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軍事準備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5407
  “東北,東北到時候一定會是最重要的戰場。軍隊必須要足夠。”

  “是。”

  張孝準站起來,道:“現在我們在蒙古和黑龍江地區的部隊很多,當時是擔心俄羅斯內戰。但是現在俄羅斯內戰結束,就沒有必要留下太多部隊。以目前蘇俄在遠東的實力,以及蘇俄現在的情況來說,我們並不需要在那裏維持那麽多的部隊。西伯利亞的氣候、廣袤的土地,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口分析,蘇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不可能在這裏有太多的軍隊。因此軍事部認為可以從蒙古和黑龍江地區調兩個軍進入吉林,和吉林的軍隊會合。一旦出現任何事情,可以直接出兵拿下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奉天那邊最少要布置二十萬人,但目前我們在奉天隻有十六萬人左右。因此我提議,從西北軍區調來一個軍,從西南軍區調來一個軍,進入奉天。這樣我們在奉天擁有五個軍,以及其他一些部隊,人數會達到二十五萬人上下。足以應付任何的事情。”

  東北。

  隨著進入1922年,張學文的目光重新回到東北。

  這不是張學文要跟日本決戰,而是中國跟俄羅斯當年簽訂的“旅大租借條約”馬上就要到期。按照合約的日期來說,從1923年6月1日開始,關東州就要交還給中國。

  因為關東州的租借期隻有二十五年。

  雖然合約是1898年三月份就已經簽訂,但最後雙方朝廷蓋章,正式生效則是到了五月末。所以張學文計算是1923年6月1日,是收回關東州的時候。

  雖然合同當中寫上,可以協商增加租借時間。但現在中國不可能繼續續把關東州租給日本,是一定要收回來。這樣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當年日俄戰爭俄羅斯輸給日本,所以和日本簽訂了“樸茨茅斯合約”。裏麵就把關東州、南滿鐵路這些地方的俄羅斯權利割讓給日本。不過日本接過來的隻是俄羅斯的租借權。是俄羅斯從中國獲取的特殊利益,轉讓給日本而已。並不是割讓土地,俄羅斯也沒有資格割讓中國的土地給日本。

  因此二十五年後,關東州還是要還給中國。曆史上日本為了避免這個,就有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想要把關東州的租借期限變成九十九年。可惜後來沒有成功。現在中國政府和日本政府並沒有簽訂任何關於關東州的條約,也就是說關東州日本隻有二十五年的租借期。

  現在已經是1922年。

  張學文不能不考慮關東州的事情。

  因為離歸還時間,還有一年半的時間。

  以及日本目前還占據烏蘇裏江以東的地盤,包括重要的庫頁島、海參崴等地。這些事情都要解決,因此張學文隻能是加緊在東北的布置。

  一旦和日本的談判談崩了,到時候隻能是用兵戎相見。

  關東州和烏蘇裏江以東地區,日本絕對不會輕易交出來。畢竟為了關東州,日俄戰爭日本死傷慘重,最後還欠了一屁股債,差一點日本經濟就要崩潰。如果不是出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財政是真的會崩潰。而為了烏蘇裏江以東地區,日本也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以及七億日元的軍費支出,加上被迫和中國妥協,讓出了目前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最後放棄了他們在東北的一些權利,包括像撫順煤礦這樣的利益,還有他們在東北開設的很多政府機構都被迫關閉。

  他們這麽艱難拿到的東西,肯定是不願意輕易吐出來。

  一旦他們把這些地盤都吐出來,到時候日本在中國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勢力。除了台灣之外,日本利用三十年在中國拿到手的一切利益都將化為烏有。

