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日本的選擇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5089
  “日本想要用其他東西來換取我們的物資?”

  “是。”

  日本已經是正式跟中國提出。

  希望用一些物品來換取中國的物資。包括進口的煤炭、鐵礦石,以及糧食、棉布、水泥等等。日本對於中國的進口額是越來越大,每年從中國進口需要花費幾千萬美元。

  因為日本工業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原材料都是中國提供。

  日本工業需要的原材料,日本國內基本上無法提供。他們沒有煤炭,沒有鐵礦石,沒有其他的礦產。甚至缺少糧食。

  進口的需求很大,可惜日本已經是沒有資金購買。

  日本的原材料都是要從中國引進,因為中國的原材料最便宜。可就算是如此,日本現在也已經是拿不出外匯,拿不出足夠的金銀購買物資。

  但日本必須要買。

  不買原材料,日本的工業無法運轉。不買糧食、棉布這些,日本的賑災就過不去。地震過去半年多的時間,日本無家可歸的還有兩百多萬人。

  負責這麽多災民的生活,日本政府負擔很重。

  “他們能夠拿出什麽東西?”

  禹之謨問了問顏惠慶。

  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不好,但關係不好不影響雙方做生意。特別是日本工業需要的原材料一大半都是從中國引進。

  中國並沒有因為雙方剛剛打過仗,就不給他們提供原材料。

  相反日本要多少,中國就提供多少。隻要日本出得起錢,中國政府是不在乎的。因為對於中國來說,大規模出口原材料是獲得外匯最重要的手段。是可以和茶出口相提並論的。

  不過現在來說,中國學習的目標都是歐美國家,看中的技術也都是歐美國家的。不管是發展煤化工業、石化工業、汽車工業、造船工業、航空工業等等,都是以歐美為目標和標準。

  日本?

  他們有什麽東西值得中國看上的。

  “他們願意低價給我們轉讓他們的軍艦。”

  “就他們那幾艘快要退役的軍艦?”

  禹之謨冷笑。

  日本那些快要退役的軍艦哪一個不是已經服役十多年,甚至有快服役二十年的軍艦。雖然和中國服役三十年的軍艦相比是先進,但這些軍艦相比起英國目前掛牌出售的軍艦來說,不管是從哪一方麵都非常差。

  中國目前已經開始和英美達成這方麵的協議。

  中國在未來十年當中,會花大價錢在海軍身上。因此主要是購買英美兩國的軍艦,特別是英國掛牌出售的軍艦。

  這些軍艦服役還不到十年。而且英國的軍艦都是為了維持他們世界殖民地的地位打造的,因此技術力量上很強悍。中國拉回來還能用十來年的時間。

  日本的那些軍艦拉回來,估計幾年之後就需要退役。

  “他們的價格便宜。有些軍艦願意十來萬美元就賣給我們。”

  “看起來日本財政真是……”

  禹之謨和李燮和兩個人都是笑了出來。日本經濟在這個時段,曆史上就不是很好,所以才有了《大正裁軍》。可是現在日本的困難比曆史上是難了好幾倍。

  因為中國的發展,極大地擠壓了日本的發展,讓日本經濟陷入困頓。

  日本是真的沒有辦法。

  “賣幾艘便宜的船給我們的海軍學院,也是不錯。不過就這點錢,根本就不足以抵消從我國進口的東西。他們每年可是從我們這裏進口幾千萬美元的東西。”

  十來萬美元?

  這樣的破船,算個什麽東西。

  日本一年從中國進口幾千萬噸的煤炭,就不是小數目。加上其他的,日本那幾艘破船算個什麽東西,連進口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武昌造船廠提出了一個提議。”

  顏惠慶回答。

  “什麽提議?”

  “日本在歐戰結束之後本來有很多的造艦計劃。甚至不少軍艦已經開工,可是這兩年因為經濟的原因這些隻能停工。軍艦就造到一半。”

  “怎麽?”

  禹之謨有些明白。

  “武昌造船廠希望能夠從日本拿下這些造到一半沒造完的軍艦。讓武昌造船廠把他們造完。”

  “他們倒是很有誌氣。”

  “是。這一次我們準備打造兩艘航空母艦,不過分別交給了江南造船廠和大連造船廠,讓武昌造船廠那邊不是很滿意。”

  “哈哈。”

  幾個人忍不住笑了一下。

  因為武昌造船廠前身是福建馬尾造船廠,這可是當年中國最出色的造船廠之一。自從成立武昌造船廠之後,他們一直是和江南造船廠齊名的。

  技術力量也很強大。

  中國海軍目前一半的潛艇和魚雷艇都是武昌造船廠生產的。

  可是這一次航空母艦的建造沒有選擇他們,讓他們是非常不滿意。他們認為這是輕視他們武昌造船廠的技術實力。因此他們準備打造中國自己的戰列艦,讓政府看看他們依舊是技術力量最強大的造船廠。

