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和羅斯福接觸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4870
  “州長先生。”

  伍朝樞。

  四十四歲的伍朝樞,在這一次的政府改選當中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王正廷擔任外交部部長,顧維鈞離開外交部,擔任國務院發言人。至此外交部王正廷和顧維鈞之間的部長爭議塵埃落定。

  顧維鈞雖然未能夠成為外交部部長,但也成為了國務院發言人,級別上並沒有下降多少。相反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政府事務。

  張學文雖然惱怒顧維鈞當初的做法,但還是非常欣賞顧維鈞的才華。顧維鈞此人能力很強,特別是對於國際法非常了解。這幾年他在國聯和歐洲的表現也不錯。而且顧維鈞才四十三歲,張學文還是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隻要他放下知識分子的驕傲,老老實實的學好具體的事情,未來還是很光明。隨著顧維鈞離開外交部,四十四歲的伍朝樞成為了外交部常務副部長,要回國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

  而王正廷接任外交部部長,同時接任統戰部部長,華人華僑聯合會的會長。身上的擔子重了很多。因此王正廷不可能全部工作都撲在外交部,因此伍朝樞在外交部的地位會變得很特殊。

  雖然人民黨,或者說革命黨和他老爸伍廷芳關係一般。特別是當年伍廷芳的原因,陳其美他們未能夠槍斃殺害同盟會會員的人,因此不少人非常埋怨伍廷芳。但這些並沒有耽擱伍朝樞升官的步伐。

  本來他應該是快速回國述職。

  畢竟是常務副部長,要回國主持外交部的工作。

  但因為現在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發展很快,而且中國目前在美國積極購買各種技術,以及積極吸引人才。伍朝樞作為總負責人,還要繼續留在美國。

  不僅如此,他的工作還很多。

  今天他是親自過來拜訪一下紐約州的州長富蘭克林·羅斯福。

  “部長先生。”

  羅斯福也知道伍朝樞已經成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司徒,我的老朋友。”

  過來和羅斯福見麵,伍朝樞並不是一個人。而且帶著新一任的中國駐美大使唐榴,以及目前北美致公堂的負責人司徒美堂。

  羅斯福看到司徒美堂之後立馬是很親切的歡迎。

  因為羅斯福成為律師之後,曾經給司徒美堂的致公堂擔任了十年的律師。因此兩個人是非常熟悉的,私交也相當不錯。

  “富蘭克林,哦,不。州長先生。”

  “哈哈。”

  兩個人是老朋友,因此並沒有太多顧忌。當然如果現在的司徒美堂混得不好,那麽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很難維持下去。但現在的致公堂在美國發展非常不錯。

  背靠著中國,背靠著中國這個大市場。

  致公堂成立的外貿公司,專門做中國和北美的生意。別看中國和美國的生意看起來不怎麽多,但每年也有幾千萬美元,多的時候會有上億美元。

  中國之前給美國出口生絲、棉紡織品、茶葉、明礬,還有瓷器、家具等等。每年的出口額真是不少。而中國主要是從美國引進一些機器設備。

  特別是石化工業需要的機器設備。

  而這種進出口之間的大部分生意都是走致公堂的外貿公司。

  光是這中間的利潤,就讓致公堂獲利無數。畢竟每年都是幾千萬美元,每年都能有上百萬美元的利潤。有錢之後,致公堂的發展就很快。致公堂本來就是北美華人的組合。

  華人是很勤勞,很聰明的。

  有了錢之後,而且少了美國政府的打壓之後,華人資產發展很快。雖然北美華人比不上南洋華人那樣,控製東南亞的經濟命脈。

  但在北美的華人有了經濟實力之後,地位也是上升很快。

  而且現在美國經濟不好,不少企業都在看著中國市場。可惜他們都沒有能力打入中國市場,因此一個個都在討好致公堂。希望能夠通過致公堂,跟中國市場拉上關係。

  因此司徒美堂這些致公堂大佬的地位也提高很多。

  因此羅斯福願意和司徒美堂保持好關係。

  “州長先生,我們聽聞你要參與美國總統的選舉。”

  “是。”

  這不是什麽秘密。

  因此羅斯福點點頭。伍朝樞很直接道:“州長先生,我們中國是非常希望你能夠成為美國總統的。你可能聽說過,我們政府是非常不喜歡胡佛總統的。因為當年他曾經用欺騙的手段,騙了我們國家最大的煤礦。”

  “這件事情我有所耳聞。”

