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日本攻略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127
  “幾位,這就是我們政府總統張學文。”

  “總統好。”

  幾個人都是站起來和張學文說話。

  張學文笑著道:“幾位,請坐。廖部長,給我介紹介紹這幾位。”

  台灣代表。

  張學文親自出來,就是為了見來自台灣的代表。

  “這位是林獻堂。總統你應該知道,是霧峰林家。”

  “當然,當然。”

  張學文點點頭。

  其實張學文並不認識霧峰林家,畢竟在中國這種地方豪門很多。不說其他,光是張學文長大的湖南,這種地方豪門幾十上百個。

  光是在滿清出來過二品以上大員的家族,在湖南就有上百個。甚至如果細數的話,二三百個也不是不可能。特別是因為曾國藩的湘軍,出來了不知道多少二品大員。

  而能夠出來二品大員的家族,就算再怎麽沒落,都是地方大族,都是本地非常知名的家族。

  湖南如此,江浙地區就更是如此。

  江浙大家族之多,絕對是冠絕中國。江浙那些大家族,都是幾百年詩書傳家,在官場上混到三品大員以上的,都是比比皆是。

  這些豪門張學文能夠認識十分之一就不錯了,更何況是一個台灣的家族,張學文豈能認識。

  不過在過來見這幾位之前,張學文早就做好了功課。隻不過表現的不清楚而已。疑惑道:“當年跟著劉銘傳大人一起抗法的林朝棟是……”

  “那是在下的族叔。”

  林獻堂穿著一身的西服,剃光頭,但卻一點沒有感覺到違和感。想法很濃重的書卷氣撲麵而來。說話的聲音有些嗲,倒不是他的聲音如此,隻是因為他說的閩語口音在張學文聽來有些如此。

  “那季商兄是……”

  “在下族兄。”

  “好,好。既然如此,我們是自己人。”

  季商。

  說的是林朝棟的兒子,林資鏗。此子十二歲開始就跟林朝棟參加中法戰爭,可以說完全是在軍旅長大。而林資鏗和日本人關係非常不好。

  因為林朝棟掌握全台灣的樟腦銷售,因此林朝棟是台灣數得上號的頂級富豪。林朝棟去世之後,林資鏗就接收了這筆財產。

  後來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了日本。日本人統治台灣,林資鏗的國籍自然變成了日本籍。林資鏗大怒,堅決要退了日本國籍,要成為中國人,準備離開台灣回到中國。日本人同意他退國籍,但是他在台灣的產業就帶不走。

  日本人都是低價拿走他的產業。可是林資鏗一點都沒有猶豫,堅定的離開了台灣,回到了福建。

  而且回到福建之後立馬就參加了辛亥革命。雖然林資鏗在台灣的產業被日本人拿走,但他在福建也有很龐大的生意,手上還是有很多錢。因此他大筆資金支持同盟會,希望同盟會有一天能夠收複台灣。福建獨立的時候,許崇智的軍隊大半軍餉都是林資鏗支持的。可惜他的夢想沒有實現,同盟會也好、後來的國民黨也好,都敗得太快。後來林資鏗就參加了人民黨。

  林朝棟多年在福建和台灣地區做生意,因此林朝棟在這裏的人脈很廣。林資鏗接手他父親的人脈,也在這裏做生意近二十年。十二歲跟著父親打仗,十七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做生意。

  正是因為這樣的出身,所以三十八歲的林資鏗之前一直是擔任福建省的副省長,主要負責整理福建的資源開發工作以及福建碼頭建設。

  林獻堂和林資鏗都是出自霧峰林家,是台灣大家族。

  以前張學文還真是不知道林資鏗是出自什麽霧峰林家,隻不過這一次要見麵的林獻堂資料當中,他的社會關係就有林資鏗。才讓張學文知道林獻堂和林資鏗都是出自霧峰林家。

  既然是林資鏗的族弟,張學文就比較信任。

  因為張學文見過林資鏗,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才。經濟方麵非常有頭腦,管理也很出色。特別是他以前在福建,疏通福建的水域,做的相當出色。

  三十八歲,年紀不大、但經驗豐富。

  是人民黨年輕幹部當中,也是目前行情非常看好的一個。

  “總統,這位是蔡惠如。福建著名的漁業大亨。”

  “不敢。”

  蔡惠如,三十五歲。

  因為日本人在台灣推行日語,讓蔡惠如大為不滿,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台灣來到福建,開始做漁業。蔡惠如的家族在台灣也是大家族,因此他在福建擁有幾百艘漁船。

