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鳳城易幟3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5530
  “各位將軍,大家好。”

  鳳城。

  廖仲愷親自來到鳳城。廖仲愷當年革命的時候,也是幾次殺進殺出,參加過好幾次的暴動。並不是一個膽小的人。這一次馮德麟被暗殺,鳳城出現變故,讓廖仲愷是大驚失色。

  還好,早年的布置非常有效。

  馮德麟的參謀長王承斌來到沈陽,要加快和政府的談判。廖仲愷知道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因此立馬給上麵回報。得到答複之後,動身來到了鳳城。

  馮德麟的這支武裝在奉天來說是舉足輕重。

  他倒向任何一邊,都會對於奉天局勢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如果他真的倒向日本那邊,對於中國政府也是非常大的事情。畢竟他擁有六萬多人。

  在奉天他們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因此廖仲愷來到鳳城之後,接連和馮德麟這一邊的幾個重要將領進行了幾次的會談。等到大家達成了協議之後,就召開了一次軍事擴大會議。

  馮德麟部隊,團以上的軍官都來到了會議室。

  “廖部長。”

  馮德麟部的這些軍官都是站起來跟廖仲愷打招呼。

  馮德麟部的幾個重要將領都知道廖仲愷的身份。而其他的一些軍官,他們也從王承斌口中聽說了。廖仲愷是政府部門的大人物。現在雖然隻是統戰部部長,但是在東北全權負責所有的軍政事宜。

  而且隻要回到中央,那就可能是副總理人選。是未來政府的巨頭之一。

  因此大家都是非常客氣。

  “馮德麟將軍雖然和我們政府有過分歧,但是他拒絕日本人的拉攏,保持住了民族氣節,是我們民族的英雄。政府將會按照上將的待遇,把馮德麟將軍按照他的遺願葬在海城故鄉。馮德麟將軍從小參加鄉勇保衛家鄉,在沙俄頻頻入侵我中國東北大地的時候,奮起反抗,是保家衛國的英雄。辛亥革命,和張作霖將軍一起推動東北獨立,有功於辛亥革命。馮德麟將軍的一生是為國為民的一生。”

  廖仲愷先是高度評價了馮德麟的一生。

  其實裏麵吹牛的成分不少,很多事情都是給他貼金的。如果馮德麟現在活著,他自己都會感到臉紅。但是這樣的規格是必須的,不是看在他的麵子上,而是看在他留下的軍隊麵子上。現在馮德麟死了,但他的部隊還在。雖然政府能夠控製馮德麟部的一些軍官,但是馮德麟在這支部隊的影響力還是很大。

  而且李杜、於珍、王瑞華、王以哲這些出色的軍官,都是和馮德麟關係密切。這幾個軍官的能力,是軍委都承認的。而且他們年紀還輕,中國還需要這一批有知識、有經驗的軍官。因此這個時候也要注意他們的情緒。你總不能在他們麵前說馮德麟是個土匪出身,沒幹什麽好事情。這樣就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有時候就是如此。

  並不是白就是白,黑就是黑的問題。

  要懂得妥協。

  果然。

  廖仲愷高度評價馮德麟之後,在場的軍官臉色都比較好看。畢竟他們是跟著馮德麟的,如果政府對於馮德麟的評價不好,那麽他們這些馮德麟手下的軍官情何以堪。

  “這一次馮德麟將軍慘遭暗殺,政府一定不會坐視不理。我們一定會要求關東廳交出凶手。”

  “好。”

  在座的軍官都是立馬鼓掌。

  這才對。

  廖仲愷繼續道:“軍委已經決定,馮德麟將軍的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下轄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從此刻開始部隊的一切補給,包括武器裝備、彈藥、軍費,由軍委下屬的裝備部和後勤部統一負責。孫傳芳。”

  “到。”

  “任命孫傳芳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軍長。”

  “是。”

