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換屆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4317
  “這個談得好。”

  張學文對於王正廷和阿部信行談的結果比較高興。

  戰爭是不好的,破壞性是很大的。但是如果說掙錢,沒有比戰爭年代更好的事情。中國因為擁有遼闊的國土、龐大的人口,因此工業發展非常快。

  工業總量更是驚人。

  每年工業數據的變化讓任何國家都是膽戰心驚。因為這幾年中國一年工業的增長量,甚至比一些二流工業國家的工業總量還要多。

  這樣的增長速度,當然是震驚世界。

  不過中國的工業增長,大部分都是自己內部消化。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是典型的國家投資拉動工業,民間投資在活躍經濟,潤滑經濟。

  進出口在中國經濟規模當中占據的比例非常低。

  但隨著戰爭爆發之後,中國的出口額增加是驚人的。如去年的出口就達到十四億美元,而到了1939年更是超過二十億美元。1940年估計一定可以翻一倍,甚至更多。

  因為到了1940年,中國要出口神器。

  那就是盤尼西林。

  這個東西1939年年末中國已經是少量的出口,也發表了這方麵的論文。盤尼西林的出現轟動全世界,特別是目前戰爭的國家。

  這絕對是特效藥。所有打仗的國家,盤尼西林的需求量都是驚人。無數的國家湧入中國,想要從中國訂購關於盤尼西林。

  他帶來的利潤,絕對不是原材料的出口相比的。

  在這個年代,一年的出口幾十億美元,甚至隨著戰爭的繼續會超過百億美元,那絕對是驚人的數據。如果這部分資金進入中國國內,對於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同樣會是驚人的。

  戰爭真是好東西。

  曆史上美國利用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戰爭財。現在中國其實也是如此。

  利用戰爭的機會,中國絕對發大財。這裏麵不僅僅是出口大大增加,也有其他方麵的收入。日本在東南亞肆虐,中國就從英法美荷這些國家商人當中低價收購了很多資產。

  很多本來有上百億美元的優良資產,被中國以超低價收購。這都是暴力。

  現在日本沒錢買物資,就準備給中國一些抵押。

  當然日本國內已經沒什麽東西讓中國看上的。因此日本開始出售他們在東南亞的一些資產。就如要出售廣寧的礦產以及森林資源。

  “目前我國發展需要很多木材。越南北部不要說,老撾那邊也有很豐富的木材資源。可以大大緩解我們國家木材的缺口。”

  李燮和也是笑著回應。

  中國高速發展需要很多木材,需要的數目是驚人的。不過張學文早就製定了很嚴格的森林保護計劃。這個時候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遠遠比不上後來。

  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在新中國一直是往上漲的。在1920年左右的簡單調查當中,中國當時的森林覆蓋率還不到百分之十。

  滿清末期到辛亥革命這段時間對於森林的破壞是嚴重的。因此中國政府嚴格製定對於森林木材的保護。

  可是中國發展又是離不開木材,中國對於木材的需求是驚人的。木材的用途也非常廣泛,方方麵麵都需要木材。因此除了按照規定在國內進行木材的砍伐,其他的木材很多都是從蘇聯引進。

  蘇聯和中國在遠東地區的貿易還是非常發達的。

  中國和蘇聯之間進行非常廣泛的貿易。中國給蘇聯出口不少工業品。電視、冰箱,世界上生產量最高、生產技術最好的就是中國和美國。隨著蘇聯經濟的出色,蘇聯對於這些日用品的需求也不少。因此從中國大量引進這些東西。

  而中國從蘇聯主要引進的就是各類木材,甚至中國的公司直接在蘇聯遠東地區砍伐木材。除了蘇聯,中國主要從朝鮮引進大批量的木材。

  朝鮮的森林覆蓋率非常高,因此他們大量給中國出口木材,然後從中國引進工業品。

  但就算是如此,中國在木材上的缺口非常嚴重。

  因此又從東南亞進口很多。

  越南北部、老撾,都是木材非常多。不僅僅是木材多,更重要的是這裏有各種名貴的樹木。一旦拿下這裏的樹木砍伐權,價值一定會非常高。

  “不過我們不能和日本簽訂合約。讓越南共和國和我們簽合約。以後日本戰敗,到時候就會有很多麻煩。還是要跟正經的越南政府簽訂合約,以後我們也有說話的借口。”