  當年騙走開平煤礦的,除了英國人就有美國現在的總統胡佛。誰能夠想到那個在中國的騙子,現在都混到了美國總統的地步。

  “因此我們國家非常希望你能夠成為美國總統,推動中美兩國的發展。”

  “借你吉言。”

  羅斯福點點頭。

  很快道:“美國現在的經濟情況,部長先生應該明白。”

  “是。”

  “如果我成為總統,我會出台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但想要短時間之內扭轉經濟情況很困難。我也直接跟部長先生說,我們美國到時候需要中國的市場。我非常希望中國能夠放開市場給我們美國。”

  美國經濟目前如此困難,羅斯福是想過怎麽救美國經濟。

  畢竟這是他戰勝胡佛最有效的籌碼。

  因此自從1929年經濟危機以來,羅斯福是一直在考慮怎麽度過這一次的危機。他和他的幕僚也是整天都在研究如何度過危機。

  要想出一個辦法。

  這樣才能夠讓美國人選擇自己當總統。

  但是他的辦法,他自己也沒有完全的把握。畢竟這樣的經濟危機是曆史上第一次,而且還從來沒有主動去解決這種經濟危機的案例。不過羅斯福是仔細研究過蘇聯和中國的經濟模式。

  雖然羅斯福不是社會主義的信奉者,但也從蘇聯那裏,以及中國那裏借鑒了很多東西。

  不過這還不保險。

  羅斯福仔細考慮過。目前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市場低迷,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不足。美國中產階級在這一次經濟危機當中破產太多,消費市場萎縮,消費根本就上不去。消費市場如此的低迷,那些工廠就無法充分開工。因為很多商品根本就賣不出去。生產越多積壓越多,最後虧損也越多。

  看看通用汽車公司。

  1929年他們生產550萬輛汽車,1930年立馬減少了兩百多萬輛。但生產的汽車雖然折價促銷,但還是積壓了很多。1931年通用汽車的生產計劃還不到三百萬輛,如果今年經濟繼續低迷,那麽他們隻能是繼續減產。

  說來說去都是一個原因,那就是消費市場不振,工廠的商品賣不出去。

  工廠減產,工人下崗。然後進一步影響消費市場,然後又影響工廠,工廠繼續減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像現在的胡佛政府一樣放任不管,那麽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度過這一次的經濟危機。因此羅斯福如果成為總統,就做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就是針對消費市場低迷的問題。

  可效果還是很慢。

  因此羅斯福才開始關注中國市場。隻要能夠啃下中國市場的一小部分,也能夠救活無數的美國工廠,對於美國經濟有巨大的好處。

  中國有六億多人口。

  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924年徹底結束,當時人口普查的結果是中國擁有五億五千多萬人口。之後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來說,中國幾乎是每年平均以一千五百萬人口的速度增長。到了1931年,中國人口估計又增長了一個億上下。

  這樣中國人口目前應該在六億五千萬左右。

  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率才百分之十四,但就算是這樣中國的城市人口也達到九千多萬。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很快就超過一個億。

  光是這點城市人口,已經跟美國人口一樣多。

  這樣的大市場,就是美國這樣的工業國家也無法忽視。隻要中國的市場稍微開放一下,美國度過這次危機就輕鬆不少。

  所以羅斯福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打通中國市場。

  “我們中國是願意和世界所有國家合作的,這裏麵包括美國。但中國隻願意和那些尊重中國,願意平等對待中國的國家合作。我們中國一直秉承著種族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國家平等的基礎上談任何問題。可是相比起我們,美國好像沒有多少誠意。”

  “部長先生,怎麽會呢?”

  羅斯福搖搖頭。

  然後笑著道:“我們美國人民非常願意和中國人民加強友好合作,而且我們也非常尊重中國。我們美國和中國可以進行平等的談判。”

  “可是美國至今還存在《排華法案》,這樣一個公然歧視一個民族的法案,我們中國怎麽都感受不到一絲絲的尊重。”

  今天伍朝樞來這裏,是為了和未來的美國總統談合作的。國內認為這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羅斯福的獲勝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所以伍朝樞這一次和羅斯福談,是把他當成是未來的美國總統對待。

