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石油利益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4798
  “司令員,蘇聯部隊已經開始圍剿德國軍隊。朱可夫將軍要求我們空軍的協助。”

  “好。”

  郭鬆齡點頭。

  “命令,空軍第三軍和第四軍率先出擊,掃除空中障礙。讓第九軍、第十軍和第十一軍準備好,隻要有命令就立馬出擊轟炸德軍陣地。”

  “是。”

  1941年12月11日。

  美國速度太快,快的讓人不可思議。短短半年之內美國已經往北非地區運送了八十萬軍隊,美國強大的海軍部隊也是來到北非,開始把德國的海軍徹底壓製。

  然後英美部隊開始轟炸德國。

  雖然因為德國空軍和防空力量強大,所以效果不算很好,但也表明英美已經開始反攻德國。在北非地區來說,英美軍隊已經占據絕對的優勢。

  當然這隻是軍隊規模的優勢,目前的戰況來說,德國軍隊還不落下風。

  這還剛剛開始。

  以美國現在的速度,在未來半年之內一定會運送百萬大軍來到歐洲。甚至說不定會有兩百萬、三百萬,到時候整個歐洲的情況都會變得不一樣。

  羅斯福的想法很簡單。

  中國已經開始整合東亞和東南亞,有足夠的餘力插手其他地方。支援蘇聯,支援戴高樂都是這樣的情況。

  羅斯福明白中國的意思。中國自己不親自插手歐洲事務,但故意培養一些國家,讓他們阻止美國霸占歐洲。

  這樣的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因此羅斯福需要美國盡快發力,短時間之內滅掉德國,然後拿下歐洲。

  所以美國的動作比計劃還要快。本來計劃是一年之內往歐洲運送百萬軍隊,但是現在才過了半年多一點,北非地區已經有美國八十萬軍隊。

  美國計劃一年之內往歐洲動員兩百萬大軍。

  美國速度這麽快,而張學文卻不能忍受美國獨霸歐洲。

  現在的法國還沒有完全成氣候,蘇聯這邊打的非常艱苦。如果這個時候英美兩國幾百萬大軍從北非橫推,短時間之內就能夠進入歐洲。

  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在歐洲進行從容的布置。

  一旦英美真的搞定歐洲,特別是西歐這個強大的地區,那麽他們的實力大增。在未來的戰略當中會處於非常好的態勢。

  這對於中國不利。

  因此張學文也是針鋒相對的派出強大的海軍部隊來到北非,協助戴高樂的法國軍隊作戰。在北非地區,中國已經是派出了六艘航空母艦,以及二十多艘戰列艦和八十多艘驅逐艦。北非地區法國殖民地的主要港口都在中國海軍的控製之下。

  然後大批大批的物資援助戴高樂,讓戴高樂短時間之內能夠整合那些法國反抗部隊,也開始聯係法國國內的反抗力量。

  可光是這樣不行。

  戴高樂的實力還是太弱。

  除非現在的戴高樂已經拿下法國,利用法國強大的實力,才能夠和英美平起平坐,才有資格和英美討價還價。

  現在的戴高樂還沒有那樣的資格。

  因此張學文有些著急。

  如果在戴高樂有足夠實力之前,英美率先拿下法國,說不定怎麽對待法國。甚至說不定英美兩國直接堵住蘇聯南下的步伐。

  所以張學文決定幫助蘇聯的戰爭。當然張學文沒有考慮過讓陸軍遠赴歐洲戰場,因此派遣了中國的空軍部隊。

  兩個月之內,中國就往蘇聯那邊派遣了三十六個空軍師,快三千架的戰鬥飛機。

  利用各地的飛機場,利用中蘇鐵路,派遣大批部隊來到蘇聯。短短兩個月就已經在斯大林格勒周圍開辟了大批的空軍基地。

  而且是中國的空軍司令郭鬆齡親自帶隊。

  中國的空軍部隊來到的時候,正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到了最後的時刻。蘇聯不僅僅是頂住了德國的進攻,到了這個時候蘇聯已經是進行反擊。

  開始圍剿德國軍隊。

  不過德國軍隊人數不少,因此朱可夫請求中國的空軍部隊參加作戰,徹底結束斯大林格勒戰役。準備徹底消滅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周圍的部隊。

  “給大家下命令。一旦飛機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考慮太多。先保住自身,果斷的跳傘。周圍都是蘇聯部隊,不要擔心其他。保命要緊。”

  “是。”