  “對。”

  張學文要做的就是控製東南亞的經濟。

  目前東南亞的經濟是日本和華人鼎足而立。不過日本畢竟是統治這個地方,因此占據很大的優勢。日本把當年英法荷這些殖民國家的資產都沒收,加上利用行政力量,因此看起來是主人。但真正論起經濟實力,東南亞的經濟依舊是華人把持著。

  因為東南亞主要的經濟產物,都是華人的產業。不管是天然橡膠、蔗糖,以及重要的油田,大部分都是中國政府或者是華人控製。

  經濟。

  對於二戰之後,未來東南亞的發展,張學文認為要從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麵進行布置。當中經濟上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戰後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必須要控製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隻要牢牢地控製東南亞的經濟命脈,東南亞就算有其他的想法,也必須要依附中國。這對於中國未來在東南亞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擁有無與倫比的好處。

  “告訴日本人,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免除出口物資的費用。但他們必須要把廣寧省的采礦權、森林開采權這些都要交給我們。不僅僅是廣寧省,也包括老撾北部。而且我們中國要開采這裏的資源,日本必須要給我們建設鐵路和公路的權力,以及保護這些資源、鐵路、公路的權力。”

  “應該如此。”

  大家都是點頭。

  想要賒賬,必須要拿出足夠的好處。一旦中國拿下這些地方,就算不能把這些地方吞並,但也能讓這些地方成為中國的保護地區。

  就算以後這些國家獨立,但這些地方依舊會受到中國巨大的影響。

  “各種條款必須要明確。”

  “是。”

  …………

  “子清辦事情還是很果斷。”

  1940年4月3日。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結束,中國新一輪政府換屆結束。整個會議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基本上是按照張學文的想法結束。

  有不少人在這一屆會議之後,因為年級的原因退休。當然影響最大的依舊是李燮和退休,廖仲愷接任總理位置。

  還有一個非常意外的就是公安部部長張本退居二線。一直在地方的唐繼堯回到中央,開始擔任國務委員兼任公安部部長。

  唐繼堯可是猛龍過江。

  以及熊克武來到中央,都是屬於諸侯進京。兩個人都是地方實力派,進京之後也都是出任非常重要的職務。

  而且這一次會議之後出現了很多明確性的硬性規定,是人大會議當中通過的法律形式。對於中央委員的退休年齡開始進行強製性的規定。其實一直以來,一直到部級幹部為止,是有嚴格的退休標準。省部級幹部的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三歲。

  因此一般情況之下,一旦一名省部級幹部五十八歲以上,而且沒有上升的可能。那麽基本上在換屆的時候,都會選擇退居二線。

  一直以來執行的還是非常嚴格。

  但是再往上,也就是國務委員、副總理、副總統級別開始,就沒有硬性規定。因為這些人地位太高,資曆太深,無法讓他們強製性的退休。

  有些人會很自主的選擇退休,但有些人賴著位置不走,上麵也沒有辦法。總不能逼迫人家退休。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

  這一次是人大通過了的法律,是屬於硬性規定。到了年齡甭管你是副總理、副總統,就算是總統、總理也必須要退休。

  然後就是徹底消除原來副總統、副總理他們兼任某個部門部長的情況。從此刻開始,任何一個副總統、副總理都不允許兼任任何一個部門的部長職務。

  當然如果是一些特殊原因,那麽這樣的情況不允許超過三個月。還有通過了新的《公務員條例法》。原來很多不正規的東西,都已經進行了改動。

  最後各部門進行了一番調整,進行了各部門的乾坤大挪移。

  甚至有些還沒有到退役年齡的大佬,都被安排到人大和政協擔任職務。讓他們間接地退出一線領導職務。

  看到這一次會議之後,禹之謨回到家裏隻能是感歎。

  “子清此人平常性子慢吞吞,做事情也是猶豫猶豫。但真正下定決心之後,事情辦的還是很果斷的。”

