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可是崇文死了
作者:且墨      更新:2022-03-25 20:27      字數:4343
  隨著他的話一句一句脫口,葉渠的思緒逐漸溯回,倒酒的動作微滯,沒有注意到酒杯已滿,被月隴西扶了扶,才回過神。

  他印象中有這麽一件事。但時過多年,他又跟隨過兩代女帝,潛意識裏將有些刻骨銘心的事情強化了,那麽有些不算深刻的事就會顯得微不足道。

  如今那些被弱化的情節再被人提起,便勾起他的遙思。

  稍凝神細想片刻,葉渠端起酒杯一口飲盡,手指還摩挲著杯口,目光卻和聚在一點。

  他微眯起眼,像是在模糊的虛影中又看見了那道淺青色的帷帳,上麵掛著的珠簾叮鈴作響,帷帳後的人似乎被黑色的衣服包裹得嚴嚴實實,俯跪在地,又在對大女帝說那些動聽的讒言,那個人的聲音極其沙啞,活像是從地獄裏爬回來的。

  葉渠回想著,徐徐開口道,“我並不知道那位給予女帝良言善諫的謀士是誰,我侍奉大女帝的時候,她背後隻有一位喜歡進獻讒言擾亂朝綱的諂臣。”

  “諂臣?”月隴西迫切地問,“那是誰?”

  “我不知名姓,隻隔著一道簾子瞧過數回。唯有一次與他近距離接觸過,也沒瞧見臉。聽說他很早就待在女帝身後侍奉了,興許早到那位謀士亦存在於女帝身旁那時候。”葉渠緩緩落下酒杯,“我與他近距離接觸,便是因為修設崇文祠堂之事。”

  “如你所言,女帝原本應該是遵照了謀士的意見,並不打算修設,可誰知這想法後又被那人提出。女帝舉棋不定,喚我一同協商,我製止無果,便與簾後的人爭吵起來,情緒激動之時無意掀了簾子,當我看到他裸露在外邊的雙眼和手腕,令人不寒而栗,那一刻,我忘記了自己的冒犯之罪,隻訥然站著,動也不敢動……”

  “是因為發現他雙目已渺?手腕上還受了重傷嗎?”卿如是覺得應該不會這麽簡單。

  葉渠點頭,又搖頭。他這態度教人捉摸不透。兩人盯著他,等他說下文。

  “我無法形容。但他那雙眼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隻是眼睛周圍的皮膚都潰爛過,愈合後的傷疤遮住了些視線。”葉渠皺緊眉,回憶著不堪入目的畫麵,“手腕的皮膚亦是潰爛後愈合的痕跡。我相信,他全身上下都是那般模樣。”

  卿如是想象著畫麵,臉下意識地扭曲了。

  葉渠心底想著,其實外表的可怕並不是最令他無法忘記的。予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人的眼神。

  有著仿佛看破生死的頹喪,眸底透露出的是他仍因放不下的執念與牽絆困頓於俗世的掙紮感。這是個極為矛盾的人,也是個極其可怕的人。因為他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那麽這世上除卻生死,還有什麽可以束縛他?他恨不得有人能幫他解脫,不必死守著一個信念強撐著去活。

  葉渠不明白這人究竟經曆了什麽,才會隻被自己的信仰吊著一口氣。

  “後來女帝發怒,我才回過神,趕緊跪地認罪,但那人雙眼和手腕的模樣還回蕩在腦海裏,若去想他渾身都是那般慘狀,實在太過恐怖。我好幾次想要問女帝如何認識的這人,思來想去也沒敢問出口。從那以後,修設祠堂的事再沒讓我參與過,祠堂建成,起初也算風平浪靜,直到幾年後,有月氏子弟聚眾砸了祠堂,女帝派我處理。那時候我才知道,讓我接管是因為,那個人死了,就被埋在宮裏。”

  “病死?還是被女帝賜死?”月隴西沉吟道,“或者是到了年齡?”

  葉渠微擰著眉,搖頭道,“不得而知。”

  “為何要說他是諂臣?我聽你講後,卻隻不過覺得那人是在推崇崇文的思想罷了。”卿如是狐疑,“葉老您自己不也是崇文黨嗎?你應該能明白女帝和那人為何會想要修建祠堂啊。”

  “這不一樣。”月隴西接過話,跟她解釋道,“不管崇文的思想再如何深遠,對於女帝的朝代來說,他都是無功無績之人,一旦立了祠,就會激起民怨。後幾年忍氣吞聲許久的月氏子弟聚眾砸了祠堂就是最好的說明。”

  卿如是沉吟,想了一會便想通了。

  葉渠拈著胡須,歎道,“女帝可以提倡且發揚崇文的思想,但若是立了祠,那就是強行教人去敬畏這樣一個已經死去多年的人,於女帝統治時的百姓來說,崇文已有些遙遠,跟他們沒關係。更何況他的思想也不是人人都認同,絕大部分百姓都更信奉皇權至上,畢竟當時尊崇崇文思想的女帝就是高高在上,要讓百姓都去認同崇文,如何能有說服力?倘若為大局著想,就不該立祠招惹那些本就忍氣吞聲受女帝壓製的反崇文黨。”

  “那後來呢?”卿如是蹙眉,關切地問,“後來那座祠堂如何了?”