  郭鬆齡下達命令之後,仔細的看著地圖。

  雖然郭鬆齡現在是空軍司令,但他出身就是陸軍。從東北新軍開始跟著朱慶瀾來到四川打造四川新軍,後來又是跟著尹昌衡入藏平息叛亂。

  之後才轉成空軍。

  正是因為這樣張學文才會派遣郭鬆齡。

  郭鬆齡不僅僅是一個空軍將領,更是一個優秀的陸軍將領出身。對於戰局的把握也是相當出色,如果不是成為空軍將領,他肯定是非常出色的陸軍將軍。郭鬆齡能力足夠出色,應變能力也強,可以完成張學文交給他的任務。

  因此郭鬆齡這一次來到蘇聯協助蘇聯,但也在仔細關注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看起來蘇聯馬上就要獲得完全的勝利。

  雖然目前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周圍還有近百萬軍隊,但德國軍隊銳氣已失,加上後勤跟不上,以及蘇聯軍隊已經開始圍剿德國軍隊。德國軍隊的失敗指日可待。

  一旦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失去這麽多的部隊,那麽蘇德戰場的戰略態勢就會完全不同。

  張學文的意思很簡單。

  蘇聯必須要盡快的擊敗在蘇聯的德國軍隊,然後出兵歐洲地區。為了這個目標,張學文才會派出這麽多的空軍部隊幫助蘇聯。

  當然也有鍛煉中國空軍的意思。

  德國的空軍目前來說實力強大,能夠和這樣強大的部隊作戰,算是提高中國空軍作戰經驗非常有效的辦法。

  郭鬆齡明白,中國空軍的任務還是很重的。

  必須要為蘇聯軍隊掃除空中的障礙,還要轟炸德軍陣地。還好利用中蘇鐵路,中國運送了大批量的航空炸彈。

  …………

  “總統,總理,這是蘇門答臘共和國提出的建議。”

  東南亞的公投已經結束。

  並不是所有遞交申請的地區都獲得了獨立,新加坡就沒有獲得獨立。新加坡公投,大家還是希望留在馬來西亞。因此新加坡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自治區。

  不過印尼完全不同。

  印尼共和國的加裏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都選擇獨立,成立了加裏曼丹共和國和蘇門答臘共和國。這一次公投當中,印尼的損失最為慘重。

  因為印尼的主要經濟支柱都在這兩個地方。

  印尼富豪都集中在這裏。

  可是這一次這兩個地方獲得獨立,讓印尼的經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不僅僅是如此,這兩個地方也很大,導致印尼的國土一下縮水一半。

  本來印尼的潛力很大,但隨著這兩個地方獨立,印尼成為了一個東南亞最普通的國家。

  加裏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這兩個地方雖然有很多原住民,但華人比例很大。而且這裏的政治、經濟都是華人控製。因此他們兩個新獨立的國家,天然和中國關係很近。

  “他們這是看上了石油豐厚的利益。”

  張學文看了蘇門答臘共和國遞交給中國的建議之後,立馬是笑了出來。然後把這份意見書交給了廖仲愷,讓大家都看看。

  大家都是輪流看了看,有些就麵麵相覷。

  “財帛動人心,石油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利益豐厚。蘇門答臘共和國來說,石油是他們最多的資源。他們當然是不希望所有的好處都被外國公司拿走。”

  廖仲愷也是表示理解。

  雖然目前成立的蘇門答臘共和國的政府主要勢力都是華人為主,很多人都和中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既然蘇門答臘成為了一個國家,他們當然也有他們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什麽都聽中國的。

  這一點張學文早就明白。

  不能因為這是一個華人領導的國家,他們就完完全全聽從中國的命令。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出現的。曆史上新加坡反而是反華最積極的國家。不說其他華人為主的國家,就算是在中國國內,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不同,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利益博弈。

  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蘇門答臘共和國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中國作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霸主,要做的就是平衡大家的利益,讓大家的利益和中國的利益變得一致。這樣大家才能夠長長久久的合作。如果利益衝突嚴重,那麽就無法消停過日子。

  “總理,你怎麽看?”

  “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已經是誰也擋不住。雖然蘇門答臘共和國有些不同,但他們肯定也不會願意自己的經濟掌握在其他國家手中,不會願意讓外國公司拿走他們最大的經濟利益。就算這一次、下一次我們否定,我們壓製他們,但下下一次,下下下一次我們怎麽辦?壓製太多,後果不會很好。”

  “是。”

  張學文點點頭。

  蘇門答臘共和國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目前蘇門答臘共和國的石油資源,不應該任由外國公司隨意的開采。

  他們政府也想來分一杯羹。

  除了正常交稅之外,蘇門答臘共和國認為石油是蘇門答臘共和國的資源,他們應該要拿到應有的份額。

  不過蘇門答臘共和國畢竟剛剛成立不久,而且實力弱小,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和中美的石油公司簽訂一份新的條約,拿走百分之三十的份額。

  蘇門答臘共和國還是非常小心。

  中美。

  這可是目前世界上的龐然大物,可以決定世界秩序的超級國家。想要從他們的石油公司分一杯羹,蘇門答臘共和國政府也不是不擔心。

  一旦中國和美國生氣怎麽辦?

