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訓政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261
  “湯玉麟死了?”

  “是。”

  馬占山氣喘籲籲的回答。

  馮德麟長大了嘴巴,雖然馮德麟瞧不起湯玉麟這樣的莽漢。但是再怎麽說大家曾經也是結拜的關係,聽到湯玉麟死了,還是感到悲傷。

  湯玉麟死了。

  “他的部隊呢?”

  “一個沒跑。他的部隊剛剛進入八道溝地區,就被剛剛從關內進入琿春附近駐紮的胡景翼部隊伏擊。聽說是一個沒跑,都成了俘虜。”

  “多少人?”

  “將近兩萬人。”

  “哎——”

  馮德麟搖搖頭。

  湯玉麟上一次被吳佩孚的部隊幹掉一萬人,這一次則是被剛剛來到東北的胡景翼部隊圍殲了兩萬人。這湯玉麟的部隊也太差,怎麽就這麽簡單叫人給殲滅。

  難道他兩萬人都是拿著燒火棍?

  “大帥,湯玉麟的部隊訓練不足,戰鬥力本來就弱。而且他膽子也太大,他怎麽就敢去長白山那個地方。”

  王承斌是看不起湯玉麟的。

  一個土匪出身的,本來就不會帶兵。手底下還沒有什麽出色的人才,軍隊高級軍官和中層軍官都是他當年當土匪時候的部下。這些人當土匪還行,當軍官真不行。因此軍隊訓練的散漫不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戰鬥力。再看看馮德麟的部隊。

  馮德麟部隊的實力是真的不錯。

  武器裝備不錯,手底下的軍官實力也不錯,因此部隊訓練相當出色。戰鬥力根本不是湯玉麟的部隊能夠比的。

  特別是馮德麟這兩年開始剔除一些原來跟他一起當土匪時候的那群老家夥,大力提拔年輕軍官之後,部隊的戰鬥力更是直線上升。而馮德麟很聰明。

  懂得玩平衡。

  目前馮德麟的部隊是三個部分組成。

  一個是王承斌、於學忠、徐永昌、李濟深他們組成的保定軍校畢業生的派係,一個是孫傳芳、周蔭人、盧香亭幾個人組成的原北洋軍的一些中層將軍。包括蔡玉標、李景林都是這一派的,實力強大。

  另外一派是張作霖、馮德麟他們原來部隊當中出色的人才,特別是畢業於東北講武堂的學生為主。

  包括騎兵旅旅長馬占山,還有擔任馮德麟手下師長的李杜,以及王瑞華、王以哲這些東北籍的將領。他們算是馮德麟最大的嫡係部隊,因為他們出身就是張作霖、馮德麟的部隊。

  這三派目前是馮德麟的主要部隊。

  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正規軍校畢業的,或者是久經沙場,所以馮德麟部隊的戰鬥力才會非常強悍。而且馮德麟自己開辦的隨營學堂,也是培養了大量的基層軍官。

  馮德麟手握六萬部隊,在東北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我們現在怎麽辦?”

  湯玉麟的事情,讓馮德麟驚醒。

  湯玉麟這個樣子,就算是死了未來也要擔著漢奸的罵名。可以說湯玉麟這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他那麽多老婆,還有他的後代,以後都要受到別人的白眼。當然他的小妾,估計都要跟人跑了。

  一想到這些,馮德麟就想起自己的孩子。

  馮德麟除了一個非常喜愛的侄子,還有一個親生兒子,今年才十八歲。馮德麟可不想讓自己的後代擔著罕見後代的罵名。

  “大人,最近不知道是什麽人把南滿鐵路給扒了。現在整條鐵路都無法運行,日本人急得不得了。”

  “扒了南滿鐵路?”