  “事實證明,那座祠堂最後都積灰破敗,輪到小女帝當政時,就沒有再翻修。如今的陛下更是一早就派人將那處夷為平地。真是明君。”最後四字也不知是真心感慨還是諷刺,竟聽得尾音微微顫抖。葉渠啜了口酒,像是想起了什麽傷心往事,垂眸回想,不再作聲。

  月隴西心底合計著問得差不多了,起碼證實了自己猜測中的一個點。他抿了口酒,發覺葉渠情緒低落,便看向卿如是,示意她與自己離開。

  卿如是頷首,與葉渠告別。

  “近期這本手劄牽涉案件,最後恐怕要歸到陛下手裏。我會盡快命可信之人仿製一本給你,拿不到原本,時常翻翻仿本,也當是個念想了,全了你對女帝的忠義。”月隴西低聲道,“這酒不錯,甜的,你若是有什麽苦楚,便多喝點罷。”

  “你們去罷。”葉渠抬眸,感激地看向月隴西,又默然望向卿如是,良久,輕道,“卿姑娘,良人難得,你們得白頭偕老啊。須知這世上,有太多命不好的人,遇到的都是人渣滓……”後一句話,幾近更咽。

  卿如是不得深意,但知道他是好心,蹙著眉謝過,並表示自己謹記。

  待走出采滄畔,卿如是才去問月隴西,“為何葉老會由此感慨?你像是知道他的苦楚似的。”

  月隴西搖頭,翻身上馬,伸手抱她,“我並不知道。隻不過是覺得,誰還能沒點苦楚。他好歹也這麽大年紀了,經曆過的東西太多,如何能不記得些難以忘懷的事?一時悲慟,對你說那些話,也是想讓你好好珍惜我。畢竟我這種不可多得的男人,也不是誰都能遇上。”

  卿如是抬眸瞥他一眼,“快走罷你。”她依舊是側坐,輕靠在月隴西胸膛,腦子裏還在回想那位諂臣。

  毫無疑問,那是名崇文黨。可女帝應當有分辨,崇文黨的哪些意見是於她有益的,哪些意見又是不可聽取的。葉渠的勸阻她不聽,為何就對那名諂臣偏聽偏信呢?

  她隱隱覺得這背後牽扯太多。

  就像月隴西所說,有人布下了很大的局,大到顛覆人的想象。

  忽然想起,來時月隴西說“懷疑當時有崇文黨活了下來”的事。她心神恍惚,腦子裏閃過崇文溫潤明朗的笑,又閃過他被拖上刑場受千刀萬剮時的場景。

  她猛地回神。自己怎麽會忽然想到崇文先生?

  是太希望他當時還活著了嗎。

  可,崇文先生明明白白是死了的。就死在她眼皮子底下,因為失血過多,又因狂罵皇權精疲力盡,暈過去,又因痛楚醒過來。最後一次暈過去,就再也沒能醒。

  死前一刻,秦卿恰與崇文的目光銜接上,他飽含深意的眼神,仿佛是在告訴她:以後的日子隻得你自己走,一步也不能踏錯了。

  一步也不能踏錯。卿如是想著後來發生的一切,不禁低歎了口氣。

  月隴西先將她給送回卿府,走前叮囑道,“還有六七日,我就能從國學府出來。屆時距離我來提親也沒幾天了,在提親之前,我想先帶你去一趟扈沽山。”

  “去做什麽?”卿如是還騎在馬背上,盯了眼月隴西意圖抱她下來而伸出的手,坐著沒動。自在地搖晃著腳丫子,居高臨下看著他問。

  月隴西收回手,一手牽住馬,以免她晃著腳丫踢到馬肚子會讓它受驚跑起來,另一隻手牽著她,以免她不慎摔下來,抬眸看向她道,“帶你去看看我祖上和秦卿的墓,還有一些別人不曾知道的東西。等你嫁進來之後,再要去祭祖,就須得等到明年三月,太久了。”

  “行罷。”卿如是想到他將要跟著卿父一同接管國學府的事,問道,“等完婚之後,你是不是還要住在國學府裏?我聽說,他們那些被挑選出來的考生一旦入了國學府,就三年都不得出來?”

