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抄底歐洲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315
  “總理,好消息。”

  巴黎。

  北京和巴黎之間這段時間的電報聯係越來越頻繁,因為雙方需要進行討論的問題很多。互相之間也是進行各種消息的互通。

  大家要在外交戰線上統一口徑。

  “怎麽?”

  “唐部長已經和蘇俄代表簽訂了一份新的‘中俄莫斯科新約’,新約宣布廢除‘中俄北京條約’,蘇俄歸還‘中俄北京條約’當中涉及的領土,包括海參崴以及庫頁島這些烏蘇裏江以東的地區都無條件歸還我國。而我們政府成諾,不在對於高爾察克這些白俄軍隊進行支持,也不給他們賣武器裝備。”

  “真的?已經簽了?”

  “是的。剛剛國內傳來的電報。莫洛托夫已經代表蘇俄簽字,協議正式生效。”

  “太好了,太好了。祖宗有靈,祖宗有靈。”

  陸征祥聽完之後,突然是老淚縱橫。陸征祥是真的哭了出來。和其他人不一樣,陸征祥在俄國公使館工作了十四年時間。他在那裏結婚,在那裏認識自己在外交的恩施許景澄,在那裏目睹了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被人家瓜分。而作為一個外交人員,他無能為力,隻能是看著中國的土地被人家不停的割走。要不是有許景澄的支持,他當時都要失去對於外交的信心。

  突然聽到中國收回了四十多萬平方公裏,陸征祥當然是興奮莫名。

  “恩師,你看到了嗎?‘中俄北京條約’廢了,烏蘇裏江以東地區回到我們的手上。”

  許景澄。

  這是陸征祥這輩子最尊敬的一個人。當年陸征祥進入俄國公使館的時候,陸征祥隻是裏麵的一個小翻譯,而許景澄是中國駐俄公使,在當時的中國外交領域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當時許景澄看出小翻譯陸征祥的才華,對他是栽培有加。

  不過許景澄是一個灑脫的人。

  不喜歡舊規矩。那種磕頭拜師一套,他最討厭。因此雖然對於陸征祥器重有加,但從來不讓陸征祥拜師。許景澄認為官場上、軍隊上用所謂的師生關係來維持利益,都是腐敗的根源。

  因此他提拔過很多年輕人,但不允許他們叫自己老師。

  可是對於當時年紀輕輕的陸征祥來說,許景澄就是自己的老師,而且是自己的恩師。陸征祥的很多外交想法,都是深深地受到許景澄的影響。許景澄是一個中國外交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人物。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吞進去遼東。當時遠在俄羅斯的許景澄立馬開始進行外交工作,後來的“三國幹涉還遼”,許景澄就是幫助中國進行周旋的。

  庚子年間,慈禧對十一國宣戰。

  而且決定攻擊這些國家的大使館,殺死他們的大使。當時許景澄在大殿上反對,認為自古以來交戰雙方不斬來使。如果中國攻擊他們的大使館,殺了他們大使,有可能遭致很嚴重的報複。反對太激烈,得罪了慈禧,下令處死。

  而許景澄在死之前,還把存在俄羅斯銀行的四十萬拿出來,交給京師大學堂。對於死亡,許景澄坦然麵對。

  不僅如此許景澄這輩子最傷心的條約就是“馬關條約”,因此對於陸征祥說過:“子欣,子欣,不可忘了馬關,日後當努力洗盡國恥,收我失地。”

  正是許景澄這句話,陸征祥目前的總理辦公室就寫著“不忘馬關”四個字。

  雖然現在廢除的不是“馬關條約”,但陸征祥依舊是哭出聲。想起自己那位慘死的恩師,他就感慨萬分。自己的老師死的時候才五十五歲,如果能夠看到今天該有多麽高興。

  恩師。

  你看到了嗎?

  你如果看到了,你一定會為弟子感到高興,會為弟子感到驕傲。因為外交工作就是陸征祥負責的,和蘇俄的談判也一直是陸征祥主持的。

  如果不是陸征祥來到巴黎和會,這個條約就是陸征祥簽字。

  但就算不是陸征祥簽字,陸征祥作為中國總理,還是主管中國外交的總理,這份功勞是跑不掉的。曆史書上一定會給陸征祥寫下重重一筆。

  “怎麽還有問題?”

