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蘇德戰場大變化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3718
  “剛剛接到的消息,蘇聯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圍殲了被圍的四十萬德國軍隊。然後繼續進攻,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團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已經接連撤出原來的陣地。”

  羅斯福聽到蘇聯的戰報,立馬道:“具體戰果呢?”

  “據蘇聯軍隊自己的戰報,在斯大林格勒圍殲德國軍隊之後,隨後的戰爭當中,他們宣布在庫爾斯克打死打傷德國軍隊五十多萬。”

  “怎麽可能?”

  1942年1月19日,美國白宮。

  羅斯福接到消息之後大驚失色。

  因為這根本不可能。英美兩國雖然非常重視蘇聯軍隊,因為蘇聯實在是韌勁十足,戰鬥力也不差。但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蘇聯軍隊可以強悍到這麽快就擊潰如此多的德國軍隊。

  如果蘇聯的戰報正確,那麽此次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蘇聯就圍殲了德軍一百五十多萬人。雖然不全是德國軍隊,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軍隊,但也已經是相當厲害。因為這樣的打擊對於德國在蘇聯絕對是致命的。

  因為一旦真的如此,那麽德國在蘇聯就再也沒有進攻實力。

  不可能。

  怎麽可能。

  德國軍隊的強大,美國軍隊也是心裏有數的。在北非英美軍隊占據絕對優勢,但也沒有一下就這樣擊潰德國軍隊。

  羅斯福雖然不是軍人,但也明白德國軍隊是很強悍的軍隊。

  本來按照大家的故意,蘇聯就算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但也不可能有如此的戰果。

  “聽聞本來德國軍隊在戰場上是占據優勢的。因為蘇聯軍隊推進太快,戰線拉得太長,被德國軍隊打了側翼。而且德國軍隊的坦克比蘇聯軍隊的坦克性能更好。蘇聯軍隊的坦克無法打穿德國軍隊的坦克。蘇聯坦克群差一點全軍覆沒。”

  “那為什麽?”

  “因為德國完全失去了製空權。雙方在這一次交鋒當中,共投入了五千多架飛機。不過其中德國飛機隻有一千多架,剩下的都是中蘇飛機。中國軍隊在這一次交鋒的時候投入了一千三百多架的戰鬥機,和蘇聯空軍合作,徹底掌握了製空權。之後德國的坦克群遭受了中蘇空軍猛烈的轟炸,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戰鬥。”

  “中國空軍?該死。”

  其實在戰術上,蘇聯軍隊已經完全失敗。

  蘇聯軍隊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那些將軍都是頭腦發熱。盲目的進行追擊,弄得戰線越來越長,被曼施坦因看出蘇聯軍隊的虛弱,他立馬是集中兵力直接攻擊蘇聯軍隊的側翼。德國坦克群和蘇聯的坦克群交鋒,論數量蘇聯坦克遠遠多於德國坦克。

  但交鋒之後,蘇聯坦克迅速落敗。

  蘇聯主力坦克t-34,碰到德國的“虎”式坦克,完全是無可奈何。因為蘇聯的t-34坦克裝備的76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無法打穿“虎”式坦克102毫米厚的正麵裝甲,甚至對德軍增強了防護的iv號坦克的正麵裝甲,在400米以外也幾乎無可奈何。

  而德軍“虎”式坦克的56倍徑88毫米火炮和iv號坦克的長身管75毫米火炮卻可以分別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離上,輕而易舉地把t-34坦克的正麵裝甲打個洞。至於紅軍標準的45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拿德國人的坦克毫無辦法。

  交鋒之後,蘇聯落入極大地不利。

  如果繼續下去,曼施坦因的計劃就會成功。隻要擊潰了蘇聯坦克群,那麽整個蘇聯軍隊的側翼徹底暴露。

  整個蘇聯軍隊都會失敗,說不定被德國重新圍殲。

  曆史上就是如此。

  讓蘇聯軍隊在拿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之後,立馬被曼施坦因反擊,損失巨大。導致蘇聯軍隊一直修整了幾個月之後才重新發動進攻。

  可惜這一次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本來蘇聯和德國這一次戰役當中總共投入了兩千多架飛機,誰也沒有占到便宜,大家投入的飛機數量相差不多。但是隨著中國上千架戰鬥機投入戰爭,一下就擊潰了德國好不容易集中的空軍部隊。

  德國和蘇聯已經作戰一年半多的時間,德國空軍也是損失很大。這一次好不容易集結了上千架飛機,沒想到碰上了中國的空軍。

  中國空軍在數量、質量上都優於德國軍隊。中蘇兩國軍隊加起來有兩千多架戰鬥機,近兩千架的轟炸機。數量是德國的好幾倍。

  製空權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二戰的時候。

  沒有空軍保護的德國坦克群,一下就成為了中蘇空軍的靶子。中蘇兩國可都是生產了不少超級炸彈,都是那些幾頓重的炸彈。

  這些炸彈都是威力巨大的炸彈。

  德國的重型坦克也不可能擋住這樣的炸彈。

  本來占據絕對優勢的德國坦克群,遭受了中蘇兩國空軍的轟炸,損失慘重,隻能是選擇後撤。因為不選擇後撤,肯定會全軍覆沒。曼施坦因的作戰計劃,因為坦克群沒能夠完全擊潰蘇聯的側翼,導致整體失敗。

  而蘇聯軍隊則是反應過來,繼續圍剿德國軍隊。

  導致德國軍隊慘遭大潰敗。

  就算是德國這樣的軍隊,遭遇大潰敗之後,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特別是現在的德國軍隊,並不僅僅是德國一家軍隊。還有其他一堆的仆從軍。