  因此沒有拐彎抹角,把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排華法案。

  這是中國政府一直感覺很恥辱的事情。隻不過這些年中國一直在和日本爭奪東亞的領導權,沒時間和美國打交道。

  而且中國也沒有多少籌碼。

  加上中國政府和胡佛之間是有私人恩怨。當初沒收開平煤礦,裏麵就有胡佛的股份。但中國政府直接沒收,根本就沒給胡佛一個交代。

  所以為了解決《排華法案》,隻能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任美國總統身上。

  羅斯福聽到這句話,立馬道:“對,這的確是美國曆史上的一次錯誤。我本人對於這個法案是非常遺憾。如果我成為總統,我願意努力廢除這個法案。部長先生,你應該清楚。我和很多美國華人都有很好的交情。這一點司徒可以證明。”

  羅斯福本人倒不在意什麽《排華法案》。

  一個損人不利己的法案而已。而且現在的華人可不是沒有任何支持的人群。和以前不一樣,現在的中國崛起速度很快。

  禹之謨在離開之前做的政府報告,被世界各國的情報機構送到了各國政府。看著這些數字,連羅斯福都非常驚訝。

  因為中國目前的工業數據,已經是工業強國的表現。

  隻不過中國太大,人口太多,平均下來中國還是一個落後國家而已。但中國實力很強大是毋庸置疑。

  所以羅斯福早就認為,《排華法案》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東西早就應該廢除。而且羅斯福眼中現在隻有中國的大市場。如果中國願意從美國購買一些東西,那對於目前陷入困境的美國工廠有很多好處。

  “如果能夠廢除《排華法案》,我們中國會感受到州長先生和美國人民的友誼。美國的商品如何進入中國市場,我本人無法做主,也無法給準確的答案。因為這需要我們政府的政策。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州長先生。如果美國真的可以廢除《排華法案》,那麽我們中國政府倒是可以對於美國工廠進入中國開工廠做一些讓步。”

  對於外國工廠在中國開設分廠,中國是嚴格控製的。

  一般的外國工廠根本就在中國無法投資,外國的資本進入中國難度很大。正因為如此,美國的那些汽車廠商才會羨慕福特公司。

  因為福特公司實在是太聰明,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雖然成立的西南福特汽車公司,福特公司的股份才百分之四十。

  但就算是如此,福特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製造轎車的公司,目前在中國的銷量是穩步上升,1930年的時候銷售量已經是突破了七十萬輛。包括出口到朝鮮和東南亞。

  甚至進入1931年之後,中國政府一次性從他們公司采購二十萬輛車。

  在目前世界經濟低迷的時候,這樣的采購是非常難得。聽到這個消息的美國汽車公司都是非常眼紅。因為目前美國汽車消費市場非常低迷。

  伍朝樞已經得到了政府的授權。雖然對於國外資本進入中國依舊是控製很嚴格,但是也開始慢慢的放開一些限製。也是為了利用現在世界經濟低迷,很多大財團開始尋找新的投資點。

  中國最好。

  而且以現在中國的工業能力,也不害怕一些競爭。在有條件的限製之下,引入一些國際資本,國際大廠商,對於中國工業發展反而是有好處的。

  如果說張學文和禹之謨兩個人的選擇有些保守,那麽李燮和上任之後,卻是非常膽大。

  “是可以讓我們的工廠直接投資?”

  “不。依舊是合資。”

  伍朝樞道:“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放開外國資本,不會允許直接投資的。隻不過以前批準外國廠商和中國企業的合資,對於國內廠商的要求很高,這樣的合資必須要得到商業部和國務院雙重同意。而且能夠參與合資的廠商,必須是國有大企業。但是這一次我們會下放這個權利。私人企業也能夠得到這個權利,可以和國外廠商合資,在國內建設合資企業。批準機構也會下放,下放給各省份和商業部。”

  “我有些明白。”

  中國是目前發展非常快的國家。當然主要是中國人口太多、地盤太大,一舉一動都在世界強國的注視當中。

  而且世界經濟一片低迷,中國不敢說是一枝獨秀,但最起碼沒受什麽打擊。

  因此羅斯福也研究過中國的政治體係,中國的經濟模式。如果是其他美國經濟學家聽伍朝樞的話,可能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但羅斯福卻是聽明白伍朝樞的意思。

  中國是一個政府幹預比較多的經濟體製。很多東西都是要得到政府的批文才可以。因此中國簡單的幾個政策,但放開的步伐的確很大。

  “如果真能如此,我也很高興。”

  “州長先生,我隻是一個外交人員,很多具體的東西我不太懂。如果中美兩國真的要進行更深層的談判,那我們雙方需要更高級別的會晤。那樣我們的合作會更多。”

  “我非常期待。”

  “那我也預祝州長先生能夠成為美國新一屆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