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窮人的支持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49      字數:2137
  現在的滿清,很貧窮,窮人非常非常的多,占了四萬萬人口的絕大部分。或者說,國家的財富主要集中在了極少數人手中。這也就使得絕大部分人都是窮人,連飯都吃不飽。

  而這無疑也就給了大明帝國一個絕好的機會。隻要能夠獲得這些窮人的支持,那大明帝國就算是贏得了全天下的人心了。在兵員方麵,也不會匱乏。

  “陛下,臣會做好這方麵的事的。”張孝達知道這件事對大明帝國的重要性,所以會全力以赴。

  鄭龍點了點頭:“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很難讓粵省的窮人真正過上好日子。大部分的土地,還是掌握在那些地主手中啊!”

  張孝達聽到鄭龍這麽一說,心中不由得一緊。他能夠猜得到,鄭龍是想要對那些地主下手的。

  “陛下,那些地主也是漢人,更是士紳。如果沒有罪名就向他們下手的話,恐怕會引起社會的動蕩。”張孝達提醒道。

  在這個時代,官員大部分都是出自於士紳的。純粹的貧苦人家想要供養出一個讀書人,無疑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就使得整個官場,幾乎都被地主士紳把持了。他們代表的,自然就是地主士紳階層的利益了。

  “我知道,所以對那些地主,我們可以區別對待。一種是和滿清勾結的地主,哪怕我們掌控整個粵省之後,他們都還念念不忘滿清的。這一部分地主,自然是要消滅的。他們的土地和財產,也將被收歸國有。那些土地,也將分配給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另外一部分,則是沒有什麽過錯的地主。官府可以要求他們降低一點地租。現在的地租,很多地方都高達五成以上,甚至七成。這使得那些佃戶辛辛苦苦勞作了一點,最後卻連肚子都吃不飽。因此,地租必須要降到三成一下。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老百姓們填飽肚子。”鄭龍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陛下,如果這樣實施貫徹下去的話,必然是萬民之福啊!不過,那些地主恐怕不會同意下降地租的。”張孝達幾乎可以肯定這一點。

  越是有錢的人,越是吝嗇,越是為富不仁。

  “如果他們不願意配合,那就怪不得我們了。現在是戰爭時期,我們必須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來打贏戰爭。為此,我們甚至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手段。必要的話,找幾個典型殺雞儆猴。我相信,其餘的人就會配合了。”鄭龍說道。

  “是,陛下!”張孝達點了點頭,他明白鄭龍的意思。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

  “具體的行動,不用地方官員動手。軍事情報局那邊,會負責的。”鄭龍接著說道。

  對此,張孝達自然沒有意見了,如果地方官員直接動手的話,肯定會引起很多人不滿的。

  “等到我們打敗了滿清之後,我們可以用溫和一點的手段。比如,贖買地主的土地,然後將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地主獲得了資金之後,再投入到其他的行業。比如工業當中。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更是能夠促進工業的發展。在這個時代,一個國家要成為強國的話,沒有強大的工業,那顯然是不行的!”鄭龍說道。

  張孝達不由得眼前一亮,他本來就是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對於發展工業可謂是情有獨鍾。如果鄭龍所說的計劃能夠實現的話,那整個國家的工業必然能夠得到極大的發展的。

  “陛下,這倒是一個好主意。”張孝達由衷的讚同。

  “除此之外,移民也要繼續。尤其是粵西和粵北的山區,本來就人多地少。太多的人口聚集,哪怕官府將土地分配下去,也很難解決他們的溫飽。隻有將人口移民到南洋去,他們才能夠分到更多的土地,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帝國目前控製的香料群島而言,隻有一千兩百萬人口而已。實際上,哪怕再向香料群島移民三四千萬人口都是完全可以的。並且,香料群島上的工業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了,正在高速發展當中,需要大量的工人。老百姓移民到香料群島的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鄭龍接著說道。

  “是,陛下,臣會全力推動移民計劃的。”張孝達回答。

  張孝達無疑是一個極有能力的官員,鄭龍隨之將粵省的政務交給張孝達負責。與此同時,從香料群島抽調的數百名官員,也充實到了粵省各府縣。加之經過張孝達挑選,留任的那些官員。整個粵省的政務體係,已經逐漸恢複運轉了。

  6月20日,鄭龍下達了聖旨,正式分配官府所有的土地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與此同時,那些旗人王公貴族的土地,以及逃亡官員的土地,也同樣分配給了那些農民。

  一時間,整個粵省的大部分農民,對於大明帝國和鄭龍,都感恩戴德。

  對於這些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啊!有了土地,才有生存下去的資本。

  粵省的很多農民,原本就生活困苦。但是現在,他們一下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了。這自然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大明帝國,認同大明帝國了。

  甚至於,還有人擔心如果大明帝國被滿清打敗之後,那他們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土地,會不會再被滿清收回去?一些有誌青年,甚至打定主意要加入大明帝國的軍隊,打敗滿清,守住這些土地了。

  三天之後,鄭龍再一次下達了聖旨,要求整個粵省的地主,全部下調地租。所有的地租,都不得高於三成。如有違抗,等同於忤逆君王!

  這樣一道命令,更是在整個粵省引起了軒然大波。廣大的農民和佃戶,自然是歡呼雀躍了。但那些地主,卻恨的咬牙切齒。

  對於很多地主來說,地租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下子少了那麽多的地租,他們的收入自然也就銳減了。正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啊!

  隻不過,對於大明帝國來說,隻要能夠獲得絕大部分農民的支持,那就足夠了。那些地主,根本就翻不起什麽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