  “總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地方都被日本占據。不僅僅是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整個外興安嶺地區都在日軍的控製之下。還有貝爾加湖地區,日軍也駐紮七萬多人的部隊。”

  “又是這群東洋鬼子。”

  陸征祥這樣風度翩翩的人,也忍不住罵了出來。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失態,實在是因為剛剛想起自己的恩師,就想起恩師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的“馬關條約”。

  “國內對我們有什麽指示。”

  “沒有太多的要求。能拿到多少利益,就拿到多少,不用有壓力。不過國內希望協約國談判結束之後,可以和德國單獨談判。以條約的形式徹底確定租界的廢除,還有國內沒收的德國資產,都要確定下來。還有那麽多德國公民和士兵在中國白吃白喝幾年時間,德國也要賠款。”

  “嗬嗬。”

  陸征祥苦笑。

  國內是沒給他壓力,也沒有給他限定什麽必須要完成的。但是陸征祥卻認為如果什麽成果都沒有,自己怎麽有臉回去見大家。

  不過也是。

  現在剩下的問題,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如撤銷租界,目前在中國有租界的隻有四個國家。英法美日,想要讓他們撤掉租界,把軍警撤出中國,的確不是那麽容易。

  歐戰期間英法兩國在中國丟失了太多的權利,他們肯定不會同意。他們還想要用租界這個立腳點,在重返遠東的時候,作為橋頭堡。

  至於德國的問題並不是很難。

  現在中國至少還有上萬的德國人,裏麵有一半都是當初駐紮青島的德國士兵。這些人中國政府讓他們白吃白喝幾年,德國政府自然要出錢。

  當然陸征祥明白。

  中國現在相比起錢,更喜歡德國的工業和技術。換取一些機器和技術,估計國內更加高興。現在協約國對於德國的協議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也到了可以和德國政府接觸的時候。

  “還有國內希望,能夠大規模往歐洲派遣留學生。希望和歐洲方麵協調,我們的學生要上就要上歐洲正規大學。”

  “這問題不大。”

  陸征祥點點頭。

  “對了。我們和蘇俄關係越來越近,不停的簽訂各種條約,估計協約國會不滿意。讓我們的人都小心一點,在蘇俄的問題上都不要亂說話。我們開個會統一一下口徑之前,不允許談了蘇俄的事情。”

  “是。”

  現在蘇俄也是巴黎和會幾個協約國大國討論的重點。

  他們都在考慮如何滅掉新生的蘇俄政權。這個時候中國和蘇俄簽訂一個又一個的條約,肯定會讓他們不滿意。

  …………

  “好東西,好東西。”

  孫鴻哲雙手都是顫抖的。

  就差哭出來。孫鴻哲先是看了看機器設備,然後看了看幾個圖紙,然後忍不住道:“好,好,實在是太好。這是好東西,我們都不敢想象的好東西。以前這些東西都是保密的,甚至我們中國人去他們的工廠上班,這些都不會交給我們,對我們進行保密,更是不可能賣給我們的。”

  孫鴻哲。

  是江蘇無錫人,老牌同盟會會員,今年四十三歲。是目前西南機床公司的總工。北洋大學機械科畢業後,留學英國,入愛丁堡大學機械係學習。

  本來學習的是關於鐵路的機械製造。

  但中國缺乏這方麵的人才,因此在策劃那個裏西南機床公司的時候,讓他擔任總工程師。孫鴻哲幹的非常棒,在沒有任何圖紙,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之下,硬是仿造出很多類型的機床。

