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日軍煩惱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756
  “八嘎。這就是你給我的報告。”

  中村雄次郎把手上的報告直接甩在了前麵人的臉上。然後還不解氣,上前直接給人一巴掌。

  “哈衣。”

  雖然是挨了一巴掌,但是那個人立馬立正。

  “你給我說說,為什麽我們的收入越來越少,這比去年又少了一半以上的收入。這點錢連我們自己都養不活,滿鐵守備隊的工資我們都發不起。八嘎,你這個民政署署長是幹什麽的。”

  中村雄次郎。

  今年六十六歲,是日本陸軍中將。後來因為年齡大了,所以轉為預備役。四年前開始擔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第四代總裁。

  1917年7月3日,恢複現役,開始擔任關東都督。

  關東都督。

  原來是叫關東總督,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設立的一個職位,是為了管理日本在東北的利益。後來其他列強認為日本人野心太大,所以給日本施加壓力。

  因此日本就把關東總督府改為關東都督府,主要是管理南滿鐵路和關東州。算是日本在東北最大的管理機構。

  中村雄次郎是第四任的關東都督,也是關東都督曆史上最有權力的一個。因為關東都督府剛剛成立的時候,外交事務時,受外務大臣的監督;處理軍政事務時,受陸軍大臣的監督;處理有關作戰事宜和軍隊教育問題時,分別受參謀總長和教育總監的監督。可是前段時間寺內正毅內閣落實了一直懸而未決、頗受爭議的關東州的行政一元化問題,軍事、行政、外交、經濟大權盡歸關東都督府。

  也就是說關於關東州的一切事情,關於日本在東北的一切軍政大權、包括外交大權,都由關東都督一個人負責。

  也就是說自從中村雄次郎成為關東都督之後,外務大臣、陸軍大臣、參謀部、教育部這些部門已經是無法幹涉關東州和南滿鐵路的事務。

  中村雄次郎有足夠的權利決定很多事情。

  包括戰爭。

  不過剛剛擔任關東都督半年的中村雄次郎現在的惱怒不已。在他來之前,他就知道關東州的收入很好,可謂是有錢有勢。但是他成為關東都督之後,卻發現關東州的經濟情況遠沒有想象當中那麽好。

  相反收入非常差。

  而且重要的是每況愈下,收入下降非常明顯。

  連關東州下轄的部隊薪水都發不出來。目前關東州有一個師團,六個鐵道守備隊,人數不過是一萬多人。可是就連他們的薪水也很難發出來。這讓中村雄次郎怎麽會滿意。

  “都督,都是我的錯。”

  “別跟我說這些。你就告訴我,為什麽我們的收入會這麽低。我以前怎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你要是不好好給我解釋,你給我立馬滾蛋。”

  “哈衣。”

  關東州民政署署長小泉佳岩,再次立正,然後給中村雄次郎解釋。

  “都督,以前我們關東州收入的大頭之一是鴉片生意。”

  鴉片。

  日本人為了做鴉片生意,專門在關東州成立鴉片總局,在大連地區大肆種植鴉片。在大連、旅順地區根本就不管鴉片的事情,導致整個關東州有上百個煙館。而且他們還以關東州為據點,往中國東北銷售鴉片,以前東北地區的鴉片非常泛濫。而且也利用大連和旅順的碼頭,把鴉片擴散到天津等地。

  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

  收入非常高。

  關東州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來源於他們的鴉片生意。甚至英國人記載,遠東地區的鴉片百分之九十都是來自於日本統治的關東州。

  可以看出關東州這裏鴉片的猖獗。

  “可是現在支那政府對於鴉片管的很嚴。隻要出現鴉片商人,就會立馬抓住。這幾年支那政府光是在東北公開槍決的鴉片商人就有三百多人。而且……”

  “而且什麽?”

  “我們的一些鴉片商人,頻頻在東北境內消失。”

  “支那人幹的。”

  “沒有任何的證據。每次詢問他們,他們都說是土匪幹的。可是我們認為應該是支那政府的人幹的,在東北也隻有支那政府有這樣的動機和實力。”

  “八嘎。”

  中村雄次郎大怒。

  他想一想就能夠明白,在東北有個屁土匪。雖然以前東北這邊土匪多如牛毛,但是自從中央政府開始控製土匪之後,土匪已經銷聲匿跡。中央政府進入東北之後,這幾年中國軍隊在東北進行大規模的剿匪,為了剿匪調動了五個正規師,六萬人的部隊參與剿匪。

  加上東北警察部隊,為了剿匪動用了大約七萬人上下。

  東北還有什麽土匪。

  而且這些土匪怎麽會專門襲擊日本的鴉片商人。就算以前土匪在東北非常猖獗的時候,他們也不會隨意的襲擊日本商人。

  “而且天津港、青島港、還有秦皇島,他們對於我們關東州駛出來的船檢查非常嚴格。隻要裏麵發現鴉片,就會把整個船都給扣押。因此現在鴉片貿易根本做不下去,少了一項大收入。”

  鴉片,越是禁止,越是暴利。

  日本人希望用鴉片掙點錢,可惜中國管的太嚴。隻要是發現鴉片商人,簡單的審判之後基本上都是槍斃。就算是那些膽子很大的商人,現在麵對鴉片都是不敢沾手。而走私那點小部分,根本沒有多少錢,和以前完全不能相比。

  “但就算如此,也不應該少了這麽多錢。”