  勝利的時候沒有什麽,當失敗的時候根本就止不住。

  “現在呢?現在是什麽情況。”

  “蘇聯軍隊已經停止作戰,開始重新集結。我們認為蘇聯應該是為下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做準備。”

  “蘇聯,蘇聯。”

  羅斯福深深皺眉。

  蘇德戰場突然出現大變化。雖然大家都認為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會勝利,但絕對不會是那麽容易。而且就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德國依舊有很多強悍的部隊。

  可是沒想到蘇聯憑借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再次發動進攻消滅德軍五十多萬。

  這樣就對於德國的打擊很大。

  蘇聯的戰略態勢完全改變。德國損失如此大,應該是很難繼續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隻能是轉入防禦。

  如果蘇聯把德國軍隊都趕出蘇聯本土,那麽問題就太大。

  “要加快我們的計劃,輸送更多的軍隊去北非。給埃森豪威爾將軍發電,讓他們加快對於德國軍隊的攻擊。還要計劃一下,看看怎麽讓我們的軍隊登陸歐洲。”

  在北非雖然英美占據優勢,但美國軍隊並沒有完全發力。他們更多的是利用空軍、海軍對德國進行進攻,因為現在的德國軍隊實力強大,美國還是比較謹慎。

  但現在羅斯福等不及了。

  如果不能盡快的解決北非地區的德國軍隊,如果讓蘇聯擊潰德國軍隊之後南下,到時候說不定歐洲是誰來做主。

  如果蘇聯率先拿下德國,到時候美國怎麽辦。

  這不行。

  “是。”

  羅斯福心情真的不是很好。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蘇德戰場竟然出現這樣的變化。

  …………

  “怎麽會?怎麽會?”

  羅斯福著急,丘吉爾更加著急。

  蘇聯獲得一場大勝的消息傳遍全世界,很快也傳到了英國這裏。丘吉爾急的滿頭大汗,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根本就做不下來。

  美國和蘇聯,最多是在爭奪歐洲的統治權力。美國就算輸了,把頭一縮回到美洲當他的土霸王,依舊沒有任何的問題。

  反正美國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當年一戰之後美國也是如此的選擇。

  隻要美國回到美洲,把頭縮進去,蘇聯也奈何不得美國。

  但英國不同。

  英國雖然是島國,但畢竟也是歐洲國家。英國當年控製歐洲靠的就是均衡的戰略。但是蘇聯南下,蘇聯可是社會主義國家。

  是這些年輸出革命最積極的國家。

  而且一戰之後,德國能夠重新崛起,除了德國自己的能力之外,也有英法兩國有意無意的支持有關。英法兩國和德國關係很不好,為什麽會支持他。

  不就是希望培養德國來防禦蘇聯,希望蘇聯和德國幹仗。隻不過沒想到德國轉了一個彎,先攻擊英國和法國。

  但如果蘇聯南下,整個歐洲都會成為蘇聯的。到時候到處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包圍英國。誰知道會鬧出什麽事情。

  英國是真的害怕,丘吉爾是真的擔心。

  “該死的東方佬,他們怎麽到處都有。”

  如果沒有中國的三千多架空軍的支持,蘇聯這一場仗很難勝利。但中國的空軍參戰,才會讓蘇聯控製住製空權。

  而且上千架轟炸機參與空襲德國的坦克群,才會有蘇聯最後的勝利。

  但一場戰爭改變了目前歐洲的均勢。

  “蘇聯,蘇聯。”

  丘吉爾要考慮,考慮應該怎麽辦。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丘吉爾要拿出一個對策。蘇聯馬上就要南下,最多不會超過一年時間。甚至有可能隻有半年時間,蘇聯就能夠擊敗德國在蘇聯的軍隊。到時候蘇聯南下,根本沒有國家能夠擋得住。

  現在要想辦法。

  想辦法阻止蘇聯。

  “戴高樂,戴高樂。”

  丘吉爾立馬想到了法國。現在的情況,想要擋住蘇聯南下是不可能。那麽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英美兩國要快速推進,不能讓蘇聯獨占歐洲。

  但同樣,英美兩國需要一個歐洲大國來抵禦蘇聯。

  德國不行。

  德國作為此次二戰的元凶,肯定是要進行審判的。德國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那麽隻有一個國家,那就是法國。

  丘吉爾一下就感受到戴高樂的重要性。

  “給戴高樂發電,我要親自去見見他。”

  …………

  “好,太好了。”

  真是各有各的心思。

  羅斯福和丘吉爾著急想辦法,在阿爾及利亞的戴高樂聽到蘇聯的戰報,心情好的不得了。雖然目前在蘇聯的德國軍隊還有一百多萬,加上一些仆從軍有兩百多萬。

  蘇聯想要完全擊敗他們,把他們趕出蘇聯境內,最少需要半年時間。說不定需要一年的時間。

  但這已經是非常驚人。

  已經讓英美各國擔憂。

  戴高樂卻興奮莫名,因為戴高樂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到來了。英美肯定是沒有想到蘇聯會取得這樣輝煌的勝利。

  現在估計是手忙腳亂。

  英美兩國目前屯兵一百多萬軍隊在北非,還沒有進入歐洲。但蘇聯的時間卻非常明確。不會超過一年,蘇聯就肯定會南下。

  怎麽抵擋蘇聯。

  包括戰後誰能夠限製蘇聯。

  隻有法國。

  “夏爾,丘吉爾的電報。”

  “什麽事情?”

  “他想過來見你。”

  聽到丘吉爾要過來見自己,戴高樂立馬就笑出聲來。哼哼,丘吉爾你不是很高傲,你不是很驕傲。現在還不是要過來見我。

  “好。就讓他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