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大遷移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8      字數:4271
  從天空中鳥瞰此時的鬆嫩平原、遼河平原北部,就會發現下麵有一條條車隊組成的長龍正在平原上穿行。

  車上載滿了轉移出來的老百姓,還有這些老百姓的豬馬牛羊、糧食、家什等等。

  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活動,正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展開,一切能帶走的都帶走了。

  而一切帶不走的,都燒掉了。

  被一同摧毀的還有幾百名阻礙轉移的地主惡霸,那些地主惡霸自然不願意跟著抵抗聯軍一起走,走了土地就沒了,更不願意讓村民走,村民走了誰給他們種地呢?

  矛盾與衝突就這麽產生了,於是就被抵抗聯軍擊斃了。

  抵抗聯軍可沒有時間和那些地主惡霸多嗶嗶,現在正抓緊一切時間,日趕夜趕的轉移老百姓的時候呢!

  這些老百姓留在敵占區,就要被鬼子奴役、迫害,轉移到根據地卻可以安居樂業,一切阻礙轉移的都是其心可誅。

  抵抗聯軍在沿途設立了臨時加油站、補給點,為車隊提供燃油、食物和水。同時抵抗聯軍的這些轉移車隊,一路上都有空軍的保駕護航。

  在這種平原地帶,鬼子大部隊要來的話,空軍偵察機幾百裏外就發現了,可以直接調集主力前去殲滅。

  如果是小鬼子的小股部隊,或者是土匪什麽的,根本不是押車的抵抗聯軍小股部隊的對手,盡管這些負責押車的抵抗聯軍士兵都是新兵編製,但戰鬥力還是秒殺土匪和小股鬼子的。

  新兵小股作戰能力還是很強的,畢竟小股作戰的模式比較簡單,沒有那麽多複雜的東西。

  在抵抗聯軍的一路護送下,大量的百姓被轉移到了根據地。

  而且車隊還在不斷的往返,投入的汽車數量也越來越多,已經快達到三萬輛汽車了。

  一切物資轉運的時候,都做好了編號。運到根據地之後再按照老百姓拿到的編號進行核對發還,老百姓的財產也不會有損失。就連一隻雞,一隻狗,身上都帶著編號。

  有多少斤糧食,也都進行了登記。

  抵抗聯軍這是要把整個鬆嫩平原和鬆遼平原北部搬空的節奏,實際上也是這麽做的。

  而且也……做到了。

  在汽車數量多到喪心病狂的情況下,人員、物資被迅速轉運,往返一次的時間不到24小時。

  抵抗聯軍采取拉網式的轉移模式,不錯過任何一個鄉鎮、一個村莊。

  成片區片區的轉移,轉移完畢的地方都會在地圖上標點,轉移完畢之後空軍偵察機再飛到該區域上空進行搜索,看看還有沒有遺漏的村莊和人員。

  看到遺漏的人員,抵抗聯軍直接把直升飛機開過去尋找,找到了接到根據地去。

  任何一個人口都是財富,都是能通過勞動創造價值的。

  終於在連續奮戰了將近七天七夜之後,整個鬆嫩平原和鬆遼平原北部被抵抗聯軍給搬空了。

  千裏平原,雞犬不聞、廖無人煙,簡直搬得比狗舔還幹淨。

  大量的人口轉移到了根據地之後,那些想要種地的老百姓,則迅速分配到了土地。

  吉木省東部,還有北大荒是有大量的荒地的。

  蘇陽這次粗暴開墾的1000萬畝耕地屬於國營農場的模式,剩下2000萬畝耕地則是直接分配給農民,讓農民自己開墾的同時,集權再支援他們各種機械設備,並且負責修繕水利。

  一戶人三百畝的分地模式,因為三江平原土地冰凍期長達7.5~8個月,糧食畝產並不高,所以一戶分300畝很正常。

  在機械化耕種模式下,一戶人300畝地是種得過來的。

  但這300畝地,還會產出大量的飼料,例如種植玉米,就算是收穗的種植模式,秸稈依舊可以喂牛、喂羊。

  這些農戶平時負責種地勞動負擔不算太大,畢竟有機械化。他們的勞動力,主要可以發展養殖業。可以養殖肉牛、奶牛、羊羔等等。

  300畝地分配下去,這些農戶就得到了足夠的資源配置,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安心生產,寧靜富足的生活。