  “支那人現在對於我們的商人排斥太厲害。本來我們憑借著南滿鐵路和大連、旅順港,有很大的生意。可是這幾年支那人在東北的實力越來越強,就開始排斥我們的商人,弄的我們的商人生意越來越慘淡,貨物越來越少。而且本來東北的貨物都是走南滿鐵路,然後從港口離開的。但是最近支那商人的貨物都是走盛京山海關的鐵路,然後從天津港離開。這樣我們少了很多的收入。”

  “該死。”

  中村雄次郎這下完全明白。

  中國政府這是故意逼迫他們關東州。本來關東州擁有南滿鐵路,加上擁有東北唯一的大連、旅順港口。所有的貨物都要從這裏離開。

  日本人光是收鐵路貨運費、港口費用,就有足夠的錢支持關東州的開支。

  走南滿鐵路,然後走大連、旅順港口,這個路線的貨運是最劃算,最便宜的,以前都是這樣走的。可是中國商人都不走南滿鐵路,寧願繞道從山海關進入天津。沒有貨運,南滿鐵路和港口就是擺設,根本就掙不著錢。當然在東北的日本人也不少。

  目前整個東北有十幾萬的日本平民,當中在關東州隻有三萬人上下。其他八九萬人都在東北其他地方。他們很多都是做生意的。

  但現在中日政府層麵雖然生意依舊,但是暗地裏大家的關係可不好。因此日本商人在中國目前過的也不如意。很多商人都不願意和日商合作。

  沒有中國人的配合,日商在中國目前的生意非常不好。

  這都嚴重影響南滿鐵路和大連、旅順港口的發展。

  “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都督,除非中國商人的貨物從南滿鐵路走,從我們的港口離開。不然我們的經濟會越來越不好。最近他們對於關東州地區的封鎖越來越緊,雖然表麵看不出來,但我們能夠感受到。關東州的經濟現狀越來越困難。甚至我們需要的煤炭,都要親自過去買。而且價格不低。”

  中村雄次郎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

  該死的支那人。

  “都督,其實我們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試。”

  “什麽辦法?”

  “搞亂東北。”

  “這個怎麽做?”

  “都督,你忘了。我們還養了兩個部隊,馮德麟和湯玉麟的部隊加起來可是有十萬人。如果他們在這裏鬧出點事情,特別是海城現在隻有一個師。海城一亂,我們就以保護我們國民的借口,進駐海城。”

  “馮德麟?湯玉麟?”

  中村雄次郎反複說著這兩個人的名字。

  說著說著生氣的道:“馮德麟的部隊倒是強悍,可惜他不怎麽聽話。而湯玉麟倒是聽話,可惜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不過他們兩支部隊倒是真的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馮德麟、湯玉麟。

  這兩個人已經養了好幾年的時間,應該到了他們出力的時候。隻不過如何讓馮德麟這個兵強馬壯的人動手,才是需要考慮的。

  馮德麟這老小子就跟泥鰍一樣。要好處的時候,什麽都要。讓他出點力,就跟死了爹媽一樣,磨磨唧唧。

  不過現在馮德麟也成了氣候。

  擁兵六萬多人,而且實力很強大。

  奉天省,目前中國軍隊還不到十萬人。

  馮德麟和湯玉麟兩個人可是有十萬軍隊,如果自己在努力一下,還真的能夠攪動奉天的局勢。支那人而已,支那人十萬軍隊難道還真的很厲害不成。

  “都督。”

  中村雄次郎在策劃應該怎麽攪動奉天的時候,有個人急衝衝的進入中村雄次郎的辦公室。

  “什麽事。”

  “長穀川好道元帥給都督發電。說最近朝鮮半島出現多次襲擊警察局和礦局的事情。據目前統計,三個月之內總共出現了八次襲擊事件。”

  長穀川好道。

  這是日本陸軍元帥,目前是朝鮮都督。在日軍陸軍當中,是非常有資曆、有實力、有威望的人。

  “什麽人幹的?”

  “具體情況不清楚。不過據後來調查顯示,這批武裝人員訓練有素,都是動作迅速、打完就撤退。顯然是受到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襲擊礦場,我們的人死了三十多人,他們還劫走了七百多的礦工。據朝鮮方麵分析,這批礦工很有可能也會加入他們的部隊。”

  中村雄次郎心情非常不好。

  怎麽會出來這種事情。雖然自從日本占領朝鮮半島之後,這裏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但是從來沒有出來過訓練有素的武裝人員。

  礦工,七百多的礦工。

  這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壯年,在礦場被剝削很厲害。這些人加入軍隊,那就是七百多的軍隊。

  “他們的武器裝備如何?”

  “聽說都是三十年式步槍,還有三八步槍。甚至從留下的子彈分析,他們部隊還有數量不少的手榴彈。”

  “人數呢?”

  “並不確定。但從幾次行動分析,應該有五六百人。”

  中村雄次郎皺了皺眉。

  怎麽會突然出現訓練有素的軍人,而且人數還有五六百人。加上武器,如果不盡早解決,這一批人很有可能成氣候。如果到時候有幾千人,那麽就很難解決。

  “都督,長穀川好道元帥,希望我們關東州派遣一部分軍隊進入朝鮮。幫助他們解決這一批叛亂分子。”

  “該死。”

  中村雄次郎心中大怒。

  自己才剛剛想要在東北改變一下局麵,沒想到朝鮮又出了事情。

  “給元帥回電。我這邊很快會給他答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