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示兒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4889
  “國破山河在,青春草木生...”

  沒有經曆過戰爭年代,沒有見過國土分裂的現代人很難去體會到當時的那種真切的情感。

  曆史有著慘無人道卻又驚人相似的時刻,國家虛弱,列強入侵,政,府無能.....百姓流離失所,有些文化或者說有點經濟基礎的人或者能苟業存活,但是活著卻是那麽的沒有尊嚴。

  這個年代,因為有了蘇陽,神州人或許都沒有體會過那種被亡國滅種的絕望,畢竟他們沒有經曆過八年抗戰,也沒有經曆過各國列強給神州帶來的苦難,更多的,是看到鬼子們像小醜一樣在神州裝了下逼,然後被抵抗聯軍無情地打臉,最後打到他們的國土上去.....

  很多人樂於看到這種打臉,當然也有些不入流的學者會跳出來,高舉著儒家的旗幟,大罵蘇陽的不仁.....

  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博人眼球,但是,冒險者,可能麵臨的是收獲,同時誰都知道,這也是要麵對著高風險。

  蘇陽並沒有太多精力去看國內的有些人的嘴臉,這種事情,自然由抵抗聯軍組建的情報處去處理,這個幾乎完全由克隆人組成的部門作風簡直不要太粗暴,懷疑,抓捕,審訊,處理,每一個流程都完全按照程序文件一絲不苟地執行。

  在蘇陽看來,國內正在處於戰後的發展階段,任何危險的因素都必須在控製之中,負麵的東西,能沒有的,就盡可能的把它們消除。

  於是,那些文人慘了,無論出發點是什麽樣,隻要發出了不利於抵抗聯軍的言論,造成了具有破壞性的影響,這樣的案件就必須立即處理,畢竟國內局勢已穩,本來撒出去的情報人員很多都已經起不到作用,沒辦法,無論是小鬼子還是聯合國軍,用蘇陽的一句話來講,他們有點不輕打。

  沒有了情報打探這樣的需求,總是要搞點事情來做的,為數不多的普通人作為這個神州第一大情報機構的負責人陳細亮其實心裏還是背負著不少壓力的。

  抵抗聯軍太能打了~!情報組織剛剛建立起來,還沒有穩固,得到的情報也還有限,但是,抵抗聯軍就打來了....經費充裕了,國內的人員充實了,抵抗聯軍已經打到國外去了,打到了小鬼子的本土去了。

  寶寶心裏苦,但是寶寶不說啊,勾心鬥角,隻是在傷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現在的情況,是抵抗聯軍實力太強大了,情報完全沒啥用處啊!

  為了出點業績,陳細亮隻能把心思放到國內的思想整頓上去,開始隻是抓一些反動的重點,後麵開始變成了言論的引導...

  克隆人可不管你是什麽樣的背景,有著什麽樣的人脈,寫過什麽樣憂國憂民的文章,隻要這個時候,在報刊雜誌上留下了哪怕一絲對抵抗聯軍或者蘇陽不敬的話語,那就不好意思了,先來情報處喝個茶。

  在這個文化知識還沒有普及的時代,文人就是時代的頂端,對時勢也有些敏銳的嗅覺,很快大家都明白,什麽事可以做,什麽事不可以,什麽話可以說,什麽話不可以。

  這些人,說話可謂是完全不負責,如果能吸引人的眼球又不會有什麽後果,那麽,他們是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如果亂說話,會導致自己下場很慘,而自己又撈不到好處,那麽他們會惜字如金。

  情報處的工作才開展沒多久,媒體上便變成了一片頌歌,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神州本來就是在戰後的建設,建設,自然都是好的,壞的東西也會體現得非常明顯,當然,情報處不是虛設。

  誰敢在哪裏偷工減料,誰敢搞事情,隻要查正,情報處就敢把誰抓起來。

  收買,受賄?不存在的!即便是最大的頭陳細亮敢收哪怕一筆不大的錢,很快就會有人把信息透露給蘇陽,係統不是白收積分。

  當然,蘇陽也知道不養閑人的道理,情報處的人現在閑得慌的情況他也是知道的,主要是陳細亮這個人太有表現的欲,望,但是怎麽平衡這一切,他也是作了一番權衡。

  坐到什麽樣的位置,就會有什麽樣的壓力,那些覺得位於高位就能高枕無憂的人,就是太年輕太幼稚了,沒有危機感,不說後麵死的就是自己,最起碼來講就已經沒什麽競爭力了。

  最後,蘇陽作出了個決定,陳細亮升任宣傳部部長,這個部長可不是平常可見的部長,而是國家級的領導人,往大一點說,是國家的喉舌都不為過,他帶走了一部分原情報處的人,在輿論引導中能作出一些貢獻的人。

  而之前的情報處人員,除了陳細亮帶走的部分之外,剩下的則轉化成一個在未來極為重要的職能部門,那就是叫紀檢部門。

  對於那個時代,蘇陽隻能說,那是一個奇疤的時代,那個時代的皇帝都不慫,但是卻沒有把國家搞起來,因為皇帝一直在防著自己人,錦衣衛防得不好,那加個東廠,東廠加了,還是有問題,那就再加個西廠,其實,再往下想,如果明朝能再活個一兩百年,或者還會有南廠北廠,甚至是中心廠,西南廠,西北廠...

