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簡單粗暴的瘋狂擴張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7      字數:2682
  根據地正在迅速擴張,蘇陽的積分也不斷的往上漲,廣袤的山區為蘇陽的地盤帶來了大量的地盤麵積。

  根據地的麵積瘋狂暴增,向東一路迅速向鴨綠江岸延伸,向東南則在沿著安奉鐵路擴張。抗聯軍伴隨著擴張活動四處出擊。

  因為鬼子的兵力主要在西部,所以蘇陽命令抗聯軍從被截斷的安奉鐵路一路向南清掃沿途小鬼子,沿途的鬼子炮樓在抗聯軍的無後坐力炮麵前,就是一發炮彈就端掉的玩意,兩炮下去就徹底坍塌。

  即便是修築得比較堅固的據點,最多也就是四炮!

  同時抗聯軍的82mm迫擊炮也是可以當平射來使用的,而且可以發射一種名為‘長炮榴彈’的玩意。

  這玩意就是一根如同棍子一樣的玩意,頭部是一個裝滿高爆炸藥的彈頭,即可以發射純粹用炸藥殺傷的長炮,也可以加裝一個榴彈上去。

  這玩意是沒良心炮(飛翔的炸藥包)的光榮繼承者,兩種型號的炮彈射程在900~1100米之間,殺傷半徑30米,站著的基本上活不了。最主要的用途還是用來摧毀簡易的工事,同時對坦克也有一定的殺傷能力。

  這種長炮榴彈,用來對付小鬼子的炮樓也很好用。小鬼子的炮樓質量並不是很過關,抗聯軍的步兵很多時候都不用呼叫無後坐力炮連的火力,直接讓連部把82mm迫擊炮拉過來,裝上一杆長炮榴彈,一炮過去直接把炮樓裏的小鬼子直接震死。

  抗聯軍迅速推進,僅僅三天就把沿途的炮樓清掃一空,直接推進到了鳳凰山縣。而此時的鳳凰山縣,早在兩天前就被穿插過來的抗聯軍給收複了,城內隻有一個中隊的鬼子,被抗聯軍輕鬆殲滅。

  而在東麵,則是一路毫無阻力的推進到了鴨綠江邊。

  根據地頓時形成了一個三角形,一個角在溪湖平鼎山,一個角在鴨綠江邊,一個角在鳳凰山,麵積1.42萬平方公裏。

  境內有溪湖、鳳凰山、寬定、橫仁四縣,人口增加了72萬,總人口達到80萬人。

  蘇陽手上的積分瘋狂暴漲,總共獲得了210萬點積分,同時還獲得了不少人口。隻不過80萬人口相比1.42萬平方公裏的麵積來說,人口密度低得有點嚇人,每平方公裏隻有56個人,主要是因為根據地往東山區的群山越來越密集,河穀越來越小。

  但80萬人對蘇陽來說,人口也是原先是十倍了。

  蘇陽立即安排工程隊在鳳凰山河穀、山穀處堵口、修建工事群,鬼子未來要進攻根據地,基本上也就是從鳳凰山方向過來,不太可能從嗵化地區過來。嗵化地區小鬼子數量不多,小鬼子要從這個方向進攻得繞上一圈,而且沒有鐵路。

  也不太可能從鴨綠江過來,那一邊都是群山疊嶂,隨便把路一堵,鬼子總不可能翻越幾百座大山吧!

  所以主要的防禦方向就是溪湖、鳳凰山這兩個方向。

  因此鳳凰山地區也要修建工事群,而在其他方向則是在各個道路層層設立關卡、堡壘,就可以阻止鬼子從其他方向對根據地發動偷襲,鬼子從這些方向進攻根據地,隻能走小河穀、小山穀,翻山過去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在溪湖到鳳凰山的安奉鐵路路段,則是迅速被根據地接收。

  蘇陽在臨時集權成立了鐵道部,專門管理鐵路運營。

  安奉鐵路還是雙軌鐵路,後來被毛熊拆了一條。此時安奉鐵路大部分的路段都直接落入了根據地的手裏,這兩條鐵路不進可以大量運輸物資,還能讓抗聯軍在溪湖、鳳凰山兩邊快速機動。

