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善後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4052
  “日本是一個島國,是一個極其缺乏資源的國家。可以說工業需要的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是百分之八九十的原材料他們都需要進口。”

  中日《天津條約》的簽訂,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是一次巨大的勝利。因為中國這一戰就收回來了巨大的權力。

  如庫頁島南部地區,日本在這裏已經成立了不少礦場,在這裏采了不少礦。建設還不算太差,但都被中國吞下去。

  日本本來是要求中國出錢,畢竟那些設施和工廠都是他們建的。但中國完全拒絕,而且表示一旦日本故意損壞這些機器,那麽中國軍隊就不會停止進攻。

  硬生生的逼迫日本,把關東州、庫頁島地區建設的所有廠子和設施直接沒收。

  庫頁島有質量優越的煤礦,隨著收回庫頁島,加大對於庫頁島煤礦的開采,中國一年的煤礦產量突破一億噸也是指日可待。

  這一次戰爭收回來的好處絕對是無法估量的。

  但張學文並沒有認為中國就至此勝利,在遠東地區就能夠安穩。

  因為日本還保留強大的海軍,這支海軍可以輕鬆擊敗中國目前的海軍。而且日本雖然遭受了關東大地震,日本重要的關東工業區受到巨大毀壞。但他們的工業依舊不容小覷。因為日本擁有大量受到過教育的青年,擁有大量的技術,依舊可以重新發展他們的工業。

  因此中國在遠東地區來說,日本依舊是第一對手。所以《中日天津條約》簽訂之後,中央高層依舊是討論日本的事情。

  研究一下日本的長處和日本的短處。

  看看未來怎麽對付日本,特別是徹底把日本打下去。

  “他們缺乏發展工業所需的幾乎所有資源。他們占領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瘋狂的開采各種礦物,就是因為日本需要這些原材料。包括他們進入我們的東北,也是看上了東北廣袤的土地和東北的資源。這些年他們在東北挖走了眾多的鐵礦和煤礦。1914年的時候,日本幹涉我們收回青島,目的也是相同。看上了山東的煤礦。”

  “從1916年日本從我國進口的煤炭超過千萬噸之後,到了1920年的時候日本從我國進口的煤炭數量已經是突破了三千萬噸。如果日本的工業進一步發展,他們對於煤炭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其他原材料也是一樣。”

  李燮和仔細的介紹日本的情況。

  大家都是點點頭。

  日本的確是如此。作為一個島國,而且和英國這樣先發達的國家不一樣,日本目前在世界也沒有什麽殖民地。除了台灣。

  畢竟日本崛起時間太短,世界重要的殖民地都被英法給瓜分完畢。

  英法兩國本國的資源不少,至少比日本好很多。但他們自己的資源也不夠自己發展的。因此他們占據那麽多的殖民地,從殖民地瘋狂的搬運各種原材料。

  如果沒有殖民地提供的原材料,英法這些國家發展工業也是缺乏資源的。

  日本也想走英法的道路。

  日本主要是看上了近在咫尺的中國。為了中國,他們打了甲午戰爭,把朝鮮半島吞並。後來又打了日俄戰爭,獨吞了在東北的利益。

  這些都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因為東北、朝鮮半島的礦物還是比較豐富。特別是日本工業需要的煤礦和鐵礦還是不少的。讓日本運回去不少。

  給日本的發展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而本來給日本提供大規模煤礦和鐵礦的朝鮮半島、東北、庫頁島都被我們收回來,日本的原材料供應就徹底中斷,以後他們想要發展工業隻能是依賴進口。因為他們本土根本就無法提供這些原材料。”

  聽著這句話,大家都是喜笑顏開。

  甲午戰爭對於在座的這一代人來說,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強大無比的中國竟然是輸給了日本這樣的彈丸小國。

  當年甲午戰爭的失敗帶給中國讀書人的恥辱,帶給中國讀書人的震撼是任何其他戰爭都比不上的。

  因此現在讓日本陷入窘境,大家很是高興。

  “因此日本就算是挺過去這一次的關東大地震,恢複當年的工業規模,他們的發展也會受到極大的限製。因為他們的命脈會掌握在這些提供原材料的國家手中。”

  “你的意思是……”

  “日本失去了東北、朝鮮半島、庫頁島這些資源提供地,他們未來隻能是依賴進口。而且最近世界經濟開始複蘇,我們應該加大對於采礦行業的投資。因為目前世界上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價格上升也很快。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而且我們有能力成為日本第一原材料提供國。這樣我們也抓住了日本的命門,一旦未來有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對他們進行製裁。如日本這樣原材料完全依靠進口的國家,一旦原材料的進口被人卡住,他們的工業就會立馬停頓。”

  張學文沒有立即說話。

  其實日本這一次的打擊絕對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恢複。

  因為日本丟失了朝鮮半島、東北、庫頁島這些資源豐富的地方。這幾個地方每年給日本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曆史上日本占領東北之後實力大增。

  就是因為他們從東北拉走眾多的資源,如鐵礦石拉走很多,在本土冶煉。可是現在他們都丟失,未來對於進口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進口是需要錢的。

  曆史上日本是直接在中國、朝鮮這些地方強占資源。但現在都需要進口,那可是要海量的資金。這樣對於日本經濟重新恢複,重新發展是有極大的困難。

  李燮和的意思是中國給日本提供原材料,成為日本原材料第一提供國。

  這樣不僅能夠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卡住日本的命脈。因為中國的人工便宜,而且和日本很近,路費也便宜。在價格上和歐美國家相比有巨大的優勢。

