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赤腳醫生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710
  “這是怎麽回事。”

  最近事情不錯。

  特別是隨著從莫斯科敗退的白俄在西伯利亞建立政權,他們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糧食。而目前有能力提供這些的隻有中國。

  當然協約國也開始和中國慢慢的達成協議。

  開始利用中國的中東鐵路支援白俄的武裝。而中國卻在利用中東鐵路大發其財。任何貨物的通過,中國都收錢。運輸費、過路費。

  其實協約國並不是沒有想過好好的教訓中國。

  但是在中東鐵路沿線,中國布置了十五萬的軍隊。而且隨著擴軍,以及調動一些部隊,中國在蒙古、黑龍江、吉林、奉天軍隊人數已經是突破了四十多萬。

  而且如果有任何的事情,中國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在東北集結五十多萬部隊。因此協約國想了想之後,還是拋棄了這樣的想法。

  因為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歐戰,以及如何滅掉蘇俄政權。中國想掙點錢,那就掙吧。

  而日本更是直接派兵。

  利用中東鐵路,日本已經是往貝爾加湖地區派遣了三萬多人,包括意大利也往貝爾加湖地區運送了三千來人。

  當然也隻有日本和意大利。

  其他的協約國都是非常惜命,一個個窩在海參崴,沒有人願意親自上戰場。就是一直鼓動協約國一起攻擊蘇俄政權的英國軍隊也是如此。

  他們和美國一樣,都是在海參崴訓練白俄的基層軍官,自己的部隊是不會去參讚的。

  鐵路非常忙碌。

  一批一批的物資往貝爾加湖地區送過去,中國是躺著也掙錢。日本人往貝爾加湖地區運送三萬人還不夠,目前他們再次整裝一個師團,準備送往貝爾加湖地區。

  這樣一來,日本軍隊在貝爾加湖地區擁有五萬軍隊。

  這些都是意料當中的收入。可是沒想到真是好事成雙。

  協約國竟然是訂購大批量的銀翹散。

  “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協約國的代表突然之間找到了我,希望能夠從中國引進大批量的銀翹散。如果按照他們的數量,他們大約要訂購兩千萬英鎊的銀翹散。”

  銀翹散。

  這是目前中國防疫主要用的藥。沒想到協約國需要大批量的銀翹散,大約會花兩千萬英鎊的資金。兩千萬英鎊,這是多少錢,四億人民幣。

  還是有錢。

  “銀翹散真的對於西班牙流感有用?”

  張學文是非常疑惑。

  如果銀翹散的作用真的這麽好,曆史上怎麽就沒有人使用。西班牙流感在全世界那麽嚴重,在中國估計也有人用過銀翹散。但從來沒有在曆史書上看過,歐洲、美洲這些國家用過銀翹散的記錄。

  “不是。銀翹散並不能治療流感,所有的流感患者最後都是要靠自己才能夠戰勝流感。我們積極和外國的醫生交流,他們那裏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他們至今都沒有找到流感的原因,因此更不用說治療流感的藥。我們的銀翹散也是無法治愈流感的。”

  李燮和搖搖頭。

  “不過,就如那些中醫推薦的那樣,銀翹散真的可以抑製流感病情的加重。我們大規模使用銀翹散,然後進行隔離措施之後,對於流感已經是有了初步的控製。在沒有治療藥物的情況之下,銀翹散的確是很不錯。”

  “既然如此,協約國怎麽會大批量引進銀翹散。”

  張學文疑惑。

  雖然銀翹散可以抑製流感病情的加重,還有一些防範的作用。但歐洲各國作為醫學發達的地方,也會有這方麵的藥物。雖然無法治療流感,但是控製的藥物他們也有的。

  不然那麽多流感患者,如果沒有抑製的藥物,那死的人就會是一片一片。歐洲那邊的醫學比中國發達很多,他們的醫院也是能夠控製病情的。

  不讓患者的病情繼續加重。

  “我估計是西藥提供困難。”

  伍連德忽然開口。

  “歐洲那邊的流感非常嚴重,目前感染者有幾千萬人,還在增加當中。很多醫院都已經是無法負擔這麽多的患者,而且提供藥物、護理都太貴。特別是這場流感來的太突然,速度又太快。西藥供應應該根本就來不及,而且歐洲還在打仗,前線也需要大量的藥物。所以這麽多的流感患者,根本就不可能得到足夠的藥物。而相比起來我們國家的銀翹散是非常常見的藥物,而且價格便宜,還可以大規模的使用。”

  “他們會相信我們的中藥嗎?”

