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致公堂的禮物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422
  “黃三德,代表北美華人感謝政府支援之恩。”

  張學文嚇了一跳。

  黃三德回到國內,當然這不是黃三德第一次回國。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的時候,他就代表致公堂回國。之後他也有兩次返回國內,都是為了洪門能夠在國內開堂口的事情。這是他第四次回國。

  以他的身份,他隻要回國,就會受到政府的重視。其實不要說是張學文和孫中山,就連康有為、梁啟超他們保皇黨,以及袁世凱他們都在拉攏黃三德。

  為什麽?

  一個原因。

  那就是黃三德是致公堂的龍頭老大,是北美華人的代表人物。他本人不敢說是巨富,但他作為致公堂的龍頭老大,北美華人的代表,手上還是有點錢的。

  就算他本人沒有錢,但北美三十萬華人加起來有錢。

  孫中山屢次在北美化緣,黃三德在幾年之內給孫中山籌集了幾十萬美元的巨款。

  這可是幾十萬美元。

  放在誰的身上都會眼紅。

  因此大家都在拉攏黃三德。隻不過最後黃三德選擇了孫中山。

  這一次黃三德回國,張學文也是親自安排時間和這位致公堂的總瓢把子見麵。可是剛剛見麵,黃三德就給張學文彎腰九十度的感謝。

  張學文立馬疾步走上前去,扶住了黃三德,連連道:“擔待不起,擔待不起。本應該是我們給黃先生致歉,國家積貧積弱,沒法保護我們自己的華人同胞,是政府的失職。鄙人作為國家大總統,出現這樣的事情本來就是我們的恥辱。怎敢讓黃先生這樣感謝我們。折煞我們這些小輩。”

  黃三德今年快五十三歲。

  年齡上,就比張學文大了二十歲。而且黃三德多年支持革命,是革命老前輩。張學文豈敢接受他如此的大禮。

  當然也有張學文想要拉攏三十萬北美華人的想法。

  “國家積貧積弱,不是現政府的錯誤。我離開中國的時候,中國比現在窮困很多。中國能有現在的發展,已經是讓我驚喜萬分。”

  “黃先生,你這麽說讓我是無地自容。我們坐下來談吧。”

  “好。”

  坐下來之後,張學文感歎道:“黃先生,可能你也聽說了。我們人民黨本來就是同盟會出身,十年前同盟會成立的時候我本人就在日本,同盟會成立大會也是參加過的。當年要不是有黃先生你們這些華人華僑的支持,我們同盟會豈能有今天的成績。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們同盟會當時連宣傳革命的報紙都辦不起。大家都是我中國革命的功臣,我代表同盟會,代表中國所有的革命黨,感謝海外華人華僑無私的支援。”

  這些人在辛亥革命當中貢獻很大。

  可惜曆史上因為孫中山和國民黨被北洋軍打的潰不成軍,孫中山更是被西南軍閥玩弄於股掌之間。導致他們並沒有享受到革命的紅利。

  就算是現在也一樣。

  國家動蕩不堪,依舊無法保護這位華人華僑。張學文入主中央之後,也隻能是開始成立華人華僑聯合會這樣的方式,團結大家而已。

  對於這一點張學文是真的非常抱歉。

  “不,不。總統,我們雖然在國外生活,但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們是中國人。我沒讀過多少書,但也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意思。我們支持革命,其實也是支持我們自己。”

  “黃先生,你這話說的太好了。”

  張學文擊節讚歎。

  這就是中國人。正是因為華人華僑這麽想,所以才會在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的時候,他們踴躍捐款。隻是後來大家分離的時間太長,幾代之後那些華人華僑也開始融入當地的生活。

  開始和祖國的關係漸行漸遠。

  “我們都是中國人,國家和大家的命運是聯係在一起的。國家強盛,才能夠保護我們的人民。人民富裕,國家才能夠強大。我們應該攜手合作,讓國家繼續強大,讓我們的人民富足,再也不用遭受那些白人的欺淩。”

  張學文也是感慨一句。

  有國才有家,這不是吹牛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句話。當一個國家山河破碎的時候,人民就會成為羔羊,被人任意的欺淩。

  滿清、北洋,國家都是積貧積弱。

  因此洋人來到中國,反而是耀武揚威,在中國人的地盤上欺負中國人。

  什麽時候聽說過外國人去英國欺負英國人。

  “是”

  黃三德點點頭。

  想起當年第一次去美國,美國人完全不把中國人當人,任意的驅使,任意的打罵。

  “總統,我黃三德,還有我們致公堂隻是一個江湖門派。大道理我們不懂,但我們知道什麽是義氣為先,什麽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黃先生……”

