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天龍驅邪大陣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8 09:23      字數:2664
  李壽潛了兩天的水,第三天一早來到皇宮門口,在這裏等了一群太監:

  “鄭大夫,這幾天你去了哪裏?大王派人到處找你。”

  李壽裝傻:“找我幹什麽?”

  宋宇說:“大好事,大王的病已好,你快去看看。”

  李壽現在的待遇,好得讓人發指。

  一群太監將他扶上轎,抬著轎直接闖進後宮。

  李壽來到後宮大殿,這裏已聚了不少人。

  一些見過李壽這身裝扮的大臣,看他的眼神不一樣了,帶著好幾分驚奇。

  今天的扶餘璋沒在病床上,在大廳中走來走去。隻看臉色就知道,他滿意到了極點。

  “鄭大夫,你快來看看寡人,寡人的病是不是好了。”

  李壽脈完,臉色凝重起來。

  “大王,你現在隻好了三分,還有七分未愈。”

  “隻好三分?”扶餘璋有些不服,張開雙手:

  “寡人現在非常輕鬆,感覺已全好了。”

  眾官員紛紛拍馬屁:“臣也好久沒見到,大王如此精神了。”

  這三天,李壽下了重藥,又浪費他一顆特效救命丸,扶餘璋看上去的確很精神。

  “那是因為大王你一直在病中,難得好些,才有如此感覺,我來作法替你看看。”

  李壽的道具已準備好,拿出一張符,點燃在扶餘璋身邊逛了一圈。

  “難怪隻能好三分,大王,你不隻是病。四周紅光湧動,應有邪氣纏身。”

  一個中年官員不解:“紅光不是好的嗎?怎麽會是邪氣?”

  不少人點頭附合,李壽白了中年男一眼:

  “紅色最是邪惡,血也是紅的,好不好?”

  扶餘璋成功被嚇到:“鄭大夫,如何才能除去邪氣?”

  李壽摸了摸下巴,發現沒貼胡須:

  “開壇做法,看看到底是何邪氣。找到根源,才好根治。”

  很快大殿中,擺好一個豪華法壇。

  李壽又拿對付王厚義那一套,倒了一大碗水,用符筆沾上他配好的綠色藥水,在扶餘璋的手上畫了一道符。

  覺得不夠,將扶餘璋的五個手指也塗成綠色。

  四周的看客不少,大家都沒什麽感覺。

  隻有王厚義最心驚,他以為是扶餘璋的邪氣太盛,李壽才將扶餘璋的五指塗成綠色。

  待扶餘璋的手伸進水碗中,驚奇的一幕再次發生。

  隻見一碗清水,很快就變成紅色。紅色越來越濃,到最後竟濃如血。

  “鄭大夫,為什麽會這樣?這水怎麽變成了紅色?”

  不隻這些,李壽手中加工過的鈴鐺,被他一陣猛搖,“當”一聲斷成兩截。

  原本懸著心的眾人,忍不住驚呼出聲。

  “天意,真是天意。”李壽看著斷成幾塊在地上的鈴鐺,發出一陣神棍的呐喊。

  扶餘璋快被嚇傻,已不能作聲。王厚義急問:

  “鄭大夫,大王他怎麽了?”

  李壽用空洞的眼神,呆呆看著扶餘璋:

  “大王中了血魔之劫,不久將會與世長辭。”

  “啊!”又是一陣驚呼聲傳出。

  扶餘璋將他的血手從碗裏取出,一把將李壽抓住:

  “血魔之劫是什麽?寡人怎麽可能與世長辭?”

  李壽看了眼一臉不解的王厚義:

  “血魔之劫,比公公的血煞之劫更利害得多。中此劫之人,周圍有八十一個冤鬼纏身,直到死去,魂魄被那些冤鬼分食才罷休。”

  成功將所有人嚇呆,好一會王厚義才開口:

  “鄭大夫,你能化解我的血煞之劫,一定能化解大王的血魔之劫。求鄭大夫救救大王。”

  李壽掐指算了又算,誰也沒注意他根本就是在亂捏手指。

  “此劫我也沒絕對把握能消,但可以一試。這兩天大王不要管任何事,包括朝政之事。明天我擺下天龍驅邪大陣,為大王化解此劫。但大王要準備九九八十一個男子,護住陣腳。並要到外麵沒有人煙的地方,去走一趟,以消那八十一個冤魂。”

  這些都不是個事,但扶餘璋理解錯了:

  “快去給寡人準備八十一個最利害的勇士,除掉那些該死的冤魂。”

  李壽看向扶餘璋:“這八十一人不能亂找,必須要有人望,要有官威。要有大運,要有名氣。”

  大家又是一呆,王植問:“什麽人才有這四種東西?”

