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歐洲布局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3674
  “德國必敗。不管德國怎麽掙紮,他們也不可能獲得勝利。”

  這一點張學文確信。

  不要說現在這個樣子,就算是德國手中有原子彈也必敗無疑。任何東西都無法阻止德國最終的失敗,除非德國能夠請下外星人幫助。因為目前圍攻德國的是世界最頂級的幾個工業強國。

  這些國家的工業實力都不比德國差。

  德國是跑不掉的。

  “我們現在的工作重點是盡快的解決東南亞的問題,以及整合東亞、東南亞經濟圈的問題。不過這個事情目前進行的還算順利,因此今天的會議主要討論未來歐洲的問題。”

  和法國的戴高樂見麵之後,張學文立馬召開了中央高層會議。連地方的政治局委員都召到了北京開會。

  大家一直都說美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其實說起來中國的地理位置也一點都不差。隻不過滿清末期中國實力下降太快,沒有能力參與世界競爭當中而已。

  當中國恢複過來之後,就能夠知道中國地理位置的優點。和美國一樣,中國周圍也沒有什麽能夠真正威脅中國的強國存在。而且東亞、東南亞都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屬於大中華文化圈當中的國家。讓中國整合起來,容易很多。

  而且遠離這些年矛盾重重的歐洲。

  歐洲打的如火如荼,中國卻可以冷眼旁觀,可以按照世界局勢的發展改變自己的策略。

  “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這幾百年來說世界中心就是歐洲。不管是經濟、軍事、文化,世界中心都是歐洲,世界秩序也是歐洲國家來製定。歐洲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強大的工業實力。就算因為這一次戰爭歐洲打成廢墟,歐洲也有足夠的技術儲備、足夠的技術工人、足夠的受教育人群,可以在短時間之內重新崛起。就算是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但依舊會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地區。歐洲有這樣的底蘊。”

  “是。”

  其他人都同意。

  日本都能夠重新崛起,歐洲就更厲害。論起技術儲備、工業基礎,日本是拍馬都趕不上歐洲國家。歐洲那些強國都是老牌工業強國。

  實力及其強大。

  就算受到戰爭創傷,論恢複能力,歐洲國家也會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正是因為如此,世界大國都不會放過歐洲。特別是美國。美國的工業實力是歐洲總和,而且從血緣上美國也是歐洲人的後代。整體來說,美國和歐洲是有天然的關係。美國想要替代英法兩國的地位,就絕對不會放棄歐洲。美國目前派兵北非,意在歐洲。”

  “美國一旦把歐洲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麽美國的聲勢大漲,真要開始做世界霸主。這對於我們可不是很有利的事情。”

  聽著張學文的話,廖仲愷接話道:“是。東亞和東南亞來說,也隻有日本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朝鮮這二十年的發展還不錯。其他國家的工業實力幾乎為零,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基礎都是原材料出口。這些地方還需要我們的資金支援,幫助他們發展。想要成為經濟強國,還不知道何年何月。但歐洲完全不同。戰爭結束之後,隻要有足夠的資金,憑借歐洲強大的底蘊,他們可以很快就能夠恢複,很快就能夠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從目前來說,我們的工業實力雖然超過美國,但在金融、外交這些方麵我們還是不如美國的。一旦歐洲完全倒向美國,到時候美國實力必然大漲。如果美國實力膨脹太快,他們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他們就很有可能來東亞、東南亞攪風攪雨。”

  歐洲和東亞、東南亞完全不同。

  畢竟那可是世界幾百年的中心。在亞洲地區除了中國,日本工業算是最好的。但是在歐洲比日本工業實力強大的國家不下五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基礎,歐洲一旦恢複起來,絕對是速度相當快的。隻需要幾年時間,他們就能夠再次成為世界強國。

  如果讓美國獨吞歐洲,絕對不是好事情。

  “就是這個。”

  其實大方針,張學文早就和廖仲愷談過。但真正的決議,還是要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大家一起討論才可以。

  畢竟支援蘇聯也好,支援法國也好,都絕對是大數目。

  更重要的是,這一批支援蘇聯和法國的東西,很多都會非常便宜。甚至不少都很難拿到錢。這麽大的事情,張學文和廖仲愷也不可能直接拍板。

  還是要經過大家的同意。

  “因此我們一定要阻止美國獨吞歐洲,不能讓歐洲整個都倒向美國。為了阻止整個歐洲倒向美國,隻有一個辦法。外部力量是不夠的,因為除了歐洲國家自己之外,有能力幹涉歐洲的隻有美國和我們。我們目前不應該,也沒有多少理由把勢力延伸到歐洲。因此我們隻能是利用內部力量,用內部力量牽製美國。”

  “我和總理談過,我們認為有兩個國家最為合適。一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目前在最前線抵抗德國的蘇聯。蘇聯國土麵積大,人口多,工業實力強大,擁有一個大國、強國的一切條件。未來在歐洲肯定是美國最大的對手。因此我們會大力援助蘇聯。希望蘇聯在歐洲擁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

