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退讓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4190
  “殿下,我們的部隊完全潰敗。談判再不成功,從支那軍隊的態勢來說是真的要全部殲滅我們的部隊。我們已經是損失不起。”

  高橋是清著急忙慌的跟裕仁表示。

  高橋是清其實已經明白自己的未來。總是要有人為這一次的失敗負責任,總不能讓裕仁這個皇太子負責,那麽最後隻能是自己負責。

  誰讓自己是首相。

  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最大的失敗,光是在戰場上被擊斃的將軍就超過十個。而且這一次戰爭的失敗,日本幾乎要吐出從甲午戰爭開始從中國獲得的全部權利。隻有一個台灣除外。

  這樣的慘敗絕對會讓日本整個社會不滿。

  到時候輿論洶洶,自己這個首相肯定是最大的責任人。自己這個首相也做到頭了。估計到時候切腹自殺的也不是一個兩個。

  “難道我們真的要簽下這麽苛刻的條約?”

  裕仁感覺太陽穴附近突突的,眼睛一跳一跳。裕仁的臉開始變得扭曲,他現在感覺全身都在抽筋。自從關東大地震之後,裕仁已經是好多天沒有睡好覺,眼睛通紅通紅的。手上拿著中國的談判條件,雙手不停的顫抖。

  中國的要求太多。

  從烏蘇裏江以東撤退,包括庫頁島、海參崴都要退出。把日本在中國的所有鐵路、礦產等一切都要歸還,關東州要歸還,免除“庚子賠款”,從朝鮮半島要撤退。

  這樣的條件叫裕仁怎麽接受。

  這些都弄完,日本的實力都會大損。

  “殿下,已經來不及了。我們現在無法給帝國陸軍提供後勤,好幾個師團完全彈盡糧絕,已經崩潰。中國軍隊在圍剿我們的部隊,已經沒有任何的阻力。再耽擱幾天時間,我們的部隊就會被中國軍隊完全殲滅。”

  高橋是清著急。

  自從中國恢複進攻之後,幾天之內日軍好幾個師團接連崩潰。朝鮮半島的二十師團崩潰不用說,連二十師團師團長都被大炮炸死。緊接著中朝聯軍把第八師團和第十九師團圍住。

  十九師團開始崩潰,實在是因為他們彈盡糧絕。

  沒有子彈,軍隊再強悍有什麽用處。要不是第八師團實力還強大,而且還有一點庫存,這兩個師團早就被中朝聯軍直接殲滅。

  而在東北戰場,第六師團在薑登選的部隊反擊之後也是率先崩潰。東北部隊開始全線反擊,打的日軍是節節敗退。到了這個時候日軍在這一次戰爭當中被擊斃、自殺、俘虜的少將以上軍官超過二十人,達到了二十六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停增長當中。

  如果繼續下去,日本陸軍就要全都死在這裏。

  “為什麽?為什麽?”

  裕仁感覺自己是日本曆史上最倒黴的皇太子。

  本來裕仁提早就能夠攝政,二十一歲就能夠攝政日本,是未來板上釘釘的天皇。可是自從他攝政之後,日本並沒有什麽向好的發展,反而日本情況是每況愈下。

  讓裕仁有非常大的挫敗感。

  真的是挫敗。

  關東大地震,對於裕仁這個皇太子打擊很大。就好像是裕仁這個皇太子做錯事情,上天懲罰日本一樣。等於就是懲罰裕仁。

  會有很多人質疑裕仁,很多人質疑裕仁的天皇資格。畢竟這個時代的日本天皇,和以前中國皇帝一樣都是宣傳,他們的位置是天授的。

  可是接連發生的災難,會讓大家走向另一端的想法。是不是因為你這個皇太子不夠資格,所以才會有這麽多災難降臨在日本身上。

  這極大的影響天皇的權威。

  如果這一次簽訂這樣的他條約,會讓大家怎麽說自己。

  還沒有成為天皇,自己就這樣,很有可能被日本民眾嫌棄。

  難道真的是天照大神拋棄自己,拋棄日本。

  “殿下,殿下。”

  高橋是清明白裕仁這段時間打擊很大。年輕的裕仁因為接連受到打擊,這段時間情緒非常不對。畢竟裕仁才二十多歲,還沒有經曆過什麽大事情。高橋是清是老臣,經曆過大風大浪的。

