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步入正軌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783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世風日下。”

  “中國文化人的敗類。”

  馬君武還是那個馬君武。

  他剛剛成為北大校長不久,就表示今年的北大招生,將會招收女生。宣布北大從此男女同校,不會僅僅招收男學生。隻要有女學生報考北大,成績足夠,北大就會招生,不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畢竟太意外。

  目前的中國雖然有一些小學已經開始男女同校,但是還沒有完全普及。至於中學依舊是男校和女校是分開的,雖然張學文很努力,但目前來說隻是一些小學開始慢慢的推廣男女同校。

  特別是西南做的最好。西南一半的小學目前都是男女同校。

  但是到了中學,依舊是男校和女校是分開。

  因為大家認為小時候還可以,小時候還沒有太多的機會,但是一旦到了中學就應該男女有別。男女混在一起成何體統。

  雖然西南一些大學已經有限度的接受一些女生來實習,或者是學習。但也就是特例,隻是過來進行短期的學習,還沒有完全放開。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是中國大學曆史上第一個。

  馬君武開了一個先河。

  隨著他這麽宣布,表示中國的大學已經開始慢慢的步入男女同校的階段。

  馬君武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大的抨擊和抵製。甚至北大的一些教授也開始反對馬君武的做法,認為馬君武簡直是胡鬧。可是馬君武是什麽人。

  就是一個倔驢。

  大家如果都說這件事情正確,鼓勵他,說不定他反而會懷疑,會有些遲疑。但是如果越多人反對,他就越要堅持。他就是這樣的性格。以至於眾多的學者都呼籲教育部,趕緊停止這樣的事情。

  免掉馬君武的北大校長職務。

  可以說學界頂級大佬,很多都發表聲明反對馬君武如此胡鬧,給教育部施壓。

  “厚山兄,你弄的我壓力很大。”

  但張學文非常高興。

  張學文正在考慮在目前僵化的教育當中,怎麽去找一個位置突破。正好馬君武這件事情給了張學文很大的機會。如果大學都開始男女同校,那麽下麵的一些學校怕什麽。

  “子清,我聽竹君說了。你早就有這方麵的想法。”

  被這麽多人罵,但馬君武絲毫不在意。

  依舊是談笑風生。

  這就是馬君武。如果被區區一些人罵,就讓他改變主意,那麽他就不是馬君武。別人的罵聲,別人的批評聲,馬君武從來不在乎。

  “其實你的想法是對的。男女同校,本該如此。一群迂腐之人,天天說什麽‘男女有別’,說什麽‘男女授受不親’。其實呢?一個個道貌岸然,背地裏都是一群男盜女娼的混蛋。也好意思反對。中國要發展,得先把這群人統統掃進垃圾堆裏才行。不然每次有什麽事情,這些人都會出來批評一頓。都是一群成事不足的笨蛋。”

  馬君武非常不屑。

  一個個家裏藏著三妻四妾,背地裏什麽齷齪的事情都幹。但表麵上一個個道貌岸然,好像是衛道士一樣。出來指手畫腳。

  看到馬君武這個樣子,張學文哈哈大笑,道:“厚山兄,我是有這方麵想法。但除了男女平等之外,其實有更多的原因。首先我要解放女人,讓女人出來工作。中國有兩億的婦女,如果能夠發動他們出來工作,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勞動力。他們其實是我們的財富,把他們禁錮在家裏,當個家庭主婦,本來就是錯誤的,就是一種浪費。”

  如果說,革命之前張學文還有一些天真的男女平等的想法。

  隻是認為男女應該平等。

  僅僅如此。

  那麽現在站的高度不同,想的問題就不同。比起男女平等的口號,張學文更注重實實在在的東西。中國女人不少,如果每年有幾萬、幾十萬受到教育的女子進入社會,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是有推動力的。

  女人也是勞動力。

  她們也能夠給國家,給社會創造價值。

  作為中國的大總統,張學文考慮的更多,更加實際。

  “還有,現在的男校,女校這麽分開,極大的浪費我們的教育資源。這個我跟希陶姐、竹君姐他們都談過。現在這樣人為的分開男校和女校,弄的教育資源分散,而且無法統一安排。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國家每年會有一大部分的教育經費因為這樣人為的分開所浪費。如果我們把男校女校統一弄成一個學校,那麽就能夠省下一大筆錢。省下的這一大筆錢,又可以重新投入到教育當中。”

  “哈哈哈。”

  馬君武聽到張學文的話,哈哈大笑。然後最後嚴肅的道:“子清,我現在有些明白了。為什麽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會是你,而不是總理。”

  “哦?”