  馮德麟一愣。

  好多年沒聽說過誰扒鐵路的。畢竟扒了鐵路能幹什麽,又不是打仗的時候。不過很快馮德麟笑道:“我們的中央政府真是一點不顧及臉麵,這樣的事情都幹。不過這個時代顧及臉麵的,就沒有一個能夠成功的。想要成功,就不能顧及臉麵。”

  馮德麟一想就明白這種缺德的事情是誰幹的。

  現在敢於扒鐵路的也隻有中國政府。當年大家當土匪的時候,也沒見誰去扒鐵路。因為扒鐵路幹什麽,拿回去又吃不了。

  “大帥,現在中國和日本的衝突是越來越激烈。暗地裏已經交手很多次。”

  “我知道。”

  朝鮮半島突然出現那麽多武器,隻要是腦袋沒毛病的人,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情。在東亞地區,除了中國有這麽多武器可以支援朝鮮獨立軍,根本就沒有其他勢力有這樣的實力。

  可是日本沒有確鑿的證據,中國方麵就是抵賴。

  你知道又怎麽樣?

  反正大家的關係也不好。

  這一次中國更是直接打掉了湯玉麟的部隊,還扒了這麽多條路,對於關東州的日本勢力來說,絕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中國和日本隔空不停的交手。

  本來日本不至於這麽不濟。

  畢竟日本的工業實力還是比中國強,日本單兵實力還是比中國強一點。但是日本一個小國,攤子鋪的太大。虎視眈眈俄羅斯遠東地區,出動了國內三分之一的陸軍兵力在遠東地區。

  日本甚至是把貝爾加湖當成是自家的,開始在那裏建設礦場,要搶奪貝爾加湖地區的資源。

  這個時候朝鮮又鬧出這麽大的事情。

  因此在局部和中國交手,隻能是不停的吃虧。中國隻要對付你日本就可以,而日本要考慮的地方太多。方方麵麵,最近台灣地區的學生還在鬧事,要反對日本的奴化教育。

  到處都是事情。

  “大帥,中央政府是不會允許我們在鳳城太長時間。現在他們已經是解決了湯玉麟,接下來就是要解決我們。畢竟日本已經深陷在朝鮮半島,無法給我們更多的支持。”

  “我明白。”

  馮德麟臉色難看。

  這是肯定的。

  中央政府早就看鳳城不順眼,隻不過一直沒有機會下手。現在日本無法關注東北,中央政府怎麽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找個人和他們談談。看看他們能開出什麽條件。”

  馮德麟雖然是依仗日本人才有現在的勢力,但馮德麟從來沒有想過要真的投靠日本人。大家隻不過都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而已。

  日本利用馮德麟控製鳳城附近,讓日本的勢力在鳳城一帶擴展很快。而馮德麟則是利用日本,在鳳城站穩腳跟,擴大部隊。

  各取所需而已。

  現在到了這一步,馮德麟就想看看中央政府能給自己開出什麽條件。

  “媽了個巴子。不管是政府還是小日本,誰要是不讓我舒服,我就讓他們大家都不舒服。”

  …………

  雖然中國和日本隔空幾次交手,但雙方之間還是比較克製。

  現在日本在朝鮮半島焦頭爛額,不想和中國有太多的衝突。同樣中國也不希望和日本有直麵的衝突。而且關東州的租借期是二十五年,也就是說到1923年。到了1923年,關東州的租借期就要到期。

  張學文瞄準的時間就是這一段。

  到時候張學文是無論如何都要收回關東州。

  日本如果不給,張學文隻能是采取戰爭手段。但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現在張學文要繼續進行國內的改革。

  “訓政階段需要幾年?”

  1905年的時候孫中山在《軍政府宣言》提出“憲政三階段”,也就是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最後張學文建立人民黨之後,把孫中山的這個“憲政三階段”改為軍政、訓政、憲政。

  雖然張學文表示中國不需要完全的軍政階段,但人民黨入主中央之後,一直是半軍政半訓政的政府。因為張學文耍弄一些手段,把國會的權利剝奪,然後讓國會和政治協商會議的權利混淆,加強了中央集權。

  把國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弄成了擺設,實質上就是軍政階段。隻不過因為完善政府機構,也不是軍政府,因此才說這個階段是半軍政半訓政的政府。

  不過這不是辦法。

  有些東西必須要繼續改革。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威爾遜高呼民族自決,蘇俄十月革命之後會輸出世界革命,都會極大的影響國內的知識界。如果繼續抱著現在的政體,不僅對於中國未來有影響,也會和國內思想發生衝突。