  “是啊。”

  連續兩任的總理,禹之謨和李燮和。

  兩個人認識比張學文更早。早年黃興在湖南倡導革命的時候,禹之謨和李燮和就認識。當時禹之謨和李燮和都是華興會大人物。

  兩個人都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是民國曆史絕對不能不提的人物。

  “我現在隻擔心一點。”

  禹之謨現在是真的老了。

  七十四歲,年級真的很大。禹之謨目前考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希望看到中國政治正常化。希望中國的政權交接能夠穩定,不要出現動亂。

  這是他最大的心願。

  對於中國目前的情況來說,其他位置上任何的交替都不是大問題。中國政治目前最大的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總統位置的交接。

  因為張學文這個政治強人,他的退休問題是最大的。

  “什麽?”

  “子清利用這一次會議的機會,弱化了其他人的實力,但隱隱約約大大增強了他自己的實力。目前新一批進入中央決策層的很多人都是……,你應該清楚。我擔心子清習慣了當總統的日子,一直不願意離開怎麽辦?子清太年輕,就算是按照新製定的規定,他還能做二十年時間。”

  禹之謨和李燮和都是退休的人物。

  因為禹之謨也沒有隱瞞自己的想法。如果李燮和還在擔任總理位置,甚至說李燮和還在政府機構,那麽禹之謨是絕對不會說的。

  禹之謨是真的很擔心。

  雖然和張學文搭檔多年,對於張學文也是很了解,而且禹之謨本人也從來都不願意惡意的揣測別人的想法。

  但他不能不擔心。

  此次進入中央決策層的領導,黨內地位大大提高的人,很多都和張學文關係非常好。都是當年張學文一手提拔的幹部居多。

  蔣翊武、劉複基、蔡濟民、但懋辛、陳調元、楊維。

  加上目前還在最高層的仇亮、劉道一、寧調元,在政治上都是張學文的盟友。

  因此禹之謨擔心。

  擔心張學文把持著總統位置不放。畢竟張學文今年才五十六歲,在中央高層來說年級一點都不大。以張學文在人民黨、在政府的地位,真要把持總統位置,還真有可能當個二十年總統。

  誰能夠撼動。

  禹之謨不是不相信張學文,他隻是擔心。擔心張學文晚節不保,硬是不放開總統位置。

  “不會的。”

  李燮和搖搖頭。

  然後對禹之謨道:“我仔細分析過。子清這幾年一直在培養一個人,隻不過不是太明顯,所以很多人都沒有看出來。我相信子清是會讓出總統位置的。”

  “誰?”

  “楊維。”

  “楊維?”

  禹之謨沒有說話。

  禹之謨擔任總理位置的時候,楊維雖然地位不低,但還沒有進入中央。當時比他資曆深、地位高的幹部實在是太多。不過現在的楊維已經是中國的副總統。

  甚至以目前負責國防重大項目的名義,進入了軍事委員會擔任委員。是所有副總理、副總統當中唯一在軍委掛名的人物。

  這麽一想,禹之謨慢慢的點了點頭。楊維此人從巡警係統開始,當過省長,還當過首都的市長。擔任副總理,擔任副總統負責過外交。

  可謂是方方麵麵都做過。

  現在不僅僅是擔任副總統,還進入軍委擔任委員。這麽一看還真是方方麵麵都做過,培養的心思非常明顯。

  “你的意思是,子清有意讓楊維擔任總統?”

  “應該是如此。從年齡、資曆、能力各方麵來說,楊維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那就好,那就好。”

  禹之謨舒了口氣。

  隻要張學文不是要在總統位置當一輩子,那麽禹之謨就放心很多。就算張學文退居幕後垂簾聽政,也比張學文不退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