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18 14:51      字數:2578
  吉青是個身材高挺的年青人,更像是個公子哥。能舉起九百斤,很讓人不可思議。

  他在軍中的影響,更盛於龐歸虎。來到射箭場,後麵跟著一大群粉絲。

  “吉太保要射箭了,大家快來看。”

  點將台上的眾人,也將目光轉到吉青那邊。

  隻見吉青搭上箭,僅過幾個呼吸,一箭脫弦射出,大家看呆。

  吉青的第一支箭,射中箭靶上的六環。

  台上的代天行搖搖頭:“他的箭術,比我還差些。”

  五十米的距離,僅射中六環,對於普通的弓箭手來說,隻能堪堪及格。

  李壽隻是稍有些失望,武藝高,並不代表箭術強。

  無癡的箭術差得一塌糊塗,並不影響他的武藝。

  後麵的哄鬧聲,對吉青沒什麽影響。

  他又搭上一支箭,射出後,同樣又傳來一陣哄鬧聲。

  “七環,比剛才的高出一環。”

  吉青的箭,射在七環的圓圈中。

  待吉青射出第三箭,哄鬧聲小了許多,射中八環。

  李壽笑道:“大家有沒有看出吉青射的箭,有什麽特別之處?”

  眾人複了一眼,沈成雲說:

  “他那三支箭,全釘在每一環的數字上。”

  眾人恍然大悟,箭靶上的每一環,左右各有一個環數。

  隻有十環是個紅心,上麵什麽也沒有。

  吉青的三支箭,成水平狀,全釘在左邊的數字上。

  “他下一次,一定會射九環的數字。”

  代天行話說完,吉青的箭已射出,正中九環左邊的數字上。

  這一箭射出,有些士兵也看出異常了,議論紛紛。

  “吉太保這難度,不比全射中十環小。”

  “的確不比全射十環小,”李壽很佩服:

  “可惜他最後三箭,隻能射十環了。”

  眾人大笑,果然, 吉青將後麵四支箭,全射進十環。

  能在比較枯燥的射箭場,看到這一幕有趣的事。吉青射完,大家仍在議論。

  很快輪到龐歸虎上場,再次吸引大家的目光。還未射,有些人就看出一些問題。

  沈成雲說:“龐歸虎好像很緊張?”

  李壽點點頭:“看樣子,箭術是他的短板。”

  隻見龐歸虎拉滿弓弦,又將其放開。再次拉滿,一箭射出,堪堪從箭靶上方穿過。

  後麵一片嘩然,脫靶的雖也有,非常少。這年頭就算是個平民,多數也懂射箭。

  這一箭射出,許多人已沒興趣看龐歸虎的表演。

  結果最後三箭,得到十三分。

  射箭場不但激烈,氣氛好得就像是早已同生共死的老戰友。

  在場中負責的薛萬徹激動說:

  “殿下真乃不世奇才,就這麽弄一個選拔賽,竟然如此凝聚軍心。若非親眼看到,實在不敢相信,這些是新投的百濟軍?”

  尉遲寶琳點點頭:“開始聽說殿下任元帥,大家還有些擔心。有殿下這樣的人帶領,高句麗無憂矣。”

  李壽自己也很滿意,在快結束時,一個身高臂長、長著一對大虎眼的壯年男上場。

  在後麵,跟著一群士兵。

  “劉頭上場了,看他如何輕取三十分。”

  士兵之間最是了解,李壽生出興趣:

  “此人是誰?”