  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也不是不可以。”

  李燮和插話。

  “我們可以要求日本把造一半的軍艦交給我們,也要求他們把圖紙、技術都轉讓給我們。這樣我們可以讓他們抵消欠款。我們現在可以利用低價引進大批軍艦,但未來我們肯定是需要自己建造軍艦的。如果那樣,我們的造船公司必須要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和儲備,需要這方麵的經驗。”

  禹之謨點頭。

  現在是一個好機會,所以中國才下手。而且因為中國海軍實在是太過弱小,頂多就是能夠保護近海一邊。可是想要保護中國在東南亞的利益,還是需要一些海軍力量。

  所以才會動用大筆資金購買軍艦。

  但不管如何,最後的目標還是要自己能夠製造自己的軍艦。

  可是這是需要技術積累。

  從日本買半成品,加上他們的圖紙,中國造出一艘巡洋艦,戰列艦這種類型的軍艦,那麽就能夠有經驗,會有技術積累。

  對於中國的造船工業是非常好的事情。

  “日本會同意嗎?”

  禹之謨同意,但還是問了問李燮和。

  “現在日本並沒有多少辦法。他們正在開工的軍艦很多,可是他們的經濟連軍費和政府開支都不行。目前這些軍艦因為沒有材料,沒有資金,所以都停工很長時間,如果繼續下去都會成為廢鐵。而且他們被迫停工的造艦計劃,不是一個兩個。我估計我們幫他們處理一兩個,他們不可能不同意,他們也隻能是同意。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餘地。如果他們不付清欠款,我們就不可能繼續給他們出口東西。”

  李燮和表示自己的意見。

  日本現在都什麽情況。已經不是日本可以選擇的。一旦中國選擇停止給日本出口,日本根本就找不到其他的供應商。

  “好。我們把意見責成提議,我去交給子清,讓他簽字。”

  …………

  “不行,絕對不行。”

  財部彪頓時炸了起來。

  “支那一旦購買英美軍艦,那麽他們海軍的實力會大大增強。加上他們數量不少的潛艇和魚雷艇,他們的海軍已經開始對我們產生威脅。如果我們還把技術轉讓給他們,到時候他們再擁有足夠的造艦能力,那麽這一片海域屬於誰還不知道。”

  中國的提議,日本內閣吵成了一團。

  海軍激進派,從華盛頓條約開始就非常不滿,這一次就更加不滿意。財部彪作為海軍大臣壓力很大,特別是這兩年日軍開始急速縮減對於海軍的投資,更是讓海軍激進派不滿意。

  “海相,你要清楚現在的情況。”

  浜口雄幸也是臉色難看的說話。

  作為加藤內閣的財務大臣,浜口雄幸是最累的。因為他成為財務大臣之後,是日本財政最困難的時候。像到了今年,日本的債務已經比他們的財政收入還要多很多。

  因此導致目前日本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幾都要當做是利息。實在是因為欠款太多。如此多的欠債,讓日本已經是喘不過氣來。

  1914年的時候,日本很幸運碰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惜1923年的時候,反而是受到了中國的打壓,財政情況是越發的窘迫。

  剩下的錢,光是維持目前海軍規模,就要用掉一大堆。

  “我們目前需要的原材料大半都要從支那引進,可是我們已經沒有資金繼續付款。如果因為我們沒有資金付款,支那停止出口,我們大半的工廠都要停工。海相,你知道這代表什麽?”

  浜口雄幸心中歎氣。

  就在二十年前,中國的留學生還是一窩蜂的來到日本學習。中國的革命黨,包括現在的中國總統張學文,副總統李根源,副總理仇亮,以及軍隊高官張孝準、程潛、李烈均、冷遹、這些人也都是從日本學習歸國。他們都來日本學習,想從日本學習救國的道路。可以說目前中國政府高官和軍隊高級將領,一半都是留日學生。

  當時中國革命黨都是希望日本支持他們。

  辛亥革命之後也是如此。

  那個時候的日本是俯視中國。在中國日本一句話,所有人都不能無視。袁世凱在的時候,北洋係的將領和日本的關係更是非常好。

  這才短短多長時間。

  日本竟然要看中國的臉色。

  “但也不應該把我們的技術賣給他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現在給他們技術,就是在給我們培養對手。我們可以賣給他們軍艦,但不能賣技術。”

  財部彪聽到浜口雄幸的話就退了一步。

  怎麽能給技術。

  中國學會技術之後,以後就自己開始造軍艦。

  加藤高明隻能是道:“我們從中國進口的東西很多,可是我們的軍艦價格不高,根本就賣不出什麽價格。但一旦我們把建造一半的軍艦和圖紙、技術一起轉讓給中國,中國願意以高價拿下。甚至還可以對於我們的欠款緩一緩,繼續給我們出口物資。”

  “多少錢?”