  早一點過渡到訓政是必須的。

  因此張學文在人民黨高層會議當中表示,從張學文第二任的總統任期開始,中國進入訓政時期。也就是從1920年開始,中國就進入普及關於憲政的知識、做選舉的準備,為憲政而努力。

  而且未來憲政階段的一些改革也已經有了計劃。

  準備著手改革目前國會,變成人民代表大會,也改革政治協商會議。區分兩個機構的權利和責任,以及選擇方式。

  “三年。”

  “三年太短,我認為最起碼需要六年時間。當初總理劃分‘憲政三階段’的時候,也是認為訓政最少需要六年。我認為現在我們發展不錯,三年時間可能會出現混亂。”

  權力。

  絕對是好東西。人民黨很多高層其實現在對於所謂的軍政、訓政、憲政並不是很同意。現在多好,國家什麽事情都是人民黨決定。

  不管是選擇國家領導,還是國家的方針策略,都是人民黨自己內部決定。

  可是一旦進入訓政,最後進入憲政,那麽就有很多問題。雖然依舊是人民黨占據絕對優勢,人民黨的執政地位無人可以威脅。但那個時候還是會多出很多掣肘。權力有可能被分割,誰也不會喜歡。

  因此大家都希望軍政,雖然現在不是軍政,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很好。希望現在的情況繼續下去。

  張學文明白大家的想法。

  正好現在還沒有形成完全的反對力量的時候,推進改革是必須的。如果幾年、十年之後,這些人成為一股巨大的實力,到時候就是張學文也沒有實力推進改革。

  現在是最適合的時候。

  “季直先生,你看……”

  所謂的訓政,張學文的計劃是如此。

  那就是宣傳普及選舉的知識,讓大家了解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的責任、權力等等。也讓他們明白怎麽選舉,明白應該選舉誰。以此來保證幾年之後的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可以順利進行。而且也要進行各種監督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訓政,張學文隻是想要做一個過度。

  當然另外出台一個人民代表大會,也是為了廢除國會,以及“臨時約法”做準備。畢竟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臨時約法”總是繞不過去。這些年隻是淡化了“臨時約法”,但是張學文已經準備廢除“臨時約法”,重新製定中華民國憲法。

  但是有些東西不可能隨意的廢除,畢竟那是當年的憲法。

  要廢除“臨時約法”,怎麽也要有個名義。

  “六年,我也認為應該是六年。這種事情太急容易出現問題。難道你忘了民國初年的事情,看看當時的選舉是多麽的混亂。”

  張學文皺了皺眉。

  張學文還以為張謇這樣立憲派出身的人,應該是非常支持訓政時期縮短才對。怎麽也是支持六年。

  “是不是時間太長。”

  “國家目前正在穩步發展,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計劃的慢慢來。選舉,特別是一個全國範圍內的選舉,更應該是需要前期的宣傳、鋪墊,然後更需要完整的組織。本來就需要時間。”

  張謇很認真的跟張學文表示。

  再看看其他人,大部分都是讚同。因此張學文點了點頭,道:“那好。從現在開始我們就進行這方麵的宣傳。六年的訓政期間,政治協商會議就發揮參政、議政、立法這些方麵的功能。政治協商會議就有各個黨派派出代表參加。從現在開始對於中國的政黨進行正規化,必須要登記、黨產來源合法、要有自己的黨綱。隻有這樣的政黨才有資格進入政治協商會議。”

  “六年之後,政治協商會議的部分權利就分離到人民代表大會那裏。”

  訓政。

  張學文看了看大家之後,對於張謇道:“季直先生,從現在開始就有你來負責訓政期間的宣傳、組織,以及六年之後的選舉如何?”

  張謇年紀大了。

  已經是六十六歲,明年禹之謨成為總理、李燮和負責建設發展委員會之後,政府具體的很多工作不適合負責。畢竟如此年紀,不可能和年輕人比精力。

  但讓他這麽退休,實在是太浪費張謇的影響力和能力。

  因此張學文希望張謇在最後時刻負責選舉的工作,繼續發揮一下餘熱。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