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夜遊餘話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3370
  夜,委員長府已經燈火通明,前清某個王爺仿蘇州園林而建的這個豪華府弟早已經成為了蘇陽的官邸,這裏麵有著太多的源由,而最多的是蘇陽不想住到紫禁城裏去。

  初秋的夜最是涼爽,沒了春的潮,夏的熱,也沒有冬的寒,故而有秋高氣爽的說法,氣候好了,人的精神狀態也是會變得極佳。

  在一眾衛兵的守護下,蘇陽引領著一眾軍官們走在那九曲十數彎,盤在這園林水池上的走道上欣賞風景,看著這些有些惶恐或維諾的軍官們,一邊時刻注意著自身的儀表,同時又想盡辦法引出一些不至於冷場的話,蘇陽覺得,自己有時候過於複雜或者簡單。

  這本來就隻是抗聯軍的一次普通的晚宴,也許可以拿出一些名頭出來慶祝,懷念,華夏數千年曆史,每一年的任何一天都會發生過影響巨大的事情,隻是對於蘇陽來講,這樣做的意義不大。

  小鬼子已經被驅離華夏,甚至連他們的國土,此時也在華夏抗聯軍的手中,上千年的藩屬也已經收複,舊日喪失的國土即便現在還未能收回,在蘇陽眼中也離之不遠了,更不提在毛熊那裏取得的曆史性進步和澳洲那個原本華夏並不相幹的利益,整個華夏,可以說是變得日新月異....

  再加上這幾天,赴德使團捷報連連,使團取得了空前的外交成績,華夏不止獲得極大的利益,就連西方列強也承認了華夏的地位,甚至還向華夏遞交了數份今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為之側目的軍購訂單,似乎天下太平了,華夏人民終於可以站起來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蘇陽覺得不是,他感覺自己是踩在鋼絲上跳舞,也許舞姿很精彩悅目,但是,一旦踩空,麵對的就是....

  他回過頭,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人群,這些人裏,有些前民國將領還帶著自己的小心眼,考慮的隻是自己的利益得失,有些在前世早已被烙下了反派的烙印,而自己明明很提防卻能用得得心應手,而有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似乎卻也開始萌生了一些小九九....

  呈上來申請功勞的文件,蘇陽總能看出申請或者批複裏有著一些刻意的東西,不是刻意貶低他人就是作一些不公平的劃分。

  對於這些事情,蘇陽看在眼裏,卻沒有對此作太多的動作,他深知,此時的自己,哪怕是一句隨意的話,也會讓下麵產生很多的歧意,甚至背離了自己的初衷。

  退一步來講,稱帝係統的任務可以暫時擱置,女人一天一個不重樣的事情,真要想,現在也能做到了,自已需求不多,蘇陽本來就是特種兵出,自身意識和愛國情節還是夠的。

  但是,真是這樣嗎?沒有!

  四萬萬民眾裏麵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忍受著饑寒交迫的生活,還有著那麽多的兒童婦女流離失所,還有那麽多的不公存在於華夏而無從解決,外敵還在環顧,二戰即將暴發,而在內憂外患的現在,解決這一些東西的人們,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相互排擠的地步。

  如果是幾年前,麵對著這樣的官員,蘇陽肯定會把那些搞事情的給直接拉出來審核,即便是眼前的這群跟著他跟鬼子打死打活的將領,他也毫不猶豫,因為那個時候,他的腦裏隻是有著好與壞的兩種判斷。

  而現在麵對著這樣的事實,蘇陽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和感覺,那麽多名人,也許有些人個人意誌不行,但是不能代表全部,為什麽他們在現在的位置上會做出一些不太正確的決定,而這些不太正確的決定能行使得下去?難道所有的人都很壞?監督的人都很蠢?

  蘇陽在自己腦海裏有一個判定:能在曆史留下一筆的人,能是蠢貨?

  於是,他有了思考,如果,拋棄一些私利的角度去思考,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每個人都是在做他認為正確的事情,但是,得到的是一個也許大家都不想要的後果,那麽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首先,不容置疑的就是:整個流程裏肯定是出了問題。

  沒錯,也許朝代不一,稱呼的方式不一樣,但是每個職位都有他應該負責的東西,然後也有大致做事的方向,於是當出了一些問題時,有些人提出的一些跳出流程外的意見便變成了典故,因為他解決了當時的問題。

  當時,處於生產力低下的狀態,文字的記載流傳是有選擇性的,一般的東西,哪怕是有些新奇,也就這樣泯滅於曆史的長河中。

  其實,真正處理事情,照著流程做事的人做了一百件,九十九件都是正確的,而有一件出了差錯的,就讓一些智者來用跳出流程的方法來解決了,但是,流程是大家都要堅持的,不然一百件連十件都做不到,於是,大家學會怎麽在流程定義的範圍裏麵搞事情,久而久之,華夏人慢慢變得圓滑,學會更多的變通,反正我也沒違背流程...

