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婚(一)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4-12 09:44      字數:3125
  楊妃和李愔匆匆趕來:“陛下,剛才臣妾接到消息,母後突然暈過去了。”

  李世民的話,讓李壽無語:

  “你們怎麽不打電話?派太醫去沒有?”

  李壽腹誹了一句:“現在沒什麽事,我去看看吧!”

  ……

  李壽跟著眾人,來到城中一座道觀。這裏環境清幽,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這次李壽看到的,比在洛陽青雲寺更驚奇。道觀中不但有道士,還有尼姑。

  “拜見皇上,皇後,楊妃娘娘。”一群道士尼姑拜下。

  在裏麵的臥室中,還有一個尼姑不為所動。

  南陽公主坐在床前,看著床上昏睡的蕭太後。

  李壽有些驚訝,蕭太後雖有七十歲,看上去最多年過半百。

  頭上的銀絲,還沒有一些中年婦女多。

  “大姐,母後怎麽了?”

  李壽這次也不急,沒有第一時間去檢查病人。南陽公主說:

  “母後今天一早就不舒服,隻吃了一點點粥。坐在床邊刺繡,不知怎的就暈了過去。”

  畢竟是嶽母,李世民也來了。見李壽還有心情聽故事,催促道:

  “天賜,快給太後看看。”

  李壽的檢查,將李世民和同來的長孫皇後也嚇了大跳。

  望聞問切全用上,左右兩手都號了脈,最後將大家請出臥室。

  長孫皇後急問:“太後怎麽了?”

  李壽長歎一聲,指了指心髒:

  “病根在心,太後老了,雖喜歡清靜,也喜歡出去走走,舊地重遊,看看舊友。她如囚犯似的被禁足在這裏,心情鬱悶,積鬱成病。”

  李世民不好意思接話,楊妃問:

  “天賜,你可有辦法治好母後?”

  “辦法也不是沒有,”李壽說:

  “必須讓太後到處去散散心,不能再關她了。否則,她難活上兩年。”

  楊妃撲通一聲給李世民跪下,李恪兩弟兄也沒站著。

  “陛下,母後老了,你就可憐可憐她吧!放她自由,她想去哪裏,大不了讓內侍陪著。她要有什麽不測,臣妾也不活了。”

  長孫皇後勸道:“這事關係到太後的性命,那些官員知道,也沒道理再阻止。”

  李世民現在已非常有自信,他隻是怕那些官員諫言。

  “好吧!太後想去哪裏,盡量滿足她。”

  第二天,蕭太後就去了洛陽。

  ……

  柳家在太原也是大家族,現在柳風鈴家雖搬來京城,不少親朋好友,趕來京城祝賀。

  柳家後院,一間客廳擠滿人。柳風鈴坐在中間,應付從老家來的親朋。

  “聽說越王府連歌妓宮女都沒有,越王連青樓都沒去過。風鈴嫁過去,真算得上集萬千寵愛在一身。”

  全都是好聽的話,差點沒將柳風鈴聽醉。

  在作風問題上柳風鈴很自豪,以前雖有些李壽關於寡婦的流言。

  隨著李壽這麽久的辛苦偽裝,已樹立起模範超男形象。

  一個十六七歲、五官小巧玲瓏的美少女問:

  “鈴姐,聽說明天越王府也要擺宴席,大宴賓客。我們能不能去那裏坐坐?”

  “當然要,”一個中年女子說:

  “越王府已來人說了,送親接親都按民間的規矩。以前所有皇子都沒能這樣過,大家都說皇上對越王殿下的疼愛,已超過太子了。”

  “咳咳,”這問題有點違規,柳風鈴裝咳幾聲,將話接過來。

  “可能皇上也覺得,民間規矩更熱鬧些吧!”

  柳圓圓抱著一個大木盒,帶著趙真真進來:

  “小姐,你的新服送來了。”

  “新服終於做好了,”一個年青少婦說:

  “聽說這新服是殿下設計的,風鈴你快穿上,讓大家看看。”

  柳風鈴暫時沒去穿衣服:“怎麽趙姐姐親自來了?”

  “反正也沒什麽事,”趙真真說:

  “公主她們也很想來,可惜規矩不允許她們現在來。她們說酒樓的生意很好,天天都滿座。還說待你成婚後,在洛陽也開家。”

  眾公主的確很想來陪柳風鈴,她們是李壽的妹妹,現在不能到柳家來。

  和趙真真聊了一會,柳風鈴和她走上樓。下來時,驚豔眾女。

  柳風鈴穿著一套紅色婚紗,圓領長袖緊腰,上麵還有黃色的花紋。

  下麵的裙子很大,像孔雀開屏似的散開,邊上也鑲有黃色花紋。

  配上一串漂亮的白色珍珠項鏈,和一個百鳥朝鳳的鳳冠,簡直如畫中仙,美輪美奐。

  “好漂亮的裙衣,簡直勝過天下所有的新服。”

  一個更會說話的年青女子說:

  “柳姐姐本就美,穿上這身衣服,簡直美若天仙。這長裙是怎麽弄的,怎麽散得如此開?”