  西南機車公司,目前也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床公司。

  就連重點打造的幾個國家大型企業,他們也是使用西南機床公司出產的機床。因為很多東西並不是很需要太過精密,中國自己的國產精度雖然差一點,但不會耽誤太多問題。

  而且主要還便宜。

  進口機床,一個就能夠買三四個國產機床。

  可畢竟成立時間太短,到今年也不過是七年半的時間,在技術積累上根本無法和外國企業相比。對於這一點孫鴻哲一直感到遺憾。

  因為和國外上百年機床技術的積累相比,中國在這方麵完全是空白。

  所以在精度上無論如何都比不上人家外國的機床。甚至國外一些小機床公司出產的產品,質量、精度都比中國這個最大、最好的機床公司還要出色。

  孫鴻哲很努力。

  不是一般的努力。這七年半的時間,他在西南機床公司培養了很多技術人員。但技術能力還是不足。今天看到這些機器,孫鴻哲怎麽可能不激動。

  還有這些圖紙。

  這都是一個機床公司的機密。

  有了這些東西,西南機床公司的技術在短時間之內就能夠有很大的飛躍。如果能夠吃透這些技術,那麽西南機床公司真的能夠上一台階。

  材料工業,這是需要慢慢的發展。但是其他方麵的技術,是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有不錯的發展。

  所以激動,真的非常激動。

  “孫工,這是我們利用美國貿易公司收購的一家意大利機床工廠所有的一切。本來是想要收購德國的,可是那邊現在不方便。”

  “沒事,沒事。”

  孫鴻哲擺擺手,道:“意大利的機床工業雖然比不上德國,但比我們厲害很多。好高騖遠在技術上是沒有好處的。我們要吃透現在這個技術,也需要很長時間。”

  德國?意大利?

  中國哪裏有資本嫌棄這個那個,意大利的技術對於中國已經是相當出色。意大利別看一戰打的難看,但他們的工業實力並不差。再怎麽說也是歐洲工業國家。

  歐洲這一次歐戰當中經濟打擊真的是非常大。不要說法國這樣就在本土打的,還有德國這樣的戰敗國。其他國家也是如此,經濟一片蕭條。

  破產的公司是一個接著一個。

  特別是那些中小企業,破產的一抓一大把。美國這樣強大的工業國家看不上那些,但對於中國來說那些都是寶貝,頂級的寶貝。現在這樣好的機會,給了中國非常好的抄底機會。這一家意大利機床企業規模還不算太小,可是公司已經破產。

  找一個歐洲貿易公司,讓他們出麵收購這家公司的機器,然後直接拉到中國。

  用了近四個多月的時間之後,這一批機器從意大利來到了中國。

  “這個是不是可以直接拉回去。”

  “當然。這些機器都要補充西南機床公司。政府已經決定給你們投資,擴大公司規模。”

  “好,太好了。”

  看著興奮的孫鴻哲,何燏時道:“孫工,還有一件事情。這一次國家從歐洲收購了總共三家機床廠,這一批機器要交給你們。但是另外兩個廠的機器要送到太原。在太原成立一家西北機床公司。孫工,到時候你們西南機床公司要讓出一些技術人員,支援新建立的西北機床公司。”

  “這怎麽可以。我們廠子技術底子薄,哪裏能夠支援別人。”

  孫鴻哲急了。

  剛剛拿到這些設備,這些圖紙,想要大幹一番。但是現在要從自己廠子調走一些技術骨幹,這怎麽可以。西南機床公司別看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機床公司,其實放在世界範圍之內就是一個中小公司。技術能力上甚至隻能和那些小公司相提並論。哪裏有能力支援其他的公司。

  “孫工,你要理解。我們國家這方麵的人才非常匱乏,目前有技術積累的隻有你們一家廠子。因此隻能是這樣。大家有什麽困難都要克服。”

  “這……”

  “孫工,你還是趕緊回去多多培養接班人才。西北機床公司想要成立,還需要時間,不會太快的。這段時間你要多多加油。”

  何燏時的心情不錯。

  因為這一次國家是真的下了決心。從高爾察克那裏掙來的兩百頓黃金,大部分都用在了抄底歐洲財產上,還是這些機械上。購買了很多歐洲機械製造的廠子。

  雖然很多機器就算拉回來,中國想要完全弄明白,還是需要時間。甚至有些機器弄下來,估計還沒有人懂得怎麽使用。

  但已經讓何燏時很高興。

  等到中國搞明白這些機器,等到這些機器能夠全部用在中國工業當中,到時候中國工業就能夠邁上一個新台階。這幾天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有很多機器從海上運過來。

  何燏時這幾天就是忙著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