁足在家。

  禰植仿佛現在才知道家裏的消息,匆匆跑回泗沘城。

  “大帥,禰植願交出兵權,卸甲歸田。隻希望能自由自在,和家人一起生活。”

  解重嶺雖下得手做這事,被禰植這一哭訴,很不好意思,將他扶起:

  “禰將軍不要誤會,我們得到消息,說李壽非常顧忌將軍。怕他對將軍家人不利,才派人保護,並沒有別的意思。”

  “原來如此,我誤會大帥了。”禰植說:

  “大帥,我願回來,大帥調其它人去守關。”

  解重嶺很滿意,開始他也是這意思,但他還想試探一下:

  “我絕相信你,你要不放心,可將家人也帶去守關。有你親自保護,我也放心。”

  禰植很想答應,想到李壽的計劃,忍了。

  “不用了,我願回來防守城池。若唐軍來攻,定為大帥馬前之卒,為大帥效死力。至於朝天關那邊,可派燕將軍去。他的武藝不在我之下,可擔當重任。”

  解重嶺見禰植如此懂事,疑心大減。

  “既然你想回來,也罷,就回來防守吧!傳令,讓燕歸來去朝天關。”

  禰植走出解府,問外麵等候的一個壯年侍衛:

  “仲兄,大帥已同意我調回來,並還我家人自由。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做?”

  仲智奎說:“我帶將軍去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