  “總理太喜歡那些宣傳,太喜歡說目標。目標聽起來永遠讓人憧憬,永遠讓人興奮。可是隻有目標,永遠都不知道怎麽成功。但相比起來,你更喜歡計劃,你更喜歡衡量利弊。或許我可能要回去重新讀一讀你當年寫的一些文章。”

  馬君武很有感觸。

  他一直沒怎麽看上張學文。張學文在西南的崛起,最後入主中央,都讓馬君武是非常想不通。為什麽張學文最後能夠勝利。

  但是這一次聽到張學文關於男女同校的問題,馬君武忽然有一些領悟。

  張學文想的就和自己不一樣。

  馬君武想的是男女平等,真正是這樣的想法。馬君武考慮最多的是教育,更多的是男女應該平等。可是人家張學文考慮的已經不是這樣的口號問題,張學文考慮的是,這樣的事情會給國家,會給政府帶來什麽樣的好處,有什麽樣的壞處。

  果然自己隻能是做學問。

  不像張學文他們能做政治。

  “厚山兄,這一次不管如何你都要錄取幾個女學生。就算他們的成績稍微差一點,你也要如此。”

  “子清,你我可是有言在先的。你不會插手我的教學。”

  馬君武微微一笑。

  張學文點點頭,道:“我知道。可是厚山兄,這對於國家、對於中國的教育一定會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也希望借借你的東風,徹底推廣小學男女同校的事情。因此這不是我的命令,而是我的一個請求。請求你一定要收下女學生。就算是一個,兩個,當個擺設你也要收下。拜托了!”

  北大。

  京師大學堂。

  這是目前中國最好的大學,名聲也是最為響亮。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中國的教育界,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方向標。

  馬君武點點頭。

  然後笑著道:“子清,你放心。我們北大這個賽季一定會有女學生,實在不行……”

  “你放心。我會跟希陶姐說,讓他趕緊動員他們婦聯。挑選一些出色的女子學生,讓他們來報考你們北大。”

  “好。”

  …………

  1916年7月7日,北大新一年的招生開始。果然馬君武在萬人痛罵當中,招收了九名女學生。這九個人成為了北大曆史上第一批的女學生,成為了中國第一批男女同校的女大學生。

  北大也是中國大學曆史上,第一個開啟男女同校的大學。

  轟動中國。

  真正的轟動中國學界。

  那些罵馬君武的人,也都罵累了。因為人家馬君武脾氣很強硬,把他們的罵聲都拋之腦後。甚至在北大內部那些反對的教授,馬君武的回答很簡單。要麽就閉嘴繼續當老師,要麽就眼不見為淨,自己辭職滾蛋。

  以至於北大的教授直接給馬君武起名叫“暴君”。

  認為馬君武沒有一點點的民主自由的思想。

  因為這件事情,北大離開的教授超過十個人。但馬君武是毫不妥協,你走一個,我就去聘請一個。反正北大的招牌在那裏,從來不愁沒有好的老師。而且目前從英美各國歸國的碩士、博士不在少數。

  邀請他們過來講課,他們一個個都非常高興。

  其實這也是一個問題。

  在二十一世紀,你一個剛剛畢業的博士,有什麽資格來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直接當教授。想要當北大的教授,那得在北大熬多少年才可以。

  而且就算是去工作,很多人甚至要從實習開始。因為到了二十一世紀,真是本科生滿地走,研究生、博士生多的數不勝數。大家都見怪不怪。

  但現在是二十世紀初。

  中國教育還很落後。

  這些能夠在歐美拿到碩士、博士的,回到中國哪一個不是熊貓這樣的保護動物。隻要回國不是在工廠擔當大任,就是直接來學校當教授。

  一個個非常年輕,很多都隻是二十五六歲。

  他們才不管男女同校那樣的事情。

  看到馬君武如此強硬,很多人真的是罵累了。馬君武根本就是把他們的話當成是耳旁風。

  可是這是一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就在北大招收女學生之後,陳竹君代表衛生部,代表中國的這些醫科大學,主要是中國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宣布醫科大學從此男女同校。從今年開始的考生當中,男女都可以考試。

  然後包括天津護士學校、西南護士學校,從今天起都合並到醫科大學。

  都不用招生,醫科大學就成為了男女同校的大學。因為護士學校裏麵的學生都是女學生。

  很快清華大學的周詒春也是宣布,本學期開始清華大學也是男女同校,開始招收女學生。周詒春最後也是答應了教育部的條件。

  畢竟在中國辦一個好大學,還是需要國家的支持。

  看看這幾年北大的發展就知道。

  國家撥款多了之後,北大開始擴建,北大開始大規模的挖人。知名教授是一個接著一個投奔北大,學生規模也是膨脹似的發展。

  北大的實力原來就很強,有了國家的支持之後,發展的速度絕對是超過國內任何一個大學。

  周詒春也眼紅。

  所以最後周詒春同意教育部的要求,從此清華大學也成為教育部直轄的國立清華大學,而且從此成為工科類大學。主要培養工程類的學生。因此立馬得到了大筆的撥款。

  周詒春也是很懂事,立馬跟上北大的步伐,宣布招收女學生。

  大勢所趨。

  雖然有些大學並沒有跟上,但是教育部控製的大學基本上都是跟上來。目前來說,教育部控製的幾個大學,那都是目前中國最好的大學。

  可以說大學男女同校已經是無可阻擋。

  趁著這個東風,教育部出台了一個新的規定。那就是全國的小學從此全都是男女同校,小學至此再也沒有什麽男校和女校的分別。

  1916年,對於中國教育來說,絕對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小學統一的課本已經出來,又開始宣布廢除男校和女校。隻剩下中學,還分男校和女校。中國的教育在辛亥革命第五年的時候,慢慢的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