  李壽沒接話,一臉沉思樣。王厚義的腦袋不錯:

  “朝中大臣,大臣絕對有人望,更有官威。大運不用說,名氣更不用說。”

  李壽仿佛才知道:“公公說得不錯,朝中大臣附合這些條件。”

  真貴賢說:“朝中大臣不過十多人,哪能湊八十一人?”

  頭已被王厚義牽出來,李壽不再耽擱時間:

  “大臣最好,但不一定全要大臣,官員、將領皆可。一定要從影響最大的高官開始選。”

  ……

  第二天清晨,李壽就來到皇宮張羅。原本在這裏打醬油的眾大臣,來到一座大殿。

  “發生什麽事了?”

  一個年青士兵說:“扶桑的軍隊走到黃葉縣境地,他們發生內訌。一萬兵馬還算聽招呼,向速合城走去。另一萬幾千兵馬不聽,朝京城這邊來到。”

  再聰明的人也想不到,李壽賣的什麽藥。

  內訌這種事太平常,百濟這些大臣覺得,那幫扶桑兵就算兵變也正常。 沙千萬說:

  “我們去找李大葉,讓他快去勸勸那些返回的兵將。”

  在這裏值守的王植說:“剛才我派人去找過,聽說他昨天下午就出去了。不知在哪裏遊山玩水,一時找不到。”

  木勉看向真貴賢:“這可如何是好?要不要將此事告訴大王?”

  “不可,”王厚義比較忠心:

  “鄭大夫有吩咐,大王這兩天不能管政事。”

  真貴賢遇到李壽,這幾天頭發都白了大半:

  “派人去找李大葉,一定要讓他勸說那些兵痞去速合城。另派人通知太子,這幫扶桑人靠不住,讓他暫時不要攻新羅了,帶兵回來對付唐軍。”

  木勉有些擔心:“太子那邊正節節勝利,隻怕他不一定願意回來。”

  百濟和新羅經常打仗,已算是世仇。扶餘義慈不隻是去攻城,還有報仇的意思。

  真貴賢說:“管不了那麽多了,將事情說嚴重些。就說速合城,就快被唐軍攻下。再不回來,我百濟恐怕要亡國了。”

  這個消息,李壽很快從王厚義那裏知道。王厚義順便問出一個問題:

  “鄭大夫有如此神術,能不能做法,免去我東部的唐軍之劫?”

  李壽沒有讓王厚義失望:“也不是不行,待將大王的法事做完再說。”

  ……

  百濟皇宮一個很大的空地上,四周站了不少侍衛宮人。

  在一塊黃色的線條上,站了八十一人。

  這些人的身份都不普通,一個個穿著官服盔甲,全是目前京城官職最大的文官武將。

  要是從頂上向下看,可以看見,黃色的線條是一個八卦圖。

  中間有一個法壇,一臉篤誠的扶餘璋,赤著腳站在法壇前。

  李壽臉上畫成了印第安人,身穿一件五顏六色的長衫,頭戴一頂除了綠色,什麽顏色都有的高帽。

  隻看這套衣服,很符合他巫醫的形象。

  手拿一個新的銅鈴,圍繞著扶餘璋搖晃。

  嘴裏念的東東,四周能聽到的不少。隻是不知道他念些什麽,有些話聽起來像在罵人。

  但就和那些道士做道場一樣,誰也不敢往這方麵去想。

  電視看多了也有好處,李壽搞得有模有樣。

  胡亂念了一會,突然一聲大喊,將不知在想什麽的扶餘璋嚇了大跳:

  “起,吉時已到,快快起程。”

  扶餘璋苦著臉,指著腳弱弱問了句:

  “鄭大夫,我這?”

  李壽裝起癮了,這時候也要神棍一下。抬頭看向上天:

  “上蒼有令,大王可穿著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