  但是現在的神州,蘇陽覺得,是需要有一個紀檢部門了,聖人,千萬人中才出一個,而官員,卻是管著數千甚至上萬人的,權力,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事情...

  正當蘇陽著意在吏治的這個時候,情報處卻送來了一個很令他出乎意料的東西。

  要知道,抵抗聯軍的發展也有了一段時間,開始,蘇陽還處於一線作戰的角色,畢竟特種兵出身的他還有著這方麵的特長,隨後,他就開始離前線遠了一些,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自己身上有著係統,而神州的其他人是沒有的....

  到了最後,他就算是遠離前線了,因為大局總要有人管控的,而這個事情,別人玩不來,玩得來也不讓別人玩。

  信息的傳遞也一樣,開始慢慢分層次了,以前哪怕是一個機槍手嫌機槍在行軍的時候不好拿,太重又不好抓,炊事班的人覺得帶著個頭盔背著個大鍋到處跑很麻煩,還被人笑背黑鍋帶綠帽之類的事情都會傳到他耳中,到後來,慢慢的一線的東西已經傳不到他耳邊...

  再後邊,連級,團級的配給問題,火力配置不對等這樣的問題也在他的耳邊消失,再然後,一些涉及數百數千人的事情都已經到不了他耳邊,這種事情,誰也說不上是好是壞,但是蘇陽很清楚這一點,如果每天都要去接受這些雜音的話,自己要花費多少精力,這就是領導者的心態,他隻能顧及大局,而不是細節,因為他已經管不了那麽細....下麵有著很多人會幫他去處理一切。

  然而這個時候,從南朝那邊傳來了一個信息,而這個信息可以直接到達蘇陽的辦公桌上,這個事情,就可以擺上台麵來談了。

  擺在蘇陽桌上的是一封電文,簡單來講,那是一首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南宗詩人陸遊所寫,所有神州八零九零甚至是零零後都要背的一首詩,沒有太多人能體會作者在國破家亡時的心情,也沒幾個人能感受到他在寫下這首詩詞時的絕望,他覺得有生之年都見不到神州的部隊收複失土。

  其實,很多事實都是放在眼前的,無論是百姓還是普通官員,他們都有著雪亮的眼睛,和陸遊想的一樣,南宋的軍隊擋不住他們的敵人,蒙古人確實是占領了神州全境,即便有些地方他們不知道,神州投誠的將領也會補刀....

  沒有人知道,陸遊的後人在明朝或者民國的時候有沒有在家祭的時候去念叨這些神州人已經收複失土的話,也沒有人在乎...

  這是神州人的一種通病,習慣了遺忘,遺忘傷痛,所以買小鬼子車,遺忘了恥辱,所以崇拜小鬼子......

  但是蘇陽沒有,他記得這一切,在親身體驗後,更有著自己的傷痛。

  看到這則電文後,他的第一反應是,中原,不是早收複了嗎?

  在蘇陽的眼中,中原,應該就是西安一帶的地方,怎麽到了南朝,這又變了地方?

  蘇陽不知道的是,南朝人,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大感,而那種自大感,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就位於世界的正中心。

  這也就難怪他們在搶奪神州的節日,搶奪著神州的曆史名人,甚至。

  現在他們把自己當成是中原,那也是沒有什麽問題的事情,反正世人都知道中原在哪裏。

  不過,為什麽南朝人能這麽振奮?蘇陽有些疑惑。

  疑惑歸疑惑,蘇陽還是堅定著要乎下執行他的南朝政策。

  建立軍事基地,那是必然的,沒有那些軍事基地,從神州大老遠趕來的抵抗聯軍還得要餐風露宿不成?