  因此以日本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要有一場戰爭。

  日本。

  這可是瘋子。一旦打瘋了,說不定會動員十萬、二十萬,或者更多的陸軍部隊和中國在東北決戰。可是這一次中國不能退,這些年政府一直在不停的收回那些帝國在中國的權利。

  而關東州是明文規定的。

  租借期就是二十五年。

  如果到時候中國收不回來,現在高漲的民族主義的壓力之下,政府的威望會迅速下降。這對於目前慢慢走向正軌的中國政府來說,絕對是不可承受的事情。

  威望這個東西非常好。

  政府如果有足夠的威望,有足夠的公信力,那麽任何的改革都會非常順利。但如果政府失去威望,失去公信力,到時候任何的改革都會舉步艱難。

  “可以。具體調動哪支部隊,你們趕緊決定,讓部隊提前來到東北適應。也讓東北這邊提前進入磨合階段。”

  “是。”

  “劉慶恩半自動步槍效果如何?部隊那邊有什麽反應?”

  “有些問題。不過現在都解決了。”

  石陶鈞回答。

  “那就開始大量的裝備東北部隊。有多少就裝備多少。讓我們的部隊迅速的適應這樣的半自動步槍。”

  比起目前的漢陽造步槍來說,半自動步槍從火力上超過普通步槍很多。但相對精度方麵就會有所不足,以及消耗的子彈很多。說實話半自動步槍,這不是目前普通的國家能夠玩得起的。甚至一般的工業國家也很難玩得起。

  因為消耗子彈太多。

  就如日本。

  讓他們的軍隊都換上半自動步槍,日本的資源和經濟還真是很難承受。

  可是中國可以。

  中國是大國,資源豐富。別看目前工業程度低,但總量大。集全國之力,讓部隊換上幾十萬半自動步槍還是玩得起的。曆史上二戰的時候,也隻有美國的軍隊全都用半自動步槍。日本整個軍隊都沒有半自動步槍。

  而且漢陽兵工廠生產這種半自動步槍已經是第七年,有了相當的經驗。

  不僅可以量產,在軍隊當中也已經是使用多年。

  有什麽問題,也已經進行了改造。一旦和日軍交手,可以在火力上有效的壓製日軍。目前中國一年能夠生產幾萬支半自動步槍,東北那邊已經開始進行換裝。

  但還是不夠。

  張學文希望兵工廠方麵把庫存都拿出來。

  幾年之後,就慢慢的壓縮對於漢陽造步槍的製造,全國軍隊都開始換裝半自動步槍。當然以後還要研究自動步槍、輕機槍這些軍隊需要的。

  “是。”

  “重機槍,火炮方麵呢?”

  “我們準備每個營配備十二挺重機槍,四門迫擊炮。每個師下轄一個炮兵團,擁有三十四門75毫米步兵炮。以及每個軍配備一個重炮團,配備三十門重炮。”

  中國經過近十年瘋狂的軍工發展之後,機槍大炮生產數量還真是不少,甚至可以說是有了驚人的發展。

  目前中國有三大兵工廠。

  一個不用說,當然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亞洲規模最大,甚至放在全世界都能夠排上號的漢陽兵工廠。這個原漢陽兵工廠、金陵兵工廠、長沙兵工廠合並成立的漢陽兵工廠,光是工人就超過十萬人,目前有足足十四萬人,可以說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家工廠。這裏麵不僅僅是有學習槍械、大炮的,還有學習機械製造、化學、物理,反正各方麵的人才都有。

  可以說目前中國所有工廠當中,漢陽兵工廠的技術力量是最強大的,技術儲備也是最強大的。各類從國外歸來的留學生就有上千人,有三十年前回國的,也有剛剛歸國不久的。國內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有幾千人。

  大專、中專畢業生加起來有上萬人。

  可以說打造漢陽兵工廠,那是集全國之力的,全國那麽多優秀的人才,漢陽兵工廠一家工廠幾乎網羅了十分之一。還有幾百德國軍工專家,以及來自法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正高新聘請了不少專家。就是為了增加漢陽兵工廠的實力。