  小鬼子還沒反應過來,鳳凰山就丟了。

  反撲過去的時候,抗聯軍已經在鳳凰山成功布防,頓時隻能徒呼奈何。抗聯軍則是繼續在鳳凰山往鴨綠江推進,沿著靉河河穀一路往前推,直接推進到了鴨綠江邊,對麵就是棒子的義洲,沿著鴨綠江岸往西南方向,就是鬼子的鐵路重鎮安東。

  鬼子兵力不足,隻能看著眼睜睜的看著抗聯軍在山裏瘋狂擴張。

  之所以說是兵力不足,那是因為鬼子沒辦法攻破抗聯軍的工事群,實際上鬼子人數還是不少的。

  小鬼子朝野再度震動,抗聯軍簡直如同孫猴子一樣,一蹦就是老高,已經把小鬼子的盤子攪得天翻地覆了。

  小鬼子立即抓緊時間往東三省調動兵力、物資。

  這次調往東三省的甲種師團多達十個,實際上這個時候小鬼子的師團都還沒有分什麽甲乙丙丁,現役的師團都是後來的甲種師團的類型。

  調動的兵力達到25萬,加上鬼子在東三省的駐軍,兵力已經超過30萬,而絕大部分兵力都是衝著抗聯軍根據地去的。

  蘇陽此時也在瘋狂擴軍,因為根據地有了80萬人口,招兵終於是非常容易了,抗聯軍迅速又招了上萬名新兵入伍。

  這些新兵直接訓練武器的使用和防禦戰,暫時沒有編為主力部隊,而是作為防禦部隊來投入作戰。

  小鬼子在準備著對抗聯進行超級大掃蕩,蘇陽則是瘋狂堵口。

  不過堵口也花不了多少精力,根據地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消化地盤上麵。不過根據地臨時集權消化地盤也很容易。下麵的鄉鎮、村莊全部都是自古以來的地方自治模式。

  大家選個村長、鄉長、鎮長出來,然後按照根據地的指示進行自治,根據地臨時集權隻管轄到縣。根據地缺乏統一的思想派,管理到鄉鎮的難度比較大,暫時隻能讓鄉鎮也和農村一樣自治了。

  根據地推行的政策也很簡單,那就是打倒內部的地痞流氓、惡霸,以及作風不佳的地主。

  剩下的地主風評比較好的,跟他們講道理也能講的通,特別是現在正值外部矛盾劇烈的時候,也是解決內部矛盾的好時機。

  根據地集權的主要改革項目就是減息降租、均分租地權、轉移部分農村家庭成為工業人口。

  即先從農村轉移50%的人口進入城鎮發展工業,剩下的50%人口持有農村戶口,然後均分地主手上的土地的租用權,相當於土地名義上還是地主的,但經營權則是固定到農戶手上,而且確定下來之後就不允許私自變動,地租一律不得高於一畝地50斤糧食。

  地主的原本的物質利益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打壓,所以地主們紛紛接受了臨時集權的政策。隻不過這些地主並不知道蘇陽的農業技術,會把農業畝產大幅度提高,到時候一畝50斤的糧食對農戶來說根本沒什麽壓力。

  相當於是把蛋糕做大的時候,地主並沒有吃到這塊蛋糕。

  因為地主們被套路了一波並未察覺,所以倒也很配合臨時集權的工作,這一套行政體係也不複雜,反而非常簡單,所以地盤被臨時集權迅速消化。

  而留在農村的那50%的人口,臨時集權則再進行掐草尖,也就是工程隊招工,要當一把農民工。

  隻不過這些農民工地位較高,工資和工廠裏的工人是一樣的,隻不過要長期在外工作,而他們獲得的最大的補償就是土地,日後隻要土改一搞,那些土地的經營權就正式確定在他們頭上。

  工程隊的規模,迅速上升到了十二萬人。

  而基建所需的鋼筋、水泥、木材、沙石的開采和製造產能,蘇陽也狂砸積分迅速提高了上去。

  工程隊的工程師、技術工人、施工機械、車輛也大量購買。

  蘇陽手上的210萬點積分也迅速揮霍一空,換來的則是根據地迅速進入暴走式基建、暴走式工業生產的狀態。

  這個體係一旦運轉成熟,根據地的生產力將變得極為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