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法國殖民者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5615
  “這群人終於裝不下去了。”

  張學文看著美國的邀請,忍不住冷笑。

  “當然。你想想海軍軍艦花費多少錢,這些國家現在的經濟低迷不堪,怎麽可能拚得起。本來就是意氣用事。”

  禹之謨也是跟著笑了笑。

  海軍軍備競賽,玩了兩年之後大家都玩不下去。除了美國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強大的工業能力做保障之外,其他國家為了麵子都是要當褲子。

  日本在此次海軍軍備競賽當中,投入太多,畢竟日本一半的財政收入都要投入到海軍當中,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受不了。正是因為在海軍花費太多,導致整個日本情況都不好。經濟陷入低迷不說,甚至開始減退。本來就因為出口暴減,讓日本國內破產的公司無數。還不努力振興國內經濟,偏要跟人家玩海軍軍備競賽,讓本來就低迷的經濟更加不堪。

  國內甚至爆發農民起義,而且還不是一兩個地方,很搞笑的事情。因此日本政界已經有人提出日本必須要裁軍。

  不然經濟馬上就要崩潰。

  其實要不是日本在一戰期間掙了不少錢,現在財政肯定會崩潰。還好一戰期間掙了不少錢,可是這兩年把攢下來的錢都花沒了。而裁軍的提議甚至得到了日本內閣和日本天皇的讚同。這在日本半個世紀以來絕對是第一次。現在大家隻是在爭論,是裁軍四個師團還是裁軍兩個師團。

  反正日本裁軍已經是提上了議程。

  英國也好不到哪裏。

  十月革命的影響,已經是席卷整個歐洲。德國這樣的戰敗國不用說,連英法這樣的戰勝國目前也是如此。工人罷工越來越多,各種馬克思主義政黨也是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還有那個該死的列寧成立的第三國際,隨著蘇俄在內戰當中勝利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歐洲到處設立支部,弄的英國國內也是一片狼藉。

  這些國家當中,美國算是最輕鬆,因為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超過其他國家太多。而且一戰的時候掙了太多的錢。但並不是說美國就沒有一點壓力。

  因為美國國內也不是一片太平。美國為了一戰招募了四百萬軍隊,回國之後全都遣散。美國並沒有對他們妥善安排,導致這些人一下就成為了美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而且還有美國農民。

  一戰期間農產品價格也是持續上升,美國和中國都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美國農民趁機擴大種植,美國的糧食產量幾年之內節節攀高,最後是達到了美國曆史最高峰。

  可惜一戰結束,世界糧食價格暴跌,一大堆的農民破產。還有不少農民買土地的時候,都是借錢買的。現在糧食無法出口,糧食價格暴跌,這筆錢根本就還不上,因此現在都陷入了債務當中。

  包括美國在一戰期間出口很多的鋼鐵產業、肉產業,都因為一戰的結束出現大量的剩餘。價格開始暴跌,讓這些工廠隻能是關門,或者是裁人。一瞬間美國就有十多萬工人突然之間失業。

  打砸搶,反正美國治安忽然變得非常不好,也給了美國政府很大壓力。

  因此美國第一個表示,為了和平,我們還是停止這種海軍軍備競賽。這一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高度評價,說美國為了世界和平做了貢獻。不知道多少文學界因為這件事情,歌頌美國的偉大。

  其實是美國自己也實在是不想耗下去。

  說實話,相比起美國來說,其他國家早就堅持不下去。隻不過法國和意大利這個時候在海軍上影響力小,他們悄悄的退出了海軍軍備競賽,但大家不關注。

  因為此次海軍軍備競賽的主力就是英美日三國。

  英國是世界霸主,是海軍第一強國。雖然早就奉陪不起,但也不好意思說自己不行,所以隻能是硬挺著,硬著頭皮也要繼續裝模作樣。而日本則是自尊心很強,就算是財政破產,也不能讓別人小看。所以是咬牙堅持。