  “他們先期願意給我們一百萬美元的現金,然後可以讓我們抵消五十萬美元的進口物資,等到他們拿到我們的船和圖紙以及技術之後,就再付給我們一百萬美元的現金,和再次抵消一百五十萬美元的進口物資。等到他們按照圖紙完成軍艦的製造之後,他們願意再次抵消我們兩百萬美元的進口物資費用,以及再給我們一百萬美元的現金。總共價值會超過七百萬美元。”

  這筆資金,比從日本訂購一個最先進的戰列巡洋艦還要貴。

  七百萬美元。

  對於現在財政幾乎崩潰的日本來說,絕對是非常需要的。特別是中國願意讓日本連續抵消進口物資的費用,這是日本最希望的。因為以前中國都是要求日本必須要用外匯和金銀來付賬。

  日本目前每年從中國引進太多的原材料。隨著這幾年中國原油產量的增加,日本已經開始和中國討論,從中國引進原油的事情。

  日本根本就沒有石油。

  這些原材料的價格其實不算很貴。但日本需要花很多錢,因為日本引進的數量太大。就如一年引進中國三四千萬噸煤炭,光是這筆錢就需要好幾千萬美元。

  曆史上日本都是直接從中國東北和庫頁島、朝鮮半島以及中國的山東地區,運走一大批的煤炭,完全是掠奪別人的資源供他們國家使用。但現在這些資源他們都需要買。

  可是哪裏有那麽多錢。

  因此聽到是七百萬美元,好多人都是眼睛一亮。這可不是小數目,這簡直是一筆巨款。

  可是財部彪卻是感到一陣陣的冷汗。

  中國從英國購買的那些強大的戰列艦才多少錢,從目前的通道可以知道,也就是一百多萬英鎊,四百萬美元上下。

  可是為了一個半成品,中國願意付出七百萬美元。

  這是什麽概念。

  如果說其他人看到了大筆資金,那麽財部彪則是看到了中國的決心。不計一切代價,要進行武器國產化,軍艦製造的國產化。

  這個更可怕。

  因此財部彪立馬道:“首相,我們絕對不能同意。中國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看看他們陸軍武器,都是模仿德國武器,做的非常出色。現在他們一旦真的吃透我們的技術,那麽以後他們就能夠持續的製造屬於他們的軍艦。到時候我們……”

  “海相,你應該知道我們現在中斷的,建設當中的軍艦有多少?”

  “是。”

  財部彪當然明白。

  因為缺錢,所以日本計劃當中的戰列巡洋艦都隻能是停止建造,這樣的不是一個兩個,目前中斷的戰列巡洋艦計劃有五個。

  當中有兩個已經是造了一半,還有兩個開始開工,另外一個隻是在計劃當中。

  從這個計劃當中可以看出日本在海洋上的雄心勃勃。可惜他們的野心和他們的實力不成正比,接連的打擊讓日本根本就沒有那麽多錢完成這個計劃。

  “以我們目前的財政情況,未來幾年之內都無法複工。他們有可能成為廢鐵,而且要耗費很多的資金維護。我們沒有那個資本。其實支那政府隻要拿出七百萬美元,英美兩國都會提供這方麵的技術。支那政府還是能夠拿到這些技術。既然如此,這筆錢我們應該掙。”

  “這……”

  財部彪不知道該怎麽說。

  該死。

  一戰之後,全世界都進入了詭異的和平狀態。導致多出來的海軍軍艦價格暴跌,很多造船公司拿不到訂單。因此隻要你有錢,你敢花錢,這些造船公司是不介意出售一些技術給你。這裏麵就包括英美這些海軍強國。

  不過這些國家是不可能把最頂尖的技術是轉讓的。

  財部彪生氣的就是這個。

  因為日本計劃當中的戰列巡洋艦,都是日本目前軍艦最高技術的集合點。如果把造了一半的軍艦,還有圖紙和技術都轉讓給中國,那麽中國就能夠拿到日本最好的技術。

  日本雖然陸軍落後,但是在海軍上,是可以進入世界前列的。

  能夠戰勝日本海軍的,世界上就沒有幾個國家。中國一旦掌握這方麵的技術,以他們的體量在造艦能力上很快就跟上來。

  十年,十年之後中國就有可能成為海軍強國。

  想到這個財部彪就緊張。

  “幣原君,你跟支那政府談判。如果他們同意,我們願意派遣我們的技術人員幫助打造。重要技術還是要掌握在我們手中。”

  “好。”

  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點頭。

  “各位,現在我們已經發不出軍費。因此陸軍也好、海軍也好,裁軍計劃必須要加快進行。”

  加藤高明現在已經是沒有辦法。

  必須要裁軍。

  不然連軍費都拿不出來。而且日本陸軍還沒有恢複,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縮減一些師團編製。

  當然相比起來海軍的裁軍也要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