  “所以他們現在才提出收購。因為我們已經用了快兩個月時間,效果目前來看還是非常不錯。我國的流感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製,我相信他們也知道這個事情。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事情。”

  張學文點點頭,很快忍不住笑了出來。

  今年好事情真是不少。

  1918年,因為美國已經往歐洲送去了兩百萬軍隊,對於後勤的要求越來越大。中國造船廠目前有美國大批的訂單,中國不少輪船美國也過來租借。因為運送這麽多的軍隊,美國的運輸船也是不夠。

  除了目前在歐洲的兩百萬軍隊,美國計劃再送兩百萬軍隊到歐洲。需要的運輸船非常多。

  還有動員這麽多軍隊,美國要的各種戰爭物資也非常多。讓中國在一戰的最後時刻瘋狂的出口,最後時刻還掙了一大筆錢。

  而這個時候俄羅斯內部的事情,讓中國更是有機會掙更多的錢。

  中國的各種機器已經是超負荷的工作。

  還好這幾年中國的發展不錯,庫存的糧食也不少。從俄羅斯身上掙了不少錢。

  沒想到好事情是接踵而來。

  現在連銀翹散都要引進。

  其實銀翹散是一個公開的方子,而且都是常見的藥物,民間輕鬆就可以在各大藥店買到。可是這一次為了防疫工作,政府在全國藥店都搜羅光了銀翹散的藥物。

  而且弄了指定的地點,所有銀翹散需要的藥物都要賣給指定的地點。算是進行了一個限製,就是怕銀翹散的價格上升。

  因此外國人想要從民間弄走大規模的銀翹散藥物是根本不可能。隻能是和中國政府訂購。

  “我們有剩餘嗎?”

  “有的。而且隻要我們努力一點,讓采藥人專門采銀翹散需要的藥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僅可以提供給國內,還能夠賣出去。”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這麽好的機會不掙錢,那我們不是傻子。為了這一次防疫,我們國家可是投入了很多錢,正好把錢都掙回來。”

  “好。”

  李燮和點點頭。

  “價格呢?”

  “我們擬定以國內價格的五倍賣給他們。”

  “好。”

  銀翹散是常見的藥物,在國內其實很便宜。一般的家庭都是買得起這樣的藥物,如果便宜賣給協約國,那不是浪費好機會。

  “他們是一次性買完,還是會分批繼續買?”

  “按照目前流感在歐洲的嚴重性,如果銀翹散的作用不錯,那麽我相信他們會持續購買的。”

  “太好了。”

  雖然對於流感的曆史不是很清楚,但張學文也知道西班牙流感是肆虐了世界好幾年的時間。一戰結束很長一段時間,流感也沒有徹底結束,還風光了好幾年。

  既然如此,掙點錢也是應該的。這還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

  不過想起這一次的防疫工作,張學文就對著伍連德道:“伍部長,我有一個建議,你看看可不可以。”

  “請說。”

  “最近我考慮過。我們按部就班的培養醫科生,速度太慢,而且所有的醫科生畢業之後都集中在了城市當中。而廣大的鄉鎮,農村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麽醫生。正是因為沒有普及現代的衛生知識,所以農村地區才會橫行各種會道門,農村地區才會如此迷信,還有以中醫的名醫行騙的都集中在農村。”

  “是。”

  伍連德點點頭。

  “我們的國民,特別是鄉鎮和農村的很多人都沒有知識,他們完全不懂醫學知識,甚至連普通的醫學常識都沒有。這種愚昧正是迷信的土壤。”

  “就是如此。”

  張學文點點頭。

  就算是國家花了大力氣進行掃盲工作,但對於廣大的鄉鎮和農村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掃盲的工作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縣城這些地方,因為這些地方需要識字的人。

  而農村地區,掃盲工作就不是很順利。

  因為很多農民來說,多人是一個字,對他們也沒什麽直觀的改變,大家還是農民。因此農村掃盲工作,目前進入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地步。

  “要是我們等待國家在每個鄉鎮都成立醫院,每個鄉鎮都推廣教育,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後的事情。最起碼也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甚至需要的時間更長。”