  孫傳芳心中大喜。要不是馮德麟剛剛死了,他肯定會喜笑顏開。

  熬出頭。

  孫傳芳總算是熬出頭。和他同屆的那些士官學校第六期的學生,目前一個個都是高官顯位。而孫傳芳因為是北洋軍出身,所以黯然退出軍界。

  現在終於回來了。

  孫傳芳非常高興,也高興當初自己的選擇。

  如果不是選擇加入馮德麟的部隊,自己怎麽可能有機會成為軍長。馮德麟部隊的戰鬥力可能比不上政府的正規軍,但也絕對不是一般的部隊能夠比擬的。

  如果有政府的支持,孫傳芳有信心在短時間之內把這支部隊打造成一支精銳。

  “李杜。”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副軍長。”

  “是。”

  “王承斌。”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參謀長。”

  “是。”

  這支部隊馮德麟的痕跡太深,而且改造部隊應該是慢慢來。加上隻要控製後勤,部隊也跑不了。馮德麟部隊有不少軍官,不僅本身能力出色,還和政府部門,特別是軍情局牽涉很深。所以政府並沒有準備對他進行大改造。

  啟用的軍官都是部隊原來的軍官。

  “李濟深。”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師師長。”

  “是。”

  “周蔭人。”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五師師長。”

  “是。”

  “於珍。”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六師師長。”

  “是。”

  “馬占山。”

  “到。”

  “擔任國民革命軍騎兵第八師師長。”

  “是。”

  接到任命,大家都是非常開心。

  畢竟他們本來隻是馮德麟這個地方勢力的軍官,但是隨著接受政府的任命,大家一個個都真正的成為了政府的軍官。而且以他們目前的年紀來說,他們的官位並不低。

  以後他們也都是堂堂正正的政府軍隊的高級軍官。

  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三十二軍有四個師,加上軍部直屬的部隊,人數是超過六萬人,達到六萬六千人上下。在目前中國政府下轄的部隊當中,是一個人數最多的軍。

  不過這是特殊情況。

  這一次改編馮德麟的部隊,對於東北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這支部隊實力強悍,正好駐紮在鳳城。往南走和關東州接壤,往北走就是丹東,和朝鮮的平安北道隔著一條鴨綠江。

  而且鳳城往上走就是海城,就是鞍山。

  因為奉天的日本勢力太強,總是有危險,所以鞍山這邊的工業投資始終是小心翼翼。現在有馮德麟部隊坐鎮鳳城,那麽就可以大膽的往鞍山投資。

  鞍山附近有可以發展工業的一切條件。

  “報告。”

  “進來。”

  “報告,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求見。”

  廖仲愷笑了笑,自己還沒去找他,他先過來了。因此他對於下麵的將軍道:“日本人到了,我們就在這裏見他。讓他進來吧。”

  …………

  林久治郎進來的時候,見到的就是一場軍事會議。

  馮德麟部手握重兵的軍官一個個都在這裏。這些人看林久治郎都是非常憤怒。

  上麵坐著廖仲愷,林久治郎還是認識的。因為林久治郎作為外務省的外交人員,本身就是做一些情報工作的,對中國政壇主要人物是有了解的。對於廖仲愷這個指揮全世界華人華僑的統戰部部長,是認識的。

  因為廖仲愷是中國人民黨中生代的主要幹將,目前的上升勢頭來說和張靜江一樣快速。

  廖仲愷要成為副總理的消息,已經是中國政壇公開的秘密。也就是說廖仲愷未來也是中國政壇巨頭之一。不過今天在這裏看到廖仲愷,林久治郎的心情非常不好。因為廖仲愷坐在這裏,表明馮德麟的部隊已經是完全倒向了中國政府。

  這非常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領事先生,請坐。”

  廖仲愷聲音很平和,就好像是完全沒有情緒波動一樣。

  “領事先生,我正要過去找你。我們政府對於馮德麟上將的事情非常生氣,我們一定要找出伏擊馮德麟上將的人。領事先生,我們政府希望你們日本政府不要包庇凶手,把凶手交出來。”