  “我自然不會住國學府中。”他好不容易跟她成婚了,選擇住在外麵是有毛病罷。月隴西沉吟道,“尋常考生自是如此,但若是師從某位要職官員,就不必整日都留在那裏了。譬如蕭殷,他選擇跟著餘大人,那麽除卻編修遺作等國學府的差事要做之外,還得時常去刑部當差。但照渠樓不是好住處,他可以選擇就住在國學府。”

  卿如是點頭。她似乎沒有留意到自己的手一直被月隴西握在掌心,甚至輕微地摩挲著。也或許是因為不排斥,才任其所為。

  此時感覺到掌心被貓爪撓似的異樣,有些癢,她下意識屈起手指,不像是要掙脫,倒像是回握。

  她聽見人來人往的街道中,月隴西在輕聲泣喃,分明他就在眼前,他的聲音卻好似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傳過來。

  一瞬間,她也分不清那是月隴西在問,還是活在記憶中的那人在問。

  他問她:“……還會疼嗎?”小心翼翼地語氣,好似恐驚擾了睡夢中的人。

  不確定方才是不是此刻垂首沉默的他在問話,卿如是皺起眉,不明就裏。

  但她的記憶卻被拽回百年前的西閣,恍惚記起那天日暮時的餘暉還灑在自己身上,微微發燙。

  夾棍在十指縫隙中碾磨,後來她痛得喊不出話,嗚嗚咽咽地叫著,汗水濕透衣襟和發,她望著封閉的窗,燦黃的光一縷縷透進窗紙,她泣不成聲。

  那時候她多希望後來發生的一切,隻是她遇見月一鳴那日坐在廊橋上讀書犯困打了個盹。

  她希望一切都沒有變,回到那一天。她記得那日崇文先生還告訴她,晚上要帶她和幾位學生去城樓上看煙火。

  可當晚他不慎入獄,隔天被放出來,就錯過了。

  直到她被囚西閣再不得出府,她都沒能去城樓。

  行刑後,她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再也再也出不了月府。那個吃人的世道,欠了她一場五年的煙火。

  她想去看煙火。月一鳴知道。

  他站在西窗後聽她一次次聲嘶力竭,夕陽落在窗上、牆上、樹葉上,待到樹葉紛飛,上邊斑駁的光影便開始淒慘招搖。

  夫人還緊緊揪扯著他的衣角,哭得肝腸寸斷,苦苦哀求他別再繼續。她不明白,但他不能不明白。

  他默然站著,想起當年問惠帝討要秦卿時說過的話。

  “反正那一手草書臣是糾不過來了,重學楷書不曉得有多麻煩,您看臣像是喜歡費那勁的人嗎?您賜再多的筆都沒用,若要再賜筆,不如就將秦卿賜給臣。臣幫您管著她,教她乖乖地,再也不敢頂撞您,還教她日日給臣謄抄折子,欺負她、折磨她,您看到臣的折子字跡工整了心裏也暢快不是?陛下,賜給臣罷,臣隻想要這根筆。”

  一時腿軟,沒有站住,月一鳴順著牆滑下來,蹲在地上,緊緊抱著頭深埋在雙臂間,不知在呢喃什麽,連氣音都是更咽的。更咽著更咽著,不知是笑了還是在哭。

  夫人湊近,唯聽到他輕聲喚“秦卿”的名字。

  兩個字咬在口中,喚得百轉千回。

  他任由眼淚從指縫中淌出,忽而自嘲地苦笑起來,“……秦卿啊。”

  一聲聲地,忒煞多情。

  後來行刑完畢,他將雙眼埋在臂彎裏,獨自抹幹了淚,吞咽悲傷。進門的那刻猶豫不決,許久都沒能推開。

  最後是夫人幫他推開了那扇門。

  他走過去,蹲在秦卿麵前。

  伸手想要撫她,卻不知該從哪碰起。

  她強撐著抬眸看他,眼底是綿綿的刀,想說什麽,終是因氣若遊絲未能開口。

  月一鳴喉頭一更,“秦卿,陛下賜給我的筆沒有了……”

  她眸中的淚光閃爍著,盯著自己動彈不得的手指看了一會,想要嚎啕,卻哭不出聲。她合上眼,趴在手臂上。

  “我想……”須臾,不知攢了多久的力氣,她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之際,平靜地抽噎著,“我想去城樓看煙火……崇文先生還欠我一場煙火……可是他死了……”

  月一鳴滿麵淚痕,仍舊溫柔地朝她笑,須臾,輕聲回應已入睡夢中的她,“我帶你去看。我一定會帶你去城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