  張學文給大家進行解釋。

  畢竟從現在開始援助蘇聯、法國,到時候支援的物資都有可能超過百億美元,當中中國能夠收回來一半的資金就不錯了。其他的都隻會是無償的支援,是拿不回錢的。

  雖然中國現在發展很快,中國的工業實力很強悍,但這麽大筆資金,肯定需要大家的同意。所以張學文解釋的很詳細。

  “另外一個就是法國。法國雖然投降德國,但正是因為沒有經曆多少戰爭,直接就投降德國,因此法國本土的工業實力保存完好。隻要戰爭結束,法國說不定是歐洲各國當中戰爭創傷最少的一個國家。現在英法都忽視法國,都輕視法國。這正是我們拉攏法國最好的機會。法國是歐洲大陸傳統霸主,不會甘心當美國的小弟。隻要法國還在,那麽就可以阻止歐洲完全倒向美國。”

  在座的都是玩政治玩了幾十年的人。

  大部分都是從辛亥革命開始走上政治舞台,然後在紛亂複雜的國家環境、國內環境當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

  隻是聽張學文的介紹,就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目前來說,亞洲還是比較平靜的。因為目前的亞洲是一強獨霸,中國實力遙遙領先亞洲所有國家。沒有任何國家有實力挑戰中國,甚至把東亞、東南亞的國家都加起來也不是中國的對手。中國隻要跺跺腳,整個亞洲國家都要膽戰心驚。

  正是因為這樣的格局,所以亞洲反而更加平靜。

  既然家裏這邊安穩,雖然有些齷齪,但其他地方不穩是對中國最好的事情。現在的中國有足夠的實力,但沒有相匹配的影響力。

  因此隻有世界不安穩,才會更加需要中國,讓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目前來說有能力和中國掰手腕的隻有美國。

  而美國目前的目標就是歐洲,給美國添堵,是非常好的辦法。阻止美國強大,給美國製造幾個對手,都非常符合中國的利益。

  “是,歐洲很重要。”

  劉道一接話,然後道:“歐洲畢竟是老牌世界強國聚集的地方,實力超過其他任何地區。如果全都倒向美國,對我們是非常不利。不希望美國獨占歐洲的,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英美是一個聯合,為了抵抗他們蘇聯和法國應該也是非常希望聯合在一起。”

  “英美聯盟?法蘇聯盟?”

  張學文點了點頭。

  法國和蘇聯就算不能成為軍事同盟,但在對抗美國上應該是有一致的利益需求。歐洲對峙的事情,中國不應該介入太甚。

  讓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他們在那裏掐。

  這樣中國才有更多的回旋餘地,更大的發言權。

  “大家的看法呢?”

  “我認為可以。”

  王正廷立馬開口。

  “美洲已經是美國一家獨大,歐洲不能如此。歐洲的平衡,對於我們有利。越是對峙,越需要中國這樣大國進行調節。這樣我們有很多發揮餘地。”

  王正廷是外交出身。

  中國這樣的大國、強國是誰也無法忽視。任何一項關係到世界問題的討論,都不可能繞過中國。而世界問題越多,中國這樣大國的作用就越明顯。

  歐洲地區越不穩定,他們越是需要中國。

  都會拉攏中國。

  下麵很多人都是點頭同意。不說外交場合,就是在官場也是一樣。適當的造成矛盾,才能夠讓大家有競爭,有進步。而上位者才能夠從容的控製全局。

  如果沒有矛盾,要麽是整個機構都是死氣沉沉,沒有絲毫的活力。要麽就是下麵的人合起來,聯合架空你這個領導人。

  官場是如此,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

  雖然中國目前不是世界第一,但也絕對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有些地方適當的有些矛盾,對中國是非常有利。

  看大家都同意,張學文心情不錯。

  “總統,你的意思是我們的軍隊不參加歐洲戰爭,而隻是支持蘇聯和法國嗎?”

  就在大家都認同對於歐洲戰爭的態度之時,張其鍠問張學文。

  張其鍠作為軍委副主席,也是政治局委員,也參與這一次的會議。對於軍隊來說,有很多人是非常渴望參加歐洲戰爭。

  大堆的將軍都希望利用戰爭建立功勳。

  張學文笑了笑,道:“歐洲戰爭和我們關係不大,我們的陸軍是不會出動的。不過要支援法國,需要大批量的運輸船。而且為了保障這些船隻的安全,海軍可以動。”

  “是。”

  張其鍠沒有繼續問下去。

  因為張學文的態度很簡單。歐洲打生打死和中國沒有關係,中國不可能為了歐洲的事情派出自己的部隊打仗。

  畢竟現在中國的目標就是整合東亞和東南亞。

  說起來對於歐洲有些鞭長莫及。

  但不代表中國就真的完全放棄歐洲。中國的海軍可以出動。正好也可以讓世界看看中國的軍事實力,看看中國的海軍實力。

  同時也鍛煉鍛煉中國的海軍。

  海軍出動,張其鍠已經是很滿足。

  “大家都沒有意見?”

  “同意。”

  “同意。”

  “既然大家都同意,總理,你跟戴高樂好好談談合作的細節。戴高樂手中有個七八十萬,一百來萬的軍隊才有發言權。好好談談,看看我們用什麽樣的方式來支援法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