  還有給漢陽兵工廠服務的周圍工廠也是多的數不勝數。

  因此漢陽兵工廠的實力是非常強悍。

  每年製造的槍炮,那都是數不清楚的。一家工廠就能夠滿足目前中國軍隊的需要。

  再有一個是太原兵工廠,楊宇霆打造太原兵工廠也已經有了好多年時間。每年光是迫擊炮就能夠生產幾百門,重機槍幾千挺都沒問題。雖然比不上漢陽兵工廠,但發展速度也是驚人。楊宇霆當時是把中國北方所有的軍工廠都合並到太原兵工廠的。

  清末的時候,當時中國每個省份都有兵工廠。富裕的省份兵工廠實力強,甚至可以製作步槍。貧窮省份的兵工廠就是機械所,也就是修理修理槍炮。

  分開他們都很差,但把他們都合並起來,規模就不小。加上楊宇霆到處挖人,國家又是重金投入。太原兵工廠比漢陽兵工廠小了很多,但是放在亞洲依舊是名列前茅的兵工廠。

  目前工人也是達到近兩萬人,供應整個西北幾十萬部隊都沒有問題。

  另外一個兵工廠則是建立在濟南。

  這個算是小弟。

  其實是從漢陽兵工廠那邊分過來的,當然太原兵工廠也是漢陽兵工廠分出來的,不少技術骨幹都是漢陽兵工廠支援的。主要是研製子彈和炮彈,是原漢陽兵工廠藥廠廠長喻培倫帶著一部分人,在濟南成立的。

  其實除了這些兵工廠之外,中國還成立了一個兵工廠。不過那不是研究槍炮的,那是要打造坦克的。

  工廠就設立在長沙。

  在德國軍工專家的指導之下,中國也開始研製自己的坦克。隻不過現在雖然能夠製造坦克,但目前隻是手工作品。想要量產,就要有一套坦克製造流水線。

  這個目前是坦克廠和機械製造廠之間的問題。

  “子彈、炮彈能支撐嗎?”

  裝備這麽多重機槍、半自動步槍、火炮,到時候子彈、炮彈那都是不要命。

  而且和日本打,估計規模會很大。因此張學文有一些擔心,別到時候後勤供應不上,那就成大笑話。到時候半自動步槍還沒有漢陽造步槍好用。

  “應該能夠堅持。我們不是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嗎?可以加班加點,囤積這些戰爭物資。”

  “嗯。”

  張學文點點頭。

  說來說去,依舊是工業能力的問題。像人家美國就沒有這樣的擔心,因為他們的工業能力太強。美國一旦開動戰爭機器,他們一個月生產的子彈、炮彈,中國生產一年都趕不上。

  “你們分析過沒有。這仗有多少把握?”

  從大的戰略上,中國肯定是占盡優勢。

  畢竟在東北,中國軍隊人數上占據絕對優勢。而且中國軍隊現在武器方麵已經完全不落後於日本,特別是德國軍工專家來到中國的軍工廠之後,中國在大炮、機槍這些技術上都是突飛猛進。包括飛機製造、潛艇製造,這些方麵德國專家絕對是相當強悍。

  之前中國的很多都是初級,需要一個一個的摸索。有了德國軍工專家的指點之後,很多技術難題都一一攻破。軍工實力飛速發展。

  最近中國自產的幾類重炮,放在亞洲來說絕對是橫掃一片的。

  本來中國的火炮就是學習德國克虜伯大炮的,中國的兵工廠從清末就開始仿造克虜伯大炮。因此德國專家來了之後,非常契合。

  目前中國的重炮,都有德國的味道。

  其實就是德國重炮的翻版。

  因此可以說,從火力來講,中國軍隊已經是可以壓倒日軍,甚至是有很大的優勢。而且這幾年日本經濟低迷,根本走不出財政困境。而中國這兩年的經濟發展一點問題沒有,反而是越來越生機勃勃。甚至中國軍工廠的發展,也帶動其他重工業的發展。

