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鮮獨立運動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456
  “這麽說蘇俄政府已經同意廢除‘中俄北京條約’?”

  “是。”

  1919年3月。

  巴黎和會繼續,雖然巴黎和會已經開了快一個多月,但是基本上沒什麽進展。因為英法美各自的利益不同,所以對待德國的態度不同。導致英法美還在那裏扯皮,而中國的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也沒有什麽發言的機會。

  不過中國的代表團還是比較忙碌的。

  因為要跟各國的外交團交流,看看能不能建立外交關係。然後私底下還要做很多動作。陸征祥他們通過商人低級購買的好幾批機器,已經是從歐洲裝上船出發回國。

  這些隻是歐洲中小工廠的機器,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很多都是非常寶貴,非常急迫的。

  別看隻是中小工廠。

  歐洲的這些中小工廠和中國這邊所謂的中小工廠完全不一樣。他們不少都是擁有百年曆史,有自己技術的工廠。很多方麵都是世界上非常先進的。

  要不是歐戰之後,很多企業破產,這些機器也不可能被低價出售。

  而蘇俄那邊已經有了回答。

  他們願意和中國談判,而且很直接的開出了條件。那就是他們願意廢除“中俄北京條約”,但中國必須要做到不再支持高爾察克,不再給高爾察克賣武器。

  當然也要求中國關閉中東鐵路,不許協約國的物資進入貝爾加湖附近。

  封鎖中東鐵路?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中國雖然把協約國擋在了海參崴,但並沒有瘋狂到真的關閉中東鐵路的地步。得罪協約國幾個大佬,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非常不明智。

  但是不支持高爾察克這一點,張學文完全能夠做到。反正錢也掙得不少。而且高爾察克未來被蘇俄擊敗,他想要逃跑,估計還要走中國這邊。

  他手中的錢,包括那些俄羅斯貴族的錢,能往哪裏跑。

  張學文不著急。

  “他們現在不行也不行。”

  大家的心情不錯。

  畢竟“中俄北京條約”那可是關係到四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且那可是關係到海參崴和庫頁島。特別是海參崴,那可是東北唯一的出海口,是天然的不凍港。

  對於東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而庫頁島更是中國最大的島。

  不僅僅如此,庫頁島上麵有豐富的資源。那裏有石油、煤礦,俄羅斯早就在那裏開了煤礦,而且那裏有石油的傳聞不斷,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庫頁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裏麵包括俄羅斯、日本,還有美國。隻不過俄羅斯的技術還不夠,包括日本,所以庫頁島的石油還沒有開始開發。

  而且這兩個地方的位置太好。

  可以直接牽製日本。

  海參崴如果駐紮一支海軍,南下可以直接控製朝鮮半島和日本。庫頁島更是直接和日本的北海道近乎接壤,可以直接威脅日本的北海道。

  戰略位置也非常重要。

  蘇聯後來控製這幾個地方,就像是捏著日本人的睾丸一樣,讓日本非常難受。加上以後收回台灣,那麽日本就完全在中國的掌控當中。

  根本就無法掙紮。

  這個地方如果中國收回來,對於中國是有巨大的好處。在座的這些人都是清楚明白這一點,所以大家才會如此的喜笑顏開。

  從甲午戰爭開始,中國一直是受到日本的侵略,受到日本的羞辱。

  如果能夠反過來抓住日本的命根子,對於大家來說都是相當高興的事情。

  “就是。如果不答應,倒要看看蘇俄如何戰勝白俄部隊。”

  蘇俄的壓力大。

  不是一般的大。在冬天還沒有完全過去,兵強馬壯的高爾察克已經開始攻城略地。高爾察克軍隊占領烏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爾、布古利馬、布古魯斯蘭、奧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逼近喀山、辛比爾斯克和薩馬拉,切斷紅軍同土耳其斯坦的聯係。

  蘇俄的東方麵軍壓力非常大。

  高爾察克的實力,比曆史上強大很多。因為他從中國買了可以裝備三十萬部隊的武器。曆史上這個時候的高爾察克才接受了一點點的協約國支援,所用的兵馬也隻是他本部不到二十萬的精銳。