  大國,有大國的好處。

  但同樣,大國有大國的難處。就如中國這樣文盲率如此高的國家更是如此。這麽多的農村,怎麽去解決他們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伍部長。你看看有沒有這樣的一個辦法。我們教育部因為嚴重缺乏小學教師,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大膽的進行了一些嚐試。就是對於那些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也就是年過三四年私塾的那些人,進行了幾個月的培訓之後讓他們擔任小學老師。然後每年都抽出時間進行培訓,用這樣的方式彌補小學老師的不足。從現在的成果來看,這是非常有效的。這幾年中國小學能夠膨脹似的發展,和這樣擴大小學老師規模是有關係的。”

  “總統,老師和醫生是不同的行業。小學老師,特別是那些需要啟蒙的孩子,他們的老師隻要懂得字,就能夠教學生。但是醫生是救人的,沒有一定知識的醫生,那就不是醫生,而是會殺人的。”

  伍連德有些明白張學文的意思,因此立馬反對。

  醫生和老師,完全不相同的職業。你隻要不是文盲,那麽教幾個孩子寫字讀書沒有問題。但醫生那是拿刀的,稍有不慎是會要人命的。

  “伍部長,你不要著急。”

  張學文讓伍連德冷靜下來,然後道:“伍部長,我想問一下。是不是隻要是醫生都要具備做手術的能力,都要有足夠的醫學知識。”

  “並沒有如此絕對。”

  “就是如此。我的意見是,我們能不能也做一些培訓班。我們培養的不是那種高深技術的醫生,而隻是讓他們學習最常見的各種病。百姓生活當中最簡單的,最常見的那些病,教他們如何治療這樣的病。讓他們了解醫學常識。然後讓他們去鄉鎮開辦衛生所,主要就是看這些簡單的病,然後給農村的農民普及一下醫學知識,掃除鄉鎮和農村的愚昧。讓這些農民明白一些簡單的醫學常識,提高他們的個人衛生。至於這一批的醫生,我們可以定時的給他們進行培訓。當中如果有人想要繼續學習,就可以去正規的醫科大學學習。也不耽誤他們的發展。”

  赤腳醫生。

  雖然這個群體的醫學能力不強,和正規醫生相比差了很多。但是他們的功勞是無法磨滅的。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很多鄉鎮和農村都無法享受醫療服務的情況之下。

  這些人可以看一些簡單的病,可以普及簡單的醫學常識。

  對於中國人提高衛生知識,消滅一些常見的傳染病,是有很大貢獻的。張學文也希望複製一下這個行業,讓鄉鎮、農村也享受最基本的醫療服務。

  “可是這樣會造成他們水平參差不齊的局麵。庸醫很可怕。”

  “伍部長,你要想想我們國內的真實情況。我們國家很多鄉鎮和農村,連最基本的醫療服務都沒有。很多農民一年到頭都享受不到任何的醫療服務,因為他們那裏根本就沒有醫生。相比起沒有醫療服務,那些有能力治療常見病的醫生不是很好嗎?更主要的是,這也可以消除農村的愚昧,讓他們不要被那些騙子所騙。”

  伍連德沒說話。

  因為張學文說的和他學到的完全不同。

  伍連德是接受了最正統的醫學教育,畢業於英國最好的大學,拿到了醫學博士的。在他的想法當中,都隻是為中國培養最好的醫生,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

  可是張學文說的讓伍連德又無法反駁。

  因為中國很多貧困地區的確是如此。很多人太過迷信,很多人沒有一點點的醫學常識。本來很簡單的病,都被他們弄成大病,最後死人。

  伍連德是醫生,對於他們非常同情。

  但是伍連德也隻是醫生,並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在伍連德看來,隻能是中國繼續發展,有了足夠的錢,有了足夠的醫生,在他們那裏建立醫院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在這之前,他並不知道應該怎麽辦。

  但張學文卻給了其他的答案,這讓伍連德有些混亂。

  “伍部長,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這個時候需要中醫的配合。因為我們國家的醫療產業不發達,西藥也是奇缺。目前我們國家沒有一個合格的西藥製造公司,所以的西藥都是需要進口。而且就算有,農村百姓也用不起西藥。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從我們國家的實際出發。一些常見病,國內的中藥不少,也經過曆史的檢驗,是可以治療這些病的。沒有西藥的時候,隻能是用中藥代替。伍部長,我們任何的計劃都要從實際出發。”

  “我希望就算是簡陋,也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醫療體係。有,就算太差,也比沒有好。伍部長,這方麵我希望你回去考慮一下。我們的醫學發展,不能隻關注城市,鄉鎮和農村也要關注。”

  伍連德點點頭。

  “總統我會回去仔細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