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冤死的相爺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8 09:23      字數:2528
  蘇我遠侄娘從黑沢候那裏,知道李壽去百濟的計劃,原來想去碼頭送送李壽,被黑沢候勸阻。

  現在扶桑基本穩定下來,離蘇我石川麻呂去大唐,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蘇我遠侄娘充滿了期待,她一直在關注百濟那邊的戰事。很想去廣州,能看到李壽。

  可惜那邊在打仗,暫時還沒消息傳來。

  這天中午,蘇我遠侄娘在家,聽母親說大唐那邊的風俗習慣。

  蘇我石川麻呂,領著一群官員到來。

  “侄娘,唐皇有聖旨給你,快來接旨。”

  蘇我遠侄娘有些發呆,她想也沒想過,李世民會頒旨給她。

  按大唐的禮節,蘇我遠侄娘跪下接旨。萬裏迢迢來宣旨的太監,帶著喜色念出聖旨。

  “大唐天子紹膺駿命:扶桑女蘇我遠侄娘雖遠居海國,知書達理、人慈心善……封為大唐靖海公主……”

  李世民原本隻封蘇我遠侄娘為郡主,長孫皇後感念她救過李壽的命,改封為公主。

  不隻是口頭上封,一應禮儀,全按真正的大唐公主封賞。

  太監、宮女、官服等等一應不缺,全都給蘇我遠侄娘帶來了。

  並由李世民親賜蘇我遠侄娘漢名、李智娘。

  從此,蘇我遠侄娘的扶桑名字,也改為蘇我遠智娘。

  蘇我遠智娘一家驚喜自不用說,待恭喜完的官員離開,蘇我遠智娘催促:

  “父親,我們現在就去大唐吧。長這麽大,我還沒去過那裏。”

  蘇我石川麻呂沒有拒絕:

  “按大唐禮儀,還要去長安皇宮謝恩。再過幾天,待我交結完政務就去。”

  ……

  廣州的眾女,也接到一個天大的喜訊。

  “殿下已順利占領百濟京城,英國公率大軍,正趕向居拔城。”

  傳信的人走的是陸路,得到的消息比京城還晚。

  來傳信的侍衛,將李壽在那裏的事情一一說出。一群女人,興奮得快將屋頂掀開。

  李明達想也不想就說:“現在那裏的海寇也被五哥平定,我們坐神州號去百濟,去幫五哥的忙。”

  眾女人被李壽忽悠了,李麗芳愁著臉說:

  “再過兩個月就到我的婚期,母後又派人來催。這次再不回去,回去一定受罰。”

  眾公主在這裏玩野,李麗芳的大婚都不顧。長孫皇後不再寫信,直接派人來催。

  李麗芳將大家的美夢破滅,柳風鈴身為媳婦,不敢再無視長孫皇後的命令,對翟青鸞說:

  “我們明天就回京,妹妹和我們一起去。”

  翟青鸞怕見幾個老大:“我留在這裏看家,姐姐你們去吧!”

  “這麽多人在家,有什麽好看的?”李麗質說:

  “翟姐姐就要和五哥成婚,自當進宮拜見父皇母後。母後帶信來,讓你也去京城。”

  翟青鸞沒再拒絕,她們起程沒過幾天,一個充滿仇恨的女人,來到廣州。

  ……

  李壽也沒猜到,扶餘義慈為何不直接帶兵去京城。

  扶餘義慈帶著一肚子殺氣,從大耶城趕回來。

  當時扶餘義慈叛亂的聖旨,已下發到各處。

  扶餘義慈到來,有些城池不但不給他打開城門,還在城頭破口大罵。

  如此不配合,嚴重影響到扶餘義慈的行程。

  此時他們已打聽到,李勣正帶兵趕去京城會合。

  扶餘義慈聽人勸說,去益山城招集兵馬,進京勤王。

  還好扶餘義慈帶了不少文官,在大家的幫助下,各地一些官兵,陸續來投。

  這天,更到來一位大神級人物。

  真貴賢被人領到主營,兩顆眼淚還未滾出來,扶餘義慈一聲怒喊:

  “來人,將這個老匹夫斬了。”

  “殿下且慢,殿下為何斬下官?”

