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尹昌衡的苦惱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4966
  “尹司令,你認為有可能?”

  “應該。”

  青島。

  這裏現在成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一個要塞。因為這裏駐紮海軍第一艦隊,雖然實力弱小,但也是中國海軍兩個艦隊當中的一個。青島也有中國第一支海軍陸戰隊,當然也有中國空軍第一團。

  這裏本來是德國人占領的地方。

  德國人在這裏弄了一個要塞,各種軍事設施很多。他們把這裏交給中國的時候,這裏的一切設施都可以說是完好無損。僅僅和日本交戰的時候,打壞了一小部分。不過中國接收青島之後,對於這一部分重新進行了加固。而且也增加了一些炮台,加強海岸線的保護。

  除了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之外,這裏也駐紮著一支實力強大的陸軍部隊。孫兆鸞的師就駐紮在青島,孫兆鸞的升官速度也很快。

  辛亥革命之後,進入甘肅的時候軍隊擴軍,孫兆鸞才剛剛提拔為團長。在陝西立軍功,進入山東的時候已經是旅長。和日本人交手,又是立了很大的戰功,成為了師長。

  而且孫兆鸞的師,因為功勞很大,因此武器彈藥都是最好的,各種新式武器也是給孫兆鸞的部隊。

  所以青島這邊目前是中國北方港口城市當中,青島是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地方。尹昌衡來這裏之後,孫兆鸞、潘文華都畢恭畢敬。

  畢竟孫兆鸞、潘文華都是出自於川軍。而尹昌衡當年在川軍大名鼎鼎,孫兆鸞辛亥革命的時候更是直接在尹昌衡的手下帶兵。

  潘文華倒是和尹昌衡沒有多少關係,但在四川當兵的時候,也聽過尹昌衡的大名。

  “看,開始了。”

  “還真是如此。”

  潘文華看著從空中飄下來的東西,簡單的目測了一下。速度真的不快,真的能夠減速。等到東西落地之後,和尹昌衡走上前去,然後摸了摸碰地的部位。

  “尹司令,損傷不是很嚴重。不過如果是人,應該會受傷。如果速度再慢一點,應該可以完好無損。”

  “那就對了。我早就聽說以前弄戲法的那些人,用這種方法從很高的地方飛下來,做雜耍表演。而最近玩飛艇的那些人,因為一旦出現飛艇的事故,那麽人基本上必死無疑。所以他們發明了一種東西,叫降落傘。一旦飛艇出現事故,他們就會用降落傘保命。聽說歐洲那邊降落傘的發展很快。現在來看,降落傘真是一個好東西。”

  “真的是好東西。以後飛行員有了這個東西,就有很大的保命希望。”

  潘文華左看右看,實在是想象不到。用一句話來說,真是隻有自己想象不到的,沒有人類做不出來的。為了實驗,尹昌衡和潘文華準備的東西,是跟普通人的重量差不多的東西。

  “潘師長,你想一想。一旦這種技術完善,敵人如果在你的後方大量的投放這些軍隊。這些部隊落地之後,立馬捅你後麵,那就是出其不意。對你可以進行兩麵夾擊。”

  “是啊。”

  潘文華臉色凝重。

  以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今天看到這個實驗之後,潘文華真的是感覺毛骨悚然。如果真的能夠有一支部隊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你的背後,那麽真是太危險。

  不過潘文華很快道:“不過尹司令,好像現在的飛機也就能夠坐上幾個人而已。想要運送一支部隊,應該不是那麽容易。”

  “辦法都是想出來的。以前的軍人,包括我們在上軍校的時候,什麽時候想過飛機還能夠從空中扔炸彈,飛機還能夠在空中打仗。現在不一樣用到戰爭當中。誰能保證未來沒有這樣的飛機,可以裝上幾十人、上百人的飛機出現。現在技術發展這麽快,什麽都有可能出現。”

  尹昌衡的想法絕對是天馬行空。

  自從參與組建空軍之後,尹昌衡腦海當中就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飛機應該怎麽發展,空戰應該是怎麽打,未來的戰爭會如何等等。和潘文華的海軍陸戰隊在青島碰麵之後,尹昌衡又開始考慮空降兵的想法。

  憑什麽你們海軍擁有陸戰隊,我們空軍就不能擁有陸戰隊。

  尹昌衡絕對是一個超級天才。

  思維非常跳躍。

  簡單的一件事情,經過尹昌衡考慮之後,就會出現一大堆新的,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想法。

  “而且就算我們現階段沒有這樣的技術,也不是沒有其他的方法。潘師長,我聽說你當年在山東的時候,幾次偷襲過日本人。而且戰果輝煌。”

  “主要是偷襲他們的後勤。人多,就偷襲一下,最好是把他們的彈藥庫給炸了。如果人少,就直接殲滅。沒有跟大部隊碰過麵。”