  還是美國最務實,也最聰明。

  發現自己想要徹底壓倒英日的海軍實力並不是太現實之後,美國就選擇了最務實的做法,也選擇了最聰明的做法。

  說自己現在壓力很大,大家還是不要玩了。那樣不僅僅是丟麵子,還要承認失敗。這對於目前想要在世界上發揮更多作用的美國來說當然不行。因此美國姿態很高,直接表示為了世界和平,大家應該結束這樣的海軍軍備競賽。

  說話的高度就不一樣,一下不僅僅是結束這種海軍軍備競賽,還能夠得到世界的一片讚譽。

  可以說美國人在這方麵的處理太過聰明。美國能夠代替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很多方麵還是值得研究和借鑒的。

  “就讓顧維鈞代表我國政府參加。”

  “這樣是不是顯得我們不太重視。”

  陸征祥質疑。

  這畢竟是國際會議,總共有九個國家參加。英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中國。在這個獨立國家才幾十個的時候,這九個國家也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實力比較不錯的國家。

  因為其他的大國,俄羅斯是因為蘇俄被主流社會不承認,德國因為是戰敗國,所以可以說參加華盛頓會議的都是地區性的大國。

  中國這邊就算不是陸征祥親自出馬,也應該是顏惠慶這個外交部長參加。

  而顧維鈞隻是一個駐美公使而已。

  “沒什麽可重視不重視的。這一次的會議很明顯是為了解決遠東地區的紛爭,特別是為了解決英美日三國在遠東地區的衝突開的。跟我們應該關係不大。當然最有可能的是,這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強迫我們開放市場。因為美國、日本現在出口暴跌,急需要一個新的市場來消化他們的工業品。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最穩定的,潛力最大的市場就是我們中國市場。如果高規格去了,他們一起施加壓力,我們這邊就不太好辦。我們現在也沒有本錢一下得罪所有的大國。因此顧維鈞參加,讓顧維鈞就跟他們扯皮,兜圈子。反正告訴他們自己沒有權力答應任何東西,不管是任何的借口,顧維鈞隻要給我拖下來,不是當場答應那麽就可以。”

  張學文是最擔心這個。

  美國這個混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在開始的時候很多列強並不是特別喜歡。因為有些列強,就如早一點來到中國的那些列強,包括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還有德國當時在中國某些地方都有特殊利益,都有自己的利益範圍。豈會願意和你美國一起共享這樣的利益。

  就如山東是德國,東北是日俄,西南地區是法國,英國則是直接影響中國政治,長江流域大部分都是英國的地盤。他們怎麽可能喜歡美國這個後來者也過來分一杯羹。

  因此美國提出“門戶開放”的時候,這些列強表麵上同意,但一個個都是暗地裏反對美國。

  他們同意“門戶開放”,是在其他列強的統治區域願意實行“門戶開放”。就如英國是非常願意在東北地區和山東地區玩“門戶開放”。但是英國利益區域,也就是長江流域除了日本這個遠東盟友之外,英國是排斥一切其他國家的勢力。其他國家的想法和做法和英國一樣。弄的這個政策比較尷尬。

  可是現在不同。

  中國利用一戰的機會,收回來很多利益。把這些傳統列強在中國的特殊利益,剝奪了十之八九。現在這個時候估計他們都非常喜歡“門戶開放”政策,合作起來給中國壓力,讓中國開放市場。好讓他們的產品能夠進入中國,以此來讓他們的經濟擺脫困境。

  “對。現在我們國內市場絕對不能放開給他們。一旦他們的工業品衝擊下來,我們很多民族工業都會倒閉。”

  禹之謨立馬是點點頭。

  列強的工業太強。

  隻要他們願意,他們就能夠把他們的工業品直接傾銷給中國市場。到時候連國家支持的工廠,說不定都頂不住。因為歐美列強的不少大公司,別看是私人公司。但他們的實力,比目前中國國家支持的國家企業還要強大。更何況是那些實力弱小的民間資本家的工廠。