  不違背流程裏得到的正果沒有誰會去記錄,因為它是正常的,也不會有人做過數據統計,照著正常流程做的失效率是多少,反之又是多少....

  總之史書上記載的最多的,就是不按流程做事得到好的結果的....華夏的典故,大多是什麽什麽聰明人出了什麽樣的聰明點子,做到了什麽樣的事情,然後,即便是小學初中的課本裏,也是學習什麽什麽的中心思想。

  但是,聰明,這個詞拿來分解就是天生的,有些人他就是平時不看書,不做作業,他一樣考試高分甚至滿分,而一些人,他就算是努力N倍,考試的時候,一樣頭大——這是聰明人與普通人的區別,這是後天的努力所改變不了的。

  而歐洲的一些課本上的典故卻是誰出於什麽樣的目的按照了什麽樣的流程做了什麽樣的試驗,結果持之以恒,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結果。

  這是華夏在數百年近代史裏落後的原因,哪怕是當時華夏的皇帝甚至是所有人都認為一些科學發明研究是奇硬異巧,並沒有人說奇硬異巧就不可以研究,研究了就應該砍頭,我查過明代和清代的一些曆史,還是有不少人在研發上麵取得成就的,該變錢的還是能變錢的,即便那些發明者當時確實沒有因此獲得公務員待遇。

  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東西隻是聰明人才能幹到的事情,一般人你也別想了,沒你什麽事,你不是天才你還想改變什麽?這種想法,即便在現代也還是存在的,華夏五千年文化的根深蒂固不是一般人能撼動的。

  而在同時代的歐洲甚至是亞洲卻又不一樣了,你看到這裏有一個奇怪的東西,你按照正常的道理去研究,哪怕是得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甚至是技術屆所不太在意的商機,他們的感覺,或者說是宣傳的方向並不是那個人是個天才,或者說那個人是聖人,他們覺得的是,愛迪生竟然用鎢絲做出了發光體,做成了白熾燈賺了大錢,名聲也有了,錢也賺到了,我為什麽沒發現?因為流程沒問題,我沒賺到這個錢,隻是因為我沒做下去,沒鑽研精神,沒那個技術能力,因為照愛迪生的那個流程做下去,我也能成功,而這隻是一個普通的發明流程而已,並不是我笨....

  我也不想點蠟燭啊,我也知道有電這個東西啊,用電是能讓一些東西發光,但是太暗了.....總之我在中間錯過了太多——看,自我安慰也是一套一套的。

  當然,宣傳天才或者聖人的事情,歐洲人他們不是沒做過這個事,但是叫法不一樣,那個叫上帝。

  話題收回來,,正常執行帶來的利益沒有人在意了,大家都不再去想原來的流程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在哪裏?我們能不能怎麽把它改好,

  於是呢,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出發點都是好的,得到的結果卻是不好的,大家都理直氣壯說大家都是照著流程做事,說得難聽點就是法不責眾的無賴,但是,誰考慮過這個法的合理性呢?

  僅僅這麽幾天,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蘇陽便覺得他有些取舍兩難,他甚至都不敢去相像自己,隻是短短這麽幾年,心境竟然已經有了如此大的變化,以前的殺伐決斷哪裏去了?

  但是,此時的蘇陽有種想法,甚至是那種如果自己手下有個李鴻章會更好的想法,也許別人尚無法理會,並不重要,他覺得,自己所麵對的事實是:自已家的孩子生病了。

  作為父母的,第一時間肯定是要送到醫院,找醫生給診斷,開藥;

  然後,該吃藥吃藥,該打針打針,這期間,給醫生護士哈腰欠背,噓寒問暖,送紅包,利用職務之便給一些特別待遇的,其實,出發點就是一樣,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孩子早點康複,少受點苦。

  再然後,才是去想孩子是為什麽病了,能不能少生病,甚至是不生病。

  華夏的病,積得太久,如何治?

  這是擺在蘇陽麵前的一大難題。

  “我前段時間在川省去了趟茶樓,叫什麽菜鳥茶樓,那茶樓裝修一般,茶水平平,點心裏還吃出了個蒼蠅,說書的講話甚至還及不上我流利,但是我發現他這家店的生意還特別好,”蘇陽似是突發聯想般說道,說完卻看了一遍所有跟上來的人,然後又笑了笑,用極為緩和的語氣壓低了點聲調:“有些規則,我覺得,我們需要改變,有時候,我們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但是,坐上你們的位置,我希望,所有人都要知道,老百姓,那些養活你們的人到底需要的是什麽,你有沒有給到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