  柳風鈴也對這套新衣非常滿意,李壽沒給她看設計圖。第一次看到時,她就被驚豔到。

  “這是殿下請京城瀨衣樓的師傅所製,大家要是喜歡,也可以去那裏做一套。”

  不用柳風鈴說,眾公主已先去那裏訂做。經李壽這一鬧,婚紗迅速在大唐各地流行。

  ……

  李壽兩世為人,第一次大婚。給大家的震驚,不止是衣服。

  第二天天剛亮,程咬金和尉遲恭就來到越王府,還未走近,他們就呆住。

  越王府這條街,左右兩邊的建築,牽了不知多少條繩索。

  繩索上有用來招外星人的鈴鐺、有各種顏色不盡相同的剪紙、有木雕做成的各種形狀。

  雖然又雜又多,看上去十分喜慶。尉遲恭感歎道:

  “要是全係著特效救命丸,該有多好啊!”

  “走吧!去晚了被那些老鬼搶光了。”

  這些並沒有驚豔到兩個大老粗,兩人來到門口,被這裏的鄭孟生請進裏麵。

  “兩位國爺來得早,隻有裴大人他們幾個到了。”

  兩人沒回話,被左右的攤子吸引。

  左右兩邊擺了兩排桌子,全被紅布蓋上。

  左邊排坐了八人,一桌兩人。一個執筆,在那裏躍躍欲試。

  另一個兩手空空,看著兩人不知想些什麽。

  右邊也是四桌八人,每桌桌上都有兩個大箱子,箱子裏麵裝著許多小瓷瓶。

  現在沒哪家興酒宴搞這些,兩人十分好奇,尉遲恭問:

  “他們這是?”

  李壽搞出的這些,鄭孟生也有些臉紅,輕咳一聲:

  “左邊是記隨份子的,殿下還給這些記東西的冊子起了個名,叫人情簿。每個在人情簿上登記的人,都可以在右邊領一件禮物。”

  兩人目瞪口呆,現在的這種酒宴,雖也不可能空著手來。

  像李壽這樣正大光明要東西的,還是頭家。

  這事李壽做得就有點不地道了,從此,人情簿這樣的規矩,在唐朝大興。

  還好兩人有準備,帶來了送的禮物。程咬金對即將得到的東西更感興趣:

  “瓶子這麽小,裏麵是什麽東西?”

  瓷瓶大概能裝二兩多的水,鄭孟生介紹:

  “裏麵是鹽。”

  兩人一臉失望,鹽這東西現在還是國有,隻能國家賣。這對於李壽來說,完全不是個事。

  尉遲恭問:“鹽誰家沒有?這就是你們準備的禮物?”

  任何一個朝代,鹽都不敢也不會賣多高的價格。鄭孟生拿起一瓶:

  “這是殿下製造的鹽,名為精鹽。常吃此鹽,不但更健康,還能治病。才造出來,隻有我們這裏才有。”

  兩人雙眼大亮,四隻手,抓了大把就跑進裏麵。

  ……

  外麵越來越熱鬧,沒過多久,這條街到來一群人。

  全是賣藝之人,有些拿著刀槍,有些拿著皮鞭。比武的、耍雜技的全都有。

  將本就熱鬧的大街,推向高潮。

  全是李壽的搞出來的花樣,這些賣藝的人,也都是他請來的。

  現在沒有唱戲的,要不然他還準備請些唱戲的來。

  越王府的一群下人,抬了一些東西來到大門口。

  一群太醫到來時,正看見兩個大球,在一陣驚呼聲中騰空而起。

  兩個直徑三四米的大彩球,一個上麵寫著大大的“李壽”,另一個上麵寫著“柳風鈴”。

  各吊著一個竹欄,裏麵還有一盆炭火,在大門口左右升起。升到三十米高時,被兩條長繩扯住,李壽和柳風鈴沒能飛上天。

  兩個大彩球升空後,李壽身穿一套紅色新郎服,這套後世樣式的服裝,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李壽早就想將後世的服裝弄出來,前開扣的衣服,遠比長衫係腰帶強。

  不說其它,上廁所也要方便得多。

  皇子結婚比嫁公主更熱鬧,所有皇子和公主,都在接親隊伍中。

  大軍先來到柳家,等到柳風鈴的母親陳氏,笑著擠出幾滴眼淚後。將穿著婚紗的柳風鈴,接到皇宮。

  皇宮的事就多了,還要多拜一人、李壽的外星師父。

  讓李壽無語的是,因為聽說他的外星師父已仙遊,柳風鈴為此還掉了一些淚。

  從清晨快到下午,李壽才將新娘接到越王府。他那勞民傷財的熱氣球,已被拉下來加了幾次火。李佑見狀,突發奇想:

  “如此大的孔明燈,應該能承受一個小孩的重量。要是做更大?豈不是大人也能承受?坐在上麵,不就能飛上天?”

  想到此處,李佑不淡定了。他回到封地,就開始著手此事,差點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