  就算日本對於中國仇深似海,想要發展他們的工業,也隻能是選擇中國這邊提供的原材料。

  原材料。

  現在這個階段,出口原材料獲得外匯,是中國非常常規的一個手段。但張學文猶豫是因為,未來中國工業大發展需要的資源更多。

  而且中國自己的資源根本就不夠。

  到時候也會需要大規模的引進。

  資源。

  如石油,中國自己的石油儲量並不算很豐富,未來根本不可能滿足中國自己的需要。鋼鐵也一樣,中國需要的鋼鐵那是驚人的數據。

  海外。

  看起來幾年之後,中國也需要把目光放在海外。搶資源,要從現在開始。不過想要去海外搶資源,那是需要強大的軍力,特別是需要強大的海軍。

  可是現在中國的海軍還沒有那麽強大。

  “不錯。”

  張學文終於點頭。

  “打仗歸打仗,打完了該發展還是要發展。日本是亞洲重要國家,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可以跟日本談判。”

  現在是積累資本的階段,既然是賣不了工業品,隻能是出口原材料。

  借著現在世界經濟開始恢複的東風,給中國積累足夠的資金是必要的。不僅僅是對於原材料,日本想要在災區重建,需要很多鋼鐵和水泥等等。

  這些中國都可以賣給他們。

  而且也隻有中國可以用低價大量銷售給日本。

  “總理,朝鮮半島那邊如何?”

  “他們已經開始討論如何組建政府的事情。希望我們去幫忙。”

  日本退出朝鮮半島。

  朝鮮獨立軍要正式建國。不過朝鮮半島也有一大堆的問題。朝鮮獨立軍大部分都是軍人出身,而且裏麵大部分都是在中國接受訓練,甚至不少直接就是從中國的軍校畢業。在政府的成立當中,深受中國影響的朝鮮也是忌諱軍事政府。

  而朝鮮半島還有一大堆所謂的名門望族,也都參與進來。他們別看沒什麽貢獻,但誰讓他們有一個好的老祖宗,而且影響力比較大。

  就是朝鮮獨立軍成立新政府,也無法完全忽視這些人。

  雖然這些人在日本統治的時候,一個個搖尾乞憐,來保證自己家族的延續。

  因此朝鮮新政府也在吵吵嚷嚷當中。

  “現在日本還在,日本始終在威脅朝鮮半島。所以他們和我們是綁在一起的。可是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

  朝鮮半島對於中國的作用很大。

  毋庸置疑。

  一個屏障。

  因為張學文是一定要把朝鮮半島綁在中國的戰車上。十年、二十年當中因為日本的威脅,還有這一輩大家一起打仗的交情,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下一輩,下下一輩誰也說不好。

  當然下下一輩的事情張學文也管不了。因此張學文最多隻能是做一些防範措施而已。

  “我認為我們和朝鮮半島想要親密無間的合作,最好的辦法是經濟上的合作。朝鮮是一個小國,隻有兩千萬人口。我們是大國,擁有五億人口。現在的工業分類越來越精密,讓朝鮮的工業成為我們中國這個大工業的一個分支。這樣我們和朝鮮的經濟就會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是張學文從後來美蘇兩國的做法當中想到的。

  感情。

  感情這種東西肯定是有用的。就如有些領導天生就會對於某個國家有好感,一種天然的好感。很多留美的領導人對於美國就會有一些天然的好感。而非洲不少領導畢業中國的軍校,回國成為領導人之後,就會天然的對於中國有好感。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製定政策的時候,肯定會有所偏向。在相差不多條件下,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自己好感的國家。

  但感情這個東西也是最不可靠的。

  在關係到自己利益的時候,特別是國與國之間,感情更是最脆弱的。利益衝突的時候,感情什麽都不是。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利益上的合作。

  張學文要讓朝鮮經濟徹底融入到中國的大工業當中。讓他們成為中國大工業的一個分支,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把朝鮮綁在中國這裏。

  至於下下一輩、下下下一輩的事情,那是他們要處理的。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製度,也沒有完美的辦法。

  任何一個東西,經過時間之後都需要不停地改變,也就是需要與時俱進。張學文現在做的決定在目前是正確的,但十年、二十年或者是半個世紀之後就是錯誤的。到時候就需要後人去改變這種政策。

  如果後人把張學文的話當做是天條,依舊抱著張學文製定的政策。那麽這樣的政府就算被推翻也是活該的。

  甚至張學文本人在十年前做的決定,十年後可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那麽張學文自己就應該去改正。

  “恩。”

  禹之謨點點頭。

  禹之謨是做過生意的,明白張學文的意思。讓中國和朝鮮經濟無縫對接,或者說朝鮮的工業就依托在中國工業大動脈上。

  讓朝鮮經濟隻能是依托中國生存,離開中國他們經濟就會受到巨大打擊,甚至是崩潰。

  這樣大家就有一致的利益,誰也離不開誰。當然主要是朝鮮經濟離不開中國,這樣才是最保險。

  “因此總理,你們下去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讓我們的大工業和朝鮮經濟進行無縫對接。朝鮮是小國,並不需要和我們一樣發展如此大規模的工業。隻要涉足一兩個工業產業,就足夠他們兩千萬人過好生活的。”

  朝鮮現在根本就沒有政府,就算他們新政府出現,如何發展經濟他們肯定要征求中國的意見。

  “好。”

  經濟如何無縫對接,這就不是張學文考慮的問題。因為張學文隻能是說出大概的方向,具體的事情是禹之謨他們應該討論決定的。

  “接下來我們就談談關於國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