  因此立馬叫住有些癲狂的裕仁。

  “殿下,我們這一次失敗了,但我們並沒有完全失敗。我們還有強大的海軍,隻要我們臥薪嚐膽,今天的恥辱我們未來是能夠洗刷的。我們這一次的失敗不是因為我們的實力不如支那人,而是因為大地震的影響。如果沒有大地震,我們的海軍早就把支那的港口轟炸一遍。而且帝國陸軍也不會因為缺少彈藥,如此輕易被人擊敗。殿下,你要振作起來。”

  裕仁從發狂的狀態慢慢的恢複過來。

  撫了撫額頭。

  然後閉著眼睛道:“首相,你告訴我。現在我們應該怎麽辦?”

  “第一,對於此次在災區殺害支那人和鮮人做出道歉,然後積極賠償,表示這是一群暴徒做的,抓幾個人槍斃。讓支那軍隊和朝鮮軍隊必須要停止進攻,要盡快完整的讓部隊回國。”

  高橋是清頭腦還是很清醒。

  這一次殺了那麽多的朝鮮人和中國人,本來不是什麽大事情。日本軍隊當年在朝鮮、中國屠殺也不是一次兩次。可是現在不一樣。現在日本那麽多軍隊陷入圍困。如果不給一個明確的答複,這些日本軍人怎麽辦。

  他們可是俘虜了很多日本軍人,如果一怒之下槍斃這些俘虜,到時候怎麽辦。

  反正很多朝鮮人都是屠殺了一家人,就算賠錢也找不到人。加上隻要日本封鎖消息,封鎖資料,那麽到底有幾個人被殺誰會知道。

  但用這樣的態度,保護日軍俘虜的安全是需要的。

  日本陸軍此次可謂是元氣大傷,死傷一大半,那些有戰爭經驗的軍官也是死傷一大批。日本陸軍想要恢複戰鬥力,剩下的這些人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如果現在剩下的十幾萬日軍被中國軍隊屠戮,那麽日本陸軍想要重新恢複戰鬥力,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第二,和支那的談判要加快。該舍棄的要盡快決定,不能猶豫。不然我們的軍人就算沒有被支那軍隊打死,也會在那裏餓死。反正這些地方我們已經守不住,還不如盡快決定。”

  聽著高橋是清的話,裕仁有氣無力。

  這是要失去所有在中國東北的利益。

  “第三,要求支那放開出口限製。目前我們需要糧食,需要棉被,需要更多的醫療物資。目前唯一能夠給我們提供的隻有支那。現在救災要緊。”

  關東大地震讓東京、橫濱這些地方成為了一片廢墟。現在日本要停止戰爭,要進行救災。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一旦救災不利,幾百萬難民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嚴重影響日本目前的政權。

  裕仁雖然在那裏仔細聽著,但腿不停的抖動。

  這些條件,每一個都讓裕仁很難接受。看到裕仁的樣子,高橋是清道:“殿下,要是相信我,這一次的談判我親自出馬。”

  裕仁聽到這句話,立馬抬頭看了看高橋是清。

  心中非常感激。

  因為裕仁明白,高橋是清這是要自己承擔失敗的後果。一旦這樣的條約簽訂,高橋是清就會成為日本的罪人。裕仁很感動的道:“首相,關於談判的事情你全權負責。我,我絕對不會忘記首相的功勞。”

  …………

  “老師,老師。前方的消息。”

  “什麽消息。”

  “我國和日本簽訂了《中日天津條約》。今天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把條約的內容都公布了出來。”

  “這麽多?”

  “都寫了什麽。”

  周圍的人都走了過來,一下聚集了幾百人。拿報紙那個人笑著道:“我就撿重點談談。條約重點內容是廢除日本在中國的租界,從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全部撤軍,歸還日本在中國的所有鐵路和礦產,歸還關東州,撤出朝鮮半島,免除《庚子賠款》。”

  “真的?”

  “太好了!”

  “萬歲!萬歲!”