  下馬威。

  廖仲愷直接給林久治郎下馬威。

  林久治郎立馬道:“誰說是我們殺了馮德麟將軍。這是汙蔑,完全的汙蔑。我要求中國政府道歉,要求廖部長道歉。你們有什麽證據表示是我們的人做的。現場勘探,所有的武器可都是中國的漢陽造武器。”

  林久治郎立馬反擊。

  別看林久治郎觀點激進,恨不得明天就打進中國。但是他的反映非常快,立馬就駁斥廖仲愷。不然也不會受到外務省的器重,成為日本駐奉天總領事。

  “如果不是那就最好。”

  廖仲愷沒有生氣,隻是點點頭。

  “廖部長,你們竟然在鳳城撤銷我大日本帝國的機構,禁錮我大日本帝國的公民。我代表帝國政府表示強烈的抗議,如果中國政府不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複,我們就會自己來保護我們的國民。”

  林久治郎立馬反擊。

  說實話,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林久治郎他們夢寐以求的。日本陸軍部巴不得出現這樣的事情,好可以找個借口再次派兵進入東北。

  可惜不是現在。

  因為日本陸軍三分之一都陷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想要對東北動手有一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嗬嗬。”

  廖仲愷微微一笑,然後道:“我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日本有權利在鳳城成立警察署、稅務所這些政府機構。鳳城什麽時候成為你們日本的土地,任由你們日本隨意的設立政府機構。我沒有以私設政府的名義把那些人都統統槍斃,已經是手下留情。正好你來了,就領他們回去。以後要是再敢在中國的地方設立政府機構,抓一個槍斃一個。”

  “廖部長,這可是馮德麟將軍生前同意的。”

  “是嗎?”

  廖仲愷疑惑的道:“不知道馮德麟上將同意你們在這裏成立政府機構的條約呢?他親自簽過字了嗎?”

  馮德麟很狡猾。

  是同意日本人管鳳城這邊的民政事務,但隻是睜一眼閉一眼。卻從來沒有和日本簽過什麽條約,這種留人把柄的事情,馮德麟還是很聰明的,不會幹這種事情。

  “廖部長,那這些損失呢?是不是你們政府賠。”

  “損失?”

  廖仲愷不屑的道:“你們在這裏搜刮那麽多錢財,我還沒有找你們要。那些沒收的財產,就當作是這幾年搜刮鳳城財產的賠款。啊,對了。你們的政府人員都交給你們,不過我在鳳城抓住幾個鴉片販子,已經被我給斃了。”

  “廖部長。”

  林久治郎聲音提高了一倍。

  然後狠狠道:“廖部長,你們這樣處理,我們帝國政府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你們要做好承受帝國政府憤怒的準備。”

  嚇唬。

  林久治郎拿出他們最擅長的嚇唬人的本事。其實縱觀滿清政府也好、北洋時代、南京政府時代,國外政府最常用的就是嚇唬。而且更讓人無奈的是,每一次嚇唬人結果都不錯。

  有些時候他們其實沒有多少實力。

  但隻要嚇唬一下,中國政府自己先害怕,自己就先亂陣腳。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時候明明隻要敢堅持,敢於反對,那麽他們對你也不能做什麽。

  林久治郎這一次嚇唬,卻嚇唬錯了。

  說句實話,要不是因為日本的海軍比較強大,光是陸軍中國早就打進朝鮮半島了,早就把關東州收回來了。目前來說,陸軍日本人的單兵能力比中國軍隊強一點。

  因為日軍的文化程度比較高,而中國目前的士兵普遍都是文盲。張學文喜歡那些聽話的農民,因為他們不像是一些老兵油子,不遵守紀律。

  在大規模的作戰,或者說現代戰爭當中,紀律比什麽都重要。因為中國軍隊大部分都是文盲出身,他們的知識都是進入部隊之後,在部隊學習的。

  因為在單兵作戰能力上,可能不如日軍。

  但其他方麵雙方已經沒有什麽具體的差距。

  不管是大炮的裝備,還是重機槍的裝備,中國軍隊都不差於日本軍隊。隻是論陸軍,中國軍隊真不怕日軍。陸軍數量上更是碾壓日本。

  如果發展戰爭,在陸地上中國軍隊已經是可以和日本軍隊麵對麵的進行戰爭。

  隻不過日本的海軍實力比較強,所以中國才會忍讓。

  “領事先生,我很好奇,日本政府的憤怒是怎樣的?”

