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選舉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3418
  “這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多人參與選舉,更是第一次如此廣泛的選舉。”

  “世界上最民主的選舉。”

  “最廣泛的選舉在中國實行。”

  1926年。

  這是一次從下到上的選舉,參與投票的人數超過一個億。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多的人參與投票,參與選舉。

  從縣級人大機構開始,往上走有市人大機構,還有省人大機構,最後是全國人大機構。這是一次波及全中國的大事情。

  從1926年一月份開始,縣級人大的選舉就開始。然後一步步來到了全國人大資格的選舉。

  吸引了全世界的媒體。

  包括歐美國家的記者。

  因為中國的選舉,對於投票者並沒有任何的限製。這一次中國的選舉程序、選舉方法先不說,對於投票人的要求非常簡單。隻要擁有中國國籍、隻要不是被政府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隻要是年齡超過十八歲(含十八歲)的人,不論男女、不論民族、不論種族、不論識不識字、不論職業,都有資格參與投票,也有資格成為候選人。

  就是說隻要是中國人都有資格參與選舉。是世界曆史上絕對罕見的,讓文盲、女人、貧民都參與投票的一次選舉。

  其實說起一人一票,其實是蘇聯真正開始的。

  歐美國家在選舉上,各種限製太多。不說候選人,就是投票人也有一大堆的限製。在種族上、性別上、民族上,包括知識儲備以及財產等地方上都有很嚴格的限製。

  不少國家文盲沒有資格參與選舉,女人也沒有選舉權,貧民也沒有投票權,其他少數族裔也是如此。在選舉上的各種歧視比比皆是。

  蘇聯算是地球上第一個完成一人一票的。

  當然蘇聯的選舉也有很多問題,但他的確是開創了新的選舉模式。論民主選舉,蘇聯算是開創了先河。隻不過蘇聯目前在歐美國家的眼中就是一個怪物國家,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國家。

  因為大家的體製不同。

  特別是列寧成立共產國際,歐美國家現在動不動就發生大規模的工人運動,背後都有共產國際的身影。不過目前來說,蘇聯的輸出革命在世界上影響力巨大。

  如果說美蘇爭霸的時候,美國的和平演變大名鼎鼎,最後獲得了極大地勝利。但其實隻是說起和平演變,最早的實施者就是蘇聯。蘇聯用共產國際輸出革命,在世界各地都有巨大的影響。甚至包括美國都有共產國際的活動。

  那些被殖民的國家,爆發出很激烈的民族革命,蘇聯的影響和貢獻絕對很大。

  但也正是如此,讓英美國家對於蘇聯非常敵視。畢竟蘇聯用共產國際,想要顛覆目前歐美國家的政權,他們怎麽可能對於蘇聯有好感。

  因此他們對於蘇聯的一切都妖魔化很厲害。

  相反中國就老實很多。

  隻是在自己的周邊折騰,而且折騰的非常有分寸。不光是和法國在法屬印度支那衝突,還是和英國在香港衝突,最後的都是非常克製。拿到了自己需要得到的東西之後,都是立馬選擇和解。

  因此英美法他們雖然不喜歡看到中國的崛起,但也沒有像蘇聯那樣仇視。

  所以中國的選舉被他們很多記者譽為是世界選舉史上裏程碑的事情。

  不過在中國內部來說,有些人還是有異議的。因為中國政府早在去年已經是做好了換屆的工作,而今年才進行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的選舉,就晚了一步。

  你們總不能要去重新選舉去年剛剛進行的政府官員。

  一些人就抨擊,政府的選舉就是做做樣子。不過大部分都是目前仕途不得意的一些文人,在大環境之下沒有多少影響。

  “炳生,人大是一個新鮮的部門。雖然裏麵很多職責和國會差不太多,但也不一樣。我們在建設國家體製方麵都是在摸索。你這個人大委員長,必須要給我們摸索出一個政府和人大能夠完美共處的方法。人大不能太過影響政府的辦事效率,但同樣又不能放棄對於政府施政的監督。我知道這樣籠統的說法會讓你很困難,但我還是相信你。”

  人民代表大會。

  領導這個機構最合適的人選本來是張謇。畢竟張謇在清末就是立憲派,就開始為立憲努力。對於憲政懂得非常多,研究也很深。可是張謇已經是七十三歲,身體條件非常不好。因此是劉道一出麵負責人民代表大會。

  “恩。”

  劉道一點頭。

  然後緩緩道:“我們現在做的一切本來都是在摸索。我們先從立法,還有簡單的一些政府決策的審核,以及政府預算的審核開始進行。以此來增加人大機構的權力。然後再慢慢的尋找一個既能夠監督政府施政,還能夠不去幹擾政府正常施政的辦法。隻要去想,去努力,辦法總會有的。”

  “炳生,政治協商會議你認為誰最合適?”