  可是蘇俄的東方麵軍隻有十萬部隊。

  麵對精銳的高爾察克部隊,完全不占優勢。這一次高爾察克的先頭部隊就有十五萬人,然後後麵二十萬大部隊跟上。而且他還讓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和謝苗諾夫的部隊,也開始往西邊開來,幫助自己。兵力上的懸殊讓蘇俄的東方麵軍隻能是後撤。

  三十五萬大軍。

  而且都是全副武裝的軍隊。

  高爾察克出手的瞬間,南邊的鄧尼金也是發動攻擊。率領幾十萬部隊,想要和高爾察克會和。一旦兩支部隊會和,那麽對於蘇俄絕對是巨大的威脅。

  因此俄共中央號召全國一切力量和高爾察克、鄧尼金的白俄作鬥爭。

  蘇俄也有他的優勢。

  那就是蘇俄占據俄羅斯工業區,有一大批支持他們的工人隊伍,擁有幾百萬的工人。他們積極參軍,而且不停的開工給前線部隊送去武器彈藥。

  白俄的武器除了他們原來擁有的,大部分都需要協約國的支持。

  但是蘇俄的武器,都是自己生產的。而且蘇俄因為占據主要工業區,所以這裏的交通非常發達。他們利用這裏的鐵路,可以頻繁的調動部隊。

  看到高爾察克如此的勇猛,蘇俄隻能是加強東方麵軍的實力。短時間之內東方麵軍這邊已經是增加幾萬部隊,擁有十六萬軍隊。

  算是抵擋住了高爾察克第一次的進攻。

  但蘇俄明白,如果高爾察克的實力繼續增加,他們是真的很難辦。因此蘇俄和中國談判原來還是有很多條件,但是這個時候迅速的轉變態度。

  保住政權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們願意廢除“中俄北京條約”,讓中國趕緊停止對於高爾察克的支持。他們是真的擔心,如果中國繼續給高爾察克提供武器,那麽蘇聯的東方麵軍就真的不可能戰勝高爾察克。

  “唐部長,要盡快的簽訂合約,免得夜長夢多。”

  蘇俄現在是最困難的時候,所以決定讓步。但一旦他們在內戰當中有了起色,誰知道他們又會怎麽選擇。白紙黑字寫下來,才是最保險的事情。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是。”

  “這是好事情,但目前這幾個地方都被日本占領。日本是不可能乖乖的把地盤交出來。因此和蘇俄簽訂合約之後,立馬和美國交涉。告訴美國政府,中國希望美國的石油公司到庫頁島,和中國一起開發石油。我們劃分幾個區域,讓美國石油公司自己選擇要勘探的區域。而美國石油公司一旦勘探出有石油,要開采石油,那麽所有的設備都是美國石油公司負責。但建成之後我國政府要分一半的股份,有效期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後,美國石油公司要無條件的把油田轉讓給中國。”

  日本。

  這個日本實在是太討厭。

  日本的野心有多大,從這一次俄羅斯內亂可以看出來。他們已經通過中東鐵路,給貝加爾湖運進了七萬人的部隊。而且他們還派遣部隊占據海參崴,也派出一個師團的兵力占據了庫頁島,已經有部隊進入外興安嶺地區。為了這一次的事情,日本軍方動員了十萬軍隊,快要占據日本陸軍的三分之一。

  這麽多部隊,張學文也是頭疼。

  他們現在吞進這些地方,估計不會怪怪的交出來。

  因此張學文隻能是邀請美國力量進入遠東,平衡一下日本。而邀請美國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邀請美國石油公司。把庫頁島某個區域的石油開采權交給他們。

  這是美國石油公司最喜歡的。

  “總統,這樣不行。一旦報紙披露,會有人說我們政府賣國的。”

  有些人不同意。

  普通百姓,還有那些激進的學生,他們才不管政府到底是為了什麽引進美國的石油公司。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引狼入室,把中國大好的資源交給外國人。

  張學文皺了皺眉頭。

  的確是如此。

  沒有想過國內輿論。辛亥革命之後,國內的民族主義開始高漲。這樣的東西利用好了,當然是非常好的東西。但是也伴隨著不好的一麵,那就是憤青的出現。

  他們不會管前後順序,隻會盯著一件事情往死裏噴。

  “其實用不著我們做,我們可以選擇讓下麵的人做決定。”

  “什麽意思?”