  “哼。廖部長,這也不是秘密,你很快也會知道。我可以提前告訴你,帝國政府已經批準六個步兵聯隊來到朝鮮半島和關東州。不要等事情擴大,到時候大家都下不來台。廖部長,還是給我們一個交代為好。”

  “六個步兵聯隊?這是多少人?”

  “大約兩萬人。”

  廖仲愷笑眯眯的問了孫傳芳,孫傳芳也立馬回答。廖仲愷“哦”了一聲,然後點了點頭,對著林久治郎道:“有件事情我忘了跟領事先生說。我相信你們政府很快也會知道。我國政府決定在未來一年之內擴軍三十萬,讓陸軍達到一百五十萬的規模。兩萬,嘖嘖嘖。”

  跟我們比陸軍數量。

  可笑。

  中國是一個大國,體量大、人口多。所以任何事情,隻要開始做,就會出現規模效應。明明每個人弄的很少,但是加起來就是天文數字。

  看看中國各種采礦數量就知道。

  幾乎是年年都有一個大台階。相比起來小國,你就算在怎麽努力,總量上和大國是拚不起來的。日本的工業發展比中國早,技術比中國好。

  但有什麽用。

  你就是一個小國。

  粗鋼產量去年中國已經是達到了五十噸,今年更是製訂了六十五噸的目的。日本在兩年前,也就是1917年粗鋼產量達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七十萬噸。但是從去年開始,反而是慢慢的減少。因為歐戰結束,這東西賣不出去,隻能是減少產量。但中國沒有這個問題,中國製定的計劃當中,未來五年之內粗鋼產量要達到一百萬噸。因為歐戰結束,對於中國的鋼鐵行業沒有絲毫的影響。目前中國鐵路、橋梁、造船工業、飛機製造、製造機械、槍炮,各方麵對於鋼鐵的需求很大。

  再多的鋼鐵,中國完全是可以自己內部消化。

  因為中國有足夠的市場。

  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日本這樣的國家,原材料必須要進口。生產的工業品必須要出口,不然自己內部無法消化。但是中國目前來說,並不需要引進什麽原材料。而且生產的工業品,自己內部就能夠消化。

  這就是大國的市場。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隻要開始發展,那麽總量上很容易就會超過小國。而且之後就會把他越拉越遠。現在的中國就是這樣的發展階段。

  因此中國是越來越不把日本放在眼中。

  下麵幾個人聽到廖仲愷的話都是笑了出來。林久治郎剛剛說日軍要派兩萬人,廖仲愷就說中國要擴軍三十萬。直接告訴林久治郎,中國最不怕的就是比軍隊規模。林久治郎臉色陰沉。目前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矛盾很大,陸軍的發展有很多限製。

  到現在隻有三十來萬部隊。

  就算這樣,日本的財政大臣都認為日本財政無法負擔。相比起來中國這邊說擴軍就擴軍。從辛亥革命年間,全國的正規軍也不過三十來萬人。而九年後,中國的陸軍規模已經是達到一百二十萬,馬上就是一百五十萬。

  更讓人擔憂的是,中國目前擴大陸軍規模,陸軍所有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國產武器。中國的兵工廠甚至是從歐洲拉回來那些重炮,開始進行仿造。

  能夠自給自足,以中國的體量,以中國的人口,未來陸軍想擴軍多少就能夠擴軍多少。畢竟中國人口是日本的十倍。

  林久治郎很擔心。

  甚至林久治郎有種想法。如果現在不解決中國問題,幾年之後就晚了。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是遠遠超過日本國內很多人的想法。

  “廖部長,希望你到時候還能夠如此硬氣。”

  雖然心中非常擔憂,但是離開的時候林久治郎還是撂下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