  拚資本,中國的這些企業沒有一個是那些列強大財團的對手。

  “就讓他們繼續扯皮。我們就安下心來,搞我們自己的工業。等到我們的工業到了一定規模,估計他們是第一個要關閉他們的市場。害怕我們的工業品就占領他們的市場。”

  “希望有那麽一天。”

  “一定會的。”

  張學文給陸征祥和禹之謨打氣。

  中國的優勢還是很多。人口多、地盤大、資源多,隻要開始發展,全世界都要矚目。目前歐美幾個列強人口加起來才多少。

  中國目前的人口普查沒有結束,但是從目前反饋回來的數字來分析,目前中國人口絕對是超過五個億的。這麽多人口一旦轉化成產業工人,到時候中國的工業實力可以碾壓歐洲,不會比美蘇差多少。

  教育、工業,這是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稽亭兄,目前集中攻關那些技術還順利嗎?”

  這是張學文最關注的。

  這一次購買歐洲技術,中國是花了大價錢。幾乎中國的國庫都被掏空了,但成果是喜人的,方方麵麵都有涉獵。隻要攻克他們,中國的工業就能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完整。到時候中國的工業也就有了足夠騰飛的基礎。

  “隻能說可以。”

  禹之謨歎口氣。

  “我們不少留學生,雖然知識儲備足夠,但他們在這方麵的經驗也是非常不足。因此大家很多都是從零開始慢慢的拆解,有些人甚至還要從外國找資料。倒是捷克斯洛伐克專家帶領的團隊,速度就快很多。”

  “嗯。”

  是啊。

  都是沒有太多經驗。看起來當年蘇聯提供給中國工業援助的時候,那些蘇聯專家手把手教中國技術人員,確實是非常省事,幫助也很大。

  張學文想了想道:“不用著急,也不要太催他們。一步一步來,反正我們又不是沒有時間。”

  “好。”

  投入太多錢在這方麵,在其他方麵的投資就減少很多。可是張學文也是沒有辦法,隻有重工業起來了,依附在重工業的輕工業才能夠真正的活躍起來。

  現在忍忍幾年時間,未來才能有大發展。

  “這樣。我們國家專門出麵,成立一個大圖書館,也不算是圖書館,就當是一個資料庫。我們派人在世界各地,所有有關科學技術的報刊、雜誌、最新的學術論文等等,都統統的買到國內。找專人負責翻譯,然後印刷分發到各省、各大學的圖書館。然後我們國家自己也辦這類型的雜誌。這樣大家互通有無,很多東西可以交流,可以互相學習。這種事情,我們國家出麵花錢,效果會最好。”

  對於做技術的人,資料庫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不是後世計算機的年代,隻要在網上花些錢就能夠查找資料庫。而且中國在這方麵也沒有任何的儲備,對於國內的學生來說,接觸不到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理論等等。

  “這個可以。我們不是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讓他們負責提供需要的資料,我們就派人專門在世界各地收集。”

  禹之謨點點頭,同意張學文的說法。

  這樣的事情,隻有國家投入巨資,然後進行分配是最快的。因為這裏是中國,目前來說隻有政府有這樣的實力和能力。

  “咚咚咚——”

  “總統,出事情了。”

  “怎麽?”

  幾個人正在討論工業方麵的問題,廖仲愷騰騰地進入張學文的辦公室。

  “華人華僑聯合會南洋分部來了電報。法國人開始在法屬印度支那征收高昂的稅收。而征收對象就是華人富商,他們已經把稅收提高到戰前的三倍。不僅如此越南阮朝宣布越南北圻的十幾名華人富商的土地買賣非法,沒收他們的土地,沒收他們的資產,還判他們入獄。”

  聽著張學文皺了皺眉。

  然後疑惑的道:“法國人這是在搞什麽?”