  聽到李燮和的話,大家不是很明白。李燮和笑著道:“等到我們和蘇俄簽訂合約之後,我們就公布這條合約。然後表示這些地方還在日本手中,那麽一定會是群情激昂。”

  “但又有什麽辦法。總不能叫我們和日本打仗,我估計我們的民眾雖然情緒高漲,但真正要求中國打仗的還是在少數。因為大家雖然不說話,但心中還是害怕日本的。這個時候我們找個人在報紙上寫出這個建議,這是典型的驅虎吞狼之計,在找人吹噓這個方案的好處。而且也可以表示,以我們國家的技術無法開采庫頁島的石油,引進國外石油公司也是幫我們自己開采石油。等到聲勢差不多了,我們就正式和美國談。”

  民心。

  爭取民心是需要手段的。民心不可能無緣無故就會跑到你這邊,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民心。顯然這方麵李燮和是行家。

  “這樣不是讓美國和日本都知道我們的想法?”

  施肇基疑惑的說話。

  李燮和心中苦笑,不過還是道:“這不是什麽陰謀詭計,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美國心中知道,日本心中也明白。我們邀請美國堂堂正正,但為了石油、為了在中國的利益、為了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地位,美國一定會來。而日本也知道,他會反對,會跟美國衝突。不管如何,對我們都是有利的。”

  這個世界上都是聰明人。

  中國希望拉美國的勢力進入遠東對抗日本,美國豈會不清楚。但美國也願意,因為美國目前最敵視的就是日本,認為日本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在遠東地區最大的敵人。

  所以他樂意和中國結盟來限製日本的發展。

  日本更是明白。

  這是一個非常公開的策略。

  “不錯。看起來還是跟蘇俄談判最重要,趕緊確定下來。未來這個地盤就是我們的,如果日本不同意,那麽包括戰爭在內的一切,我們都不會放棄。”

  張學文一錘定音。

  日本。

  我們之間一定會有戰爭,而且是大戰。

  “總統,朝鮮出現了大事情。”

  李根源剛剛接過手下人遞過來的電文,簡單看了看之後,立馬說話。

  “什麽事。”

  “朝鮮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要求朝鮮獨立。據聞漢城有三十萬人參加了遊行,日本人逮捕了好幾百人。其他城市也有很多人參加,平壤也有幾萬人參加。”

  “獨立運動?”

  “是。聽說是歐戰結束之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刺激了朝鮮學生,而且美國總統威爾遜喊出的‘民族自決’也給了他們信心。以及一月朝鮮高宗李熙不是死了嗎?日本宣布用日本古禮為李熙國葬,激怒了朝鮮百姓。所以才會有這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張學文想了想。

  這是好事情。

  這不就是曆史上朝鮮獨立運動。雖然具體的過程不清楚,但張學文知道這一次的獨立運動朝鮮有幾百萬人參加。日本人為了鎮壓這一次的運動打死打傷幾萬人,逮捕了幾萬人。

  就是這樣,也有很多朝鮮獨立軍在鴨綠江畔和日軍交手。

  這是好機會。

  中國支持的朝鮮獨立軍,目前雖然擁有三千多人的規模,但都是散開行動。而且畢竟人數還是不多,沒有太多的群眾基礎,這些日子隻是不停攻擊日軍警察局、礦場、後勤部隊等等。如果趁著這一次席卷朝鮮半島的獨立運動機會,讓他們放手發展,加上中國的支持,說不定能在幾個月內擴大到幾萬人的規模。

  如果有這麽多部隊,那麽對於駐朝鮮的日本軍隊威脅就非常大。甚至可以打一些小規模的陣地戰,還能夠伏擊日軍部隊。

  日本軍隊本來就不多,駐朝鮮的部隊才一萬多人。現在庫頁島和外興安嶺那裏有日軍兩三萬人,貝爾加湖有日本七萬人,海參崴還有日軍一萬人。日軍想要蛇吞象,本來就不多的陸軍部隊被拆開成這麽多的部隊。

  好機會,好機會。

  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好機會。

  要讓整個朝鮮半島處處都有烽火,讓日本在朝鮮處處都受到攻擊。打不過就往中國這裏跑,在中國整訓之後,再派到朝鮮。一輪一輪之下,日本的軍費就能夠拖垮日本財政。

  很高興。

  但張學文沒有表現出任何興奮的樣子,而是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密切關注朝鮮半島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