  對於在山東偷襲日軍,潘文華是非常得意。

  畢竟對於潘文華來說,這是他當兵十六年來最值得吹噓的事情。比當年在西藏抓住叛亂頭目,更值得大吹特吹。因為西藏叛亂那些人的戰鬥力太過低下。正規部隊隻要衝鋒,就能夠徹底打散這些部隊。

  相比起來日軍就強大很多。

  就算是偷襲,隻要第一時間沒有成功,日軍就立馬組織反擊。

  “這就對了。就算我們沒有那種大型的飛機,可以運輸幾十、上百人。但是我相信弄一個運載四五個人的飛機,應該沒有多大的困難。到時候派兩三家飛機,把你的人空降在他們那裏。十來個人也容易隱蔽,去做一些特殊的任務,保管對手根本就想象不到。”

  潘文華是徹底傻眼。

  作為中國陸軍特種支隊的開辦者,潘文華一直認為自己才是這方麵的鼻祖。畢竟自己和唐生智甚至還做了一些教材,作為未來擴大特種支隊的範本。

  可是看著眼前年紀並不是很大的尹昌衡,潘文華真是死的心都有。

  很多自己未曾想過的東西,尹昌衡卻是隨隨便便就能夠說出來。隨意的一句話,都讓潘文華愣住。然後仔細想想還真有操作可能。

  這樣的發現讓潘文華對於尹昌衡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哪裏是什麽空軍司令。

  來他們支隊當老大都可以。尹昌衡不經意之間的一些話,都會讓潘文華回去想很久,然後開始在軍隊進行試驗。效果非常好。

  有些都被潘文華記錄在內,然後派人送給唐生智。

  兩個人這段時間的信件也是來往頻繁,都是在討論關於怎麽練兵,戰術上應該有什麽變化等等。唐生智開始還以為潘文華變得聰明了。

  其實潘文華很多想法都是尹昌衡啟發的。

  不過尹昌衡倒是沒有發現潘文華的異常,想了想道:“這些東西要找參謀長好好談一談。參謀長辦法多,估計能夠想出更多的實戰辦法。”

  聽到尹昌衡的話,潘文華已經是無語了。

  尹昌衡說的參謀長,潘文華當然知道是誰,就是那個郭鬆齡。

  很嚴格。

  郭鬆齡此人人緣很好,方方麵麵都能夠吃得開。但是在治軍上,還是比較嚴格。而且郭鬆齡此人非常聰明,這一點潘文華是知道的。

  可是聽尹昌衡說郭鬆齡辦法多,讓潘文華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你尹昌衡已經是妖孽了好不好,很多想法潘文華想都沒有想過。

  如果郭鬆齡也是如此妖孽,這讓自己怎麽活。

  不過想到自己的海軍陸戰隊也有一個妖孽,在戰術上天賦無限,就稍微有了一絲絲的安慰。看來回去找找自己的那位妖孽部下談談,看看他對於這些有什麽樣的看法。

  …………

  “哎呦呦,我的尹大司令。你說的這些可能是正確的,但不現實啊。”

  秦國鏞頭疼。

  尹昌衡此人幹勁太足,而且想的太多。

  作為陸軍出身的空軍司令,尹昌衡竟然頻頻跟武昌飛機製造廠的工程師見麵,說一些自己的想法。說實話尹昌衡的很多想法,的確讓巴玉藻他們也是非常新鮮。

  因為從目前來說,飛機種類不是很多。

  開始的時候,飛機出現在戰場是當作一個偵察機,主要是作為偵查對方軍隊的布置。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情,兩架飛機見麵之後開始幹架。

  在高空中,直接掏出手槍就開始幹架。

  回去之後,這個人跟上麵一說,上麵就覺得可以在飛機上安裝武器。因此機槍就搬到了飛機上,出現了戰鬥機。不過一戰的時候戰鬥機還不能說是主流的。

  目前最多的還是轟炸機。

  飛機掛著炸彈,把炸彈扔下來,幫助陸軍的進攻。

  除了這些路上飛機之外,就是水上飛機。因為目前陸上飛機跑道有限,所以發展了水上飛機。

  也就是這麽幾個。

  可是尹昌衡腦袋當中,什麽樣的想法都有。而巴玉藻這些飛機工程師每次和尹昌衡談完之後,竟然是認認真真的做筆記,然後還進行一些討論交流。

  這讓秦國鏞哭笑不得。

  你尹昌衡一個對於空軍本來狗屁不懂,對於飛機製造更是狗屁不懂的,天天過來跟自己的飛機工程師談技術問題,談飛機發展的問題,這不是搞笑。

  更搞笑的是,巴玉藻這些專業飛機工程師,竟然對於尹昌衡說的很多內容都非常感興趣。

  也不知道是尹昌衡瘋了,還是巴玉藻他們瘋了。

  “秦校長,我也沒有要求我們的飛機製造廠,現在就按照我的要求發展飛機。我隻是給他們提一個意見,讓他們考慮一下而已。”