  本來最適合的政治協商會議的負責人是國民黨的負責人汪精衛。可惜現在國民黨一再衰敗,甚至已經淪落成為三流黨派,影響力越來越差。而且汪精衛此人才華橫溢,但性格太軟。張學文成立政治協商會議,是想要把其他的黨派一網打盡,全都放進政治協商會議。

  但卻沒有想過讓政治協商會議成為一個無用的部門。

  相反張學文希望他們能夠積極地監督政府的一些政策,積極地提出他們的議案。汪精衛這樣軟弱的性格,一旦擔任政治協商會議的負責人,那麽從開始他就會成為一個唯唯諾諾,沒什麽發展前途的部門。

  可是找來找去,找起來不是很容易。

  因為政治協商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不一樣。

  人民代表大會的負責人是人民黨直接負責沒有任何的問題,甚至可以是人民黨指定人選。但是現在的情況之下,直接指定一個人民黨大佬負責政治協商會議,會受到那些大佬的詬病。

  那些大小黨派也都不會滿意。

  “唐紹儀。”

  “唐紹儀?”

  “恩。”

  劉道一很肯定得道:“唐紹儀本人有原則,有能力。他是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的首任內閣總理,是北洋出身,和政治協商會議各派人物都有交情。”

  張學文點點頭。

  的確。

  唐紹儀從出身、能力、原則性,的確是非常適合負責政治協商會議。唐紹儀在滿清末期就是高官,袁世凱時期又是內閣總理。人民黨入主中央之後,開始擔任外交部部長,後來則是擔任副總理,現在擔任上海市市長。

  “那麽唐紹儀留下的位置呢?”

  “夏超。他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兼任警察局長已經快十年時間,四十四歲正合適擔任上海市長。擔任這一屆上海市長,到時候四十九歲。如果幹得好,提拔為副總理,再做一屆上海市長,到時候五十四歲。如果上海市長做的不好,就讓他回到中央繼續負責警務工作。”

  劉道一從組織部長到負責組織工作的副總統,對於全國副省級以上的幹部情況非常熟悉。對於他們的情況,他們的能力,他們的資曆都清清楚楚。

  隨口就能夠說出來。

  夏超。

  這是一個能力非常強悍的人。和李燮和、唐紹儀都搭檔過,為穩定上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和唐紹儀不同。他個性強硬,做事情非常有魄力。

  任命這樣一個地方一把手,是要考慮很多的。而且那個地方還是上海,各種勢力雲集。需要一個手腕很強的人。

  夏超能夠勝任?

  “這個先考慮。你說說對於你的繼任者,有什麽要說的。”

  “可以讓李根源兼管一段時間的組織工作,比較合適的人選是仇鼇。讓仇鼇擔任副總統,兼管組織工作。組織部的工作可以交給劉複基。”

  劉道一想過這些問題。

  張學文聽完之後,皺了皺眉道:“這樣不利於平衡,會被人詬病的。實權部門太多湖南人。”

  仇鼇和仇亮還是一個仇家,雖然不是很親近的親戚,但是出自一個家族。仇鼇是仇亮的族叔,劉複基也是湖南人。現在總統、總理、常務副總理都是湖南人,如果連組織部都是湖南人管,那會有很多閑言碎語。

  之前劉道一管,那是劉道一有足夠的資曆。

  別人說不了什麽。

  如果讓仇鼇、劉複基也進入組織部門,絕對不是很好的選擇。

  “但你總不能壓製他們。劉複基和蔣翊武兩個人如果不是壓製他們的發展,他們早就應該是副總理級別的。”

  劉複基、蔣翊武他們,其實還有不少人,他們的確是這樣的情況。

  他們的年齡和張學文、劉道一他們差不太多,所以吃了很多虧。年輕的時候,因為年齡的原因不能越級提拔。而他們現在四十多歲,卻因為政府部門湖南人太多,所以壓製他們。

  不然以他們的資曆和功勞,的確應該是有資格成為副總理的。

  “我也不想如此。可是……”

  “如果你不想讓劉複基這麽快負責組織部門,就讓他來我這裏。”

  “人民代表大會?”

  “是。組織建設,製度建設方麵,劉複基是一把好手。這樣他的級別上去,還不怎麽顯眼。”

  “好。這是不錯的想法。”

  劉道一果然是做組織工作的。幾下之間就能夠搞定一些張學文感到為難的事情。

  “或者讓仇鼇分管黨務工作,讓李根源負責組織工作。往下組織部的事情,可以交給林森或者是何子淵。”

  “好。”

  劉道一的建議,張學文會好好考慮。

  不過這都是後麵需要一一考慮的事情。不過隨著選舉的結束,張學文也算是徹底放鬆。因為中國的政治體製,張學文已經開始慢慢的構建。

  現在的問題就是讓這個體製走向正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

  到時候就徹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