  募兵也是必然的,否則神州的士兵根本就不足以保障這個半島的國土安全,更談不上什麽維持治安。

  隻不過,從一線的部隊反饋的信息來看,募兵的效果有點超乎了蘇陽的想象,是的,五十來萬的抵抗聯軍進駐南朝,在國內來講已經夠多了,去小鬼子的也就這麽多人,這可是占領戰敗國國土和收複失土的區別。

  何況這些所謂的國土收複不過就幾天時間,在之前被小鬼子奴化教育了不知道幾十年了,然後,一招兵,就招了兩百多萬名士兵。

  要知道神州四萬萬人口,也就隻是招了不到一千萬士兵,而且是在外敵進犯,眼看就要亡國滅種的情況下,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

  而現在,在南朝,不過兩三千萬人口的國度裏,卻招了兩百萬士兵,這意味著,十幾個人南朝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去當了兵。

  出現這樣的現象,讓蘇陽愣了一把,照道理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口的比例,大都有個數,哪怕是三分之一是青年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去參了軍,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好在,抵抗聯軍在南朝已經沒有什麽敵人,而且在這片地方有著極好的群眾基礎,以前的鬼子是怎麽禍害百姓,他們可都是看在眼裏的,而現在,抵抗聯軍來了,他們不止是驅走鬼子,還帶來了這片水土裏生長的人難以得到的一種安定。

  哪怕是在小鬼子無條件投降之前,便有了數十萬的抵抗聯軍麵對著國際聯軍進駐了南朝,不說聯軍,就連鬼子,一般的部隊都不敢上前招惹。

  而現在,大局已定,國際聯軍已經成了笑話,達思林成了慫貨,別的國家無首也好,總統也好,也都在各自打著小九九,無非就是想保著他們那點小利益,自然不會想和抵抗聯軍起衝突,哪怕是別的部隊。

  蘇陽不是沒想過和那些國家有個溝通,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時間,最大的利益,總是要放到最強大的人手中,現在的聯軍各國,除了小鬼子,沒有哪一個是被打得很疼的,能拿出來的自然隻是不多的東西,何況,國之搏奕,還未到分勝負的時候。朝人製朝並不是什麽新鮮玩意,重要的是,海外的軍隊還需要一些愛國的朝人,在前世侵華戰爭中,三姓家奴的朝人扮演的是什麽角色國人都能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讓朝人去管小鬼子,似乎並不是什麽太差的念頭....蘇陽心裏已經一再閃起這樣的想法。

  自從小鬼子漸露敗跡之後直至小鬼子無條件投降,蘇陽已經有了太多的想法....當然,在蘇陽麵前,似乎鬼子並沒有討得過半分便宜。

  對於神州來講,南朝不同於別的國家,無論是明清,那個國度就是神州忠實的盟友,正如二戰中的米國不會讓日不落國沉陷一樣,有了能力的蘇陽,肯定不會讓這個國家落入哪怕一個列強的手中,哪怕他們在後世有點不厚道。

  現在教好就好了,教他們去管鬼子,這是多好的事情?神州的勞力可以不用流失,而鬼子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製,畢竟他們受過太久的軍國教育。

  對於南朝部隊,說白了,這個被鬼子統治了數十年的國度,原本就沒有什麽自己的部隊,於是,被抵抗聯軍組建起來的部隊自然是輸矛了他們抵抗聯軍的戰鬥思想。

  死了的鬼子才是好鬼子!這是抵抗聯軍因為蘇陽多年以來的教誨而形的思想,一時不會有人有改變的想法。

  這種想法到了這個新組建的南朝軍隊裏,也就默默地成了一條定律,教官是神州人,來到這裏解救我們,我們聽他們的總是沒錯的。

  沒有人會在意鬼子已經戰敗——他們不戰敗,抵抗聯軍在南朝還有一番事情要搞,而現在一切順其自然。

  第一批南朝士兵登上了軍艦和客輪,在他們看來,小鬼子本土的防守空虛,神州的幾十萬士兵完全滿足不了需求,該到他們發揮的時候了。

  “國際聯軍,去他女馬的,現在我沒心情和他們談,我們要穩定灣島,小鬼子還有南朝的局勢,我們的士兵還在各地受著苦,我們連保障他們的後勤都很困難,”蘇陽說出了他發自腑腓的話。

  保障後勤很困難,所以就地征收就有了理由,畢竟士兵不可能挨餓,有些事情,把話挑一點點就可以了。蘇陽很明白這一點。

  於是,蘇陽這段時間寧可讓自己閑著,享受一點自己的生活,哪怕其實在加入特種兵之後他就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生活,就沒有了所謂的悠閑,但是現在他有了。

  喝著各地送來的名茶泡的茶水,吃著小吃,翻閱著來自各地的電報,再看一下各種報刊上的新聞.....翹二郎腿有點過份,但是反正是在自己的官邸,沒什麽外人能進來,即便能進來也不敢說什麽閑話....

  所以蘇陽很是坦然地麵對一切,不過,想了想,他還是說道:“至於達思林這邊,即然他那麽有誠意,找機會和他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