  “據南洋分部的人講,英國、法國、荷蘭他們來到東南亞之後,發現目前東南亞經濟大部分都被華人富商左右,很多肥沃的土地也都在華人富商名下。甚至東南亞目前采礦的企業,百分之六十都是華人富商開的。因此他們開始打這些華人富商的主意。在荷屬東印度群島,荷蘭人也幾次勒索華人富商,要他們上交高昂的稅收。”

  張學文沒有說話,仔細考慮一下。

  東南亞。

  的確這裏的財富不少是殖民者擁有,但一大半財富都在華人富商手中。特別是利用一戰的機會,以及這幾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都給南洋的華人華僑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在這一片地方,幾年之內崛起了十幾個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富豪,幾十個幾十萬美元資產的富豪。至於幾萬美元這樣資產的華人富豪就更多。

  甚至一些巨富,如陳嘉庚這個級別的富豪,那身家都有五百萬美元以上。這樣的大富豪都有四五個。

  可以想象華人富豪在東南亞的富裕程度。

  不僅僅是如此,東南亞地區不少采礦的,其實背後還有中國政府的股份。隻不過繞了幾個彎,不讓人輕易看出來而已。因為對於東南亞的資源張學文也是虎視眈眈。

  所以讓政府控製的一些企業,繞幾個彎和南洋華人富商一起投資合作買了不少礦山,進行采礦。

  反正這個時候隻要是采礦企業,基本上就沒有賠錢的。就是在越南,中國的企業也跟當地的華人富商有合作。越南華人在一戰期間從法國人手中、越南人手中買了不少地,然後種植糧食,還有其他的農作物。那裏麵中國農業部也是投錢的,想要利用一戰糧食價格大漲的情況掙錢。甚至如目前東南亞華人富商的運輸業務,裏麵的股份細數的話,中國政府能夠占據百分之二十左右。

  因此現在南洋華人富商和中國政府的關係是利益交纏。

  但中國政府的資金和中國的大市場,也帶動這些南洋富豪的資產如滾雪球一般的增長,真可謂是互惠互利。

  英法荷這些國家從一戰掙脫,回過頭關注一下東南亞才發現,這裏的華人富豪已經是可以左右這裏的經濟。不說別的,東南亞的華人才有幾百萬,但是東南亞的學校裏麵,華人辦的學校占據百分之六十。這樣的情況,讓英法荷這些殖民者都膽戰心驚。這讓他們惱怒,也讓他們心裏不舒服。

  因為華人錢太多。

  不說別的,就說說目前最掙錢的天然橡膠園。目前東南亞的天然橡膠園,百分之八九十都在華人富商手中。他們提供目前世界上天然橡膠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份額。這麽龐大的資產誰都會眼紅。

  英法荷心中憤怒,這裏明明是自己的殖民地,豈能讓華人富商這麽掙錢。如果不是一戰,在他們看來,這些錢本該是他們的。

  不過大家都是文明人,最起碼表麵上是文明人。

  所以他們不能直接搶奪,還是需要做一些事情,找一些借口。可是現在法國人直接跳出來,先是提高稅收,而且是專門針對華人富商。越南阮朝,其實就是法國人的傀儡。他們剝奪華人富商的土地,沒收他們的財產,其實就是幫助法國人斂財。

  該死的。

  大致想明白之後,張學文道:“法國隻是馬前卒,背後肯定有英國人竄錯。法國雖然看起來牛氣哄哄,但是在英國麵前卻是個傻子。英國這一次除了是眼紅華人富商的錢,更是想要看看我們的態度。也好製定他們在遠東的政策。法國傻乎乎的第一個動手。”

  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情。

  歐戰結束,英法這是要重新回到遠東。但他們都不確定中國的態度,不確定應該怎麽對待中國。而且也想試探一下中國的態度,還有中國的實力。

  英國不願意自己出頭,就讓法國傻嗬嗬的出頭。想試試中國怎麽對待法國,以此來調整他們的外交策略。

  英國才是老狐狸。

  “我們開個會討論一下,該怎麽解決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