  “總統,你聽我說完。我們北美華人,不像南洋華人那樣富裕。因此我們無法帶來更多的投資,但我這一次帶著八百多人一起回國。這些人當中有不少是畢業美國大學,各種工科類的學生都有。當然大部分都是在美國各大工廠工作的工人。雖然是工人,但他們不少人都有一手絕活。在美國工廠,他們雖然沒有掌握什麽核心技術,但也都是各廠技術不錯的工人。我們中國人勤奮,在技術上不要說是跟黑人相比,就是美國白人也比不上我們。我不知道他們對於國家有多少用處,但我相信應該還有點用處。”

  聽到黃三德的話,張學文立馬是站了起來。

  然後緊緊握住黃三德的手,道:“黃先生,感謝,太感謝了。”

  張學文非常高興。

  現在張學文最缺少的是什麽,就是這些技術人才。別看隻是區區八百人,但對於張學文來說都是需要的。張學文估計這一批人當中,有不少是美國工廠的技術工人。

  手上都有點實力。

  這樣的工人放到中國這邊的工廠,那手藝估計都是拔尖的。不僅僅是手藝,他們的見識也會超過很多國內的工人。讓他們在國內多多培養一些土地,幾年之後,就能夠培養幾千工人,上萬工人。

  “黃先生,你不清楚。我們國內現在工廠倒是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合格的工人卻非常少。你可能也知道,在我們中國文盲率是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雖然我們現在努力進行掃盲的工作,但離我們的需要還遠遠不夠。真是太感謝,太感謝了。”

  “過譽,過譽。總統先生,我們隻有這點能力幫助祖國。”

  “黃先生,感謝,感謝。”

  張學文頓了一下,道:“黃先生,既然我們是自己人,那我還有一件事情希望能夠拜托你。”

  “總統,你說。”

  “最近我們去美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雖然我們成立了留學機構,幫助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但我們畢竟是隔著大海,萬裏之遙。很有可能有些事情趕不上趟。而且我們和美國目前隻是簡單的外交關係,隻有一個簡單的領事館。因此我希望如果我們的學生有什麽事情,致公堂能夠幫忙。”

  中國和協約國各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是到現在為止和美國隻是互派大使的關係。並沒有進一步的關係。中國政府在美國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完全保護那些學生。

  現在留美的學生越來越多,張學文估計幾年之內留美學生的數量會超過兩三千人。甚至可能會更多,管理不過來。

  能夠拜托的也隻有致公堂。

  “行,你放心。”

  黃三德點點頭,道:“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致公堂一定會好好的看著他們,不讓他們在美國出現任何的事情。到時候完好無損的還給祖國。”

  “謝謝。”

  …………

  “取締,這麽多家證券交易所都取締,會不會引起騷亂。”

  證監會。

  為了管理目前混亂的證券市場和銀行混亂的情況,張學文接連成立了證監會和銀監會。主要是因為不管理不行的地步。銀行是那麽好開的嗎?

  你沒有資金,你開什麽銀行。

  但是現在銀行開的太多,上海都已經有七八十家新成立的銀行,很多銀行根本就沒有投資,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他們就直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然後開始圈錢。很多銀行圈走錢之後,有不少直接就跑路。

  混亂不堪。

  而證券交易所更是過分。

  在上海光是各類的證券交易所就有二十多個,現在上海的這點經濟,哪裏需要這麽多的證券交易所。簡直是亂彈琴。

  證監會和銀監會成立已經是有三個月左右。

  他們一直在憋大招。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第一個要搞定的就是上海。因為目前的中國來說,一大半的金融其實就在上海。整頓上海秩序,就是整頓全國的秩序。

  因為上海目前最混亂。

  “就算引起騷亂也必須要做。”

  戴戡。

  本來戴戡一直在西南整理鹽務,這一次成立證監會李龢陽作為中央銀行行長推薦戴戡。因為證券這個東西,雖然目前在中國好像是蓬勃發展,但大家對於這些都沒有任何的經驗。

  戴戡好歹在地方整頓過礦務,整頓過鹽務。

  能力還是很不錯。

  他這一次出手,其實是中央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一起動手。下狠手,整頓目前混亂的銀行,混亂的證券市場。

  “如果我們現在不下狠手,未來這個泡沫會越來越大。等到有一天破滅,到時候黃浦江就會多上千個跳江自殺的。”

  “戴主任說得對。該下狠手就要下狠手。”

  大家其實都擔心。

  擔心如此大規模整頓上海的銀行、證券市場,會不會引起軒然大波。畢竟按照新出台的銀行管理辦法,以及證券市場管理辦法,上海這麽多的銀行十分之八都要關停,證券交易市場十之八九也要關停。

  所以才會擔心。

  李燮和一直聽著,但最後還是他一錘定音。

  “上海出現任何事情,我這個上海市長一力承擔。該怎麽做,就怎麽做。”