  但大的方麵是如此。

  可是戰爭總是會有意外的。

  畢竟日本這個國家,從甲午戰爭開始到日俄戰爭,都是虎口拔牙,以小博大,最後卻都成功。不能不讓張學文重視。

  “雖然我們和日軍幾次交鋒,日軍都沒有占據上風。但日軍的驕狂心理依舊沒有減少,他們還是看不起我們軍隊的。就算這幾年我們的軍事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在日本軍內輕視我們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我們先攻擊他們,激怒他們。然後堅壁清野,大踏步後退。退守海城和鳳城一線,讓驕狂的日軍來攻擊我們,遠離他們海軍的保護。等日軍一旦從關東州出來,我們立馬截斷他們後路,直接包圍他們。打一場殲滅戰。僅僅是擊潰日軍,不會讓他們有任何的痛心。隻有成建製的殲滅他們部隊,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成果。最好殲滅日軍兩三個師團,他們才會徹底放棄這些地方,回到談判桌上。”

  1914年和日軍交手,張其鍠給張學文提出的建議是“磨”。和日軍糾纏,不跟他們正麵打仗。就是不停的消耗他們,讓他們最後知難而退。

  其實說白了,就是打不過人家。

  讓他們自己感覺得不償失,財政上無法接受,自己選擇退出。

  但這一次張其鍠給張學文的建議卻是大打一次殲滅戰。因為張其鍠認為,現在的中國軍隊是有實力和日軍硬碰硬,有實力大殲滅戰。

  “你看。日軍一旦脫離他們海軍的保護,深入到我國腹地。那麽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擊敗他們。我們從機槍、步槍火力上已經可以壓製他們。到時候一旦圍困日軍,把我們的重炮都拉上去,集中幾百門大炮,轟他一個小時。在亞洲範圍之內,這樣強度的炮擊,絕對會讓日軍損失慘重。我們還可以要求空軍幫助。我想殲滅日軍一兩個師團,甚至兩三個師團並不是不可能。隻有損失這些軍隊,日本才會回到談判桌。”

  “而且從態勢來說,我們還有一個有利的因素。目前朝鮮獨立軍已經編練近十萬軍隊,到時候可以配合我們。他們就算戰鬥力差一點,但在朝鮮牽製日本兩個師團沒有任何問題。”

  聽著張其鍠的分析,張學文點頭。

  日軍目前才幾個師團,全國軍隊才三十多萬人。就算他們緊急擴編,又能有多少軍隊。現在三十萬軍隊他們財政都受不了,準備裁軍。

  如果擴軍到五十萬,八十萬,財政一定破產。

  當然日本可能孤注一擲,想要戰勝中國,讓中國賠款。可是隻要中國在戰場上滅他三個師團,在烏蘇裏江以東地區擊潰日軍兩三個師團,朝鮮半島再牽製兩三個師團,那麽日本的軍隊真沒有多少。

  這麽一想張學文心中大定。

  這仗應該打,而且能打。

  “我們的軍事調動日本應該能夠發現。但是軍火的調動要保密。最近我們在沈陽和鞍山地區建立不少工廠,我會讓他們配合軍事部。軍火可以通過他們的專列,進入東北。”

  “是。”

  “奉天方麵的戰事交給林祖坤,吉林方麵的戰事交給誰比較好?”

  “總統,我認為不要人為的割裂奉天和吉林。可以讓林祖坤全權負責奉天和吉林的戰事,臨時組建四個兵團參與這一次的戰事。然後給他們分工。”

  “可以。這個你們討論之後,給我名單。”

  具體的作戰部署、作戰計劃等等,張學文是不會參與的。既然軍事部認為並不需要分割戰場,那麽張學文也尊重他們的意見。

  “總統。”

  張學文的秘書走了進來,在張學文耳旁道:“總理他們到了,有事情要談。”

  “好,我知道了。”

  張學文站起來道:“一定要做最詳細的計劃,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我們戰略上藐視敵人,要有必勝的決心。但我們在戰術上一定要重視敵人,日本是一個很強大的對手。我還有事情,就先走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