  是福建相當知名的漁業大亨。

  他最反對的就是日本人推行的日語教育。

  “蔣渭水,是台灣很著名的醫生。最近剛剛開始一家自己的醫院。”

  “蔡培火,目前是公學校的老師。”

  廖仲愷一個一個的介紹,都是目前台灣各個方麵的一些士紳名流。張學文對於廖仲愷的工作非常滿意。廖仲愷先是弄了一個華人華僑聯合會,團結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

  現在華人華僑聯合會在世界各地和各個城市,擁有超過八百多個支部。幾乎是每個華人聚集的城市,都有華人華僑聯合會的支部。

  用這種方式,團結所有的華人華僑。隻要有任何的事情,大家就一起行動,來給對手施加壓力。

  廖仲愷更是利用這個機會,深入台灣。

  開始拉攏這些台灣有影響力的士紳名流,在台灣也成立了華人華僑聯合會的台灣支部。借機觀察之後,選擇了一批人北上和張學文交談。廖仲愷帶來的這些人,都是對於目前日本統治台灣非常不滿。都是屬於親中抗日的一批人。

  “幾位,首先我作為中國的總統,給幾位,也給三百萬的台灣人民道歉。”

  “總統,這是……”

  幾個人莫名其妙。

  張學文歎口氣道:“台灣自古就是我們中國的土地,中國和台灣自古就是血脈相連的地方。可是政府無能,讓台灣人民在日本人的鐵蹄之下。作為總統,我萬分慚愧。”

  “總統,千萬不要如此。這是滿清的錯誤,滿清甲午戰爭之敗,才導致台灣落入日本人之手。”

  “鄙人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也已有三年時間,可惜三年多的時間都未能夠收複國土,實在是慚愧之極。今天邀請各位賢達,就是希望幾位能夠幫助國家。”

  張學文痛心的道:“日本人占領台灣之後,開始大搞奴化教育。妄圖讓中國文化從台灣消失,妄圖讓台灣人民成為他們日本人。此等狼子野心讓人心痛。幾位都是台灣有名望的,我希望諸位能夠回到台灣呼籲台灣人民,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用幾位的影響力,推廣我們的文化,和日本的奴化教育對抗。”

  小日本。

  蛇吞象,吞了朝鮮半島,吞了台灣,吞了關東州。當然當年他本來是要吞了遼東,還好後來出現了“三國幹涉還遼”的事情。

  不然現在的東北都是日本的。

  日本是強大,但也僅僅是針對當時落後的亞洲來說的。

  日本的強大,並不足以吞下這麽多地方。日本目前人口也就是五千萬,但是他們四處擴張,忘記他們是一個小國。張學文現在沒空,也沒有實力和日本人正麵對抗。那麽張學文隻能是在日本人的背後煽風點火。

  朝鮮半島、台灣,都是張學文的目標。

  讓日本人無法安穩的統治這些地方,消化這些地方。朝鮮半島亂起來,台灣也亂起來,然後再用一些其他方法限製日本。

  日本的發展是有缺陷的。

  因為日本自己沒有多少資源,大部分的資源都需要引進。

  曆史上如果沒有東北,日本是不可能發展那麽快的。可以說占領東北之後,日本人掠奪了東北大量的資源。可以說日本占領東北之後,他們的實力每時每刻都在增長。

  而現在張學文就不會給日本這樣的機會。

  “義不容辭。”

  林獻堂站起來立馬是點點頭。然後道:“日本人占據我大好河山,還想把台灣徹底變成他們日本的地盤,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早就有這樣的想法,隻不過一直沒有統一而已。”

  “是啊。這些都是我們的大好河山,豈能讓日本人占據。”

  幾個人都是點點頭。

  當然廖仲愷邀請的這幾個人,本來就是台灣方麵反對日本的幾個士紳名流。張學文心中高興,道:“幾位,我隻是希望幾位能夠對抗他們的奴化教育。我希望幾位在台灣可以倡導建立學校,倡導中文報紙,倡導中國文化。需要的資金,政府願意資助給幾位。”

  “我們豈能用政府的錢,我們自己有錢。”

  林獻堂搖頭。

  今天來的這幾個人,家族都是台灣有一號的。都是一些不缺錢的人。

  “不,幾位,這不一樣。幾位做的都是千古留名的事情,你們做的正是我們政府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情。我們又怎麽能讓幾位破費。所有資金政府一力承擔。”

  “幾位,在日本人的鐵蹄之下,還是要多多保重自己的安全。不要有太多激進的做法,應該是團結更多的學生,主要以維護我們中國文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