  剛去北大荒,條件自然是比較艱苦的。不過根據地集權能保障糧食供給、醫療配備。

  隻要肯吃苦,這些土地開墾出來了,經營權就是這些農戶的。

  抵抗聯軍把鬆嫩平原、鬆遼平原北部搬空的結果,就是暴漲了1300萬人,這麽多人口轉移到根據地裏麵,自然需要大量的土地進行安置。

  不過土地顯然不夠用,安置不了那麽多人。

  所以更多的人口是安置在工程隊、工廠、礦山,有了一份工作,有了收入就能活下去。

  糧食問題倒是不大,鬆嫩平原、鬆遼平原本身就是糧食產地,老百姓的存糧還是足夠的。

  這些存糧全部都轉移到了根據地,這會這些糧食已經被根據地集權全部收購了上來。

  糧食收購上來再統一分配,糧食多少錢賣給根據地集權,那些轉移過來的老百姓就按照多少錢的價格購買,統一發給糧票,大家限量消費,一起撐一撐就撐到秋天了。

  隻要撐到秋天,糧食就夠吃了。

  以根據地當前的糧食儲量,統一分配之後撐到秋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根據地擴張之後,建設項目也變得極多。

  農業人口往北大荒轉移了,那麽這些農場邊上總得有城鎮,一個個城鎮也開始進入建設階段。

  城鎮得有道路相連,道路也要建設。

  修建城鎮、道路得有水泥、砂石、磚頭、鋼筋、木材等等物資,於是水泥廠、采石場、窯廠、鋼鐵廠、伐木場、礦山都得建設,都需要工人生產才行。

  水泥路要修,運輸木材、水泥、鋼鐵、糧食這些大宗商品還得有鐵路才行,於是鐵路也要修了。

  各種各樣的建設活動就產生了,也就需要大量工人了。

  人口有了就業崗位,就會有收入,有收入就有消費。各種輕工業商品的生產就得有人生產,同時還有各種生產工具也要製造,也都需要工人。

  一個經濟架構就這麽出現了。

  蘇陽現在簡直就是在瘋狂開掛,各種基礎工業設施瘋狂買買買,根本不愁沒有足夠的工人的。

  過去根據地建設,一直發愁沒有足夠的勞動力。

  現在勞動力賊多,整個根據地的人口暴漲到了1600萬人,東三省總人口也就是3000萬出頭,根據地現在已經有了東三省人口的半壁江山了。

  1300萬人口,又讓蘇陽獲得了1300萬點積分。而抵抗聯軍的根據地再次向黑省擴張,擴張麵積達到了21萬平方公裏,蘇陽的積分再次增加2100萬點。

  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蘇陽就有3400萬點積分入賬。

  不過也有1300萬人口要安置,所以蘇陽把這些積分主要花在了建設基礎工業方麵。

  直接砸了1000萬點到機械設備製造業當中,再次擴大了機械設備的製造能力。

  而其他2400萬點積分,全部砸在了礦山開采、鋼鐵冶煉等基礎產業上麵去了。

  蘇陽瘋狂購買了大量的鋼鐵廠設備、礦山開采設備,還有各種化肥生產設備、水泥製造設備等等方麵,同時還直接購買了大量的工程機械。

  這些設備都是製造起來需要一定時間的,但是根據地現在就要用。

  經過一番瘋狂采購之後,各種工廠建設起來之後,僅鋼鐵的年產量方麵就將達到5000萬噸。

  這點鋼鐵產量在蘇陽看來不算什麽,後世京畿地區一年瞞報的鋼鐵產量都比這個高,全國加起來可是一年8億噸的鋼鐵產量啊!

  所以蘇陽就在想,這才5000萬噸,算個屁啊!

  然而這個時代,各國鋼鐵產能方麵,美麗堅一年的鋼鐵產能也才6000萬噸。

  美麗堅這時候可是世界上工業實力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人家說全國,然而抵抗聯軍在小半個東三省的麵積上,就搞出了和美麗堅差不多的鋼鐵產能。

  再看看小鬼子,二戰期間小鬼子的鋼鐵最高產量僅僅765萬噸。而1943年白頭鷹的鋼鐵產量為1300萬噸。

  就算是意誌聯軍,1943年連同占領區1943年鋼產量也隻有3460萬噸。

  蘇陽並不是不知道這個時代各國的鋼鐵產量,然而他把各列強的鋼鐵產量加在一起算了一下,產量也超過1億噸了。

  “5000萬噸,貌似還是少了啊!加上晉察冀那邊的1000萬噸產能,總共也才6000萬噸而已,堪堪和花旗佬持平。比起各國加在一起的鋼鐵產能,少了一半左右。”蘇陽摸著下巴琢磨著,這個鋼鐵產量還得往上提才行呢!