  這裏是新疆。

  蘭新鐵路已經是進入了新疆,為了建設蘭新鐵路不僅僅是鐵路工人很多。就是很多交通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也都來到了蘭新鐵路施工現場。

  因為蘭新鐵路是中國曆史上最艱難的鐵路建設,對於這些交通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次經驗。

  可以從這裏學習很多。

  畢竟在現場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特別是詹天佑親自擔任這條鐵路的總工程師。很多剛剛畢業的鐵路工程師都在詹天佑這裏學習。詹天佑不僅僅是當年學校成績好,而且在中國這麽多年,積累了無數的經驗。

  這都是寶貴的財富。

  這些學生能夠跟他學習,絕對是比在課堂上學習幾年更有用。詹天佑不僅親自指揮,到了晚上的時候還會給這些年輕學生上課。

  “拿過來我看看。”

  詹天佑的身體情況越發不好。

  畢竟詹天佑已經是六十二歲,快六十三歲的年紀。

  但他堅持繼續留在蘭新鐵路的現場,就是中央幾次派人和他談話也沒用。因為蘭新鐵路很多地方都是新情況,中國從來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鋪設過鐵路。所以詹天佑不放心,一定要在現場指揮。現在鐵路經過酒泉進入玉門關,來到了新疆,詹天佑心情是越來越好。

  當然蘭新鐵路還剩下近千公裏。

  不過最困難的幾個地方已經是通過,剩下的就是在新疆省內部繼續鋪設。隻要完成蘭新鐵路,那麽中國在鐵路建設上的能力就能夠上升一個台階。

  那麽未來鋪設進入西藏的鐵路也好,在東北鋪設鐵路也好,都不會有太多問題。因為蘭新鐵路可以讓中國的鐵路人積累足夠的技術。

  詹天佑拿過報紙仔細的看了看各個條款,越看臉上的笑容就越盛。

  “好,好。太好了。”

  詹天佑看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地名,熟悉的鐵路,心情越發的激動。關東州、庫頁島、海參崴,還有作為鐵路人更清楚長大鐵路。

  他們要一個個都成為我國的。

  應該說他們本來就是我們的,隻不過被強盜搶走了而已。

  現在都要徹底成為我們控製的。

  詹天佑光緒七年,也就是1881年回國。從那個時候開始,他親眼目睹了祖國大地慢慢的被世界列強分割。看到了世界列強拿走中國一片又一片的土地,看到中國一次又一次的慘敗給世界列強。

  作為鐵路人,更是看到中國一個又一個鐵路是外國人修的。

  外國人修鐵路,他們會拿走眾多的權利。不說鐵路是他們運營的,鐵路沿線的一大片地方他們會駐軍,鐵路沿線他們會設立他們的警察局。

  當時中國一大半的鐵路都是外國人控製的。

  詹天佑的青壯年都是在這種悲哀當中度過。可是現在能夠看到國家一條又一條的鐵路都是自己的,都是國人自己修的,是我們國家控製的鐵路,就已經讓詹天佑欣喜若狂。

  而且中國目前很多重要的鐵路,詹天佑都親自參與過。

  更何況看到以前丟失的土地,以前丟失的權益,一個又一個的收回來。

  讓詹天佑這樣看過中國的沉淪,又看到中國崛起的人,怎能不感慨,怎能不激動。《中日天津條約》有大項六個,下麵各種小項有六十多個。

  詹天佑仔仔細細的看所有的條款。

  越看越激動,覺得很安慰。

  突然之間詹天佑慢慢的倒在椅子上。

  “老師,老師。”

  “老師。”

  本來喜悅的大家突然之間大驚失色,來到了詹天佑身邊。發現詹天佑已經是呼吸有些困難,因此大喊:“醫生,醫生。”

  詹天佑感覺到自己的心髒跳動越來越快。

  看到這些剛剛過了二十歲的年輕人,詹天佑努力的讓自己笑著,道:“把我葬在酒泉,我想看著蘭新鐵路通車。”

  “老師,你不要這麽說。我們已經叫醫生了。”

  “我這輩子死而無憾。你們都是鐵路人,記住鐵路是國家的命脈。我……”

  詹天佑的心髒跳動很快,但很快開始心力衰竭。

  慢慢的說不出話來。

  耳朵當中隻是聽到“老師”、“醫生”這樣的聲音。但這些聲音慢慢的遠去,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