  “可是你這樣會擾亂他們的思緒。”

  “如果是那樣真實抱歉。”

  如果是幾年前,尹昌衡才不會如此的態度。不過經曆過這麽多事情,尹昌衡的城府深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然後道:“秦校長,現在這樣不行啊。你看看漢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的發展。太原兵工廠成立也沒多長時間,已經都開始生產大炮。我們飛機製造廠發展是不是太慢。”

  聽到尹昌衡的話,秦國鏞忍不住發怒道:“那是因為他們有基礎。漢陽兵工廠成立都多少年,滿清時代他們的漢陽造就已經裝備南方新軍,甚至也生產過大炮。他們的技術力量、技術儲備都很強。加上大總統當西南巡閱使的時候,全力支持漢陽兵工廠,把很多優秀的技術人員都送到漢陽兵工廠。現在的漢陽兵工廠更是把西南原來的重要兵工廠都合並在一起。太原兵工廠也是如此,他們把北方地區的兵工廠都合並到太原,這方麵我們怎麽比。我們飛機製造廠成立才多長時間,技術力量就不足。”

  “秦校長,你不要生氣。”

  尹昌衡表情依舊是笑嗬嗬的。

  “就是如此。我們現在缺乏技術力量,因此我有一個想法,想跟秦校長商量一下。”

  “尹司令,你說。”

  “現在大家的經費都非常緊張。不過最近我有些想明白了。我們現在缺少的是飛機,因此你的學校是不是應該做一些調整。現在學校一年招收兩百五十多人的飛行學員,我認為大可不必。因為你培養這麽多飛行員,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飛機。你看這樣如何,從今年夏天開始,你們學校就招五十名學員。”

  “那麽剩下的名額呢?”

  秦國鏞皺了皺眉。

  中國航空大學是一所軍校,是隸屬於軍務部的大學,學生名額都是有限定的。你要是私自減了飛行學員,那麽多出來的名額肯定是要用在其他地方。

  “培養飛機工程師。和巴玉藻他們一起出去學習的那一批人,有很多都是學習機械的。我準備把他們都拉到我們空軍,也讓他們來航空大學當老師。這樣一來航空大學一年最少七八百名的飛機工程師畢業生,這還是少的。我跟上麵多要一些名額,一年最少要有千人的飛機製造工程師畢業生。隻有足夠的工程師團隊,我們的飛機才能夠迅速的發展,我們的航空工業才能夠有更大的發展。”

  當有很多想法,但是因為現實無法實施的時候,就是尹昌衡這樣的苦惱。

  尹昌衡對於空軍發展有很多的想法。

  可是中國的航空工業實在是太差,目前隻有一個飛機製造廠,應付目前空軍需要的飛機都很困難。根本就不可能讓你的想法有付諸實施的可能。因為尹昌衡準備調整航空大學的組成。減少飛行員的培養,增加航空工程師的培養。

  雖然航空大學並不是隸屬於尹昌衡的,但航空大學未來的服務對象就是空軍。因此尹昌衡作為空軍司令是有足夠的發言權。

  “其實1915年開始,國家也已經分批讓不少學生去英國和美國留學,學習飛機製造。不過他們要回國,可能是要到1919年、1920年左右。”

  隨著國家的穩定,中國往世界派留學生的規模是一漲再漲。

  目前國家公費留學的留學生數目,一年已經是有兩千七百多人。加上一些通過國家部門的關係,半公費半自費的學生也有兩三千人,以及完全自費的學生也很多。

  不過這一批人想要回國,那麽最少也是1919年之後的事情。

  “那點人遠遠不夠。他們隻要一回國,其他所有部門都會瘋搶。我們根本就搶不到幾個,還不如我們踏踏實實自己培養。到1919年或者1920年的時候,我們自己都培養了幾千的工程師。有了這一批技術人員,我們的飛機製造廠就能夠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樣會不會耽誤飛行員的培養?”

  “不會的。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已經有兩百多人,加上現在學習的、每年五十的名額,到了1920年的時候我們培養的飛行員已經有大約五百人上下。足夠組成四五個飛行團,不會耽擱空軍的發展。而且飛行員的培養,並不是隻有學校。我們軍隊也可以培養飛行員,而且質量不會比你們學校差。”

  秦國鏞點點頭。

  現在的空軍就是陸軍變得。以尹昌衡的資曆,完全可以從陸軍拉走不少出色的軍人。然後讓他們在空軍接受一些訓練,慢慢的培養飛行員。

  到時候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並不會比學校培養的飛行員差。

  “尹司令都這麽說了,那麽我也沒什麽好說的。隻要你能夠說服軍務部調整我們的科目,那麽學校不會有問題。巴玉藻他們也能夠抽時間過來代課。一年培養千名以上的飛機工程師,如果真能夠成功,的確是很好的事情。”

  “謝秦校長的支持。”

  “都是為了中國的空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