  不過暫時是提高不上去了,5000萬噸的鋼鐵產能,得配套相應的工業,得能把鋼鐵進一步的轉換為商品、軍火,才能繼續提高產能才行。

  這個時代的戰爭,打的就是大實驗室、大工廠、大兵團。

  實驗室方麵抵抗聯軍暫時沒有,但是蘇陽有係統撐著,效率秒殺任何實驗室的科技更新速度。

  大工廠方麵抵抗聯軍是占優勢的,這些鋼鐵產能用的都是二十一世紀的冶煉設備,相比這個時代的鋼鐵冶煉技術,效率那叫一個高,消耗那叫一個低。還有開礦方麵,直接露天開采,各個型號的礦用電鏟直接開挖。

  相當於抵抗聯軍根據地,可以用更少的人口,完成更多的生產,生產效率完爆世界各國。

  人均戰爭潛力就提高上去了,而且現在抵抗聯軍根據地裏麵,已經有1600萬的人口了。

  大工廠方麵,抵抗聯軍是有巨大優勢的。

  而在大兵團方麵,抵抗聯軍現在已經有大量人口了,相當於有了充足的兵源。

  隻要抵抗聯軍繼續發展,大兵團肯定有。

  現在抵抗聯軍已經在到處征兵了,兵力將擴充到20萬,相當於80個人裏麵挑一個人來參軍,兵員素質有充分保障。

  大兵團、大工廠、大實驗室都過關,而且還有巨大的上升潛力。

  另外世界各國就算是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動員所有戰爭潛力,所以抵抗聯軍當前5000萬噸的鋼鐵產量還是很有優勢的。

  隻不過這個鋼鐵產能,隨著戰爭的持續就不占優勢了,日後必須繼續擴大才行。

  另外在火藥產量方麵,蘇陽則是把火藥產量增加到了喪心病狂的1億噸,相當於每天27萬噸的火藥供應量,簡直螺旋爆炸。

  蘇陽還是有些擔心這樣的火藥產量有些不夠,畢竟一天的轟炸下來空軍就消耗了2萬噸,日後飛機大炮一多,加上兵力一多,子彈消耗上去了,這點火藥產能還是不夠啊!

  暫時來說是足夠了,足以讓抵抗聯軍把子彈、炮彈當自來水一樣的打了。

  子彈、炮彈的產量同樣螺旋爆炸,蘇陽把軍工業當成提供就業的支柱產業,子彈生產線、炮彈生產線瘋狂增長。

  蘇陽這次直接把子彈產能提高到了每天1億發的建設目標,這樣空軍就有足夠的子彈打了。平均到每個士兵頭上,一名抵抗聯軍士兵擁有500發子彈的平均量,絕對恐怖,反正用不掉可以先囤著。

  炮彈方麵,迫擊炮炮彈產量增加到每天200萬發的製造量,而在W90式203mm榴彈炮的炮彈產量方麵,則增加到每天100萬發。

  而在迫擊炮炮彈的產量方麵,100mm、120mm榴彈炮跑單的產量,也占到了100萬發。

  之所以瘋狂生產大口徑炮彈,理由也很簡單,能夠消耗鋼鐵和火藥啊!

  否則建設那麽多鋼鐵產能、火藥產能幹嘛!

  有了足夠多的大口徑炮彈,就可以對即將到來的國際聯軍展開全天24小時的瘋狂炮擊。

  小口徑的迫擊炮主要是戰術打擊用途,消耗量反而不可能那麽大,畢竟自己的步兵都要衝上去了,沒那麽多時間傾瀉彈藥。

  這次軍工業建設之後,抵抗聯軍的遠程炮火支援,將會替換成大口徑火炮為主。

  不過這些子彈、炮彈生產線,全都是自己製造,所以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建設,以蘇陽增加的機械設備製造產能方麵,三個月內就可以完成投產。

  這三個月的建設,主要是瘋狂提升基礎火力,從而量變引發質變,至於更高級的武器裝備,蘇陽怕亮出來嚇到國際聯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