  拍手就把蘇門答臘共和國給滅了。

  但一旦成功,那麽不僅可以給蘇門答臘共和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還能夠給新政府帶來巨大的政治聲望,鞏固新政府的權力。

  畢竟現在蘇門答臘共和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全都被中美公司壟斷。中美公司從這裏開采石油,隻是給蘇門答臘共和國政府一點點的稅收,然後剩下的都是中美石油公司的利潤。

  看著就眼紅。

  “蘊存,現在世界的石油資源誰拿的最多?”

  “當然是美國。”

  仇亮笑了笑,道:“美國本土就有豐厚的石油資源,美國的石油公司從百年前就開始在美國開采石油。在美國暴富之後,這些石油巨頭又開始在世界各地跑馬圈地。包括南美的委內瑞拉,東南亞的油田,還有在波斯灣的中東國家他們都占領了很多油田。目前世界油田的百分之四五十估計都在美國石油公司手中。”

  “我們呢?”

  “我們國家控製的油田大部分還是國內的。除了國內的油田之外,在東南亞有油田,以及中東地區也有油田。不過我們在海外的油田最多隻有美國的百分之二三十而已。”

  仇亮就是負責中國能源的,因此對於世界能源概況比較了解。

  “那就沒有問題。”

  張學文很直接道:“有些時候吃獨食是不好的,想要發展就需要利益均沾,這樣大家才能夠共同發展。蘇門答臘共和國有資格從石油當中獲得更多的收入,可以答應他們。讓我們的石油公司和他們政府直接談判。但不要輕易讓步,越是艱難拿到的東西,他們才會更加珍惜,更加感謝對方。而且讓我們的石油公司做好準備,隻要有這麽一例,相信其他很多的石油國家都會一擁而上。要做好和這些石油國家重新談判的準備。”

  “這樣會極大地得罪美國的石油公司。”

  有人擔心。

  畢竟目前世界上很多油田都是讓美國石油公司控製。一旦中國率先和石油國家簽訂一些新的合約,對石油國家進行讓步,那麽美國石油公司也隻能是跟著讓步。

  這樣這些石油公司的損失會非常大。

  不是一般的數目。

  “這不關我們的事情。太貪婪會撐著自己。你們看看,蘇門答臘共和國剛剛成立就盯上了石油利益。那些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中東地區,委內瑞拉這些國家,他們怎麽會心甘情願看著石油利益都被外國公司拿走。未來一定會和蘇門答臘共和國一樣,要求分享石油利益。因此利用現在的機會,用一些優惠的條件,讓我們的石油公司迅速的在中東地區拿下一些油田。”

  目前的中東還是英國的勢力,當然後來的美國勢力也不小。

  中國在中東的勢力是比較小的。

  但張學文已經是盯上了中東地區。當然中國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實力去控製中東,因為這裏畢竟是英國傳統的勢力範圍。同樣美國在中東也經營很長一段時間。

  可是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英美目前為了歐洲努力,中國完全可以介入中東。當然中國介入中東,不可能利用軍事力量。隻能是利用經濟力量去介入。

  石油公司是最好的媒介。

  隻要中國的石油公司在中東地區拿下足夠的勘探機會和開采機會,那麽利用這個媒介,中國的影響力就可以慢慢的滲透進中東。

  張學文從來沒有想過要獨霸中東,因為任何一個想要吃獨食的國家,都會被群起而攻。中國還沒有那樣的實力獨霸中東這樣的地方,就算有那樣的實力中國也不能如此。張學文的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不能讓英美霸占中東。

  這樣就足夠。

  中東地區大家都應該分果果,這麽重要的地方誰也不能獨占。

  “我認為不錯。”

  廖仲愷同意張學文的意思。現在英國深陷戰爭泥潭,給了中國一個機會。當然如果動作太大,很容易引起英美的反彈。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用經濟手段。

  讓中國的石油公司衝鋒陷陣。

  “以後我們要學會更多的使用經濟手段。再配以軍事、政治上的東西。動不動就用軍事手段,效果反而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