  劉得旺知道:“他叫劉予,人稱劉一箭。不但武藝不凡,箭術更是高絕,以前還任過軍中教頭。有一次他負責看守糧倉,結果不知怎的燒起來了。差點被斬,有人說情,讓他當兵戴罪立功。”

  各有各的故事,李壽暗自感歎。百濟並不是沒有人才,可惜這幫人不會用。

  劉予張弓搭箭,一箭飛出,一時鴉雀無聲,全看呆。

  劉予的第一箭,剛好射中六環外圍的紅線上。這樣的情況,隻能得五分半。

  下麵的許多士兵不解,台上的人沒有武斷。

  就憑劉予的大名,他們也不相信會如此不濟。

  劉予第二箭進步一級,射中七環外圍的線條。並且和上一箭,呈水平對齊。

  “可能是專門射線條,”沈成雲佩服說:

  “要是如此,他的難度,更大於剛才的吉青。”

  眾人點頭附合,線條更細,並且呈水平狀難度也更大。

  劉予五箭,全釘在每一環的線條上,精彩還沒結束。

  隻見劉予將三支比賽的箭,一次性全放上箭弦,後麵的人群沸騰起來。

  “三箭齊射,這絕活連許多大將都不會。”

  沒讓大家等待一會,三支箭飛出,穩穩釘到箭靶中間的紅心上。

  ……

  八百幾十個參賽者,得滿分的有四十多人,這個比例不低。

  比完箭術,大家又來到另一個操場。

  李壽到的這個操場,已將所有東西安排好。

  操場是個很大的長方形,用石灰在操場上隔出一條跑道。

  跑道彎來拐去,中間又重疊出兩圈。

  這些跑道才弄出來,眾兵雖還不知道如何比賽。

  一些聰明的人,對設計跑道的李壽又佩服一分。

  第一條跑道是圍繞操場一圈,路寬兩米多,上麵牽了七條彩帶。

  彩帶最高有一米,攔在跑道上。

  在跑道一個轉彎處,地上還放了一個竹球。

  快接近終點時,進入裏麵第二圈跑道。

  第二圈跑道崎嶇不平,壘有幾米高的山地、最窄處隻有一米寬。

  在這些較窄的地方,橫了七條彩帶。

  這些彩帶至少有米多高,能順利通過一匹馬。但人坐在上麵,不可能正常通過。

  第三圈跑道寬窄不同,隻是在左右木樁上,吊了六個尺大的木盤。

  待參賽者熟悉一圈,李壽站在高台上開宣:

  “這是騎術賽道,每順利過一條彩帶,得一分。碰斷彩帶,扣一分。順利撿到竹球,得三分,順利用武器擊中吊在左右的木盤,得一分。半炷香的時間內跑完賽道,得七分。超過半炷香到一炷香的時間,這七分一分不得。超過一炷香的時間,零分。每出一次白線,扣兩分,踩到白線,扣一分。”

  陣陣議論聲,從下麵的士兵口中爆發出來。

  所有人都沒弄過如此多花樣的騎術比賽,一些扶桑將領,趕忙去拿紙筆記錄。

  李壽的這個騎術比賽場,很快傳遍大唐、傳到扶桑。

  在台下有十多匹馬,馬的身高體積都差不多,顏色不盡相同,全是上等馬。

  第一個不幸的參賽者,是個健壯的年青人。

  年青人不知是激動還是怕,臉色泛紅。挑中一匹紅馬,騎著來到起跑線前。

  “開始,”隨著段山一聲令下,年青人拍馬就開跑。

  開始還不錯,大家的加油聲才起,年青人來到第一條彩帶前。

  年青人的估計出現嚴重問題,早早將讓戰馬將兩個前蹄騰起。

  結果前蹄過了,馬的後蹄將彩帶碰斷。

  “太差勁,”四周站著說話腰不疼的人開始起哄。一個沒能入選的年青人鄙視:

  “除了力氣大些,他哪點有我們強?用力氣選人根本不公平。”

  這下附合的人就多了,更多未能入選的人,紛紛抗議,很快傳到李壽耳朵裏。

  李壽將要用吼聲鎮壓的眾將打住:

  “為將之道,首先要熟讀兵法,其次才是武藝。你們中,有幾人熟讀過兵法?有些人連字都不識,我們隻能考武藝這方麵。武藝最重要的是武力,以力來篩選,何錯之有?”

  眾人為之一呆,李壽說得不止有道理,還很巧。

  武藝最重要的肯定是武力,武力並不隻是力量。但強扯過來,也能說得過去。

  沒過一會,第一個年青人跑到終點,台上的何宗憲提著喇叭大喊:

  “禰萬山騎術比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