  真貴賢被關久,智商也有明顯下降。右邊一個壯年將領瞪著他:

  “你這厚顏無恥的老狗,不但投靠唐國,還勸說百姓也投他們?搞什麽打土豪、分田地?你愧對你真家列祖列宗,真家已將你除名了。”

  真貴賢呆住,他還不知道,族人如此大敢,居然將他這個族長除名?

  “將他推出去斬了。”

  這道聲音將真貴賢驚醒:

  “殿下,下官有重要事情奏報。聽下官說完,要是還斬,下官絕無怨言。”

  “殿下,可以聽他先把話說完。”

  說話的中年文官叫盧慶餘,是個很有才智的大臣,現在相當於扶餘義慈的軍師。

  這個麵子扶餘義慈沒有不給,被押出去的真貴賢,又被押回來。

  “殿下,大王他也被李壽害死了。”

  真貴賢不先自辯,先添油加醋將扶餘璋的死說出。

  扶餘璋的死,現在還瞞著眾人。

  很快主營中哭聲一片,真貴賢也很配合,暫時沒說事,等大家表示完。

  沒等一會,扶餘義慈提著劍就向真貴賢衝來。

  真貴賢感到不妙了,急得智商再一次下降:

  “殿下,下官沒有降唐國,下官隻是假降於他們,他們還讓下官送勸降信,這是他們讓下官送的信。啊!殿下不要。”

  “我殺了你這老狗,”扶餘義慈見真貴賢掏出勸降信,一劍就朝真貴賢腦袋劈下。

  可憐的真貴賢,腦袋瞬間出現一道冰涼的痛,將他痛清醒。

  這最後的時光,真貴賢沒有反醒自己說話的問題,他仍在自辯:

  “殿下、下官、下官沒有背叛百濟,沒降唐國。”

  最後的自辨,換來扶餘義慈的怒罵:

  “你這老狗,臨死也想騙我,將他拖去喂狗。”

  一些清醒的聰明人見真貴賢臨死也在自辯,相信他是真沒投唐國。

  隻是人都死了,現在的扶餘義慈惹不起,隻能繼續錯下去。

  真貴賢忍辱負重來到這裏,被殺不說,屍體最後還被扶餘義慈拿去喂狗。

  這件事,幫了李壽一個很大的忙。

  殺掉真貴賢,扶餘義慈坐不住了:

  “起兵殺入京城,不將李壽碎屍萬段,我扶餘義慈誓不為人。”

  “殿下息怒,”盧慶餘身體有些發冷。

  他相信真貴賢沒有背叛,原本想保住對方的屍體。怕這樣一來,會引起扶餘義慈的厭惡,沒敢仗義執言。

  現在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盧慶餘沒敢再當啞巴:

  “殿下可先看看信,看上麵說些什麽。”

  此時大家才知道,真貴賢被殺早了,隻能從信上得到些消息。

  李壽怕扶餘義慈不去,在信上說,他們已招降了京城的兩萬俘兵。

  並且在幹打土豪、分田地的勾當,很得民心。已招到好幾萬兵馬,正在訓練新兵。

  讓扶餘義慈認清形式,早日投降,李壽可以為他請個侯爺當。

  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連大唐那些君臣都不敢相信,這些人自然不會信。

  被盧慶餘看穿:“殿下,李壽這是在激你去京城,我們萬不可上他們的當。”

  殺了一個忠臣,扶餘義慈的腦袋清醒不少。複看一遍信,緩緩坐下:

  “我百濟的將士,豈會盡投他們?還招到好幾萬新兵?盧大人說得是,定是他們的奸計。隻是如今父王被他們害死,我豈能在這裏久不發兵?”

  “就算要發兵,也要多做些準備。”盧慶餘說:

  “還有幾座大城的兵馬未至,我們派人去招他們來,一起去京城為大王報仇。將大王被害之事,傳遍天下。大義在我們這方,定會有更多人來投。到時兵臨城下,哀兵必勝。”

  盧慶餘所想之事,李壽已在做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